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验一:生产现场单一工艺步骤系统试验设计和试验
1.1建立概念模型
1.1.1系统描述
某工厂车间对三类产品进行检验。这三种类型产品根据一定时间间隔方法抵达。随即,不一样类型产品被分别送往三台不一样检测机进行检测,每台检测机只检测一个特定产品类型。其中,类型1产品到第一台检测机检测,类型2产品到第二台检测机检测,类型3产品到第三台检测机检测。产品检测完成后,由传送带送往货架区,再由叉车送到对应货架上存放。类型1产品存放在第2个货架上,类型2产品存放在第3个货架上,类型3产品存放在第1个货架上。
这个检测步骤效率怎样?是否存在瓶颈?假如存在,怎样才能改善整个系统绩效呢?这些问题全部是我们期望经过仿真分析得以处理。
1.1.2系统数据
产品抵达速率:产品抵达间隔时间服从均值为20秒、方差为2正态分布
暂存区最大容量:25
检测机时间参数:准备时间是10秒,加工时间服从均值为30秒指数分布
传送带参数:传送速度是1米/秒,传送带上同时最多传送10个产品
1.1.3概念模型
检测机器1
检测机器2
检测机器3
传送带
传送带
传送带
货架1
货架2
货架3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图 7-1概念模型
1.2 建立Flexsim模型
双击桌面上Flexsim图标打开软件,你能够看到Flexsim菜单、工具条、实体库,和正投影模型视窗。
图2-2 Flexsim软件界面
第1步:模型实体设计
模型元素
系统元素
备注
Flowitem
原料
不一样实体类型代表不一样类型原料,分别标为1、2、3
Processor
机器
进行不一样参数定义以表征不一样机器组中机器
Conveyor
传送带
Rack
货架
Operator
操作员
能够进行搬运或加工等操作人
Dispatcher
调度器
给操作员进行任务分配控制器
Transporter
叉车
进行搬运操作小车
Queue
机器组暂存区
Source
原材料库
原材料始发处
Sink
成品库
原料加工后最终去处
第2步:按住鼠标左键,从库里拖出一个Source放到正投影视图中,图2-3所表示:
图2-3 拖出一个Source
第3步:把其它实体拖到正投影视图中,图2-4所表示:
图2-4 生成全部实体
第4步:连接端口
依据临时实体路径连接端口。连接过程是:按住“A” 键(本步骤连接均需要按住“A”),然后用鼠标左键点击Source1并拖曳到queue2,再释放鼠标键。拖曳时你将看到一条黄线,释放时变为黑线图2-5所表示:
图2-5 连接端口
连接queue到每个processor,连接每个processor到conveyor,连接每个conveyor到queue,连接queue到每个rack,这么就完成了连接过程。完成连接后,所得到模型布局应图2-6所表示。
图2-6 连接全部实体端口
第5步:指定抵达速率
鼠标左键双击Source键打开其参数视窗(图2-7所表示)。
5
图2-7 Source参数窗口
全部Flexsim实体全部有部分分页或标签页,提供部分变量和信息,建模人员可依据模型需求来进行修改。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需要改变抵达时间间隔和实体类型来产生3种实体。
依据模型描述,我们要设定抵达时间间隔为normal(10,2)。现在,按下抵达时间间隔下拉菜单中箭头,选择“Normal Distribution”选项(图2-8)
图2-8 选中Normal Distribution栏
该选项将出现在视窗里。假如要改变分布参数,则选择模板 按钮,以后能够改变模板中任何褐色值。
选择模板按钮,将看到这一视窗(图2-9):
图2-9 模版编辑窗口
能够使用模板改变数值来调整分布,甚至能够插入一个表示式。在本模型中改变10为20。按确定键返回到参数视窗。
下面我们需要为临时实体指定一个实体类型,使进入系统临时实体类型服从以1到3之间均匀分布。最好做法是在Source“OnExit trigger”中改变实体类型,下步骤将介绍 。
第6步:设定临时实体类型和颜色
选择SourceTriggers分页。在“OnExit”下拉菜单框中,选择“Set Itemtype and Color(设定临时实体类型和颜色) ” (图2-10)以改变临时实体类型和颜色。
图2-10 选择改变临时实体颜色栏
在选定改变临时实体类型和颜色选项后,按模板键 ,能够看到下列信息:
图2-11 模版编辑窗口
离散均匀分布和均匀分布相同,但返回不是给定参数之间任意实数值,而是离散整数值。
点击本视窗和Source参数视窗ok键。
