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ESDA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1472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ESDA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ESDA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ESDA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 3 卷第1 期2024年3 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Vol.23 No.1Mar.2024基于ESDA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苏亚文 1 刘晖 1,2(1.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 3 0 0 5 4;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 3 0 0 1 7)摘要:依据空间经济学理论,使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采用ESDA统计方法探索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研究发现:2 0 0 4 至2 0 2 1 年,我国高技能人才规模处于增长

2、态势,高技能人才数量增长3 8.0 2%;高技能人才集中于东部地区且数量呈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占比下降6.0 3%,东北地区高技能人才占比下降但总体较平稳;高技能人才空间分布呈“东南密、西北疏”的“核心一边缘”格局;从时间演化趋势看,高技能人才空间格局呈反向演化态势;高技能人才集聚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增强,集聚模式以高一高和低一低集聚为主。对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高技能人才的空间格局需优化,建议可采用差异化的区域人才政策,促进高技能人才与制造业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关键词: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性空间分析法中图分类号:C922The S

3、patial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as(1.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2.Research Center for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ore Area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Urumqi 830017,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atial economics,using the data fro

4、m the China Labor Statistics Yearbook and theESDA statistical method,this study explores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high-skilledtalents in China.From 2004 to 2021,the scale of high-skilled talents in China was on the rise,with a 38.02%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hig

5、h-skilled talents.High-skilled talent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num-ber is on the rise.The proportion of high-skilled talent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s decreased by 6.03%while the proportion of high skilled talents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has decreased but remained

6、 relatively stable overall.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skilled talents presents a“core periphery pattern of“dense in the southeast andsparse in the northwe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evolution trend,the spatial pattern of high sklled talents showsa reverse evolution trend.The spatial auto c

7、orrelation degree of the agglomeration of high skilled talents has increasedand the agglomeration mode is mainly high high and low low agglomeration.Compared to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the spatial pattern of high-skilled talents needs to be optimized.It is suggeste

8、d toadopt differentiated regional talent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layout of high skilled talent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talent chains and industrial chains.Key words: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highskilled talents;high-quality regional development;ex

9、ploratory spatial analysis收稿日期:2 0 2 3-1 2-2 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村人口的集聚模式和分类振兴策略”(编号2 0 BRK013),新疆高校科研计划基金“新时代新疆农村人口的集聚特征与乡村分类振兴策略”(编号XJEDU2021SI009),新疆师范大学智库基金“喀什地区就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ZK202289A)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苏亚文(1 9 9 5-),宁夏银川人,女,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研究;刘晖(1 9 8 0-)(通讯作者),陕西汉中人,男,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

10、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博士,主要从事人口与劳动经济学方面研究。文献标识码:AHigh-skilled Talents Based on ESDASU Ya-wenLIU Huil-2文章编号:1 6 7 1-9 5 6 5(2 0 2 4)0 1-0 0 1-0 8第2 3 卷第1 期2024年3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叫。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能人才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可通过集聚产生外部性,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背

11、景下,高技能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新时代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诉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对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人才学等多学科视角展开,但从空间经济学视角出发的研究较少。费尔南德斯(Fernandez)2根据经合组织数据分析技能人才流动对经济的负面溢出效应。丁大建3 提出,高技能人才是服务于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从事于一线工作的技师和高技术工人。马振华等认为高技能人才的概念较为广泛、综合,高技能人才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并采用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

12、iglitz)所使用的生产函数研究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的影响。管平 5 等把生产和服务一线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职业认定及相应职级的人员称为高技能人才。刘晖回使用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数据,采用ESDA模型发现不同人才因集聚程度的差异,形成多中心集聚格局。刘哗7 等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研究发现人才密度呈现稳定的“东南密集,西北稀疏”分布格局,人才占比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异特征以及人才密度和占比的地区差异逐步减少等结论。武荣伟8 等基于2 0 0 0-2 0 1 0 年统计资料及2 0 1 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13、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对中国人才比重分布的空间不均衡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且其水平与中国的城市层级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从不同视角阐述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已有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衡量标准不统一可能产生片面的结论;中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时间Vol.23 No.1苏亚文刘晖:基于ESDA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Mar.2024演化特征缺乏详细的论证说明;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研究缺乏空间视角的分析和时间维度的动态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中共中央组织部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定义,使用2 0

14、 0 4-2 0 2 1 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权威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以较准确地刻画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布局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参考。1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概念界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 0 1 0-2 0 2 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2 0 0 6-2 0 1 0)指出,高技能人才包括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9。高级技师是获得技师资格三年以上,具备较高的熟练技巧和全面的操作技巧,能够对该岗位(专业工种)的高难度生产工艺进行处理,

15、对高级技工进行组织、培训,并领导技师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的人员。技师是指具备较强的生产实际经验,拥有一定的业务技能,能够解答工作中的关键作业技术及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培训中级技工技能的人员。高级技工指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能胜任较复杂的工作,能在工作过程中独立解决问题,能对初级、中级技工进行培训的人员。1.2研究方法1.2.1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度。借鉴刘睿文等(2010)测度人口空间集聚度原理 1 ,构建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度指标,该公式可以全面反映高技能人才空间分布规律,还能避免因区域建成区面积不同造成的集聚度高估或低估问题叫。计算公式为:PTd-高技能人才比PPT:/ZPT:面积比AR

