收藏 分销(赏)

高二上册《张衡传》配套练习(含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7791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册《张衡传》配套练习(含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上册《张衡传》配套练习(含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上册《张衡传》配套练习(含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上册《张衡传》配套练习(含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上册《张衡传》配套练习(含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二上册:13 张衡传【问题发掘】一、师者所供问题 (一)重要知识点文言通假 1.员径八尺 2.形似酒尊 3.一时收禽 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2.举孝廉不行 3.公车特征拜郎中 4.覆盖周密无际 5.振声激扬 6.寻其方面 7.衡下车,治威严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鸷奇其才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2.宾语前置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3.状语后置 果地震(于)陇西 讽议(于)左右 4.被动句 举孝廉不行 连辟(被)公府不就 兵(被)挫地(被)削 5.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果地震(于)陇西 讽议(于)左右 关于官职任命、调动的

2、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 2行:去应荐。 3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 8 迁:调动官职。 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 10徙:调动官职。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14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二)探究性问题1、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2、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 二、学者个性问题1、 2

3、、 3、 4、 【固基训练】一、填空题1.后汉书是 体东汉史 ,作者 ,是我国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他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编写成历史名著后汉书。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 的汉书、 的三国志合称 ,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2、本文体裁是 ,按照 顺序介绍人物。全文以记叙为主,但在写候风地动仪时,又以 为主,辅以记叙。文章重点详写了张衡 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文学和政治方面则略写,详略安排得宜,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二、选择题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文: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B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译文: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文: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译文:张衡从车上一下来,就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他的执政理念。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 乞骸骨”,

5、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B、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三、简答题5、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试简析之。 【学以致用】6.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姐姐)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

6、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光武帝刘秀的字)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

7、“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节选自后汉书酷吏传 选文是怎样刻画强项令董宣的?表现了他怎样的个性形象?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子走后,母亲除了倚门倚闾外,每天晚上都在窗前点一盏灯,终夜长明每晚睡前都收拾孩子的床铺,把被子打开,枕头摆好。B、正常的社会关系对于每个人而言,犹如布帛菽粟一样不可缺少:一个人从上学到就业、退休,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C、刘秀在位时,西域诸国主动要求“内附”,希望东汉政权出兵西域,否则他们只能被迫投靠匈奴了,但刘秀面对左支右绌开疆拓土的机会不为所动。D、许教授把金钱看得很淡,安于清贫,生活极其俭朴,可精

8、神上却十分富有,他专心治学,孜孜矻矻,成为闻名中外的学术大家。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子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李先生队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B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D该型E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9小夏参观某一处古代的建筑

9、物时,抄录了其中四幅对联。若依“联语内容与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推测,则甲、乙、丙、丁四处依序应是( )【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馔义即养生【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丁】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A寝室书房厨房戏台B寝室厨房书房戏台C戏台厨房书房寝室D戏台书房厨房寝室10、下面是参与某公司网上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10、”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

11、异,永从此辞。”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二人并告归乡里 四美具,二难并B尔何相信之审邪 审容膝之易安C后元伯寝疾笃 则刘病日笃D时式出行适还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

12、范式是位信士的一组是 ( ) 至其日,巨卿果到 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省书见瘗,怆然感之 三府并辟,不应A B C D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式跟张劭关系很好,两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要去拜见他的母亲,并看望他的孩子。B元伯请求母亲设宴款待范式,但母亲对两年之约有所疑虑,元伯对范式的肯定打消了母亲的疑虑。C张劭托梦给范式说自己要在某天死去,某时下葬,埋怨范式忘了自己,不来奔丧。范式醒来后忍不住悲叹流泪。D陈平子与范式同在京师太学学习,虽然二人素昧平生,但陈平子认为范式是个可以把身后事相托的义士。14 .把文中画

13、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2)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 (3)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 参考答案1、纪传体 范晔 班固 陈寿 “四史”(或称“前四史”) 2、人物传记 时间顺序 说明 科学3、D【解析】下车:官吏初到任。 理:这里作形容词,治理得很好的意思。4、B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5、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突出特点,例如: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毫无赘言。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

14、利的高尚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语言质朴无华,节奏感强,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其次,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6.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了董宣不畏权势、执法公正、清正廉洁的高大形象。文章重点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正面描写了董宣格杀湖洋公主家奴,并且宁死不向公主谢罪的典型事迹,再通过皇帝的赏赐、豪强的恐惧和百姓的称赞,侧面烘托,表现和赞扬了他不畏权势、秉公执法的精神。 【参考译文】