下一步是具体设定queue参数。因为queue是在临时实体被processor处理前存放临时实体场所,所以需要做两件事。首先,需要设定queue最多可容纳25个临时实体容量。其次,设定临时实体流选项,将类型 1实体发送到processor1,类型2实体发送到processor2,依这类推。
第7步:设定queue容量
左键双击queue打开queue参数视窗(图2-12)
图2-12 Queue参数窗口
改变最大容量为25。选择 按钮。
第8步:为queue指定临时实体流选项
在参数视窗选择临时实体流分页来为queue指定步骤
在“Send To Port”下拉菜单中选择“By Itemtype (direct)(按实体类型(直接))”(图2-13)。
图2-13 选择按实体类型传送
因为我们已经分配实体类型号为1、2、3,我们就能够用实体类型号来指定临时实体经过端口号。processor1应连接到端口1,processor2应连接到端口2,依这类推。
选定了“By Itemtype (direct)”以后,点击ok按钮关闭queue参数视窗。
下一步是设定processor时间参数。
第9步:为processor指定操作时间
双击processor1,打开processor1参数视窗(图2-14):
图2-14 Processor1参数窗口
在“Process Time”下拉菜单中,选“Exponential Distribution(指数分布)”。其默认时间是10秒,我们需要30秒。所以,这里我们选择模板按钮 (图2-15).
图2-15 模版编辑窗口
将形状参数(scale value)改为30。这里指数分布形状参数恰好是均值。按ok按钮关闭此视窗。这仅仅是这一次对processor所做改变,以后课程中还要考察部分其它操作。按ok按钮关闭processor参数视窗。
对其它processor反复上述过程。
第10步:向模型中添加一个dispatcher和两个operator
dispatcher用来为一组operator或transporter进行任务序列排队。在该例中,它将和两个operator同时使用,这两个operator负责将临时实体从queue搬运到processor。
从库中点击对应图标并拖放到模型中,即可添加dispatcher和两个operator,图2-16所表示。
图2-16 添加dispatcher和operator
第11步:连接中间和输入/输出端口
queue将要求一个operator来拣取临时实体并送至某个processor。临时实体流动逻辑已经在第1课中queue设置好了,无需改变。只需请求一个operator来完成该任务。因为我们使用两个operator,我们将采取一个dispatcher来对请求进行排队,然后选择一个空闲operator来进行这项工作。假如我们只有一个operator,就不需要dispatcher了,能够直接将operator和queue连接在一起。
为了使用dispatcher指挥一组operator进行工作,必需将dispatcher连接需要operator实体中间端口上。若要将dispatcher中间端口连接到queue,则按住键盘上“S”键然后点击dispatcher拖动到queue(图2-17)。
图2-17 按“S”键并点击拖动
释放鼠标,就建立了一个从dispatcher中间端口到queue中间端口连接(图2-18)
图2-18 中间端口连接
中间端口在实体底部中间位置。很显著它并非输入或输出端口。
为了让dispatcher将任务发送给operator,须将dispatcher输出端口和operator输入端口连接。实现方法是,按住键盘“A”键并点击dispatcher拖动到operator,图所表示。必需对每个operator进行此操作。连接图2-19,图2-20所表示。
注:operator可能太小,不好连接,我们能够经过鼠标滚轮把图形放大后连接。
图2-19 “A”键点击拖动
图2-20 dispatcher输出端口连接到operator输入端口
第12步:编辑queue临时实体流设置使用operator
下一步是修改queue临时实体流属性来使用operator完成搬运任务。能够左键双击queue打开参数视窗完成上述修改。视窗打开后,选择Flow栏。然后选中"Use Transport"复选框(图2-21)。
图2-21 选中使用操作员
当选择了“use transporter”后将激活一个“Request Transport From”新下拉菜单。这个下拉菜单将依据端口号来选择transporter或operator去搬运临时实体。在本例中,它被连接到dispatcher,由dispatcher将任务分配给operator。选择“ok”按钮关闭视窗。
第13步:为processor预置时刻配置operator
