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专项研究生培养专业方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5920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专项研究生培养专业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专项研究生培养专业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专项研究生培养专业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专项研究生培养专业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专项研究生培养专业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硕士培养方案院(系)名称文学院研 究 方 向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1先唐诗学2唐宋文学学 制3年3元明清文学4近代文学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徳、智、体全方面发展中国古代文学高级研究人才,并含有适应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传统文化素养。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含有远大理想和扎实工作作风。2.含有宽厚文史哲功底和系统、深入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能独立地、发明性地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3.最少能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专业书刊。4.熟悉计算机知识,在学术研究中能熟练利用电脑技术。5.身心健康。培养关键内容(方法、方法和要求):1.采取导师负责制和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培养方法

2、。博士生在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依据学科培养方案要求,制订出个人培养计划。2.要求学生完成学位课程6门。3.要求学生公开作学科学术前沿汇报。4.在参与论文答辨之前要按要求在学校指定刊物上最少发表两篇学术论文。5.采取导师课堂讲课和师生共同讨论相结合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6.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应安排三分之二时间用于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学术型硕士教学计划院(系)名称文学院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类别课程名称课时学分主讲老师各学期教学安排考查考试一二三四五六公共必修课外 国 语602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现代542学科基础课中国语言文学前沿问题Cutting-edge Questi

3、ons of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362戴伟华等跨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Theories & Methods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362段吉方等专业必修课中国文学史和文件学专题 Topics on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 Philology 362戴伟华 陈建森 左鹏军 马茂军选修课程文化和文学专题Topics o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362戴伟华古代各体文学专题研究Topics on Ancient Literature 362陈建森近代文学专题研究To

4、pics on Modern Literature 362左鹏军古代散文研究Studies on Ancient Essays 362马茂军文件综述1学术汇报1学 位 论 文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必读文件关键书目和期刊目录序号文件名称作者或出版社文件类别1文件学概论(修订本)杜泽逊撰,中华书局著作2古典文件学基础董洪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著作3中国古文件学孙钦善撰,北京大学出版社著作4中国文件学史简编孙钦善撰,北京大学出版社著作5校雠广义(目录编、版本编、校勘编、典藏编)程千帆、徐有富著,齐鲁书社1998年版,著作6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张舜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著作7古籍整理概论黄

5、永年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上海书店出版社著作8中国古籍整理体式研究冯浩菲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著作9古书版本学概论李致忠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著作10中国文学史料学潘树广主编,黄山书社1992年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著作11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徐有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著作12中国文学文件学张君炎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著作13中国文学史料学丛书中华书局著作14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任选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古籍15中国古典文学基础丛书(任选十种)中华书局古籍16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专著17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著作18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上海

6、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著作19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著作20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年版;修订版著作21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年版;修订版著作22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著作23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陈平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著作24中国文学史学史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著作25西方哲学史罗素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著作26文学评论该刊编辑部编,多年各期期刊27文学遗产该刊编辑部编,多年各期期刊28文艺研究该刊编辑部编,多年各期期刊29文史该刊编

7、辑部编,多年各期期刊30文件该刊编辑部编,多年各期期刊31中国社会科学该刊编辑部编,多年各期,相关内容期刊中国语言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纲领课程名称中国语言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编号0801a0001课程责任人戴伟华 教学组员戴伟华 张玉金 陈少华 段吉方等课时36学分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讲课方法讲授、讨论教学目标及要求 关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关键、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关心学科研究走向,确定自己研究方向和主攻目标,制订学位论文写作计划。要求学生对本学科前沿问题研究作综述汇报,尤其是要关心学科关键刊物刊发关键论文,组织讨论,掌握关键点,为学位论文写作服务。课程内容1.

8、 中国语言文学前沿综论。2. 古代汉语研究中前沿问题和方法。3. 现代汉语研究中前沿问题和方法。4. 古代文学研究前沿问题和方法。5. 现现代文学研究热点、关键。6. 文艺理论研究热点和方法。考评方法考查课程论文参考书目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方言、文艺研究等期刊跨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课程简明教学纲领课程名称跨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课程编号0801a0002课程责任人 段吉方教学组员段吉方 戴伟华 左鹏军 张玉金等课时36学分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讲课方法讲授 讨论教学目标及要求本课程打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界限,在教学中强调融合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跨学科

9、研究基础理论和方法,培养跨学科研究思维,锤炼出综合交叉研究方法论能力,为博士硕士阶段学习和研究奠定扎实专业基础。本课程在教学中不拘泥于具体概念、范围和原理知识论讲授,目标是培养扎实方法论基础、开阔学术视野和思索处理问题思维能力,并强调专业基础知识、业务技能、人文素养和社会经验相结合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以个案和专题讲授为主,关键内容是讲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跨学科方法论,重视实践方法利用灵活性及其跨学科特点,综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知识体系和研究规律,本课程内容关键包含:跨学科研究基础理论和方法、复杂性思维和中国语言文学研究。跨学科视野中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国语言文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跨学科研究和文

10、学发明等多个专题。考评方法考查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商务印书馆,。2.王远新语言理论和语言学方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3.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秦海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4.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三联书店,1997年。中国文学史和文件学专题课程简明教学纲领课程名称中国文学史和文件学专题课程编号0801b0003课程责任人戴伟华 教学组员戴伟华 陈建森 左鹏军 马茂军课时36学分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讲课方法讲授、讨论教学目标及要求 关键研究中国文学产生和演变形态和规律,重视文学进程动态分析和文化背景阐释。并依据不一样专业方向博士生选题要求,研究