15、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就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小黄门扶着董宣,

16、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让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 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于是下令释放硬脖子县令(注:对董宣的戏称)。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

17、车。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年俸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7、C 【解析】左支有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运用错误。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布帛菽粟: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义不可缺少的东西。孜孜矻矻:形容勤勉不懈的样子。8B【解析】A搭配不当,“提出”与“抚慰金”不搭配;C成分残缺,应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加上“推进”;D不合逻辑,“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不是“优势”。9C【解析】甲,由“转眼”“霎时”可以看出是戏台。乙,由

18、“福食”“养生”并联系前面内容可见是置于厨房的警戒联。丙,由“洗砚”“烹”“茶鹤”可以判定是书房。丁,由“琴瑟”“芝兰”可以判定是卧室。10、首先登录企业注册页面,然后填写报名信息, 如果注册不成功,需要重新填写报名信息。 如果注册成功,即可登录,然后参与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个网上活动的构思框架的节点就是填写报名信息,如果填写后注册成功,则登录参与活动,如果填写后注册不成功,则需要重新填写,直至注册成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即可,注意字数要求。11 C(“笃”,病重。A、一起 / 具备; B、确切/ 明白、知道;D、恰好 / 到。)12 D(是张劭对范式的希望,是说范式看了陈

19、平子的遗书和坟墓后的反应,是说范式不去当官)13 C(“埋怨范式忘了自己,不来奔丧”错,文中说“子未我忘,岂能相及”)14.(1)后来约定的日期将要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部告诉母亲,请她准备好饭食来等候范式(巨卿)。( 重点“具”“白”“以”等词 )(2)不久张劭死了。范式(有一天)忽然梦见张劭戴着帽子,垂着帽带,拖着鞋子喊他。(重点词语:寻(不久)、玄(通“悬”)、屣履(拖着鞋子)(3)于是撕开一块白绸写信,来送给巨卿。陈平子去世以后,他的妻子按照他的话去做了。(重点词语:为书:写信。以:来。遗:送,给。) 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人。年轻时在太学读书,是儒生,和汝南郡张劭是朋友。张劭字

20、元伯。两人同时请假回家乡,(分别时) ,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该回来的时候,我将前往贵府拜见你的母亲大人,并看望你的孩子。”两人互相约好日期。后来约好的日期将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了母亲,请求母亲准备酒食等待范式的到来。张劭的母亲说:“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怎么会如此肯定地相信呢?”张劭回答说:“范式是讲信用的人,肯定不会违背约定的。”张劭的母亲说:“如果真是那样,当然得替你们准备酒食。”约定的日子到了,范式果然前来赴约,登堂拜见张劭母亲后,接着开怀畅饮,兴尽才离开。 后来张劭病重卧床,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早晚都去探望他。张劭临终时叹息道:“可惜见不到我生死之交的老朋友了!”殷

21、子征说:“我和君章倾心与你结交,这不算死友,还想找谁呢?元伯说:“你们两位,只是我的生友。山阳郡的巨卿,则是我所说的死友。”不久张劭死了。范式(有一天)忽然梦见张劭戴着帽子,垂着帽带,拖着鞋子喊他:“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会在某时埋葬,永远命归黄泉。我知道你没有忘记我,希望你能赶得上我的葬礼!”范式猛然醒来,不由得悲叹流泪。(第二天)便将晚上做的梦全部告诉太守,请求前去奔丧。范式便穿上了朋友死后应穿的丧服,算着埋葬他的那一天,骑马前往奔丧。范式到后,拍着灵柩说:“元伯你走吧!你我生死异路,从此永别。”范式于是留住在坟旁,给张劭修坟种树,这样以后才离开。 张劭后来到了京师,进太学学习。当时儒生长沙陈平子也同在太学,不认识范式,陈平子得病将死,对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一位义士,可以把身后事托给他。我死后,只须把尸体埋在巨卿户前就好了。”于是撕开一块白绸写信,来送给巨卿。陈平子死后,妻子照着平子的遗嘱办了。这时范式刚好出外回来,看了陈平子的信和他的坟墓,不胜悲痛,对着平子坟墓作揖哭泣,认为平子是他的死友。于是想法护送平子的妻儿,亲自送丧回临湘。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呈上奏章说明范式的事迹。三府都要征召范式,但范式没有应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