为了使processor在预置时使用operator,必需连接每个processor中间端口和dispatcher中间端口。操作是:按住键盘“S”键点击dispatcher拖到processor释放。完成后,端口将图2-22所表示。
图2-22 dispatcher和每个processor中间端口连接
现在我们需要为processor定义预置时间。双击第一个processor打开其参数视窗(图2-23)。
图2-23 Processor2参数窗口
在“Setup Time” 下拉菜单中选择“Constant Value(常数值)” 选项,然后按 键来打开代码模板视窗,将时间改为10(图2-24)。
图2-24 模版窗口
点击“ok”按钮关闭代码模板视窗。点击主页中 “Apply” 保留此改变。然后打开“Operators”分页。
选择"Use Operator(s) for Setup"旁复选框。选择后,将会看到"Number of Operators"编辑区 和"Pick Operator"下拉菜单可用。预置所需operator数量为1,"Pick Operator"被选内容应设置为中间端口1,图2-25所表示。
图2-25 使用操作员进行预处理
点击“ok”按钮保留此改变并关闭视窗。对模型中每个processor反复此步骤。然后编译、重置,并运行模型以确定在预置时间期间确实使用了operator。
第14步:添加transporter
在模型中添加叉车,来将临时实体从传送带末端queue搬运到货架,这和添加operator来完成输入queue到processor之间临时实体搬运是一样。因为此模型中只有一辆叉车,所以不需要使用dispatcher。直接将叉车连接到暂存器一个中间端口。
从库中拖出一个叉车放置到模型视窗中(图2-26)。
图2-26 拖出一个叉车
添加叉车后,将queue中间端口连接到此叉车。按住键盘“S”键点击queue拖动到叉车。
完成后,模型应图2-27所表示。
图2-27 完成叉车连接
第15步:调整queue临时实体流参数来使用叉车
下一步是调整queue临时实体流参数来使用此叉车。左键双击queue打开其参数视窗。
图2-28 queue"Use Transport"复选框
选择Flow分页并选中"Use Transport"复选框,图2-28所表示。queue中间端口1已经被连接上,所以无须其它调整。点击"OK"按钮关闭视窗。
第16步:设定用来安排临时实体从queue到rack路径全局表
下一步是设定一个全局表,用来查找每个临时实体将被送到哪个rack(或,更确切表述为,临时实体将从conveyor 后头queue哪个输出端口发送出去)。这里假设条件是,输出端口1连接到rack1,输出端口2连接到rack2,输出端口3连接到rack3。本模型将把全部实体类型为1临时实体送到rack2,全部实体类型为2临时实体送到rack3,全部实体类型为3临时实体送到rack1。下面是设定一个全局表步骤:
1.在工具栏中选择按钮。
2.打开全局建模工具视窗后,按Global Table全局表旁边按钮。全局表下拉菜单中将会出现默认表名称。
3.选择按钮来设定此表。
4.在全局表参数视窗中,将表名称改为“rout”
5.设定此表有3行1列,然后点击apply按钮。
图2-29 修改Rows:3,Columns:1
6.将3行分别命名为item1、item2和item3,然后填入对应临时实体要被送到输出端口号(rack号),以下:
7.选择视窗底部ok按钮。选择全局建模工具视窗底部close按钮。
现在,已定义了全局表,能够调整queue上“"Send To Port”选项。
第17步:调整conveyor后头queue“Send To Port”选项
注:因为conveyor默认速度已经设为每时间单位为1,所以这次不需要修改conveyor速度.
在conveyor后面那个queue上左键双击打开其产生视窗。选择临时Flow分页。在“Send To Port”下拉菜单中,选择“By Lookup Table(经过查表)”选项。选择了查表选项后,选择代码模板按钮。编辑模板来使用叫做“rout” 表(图2-30)。
图2-30 编辑代码模板来使用名为“rout”表
选择确定按钮关闭模板视窗,然后再选择确定按钮来关闭参数视窗。
第18步:重新配置conveyor1和3布局
使用conveyor1和3参数视窗中布局分页,使用按钮增加直线和曲线传送带,同时改变其布局,使conveyor在末端有一个弧段,将临时实体输送到离conveyor后头queue更近位置去(图2-31,7-32)。最少需要添加一个附加弧段来实现此目标。注意,第2个分段“type”值是2,表示它是一个弧形分段。对于type1分段,能够使用长度、上升高度和支柱数目等参数。对于type 2分段,能够使用上升高度、弯曲角度、半径和支柱数目等参数。假如有爱好在此布局分页中试验创建部分复杂弯曲和倾斜上升布局,将很有意思!