11、每一历史时代较为突出文学现象,包含文体、风格、流派、题材和著述样式;研究该历史时代较突出文化现象及其和文学发展内在关系。文件学侧重进行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传注学、辨伪学、辑佚学、编纂学学习和应用训练。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制订多种文件学工作体例,进行考据学实践。激励进行“因书究学”式学术训练。课程内容1先唐文学和文件2唐宋文学和文件3元明清文学和文学4近代文学和文件考评方法考查课程论文参考书目1.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2. 杜泽逊撰文件学概论文化和文学专题课程简明教学纲领课程名称文化和文学专题课程编号0801c0007课程责任人戴伟华 教学组员戴伟华 课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讲课方法讲

12、授、讨论教学目标及要求 关键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相互关系,在大文化视野下考察文学现象,包含文学产生和演变形态和规律,重视文学进程动态分析和文化背景阐释。 更新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在学科交叉和汇通中处理文学问题。课程内容1文化2文学3文化和文学4制度和文学5音乐和诗学6地域文化和诗歌7强弱势文化和诗歌考评方法考查课程论文参考书目1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2 戴伟华唐代使府和文学研究3 戴伟华地域文化和唐代诗歌4 戴伟华唐代文学综论5 戴伟华文化生态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丛古代各体文学专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纲领课程名称古代各体文学专题研究课程编号0801c0008课程责任人陈建森教学组员陈建森课时36学

13、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讲课方法讲授和讨论教学目标及要求本课程依据选修该课程博士生科研需要,指导博士硕士对其所研究文体进行专题性文件资料搜集,指导其进行文本研读,指导其梳理和总结该专题相关学术研究史,使博士生系统了解该专题研究现实状况,发觉问题,明确新学术生长点,进而寻求处理问题思绪和方法。课程内容中国古代各体文学依据古代文学文体分类有诗歌、散文、词、小说、戏曲、说唱等形式。作为古代各体文学文体专题研究课程,依据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需要,引导博士生将古代文学“还原”于其生存文化生态之中,探究多种文体生成和演进,分析多种文体形态本体特征,揭示多种文体演变规律,探讨多种文体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价值和意义。

14、考评方法考查课程论文参考书目1. 刘勰文心雕龙2. 钟嵘诗品3.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4. 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5. 吴文治主编辽金元诗话全编6.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7. 5.王水照编历代文话8. 5.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近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纲领课程名称近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编号0801c0009课程责任人左鹏军教学组员左鹏军课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讲课方法讲授教学目标及要求经过本课程系统讲授和学习,使博士硕士了解近代文学及其研究基础面貌及其文学史地位,对近代文学学术史、近代文学理论和批评、近代文学家和思时尚派、近代关键文体形态及其演变、近代关键地域文学流派及文化等关键问

15、题取得较深入认识,并为进行近代文学某一专题或某一领域研究奠定扎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含有前沿性和创新性学术研究。课程内容近代文学文件概述;近代文学研究历程及其反思;近代文学研究最新进展和学术前沿;近代文学理论和批评;近代诗歌及代表诗人流派;近代词作和词学研究;近代文章及代表作家流派;近代小说和关键小说家;近代戏剧和代表性戏剧家;近代俗文学和民间文化形态;近代文学和近代传输媒介;近代文学和地域文化;近代翻译文学和中外文化交流;近代文学和近代教育制度;近代文学文学地位和价值。考评方法考查课程论文参考书目1.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6、版3.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4. 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江西高校出版社5.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版6. 陈子展著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7.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8. 管林、钟贤培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科学出版社9. 陈永正主编岭南文学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0. 钟贤培、汪松涛主编广东近代文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1. 关爱和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华书局12.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1996年版13. 中国近代文学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起

17、陆续出版14. 钱仲联编著近代诗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15. 严迪昌编著近代词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16.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1989年版17. 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古代散文研究课程简明教学纲领 课程名称古代散文研究课程编号0801c0010课程责任人马茂军教学组员马茂军课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讲课方法讲授、讨论教学目标及要求中国古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一个关键板块,是中学、大学文言文教学骨干内容,本课程以唐宋八大家为骨干,推广到秦汉散文、六朝散文、明清散文。教学目标是经过古代散文研究,让学生掌握古代散文

18、基础文学史知识,掌握古文鉴赏方法、古文研究方法。课程内容绪论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关键内容:一、“文”概念和文以载道思想“文”定义1古人所了解“文”2“文”功效:“文以载道”二、散文史概述:先秦散文汉代散文汉赋概述政论文概述史传文学概述魏晋六朝骈体文骈体文介绍唐宋“古文”唐宋古文概述明代散文:八股文和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介绍八股文介绍明代“唐宋派”介绍明代小品文概述清代桐城派:桐城派概述第二章 诸子散文关键内容:墨子思想及其墨子非攻上孟子思想及其孟子滕文公上(节选)庄子思想及其逍遥游(节选)第三章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唐宋古文关键内容: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明清散文关键内容归有光张岱姚鼐梅曾亮考评方法考查课程论文参考书目1. 郭豫衡中国古代散文史2. 马茂军宋代散文史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