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2041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摘要:党的思想路线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引下,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随着时代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新变化、实现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党的思想路线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引下,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随着时代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随着时代和实践

2、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恩格斯强调:“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于共产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他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哲学路线、思想路线概括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列宁指出,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而第二条路线则是唯心主义的路线。列宁认为,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必须着眼于

3、时代的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他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274正是由于列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成功地领导了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是在一个比俄国更为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中进行的,情况更为复杂和特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4、毛泽东在总结我们党流血牺牲取得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最早认识到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本本主义的方法是最危险的。为了纠正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必须洗刷唯精神,注重实际调查,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1941年,在延安整风时期,他用中国的成语“实事求是”来表述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

5、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t6aol经毛泽东这种唯物而辩证的阐释之后,“实事求是”成为了我们党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集中表述。这条思想路线的确立,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主要是参照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我们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经验而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发展的需要,改变原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及观念,是客观的发展趋势和需要。但是,建国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曾一度遭到严重损害,特别是“文革”结束时,“两个凡是”的提出,为改变传统的社

6、会主义模式设置了障碍。为打破“两个凡是”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重新确立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为改变不合国情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开辟了道路。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我们党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区别开来,明确了毛泽东思想永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明确了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由此,我们党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倡导

7、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摆脱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为实现全面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带来了我们党和民族的新的伟大觉醒,孕育了理论和实践的伟大创造。通过这场大讨论,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出现了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他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

8、马克思主义者。”1978年i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由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邓小平有可能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创造性地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做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另一个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正确地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整套方针政策,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地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

9、道路。由于这两大贡献,使中国得以顺利地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邓小平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初步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O年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蓬勃生机和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回顾这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十一

10、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分不开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倡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强调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2000年,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

11、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适应国情与时代、形势与任务的要求而向前发展,始终兴旺发达。任何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我们进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根本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与时俱进,就要正确回答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希望

12、全党同志共同深入研究,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

13、求。”284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地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新表述,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

14、内容。它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四明确地向全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赋予其科学的内涵,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

15、现实意义。第一,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他们创立了科学的理论,还在于他们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理论成果,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经典作家认为,他们的理论是对一定历史时期客观情况的反映,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对那种把他们的理论看作一成不变的教条的做法,他们是不赞同的。马克思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他毕生关注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最先树起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旗帜。比如,共产党宣言发表24年后,马克思

16、、恩格斯在为宣言德文版作序时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不认为自己是真理的绝对化身,相反,他们认为真理是不断发展的。在他们看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由之路,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同教条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开放的体系,它总是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真正与惟一的途径。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相反,教条主义者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的

17、个别具体结论当成教义,看事物,想问题,作决定,一事当前,先查本本,而不是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唯书不唯实。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生命之源就在于发展,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从生活本身出发,从实践出发,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出发,不断地从四季常青的生活之树上采摘翠绿的新叶,撷取鲜艳的花朵,来酿造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生活。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才能真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搞革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取得胜利和不断取得成功的思想基础。党87年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避免思想僵化。思想僵化是与时不变的结果。改革开放前,教条主义是思想僵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个解放思想的宣言,打破了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新的思想僵化,我党把解放思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解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着道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发

19、展生产力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履行的第一要素。如果生产力的主体人的思想不解放,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生产力就失去了发展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指引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依靠这个法宝,就能冲破种种思想障碍,不断开拓理论的新境界和工作的新局面;离开这个法宝,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会遭受挫折、遭受损失。因此,我们要继承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这条最基本的经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0、开拓创新,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第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以专门的一章“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回答了种种非议,深刻精辟地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解决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胡锦涛同志和党中央为全党全国人民指出了历史前进的航向。

21、现在关键的问题在于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改革,都有待于大力解放思想去推进。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开放也在不断扩大。经济转轨、体制转制和社会转型正在进行,所有制结构、利益主体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靠老办法、老经验、老思路,不可能得到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尤其要看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22、化建设的实践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一系列问题需要作出理论上的新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更需要深入研究,从而深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胡锦涛在2008年“625”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第一个就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把解放思想写入了大会的主题,并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第四,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适应时代发展新变化、实现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冷战结束以后,两个超级大国相互对峙的格局解体,呈多极化的发展

23、趋势。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世界没有解决的两大课题,但是国际关系中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斗争将会长期存在。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革命,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使得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因此,不断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命运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尤其应当看到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特征,是关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的前景,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创造高

24、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加快发展自己。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其任务艰巨繁重,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只有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新世纪新阶段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更加富足,而且要求政治参与更加充分、精神文化更加丰富、社会生活更加安定和谐。只有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全面发展,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才能更好地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人民

25、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而解放思想、实事求、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为此,胡锦涛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9-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