图2-31 添加分段来重新配置conveyor1和3
图2-32 配置好conveyor后安排布局
第19步:为叉车添加网络节点来为叉车开发一条路径
网络节点用来为任何任务实施器实体设置一个路径网络,如Transpoter、operator、Elevator、Crane等。在前面几课中,已经采取过operator和Transpoter来在模型中任意运输临时实体。到此为止,任务实施器能够在模型中在实体之间直线上自由地移动。现在,当叉车在从queue到rack之间运输临时实体时,想将叉车行进限制在一个特定路径上。下面步骤用来设定简单路径。
1. 在queue和每个rack旁边拖放添加网络节点。这些节点将在模型中成为捡取点和放下点(图2-33)。能够在这些节点之间添加附加节点,不过并没有必需这么做。
图2-33 拖放网络节点(黑色点)到模型中
2. 按住“A”键在每个网络节点之间点击拖动一条连线,能够将这些网络节点相互连接起来,建立连接后将会显示一条黑色连线,表示这两个节点之间路径在两个方向上全部是能够通行。
图2-34 网络节点之间连接
3. 现在,给conveyorqueue连接一个节点,并给3个rack每一个全部连接一个节点。必需这么做,叉车才能知道和模型中每个捡取和放下地点相连是哪一个网络节点。此连接也是用按住键盘“A”键然后在网络节点和实体之间点击拖动一条连线方法来实现。正确建立了连接后将显示一条细蓝线(图2-35)。
图2-35 从网络节点到实体连接
4. 最终一步是将叉车连接到节点网络上。为了让叉车知道它必需采取路径行进,必需把它连接到路径网络中某个节点上。按住键盘“A”键然后在叉车到一个网络节点之间进行点击拖动操作能够实现连接。建立连接后将显示一条红色连线(图2-36)。所选择连接到叉车那个节点将成为每次重置和运行模型时叉车起始位置。
图2-36 将叉车连接到网络节点
相关偏移一点说明
在模型运行时候,能够注意到,在捡取和放下临时实体时,叉车会行进离开网络节点。这是选择了叉车参数中“装卸时采取行进偏移 ”选项结果(图2-37)。
图2-37 选择了装卸时采取行进偏移选项
偏移被叉车用来进行定位到模型中需要捡取或放下临时实体位置。这能够使叉车行进到queue内来捡取一个临时实体,并行进到特定rack单元并放下临时实体。如要强制叉车呆在网络节点而不离开路径网络,只要不选中行进偏移复选框就能够了。
路径网络自动采取Dyjkstra算法来确定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
1.3模型运行
第20步:编译
图2-38 主视窗上运行控制按钮
按主视窗 按钮。完成编译过程后就能够运行模型了。
第21步:重置模型
为了在运行模型前设置系统和模型参数初始状态,总是要先点击主视窗底部 键。
第22步:运行模型
按 按钮使模型运行起来。
能够看到临时实体进入queue,而且移动到processor。从processor出来,实体将移动到conveyor,然后进入吸收器。你能够经过主视窗速度滑动条改变模型运行速度。
第23步:模型导航
目前,我们是从正投影视图视窗中观察模型。让我们从透视视图中来观察它。选择正投影视图视窗视窗右上角X来关闭它。选择工具条上 按钮打开透视视图(图2-39)。
图2-39 透视试图
1.4 数据显示和分析
注:如无特殊说明,本节各大步骤全部是独立,无前后次序。
1.4.1查看简单统计数据
图2-40 显示名称
为了观察每个实体简单统计数据,选择视窗左边,选中“Show Names”选项,图2-40。正投影视图默认状态是显示名称,而透视视图在默认状态下是隐藏名称。
1.4.2 打开”Stats Collecting”
说明:要查看仿真汇报、目前数量图表和停留时间柱状图,建模人员必需打开该实体Stats Collecting选项。因为历史数据储存需要大量硬盘空间,所以历史统计统计是默认关闭。需要根据下列步骤打开 “Stats Collecting”.
第1步:选择实体进行统计
需在模型视窗中选择你想要进行统计统计实体。按住键盘“Shift”键,拖动鼠标框选要进行统计实体实现此步骤(图2-41)。按住“Ctrl”键,然后点击一个实体,能够添加到选定集合中,或从集合中删除。
图2-41 按“Shift”或“Ctrl”键拖动鼠标来选择
一旦一个实体被选中,会有一个红色方框将其框住(图2-42)。
图2-42 选中实体
第2步:开始统计
要搜集所选实体历史统计统计,点击Stats > Stats Collecting > 选定对象打开,并确定已选中“Global On”( 图2-43)。
图2-43“所选实体打开” 和“Global On”
打开”Stats Collecting”后,将有一个绿色方框框住正在被统计历史统计实体(见下图)。能够选择“Stats>Stats Collecting> Hide Green Indicator Boxes”来关闭绿色方框显示(图2-45)。
图2-44打开历史统计统计选定实体
图2-45隐藏绿色指示框
现在能够运行此模型,并可搜集已选定实体历史统计统计了。
1.4.3观察实体统计数据
注意:本方法必需在方法2步骤完成以后进行!
在模型视图上用鼠标右键点击所要统计实体,在弹出窗口中选择“Properties”选项,图2-46所表示:
图2-46 选择属性菜单
单击鼠标左键确定后,弹出一窗口,选择该窗口最上一排最右边“Statistics”,图2-47所表示:
图2-47 点击Statistics
依据需要,点击对应“Chart”,图2-48所表示:
图2-48 点击Chart
弹出图2-49所表示窗口(如点击其它”Chart”,也会弹出对应窗口):
图2-49 弹出Chart窗口
当模型运行后,会在该窗口中统计模型对应数据,实时显示出来,效果图2-50所表示:
图2-50 运行模型时显示对应得图形
这么,我们就能够在模型运行时候观察对应实体各项数据及动态图形,立即发觉部分问题。
1.4.4使用recorderRecorder进行统计
第1步:添加一个recorder来显示queue目前数量
从库中拖出一个recorder放到Source实体左上方,图2-51所表示。
图2-51 拖出一个Recorder
第2步:调整recorder参数来显示queue满意曲线图
在recorder实体上双击左键打开它参数视窗,图2-52所表示。
图2-52 recorder参数
按下数据捕捉设置按钮。在数据类型域段中,选择“Standard Data”选项。然后在实体名称域段下拉菜单中选择那个queue。在 选择捕捉数据域段中,选择“Content”( 图2-53)。
图2-53捕捉数据选项
点击“next”按钮。
第3步:设定recorder显示选项
现在,在recorder视窗上选择显示选项按钮(见上图)。在“Graph Title”域段中,键入名称“Queue Content Graph(queue目前数量曲线图)”(图2-54)。这是一个用户定义域段,用来定义图形标题。能够在这里键入任意想要名称。完成后按done按钮。
图2-54标准显示选项
第4步:调整图形视景属性
图形视景属性能够在属性视窗中进行编辑,右键点击recorder并选择properties选项能够打开属性视窗(图2-55)。
图2-55选择属性视窗
在默认情况下,图形是平放在模型地板上。假如将图表旋转90度直立起来视觉效果将会很好。改变recorder旋转和高度参数就能够实现(图2-56)。
图2-56 recorder属性
将“Z”(位置)改为7.80,将“RX”(X转角)改为90。这将会把图表旋转直立起来,而设定高度将图表底部处于地板上(图2-57)。
图2-57调整目前数量图形
编译模型后,进行重置,并运行,现在应该看到图形显示了queue目前数量随时间改变情况。假如没有显示,可能需要从“Stats>Stats Collecting>All Objects On”菜单中打开统计历史数据选项。
第5步:添加一个recorder来显示queue停留时间柱状图
根据和添加目前数量曲线图一样步骤,往模型中添加一个recorder作为停留时间柱状图。唯一区分是,在recorder参数“Capture Standard Data”中应该选择“Staytime”选项(图2-58)。
图2-58 选择“停留时间”选项
将recorder放在紧挨着目前数量曲线图右边。像第4步中那样选择properties,旋转图形,改变高度位置。然后编译、重置并运行,应该看到以下图一样图形。
图2-59目前数量和停留时间图形
第6步:为每个operator添加一个状态饼图
根据之前一样程序为每个operator添加一个状态饼图。唯一不一样是在选择捕捉数据域段中选择“content”选项(图2-60)。
图2-60选择“状态”选项
隶属性视窗中将两个图形全部调整为5×5大小(图2-61)。
图2-61将图形尺寸设定为 "SX" 5 和 "SY" 5
让两个饼图平放在地板上。不需要改变它们转角值。然后编译、重置并运行,应该看到像下图所表示那样饼图。
图2-62 operator1和operator2状态饼图
1.4.5使用可视化工具"VisualTool"进行统计
第1步:给模型添加3D文本
另一个往模型中添加信息来在模型运行中显示绩效指标方法是,在模型布局一些战略点上放置3D文本。采取可视化实体,在视景显示中选择 “Text”选项就能够实现此操作。在这个模型中,将要添加一个3D文原来显示“Conveyor Queue”中临时实体平均等候时间。
拖出一个可视化工具实体到模型中,并放置到conveyorqueue旁边(图2-63)。
图2-63 可视化工具实体
可视化工具默认显示是一个Flexsim标志图案平面。在可视化工具上双击打开其参数视窗(图2-64)。
图2-64 可视化工具参数
在视景显示中选择“Text”选项。现在能够定义文本参数了。在文本显示下拉菜单中选择“Display Avg StayTime”选项(图2-65)。
图2-65 文本显示下拉菜单
然后选择代表模板按钮来改变显示文本,改为“The average staytime of the Conveyor Queue is:(conveyorqueue平均等候时间是:)”,图2-66所表示。
图2-66 定义3D文本显示
将会注意到,在显示字符串末尾由一个指向“centerobject(current,1)”表述引用(见图2-66)。这个引用用来告诉可视化工具查找要显示数据。centerobject(current,1)意思是显示连接到可视化工具第一个中间端口实体平均等候时间。这就意味着必需在conveyorqueue和可视化工具实体之间建立一个中间端口连接。这能够经过按住键盘上“S”键并点击可视化工具拖动到conveyorqueue操作来实现(以下图)。关键点击可视化工具,可直接点击所显示3D文本。假如点击到字母之间空白上可能不能正确建立连接。
图2-67 连接可视化工具和conveyorqueue
编译了模型后,将会在模型视图中看到文本(图2-68)。
图2-68 模型视图中3D 文本
到此,用户可能想要调整文本显示。文本尺寸默认设置为1,可能想要让它变小点。也可能想要文本悬在queue上空。
要想把文本尺寸变小,在可视化工具文本参数中键入想要尺寸,这里为0.5(图2-69)。同时,将厚度调整到0.1,这么给文本一个3D外观。
图2-69 调整文本尺寸和厚度
在可视化工具视窗左下角,选择属性按钮打开属性视窗(图2-70)。
图2-70 属性按钮
在属性视窗中,用“RX”域段将文本旋转90度(图2-71)。
图2-71 将文本旋转90度
在参数和属性视窗中按“ok”按钮。现在模型中文本就被旋转了。用鼠标根据意愿来选择和放置文本。记住,能够经过并用鼠标左右键选择文本并前后移动鼠标来控制文本高度,或选择文本然后滚动鼠标轮来上下移动文本(图2-72)。
图2-72 放置3D文本
第2步:编译、重置、保留和运行
在模型中放置文本,并编译、重置、保留该模型。然后就准备好能够运行模型并查看刚刚添加图形、图表和3D文本了(图2-73)。
图2-73 完成模型
1.4.6使用汇报来查看输出结果
如要在Flexsim中取得对应特征汇报,就必需在模型中选中想要包含在汇报中实体。在运行结束后能够取得汇报。要选中实体,能够按住键盘 “Shift”键然后用鼠标拖动一个选择框包围要汇报实体。当一个实体被选中时,在它周围将显示一个红色方框(图2-74)。也能够使用“Ctrl”键并点击实体来实现向选中集合中添加和移除实体。
图2-74 选择实体使它包含在汇报中
选择了想要进行汇报实体后,选择菜单选项“Stats>Standard Report”。
图2-75 选择输出标准汇报
选择了此选项后,将会看到Standard Report Setup(标准汇报设置)视窗(图2-76)。
图2-76 Standard Report Setup视窗
按生成汇报能够生成一个基础汇报(图2-77)。假如只需要生成相关所选实体汇报,就不要选择“Report information for whole model”复选框。假如需要向汇报中添加其它属性,能够在此界面中添加。汇报将输出到一个csv文档,并自动用Excel显示,或用用户机器上所默认用来显示csv文档应用程序来显示。
图2-77 基础汇报(Micrsoft Excel)
选择菜单选项“Stats>State Report”能够创建统计汇报。这将生成一个包含模型中全部选定实体状态汇报。
图2-78 状态汇报(Microsoft Excel)
1.4.7使用试验控制器进行数次仿真
要获取Flexsim试验控制器,能够选择主视窗右底部试验控制器按钮(图2-79)。
图2-79 试验控制器按钮
按下按钮后,将出现Simulation Experiment Control(仿真试验控制)视窗(图2-80)。
图2-80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ntrol视窗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ntrol视窗用来设定一个特定模型数次反复运行,和一个模型多个场景运行。当运行多场景时,能够申明多个试验变量,然后每个场景下想要运行各个变量取值。将会计算并显示在绩效指标分页中定义每个绩效指标置信区间。参见文档试验控制器部分,能够取得更多相关试验控制器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