16、ER;/ZARER;PTd;表示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度,PT表示区域高技能人才数,ZPT表示研究区域高技能人才总数,ARER;表示i区域面积,ZARER;表示研究区域建成区总面积。1.2.2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这是一种描述和可视化要素空间集聚特征的技术,通过确定要素的空间位置来识别其空间关联模式、空间制度差异和其他形式的空间不稳定性 2 。探索性空间数.2第2 3 卷第1 期2024年3 月据分析包括两类工具。第一类为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测度高技能人才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程度,计算公式为:MoransI-Zi.ZiW,(Y-Y)(-)ZZi-WnEi-(Y,-Y)第二类工具为局域空间自相关

17、指标,通常使用局域MoransI指数测算,衡量本区域与相邻区域高技能人才的空间相关特征。计算公式为:Local Moransl=Z,W,Z;Z.=1S2(Y-Y)(2)nj11.3数据来源高技能人才数据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4-2021),本文的高技能人才是指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区域面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各省建成区面积。2中国高技能人才的规模和区域布局2.1我国高技能人才规模处于增长态势近几年,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健全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极大地提高了高技能人才的

18、质量和数量,具体见表1。表1 2 0 0 4-2 0 2 1 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单位:万人)年份高技能人才高级工200477.772005171.262006286.412007375.472008514.992009639.812010808.8420111005.8220121238.1220131479.8720141761.3120152029.59Vol.23 No.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Mar.2024高技能人才年份高技能人才高级工20162306.7020172554.07(1)1Y-;S=高技能人才技师高技技师62.7911.98136.7528.08228.0949.

19、13299.1564.18411.2986.66509.07107.73649.08131.10820.98150.781019.10173.931223.95200.901460.39230.861689.57259.50技师高技技师1932.14285.882149.64309.7220182739.7520192896.6020203008.8120213035.22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 0 0 4-2 0 2 1)注:高技能人才计算采用逐年累加计算目前,高技能人才总量3 0 3 5.2 2 万人,高技能人才在劳动力中的占比为3.8 9%。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受

20、传统人才观念的影响与限制,其在劳动力中占比偏低。2 0 2 1 年高技能人才包括高级工2 5 5 7.4 7 万人、技师3 6 4.6 5 万人、高级技师1 1 3.1 0 万人。高级工较2 0 0 4 年增长3 9.7%,技师增长2 9.4%,高级技师增长3 6.7%,高技能人才从2004年的7 7.7 7 万人增加到2 0 2 1 年的3 0 3 5.2 2 万人,增长3 8.0 2%。应该说,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技师队伍的建设仍有不足。技师学院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为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建设培育了一大批具有过硬技术基础的高级工人和预备技师等。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

21、,应发挥强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但现实中其潜能尚未得以完全发挥。同时,技师学院的教师队伍中,真正接触企业一线的教师比例较低,而学校的教育距离真正的企业环境和行业动态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双师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2.2我国高技能人才呈现东密西疏的区域分布差异3.00随着东部优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6.44再振兴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四大经济区9.19域的相对发展差异趋缓,但是绝对差距依旧明显,12.14造成高技能人才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从高技17.0423.0128.6634.0545.0855.0270.0680.5388.6794.712309.34330.712441.863

22、48.402536.12360.892557.47364.65能人才数据看,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数量呈上升趋势。2 0 0 4-2 0 2 1 年,东部地区的高技能人才数量占比由4 1.2%增加至4 9.7 3%;中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数量占比下降6.0 3%;东北地区高技能人才数量全国占比有所下降但总体较平稳。2 0 0 4年,东部地区拥有高技能人才3 2.0 6 万人,包括高级工2 6.5 3 万人,技师5.2 7 万人,高级技师0.2 6 万人,99.70106.35111.79113.10.3第2 3 卷第1 期2024年3 月占全国4 1.2%;中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占总量的4

23、9.3%;东北地区高技能人才占总量的9.4%。2 0 2 1年,东部地区共有高技能人才1 5 0 9.4 2 万名,包括高级工1 2 8 3.7 3 万名,技师1 7 7.5 4 万名及高级技师48.15万名,占全国的4 9.7 3%;中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规模达到1 3 1 3.4 6 万人,占全国4 3.2 7%东北地区拥有高技能人才2 1 2.3 5 万人,是全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的7%。可以发现,东部地区高技能人才流入现象明显。沿海区位优势使得东部高技能人才存量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未来高技能人才总量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增大,“马太效应”显著。表2 2 0 0 4、2 0 2 1

24、 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数量分布情况(单位:万人)高技能高级2004年高级工技师人才技师77.762.711.9全国3.00全国7932.026.5东部5.270.26东部6319.4 14.1中部3.292.00中部4518.917.0西部1.670.28西部61东北7.325.101.750.46东北5资料来源:2 0 2 1 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如图1 所示,2 0 2 1 年高技能人才规模排名前三的省份为江苏、山东和广东,高技能人才总量依次为:3 1 6.8 万人、2 7 0 万人、2 4 0.3 5 万人。其中高级工排名前三的省份为:江苏、山东和广东,与高技能人才总量排名一致;技

25、师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山东、江苏和浙江;高级技师排名前三的省份为:湖北、山东和河北。湖北省是高级技师存量最高的省份,但其技师和高级工的存量却相对缺乏。或是武汉市更具偏向性的高技能落户政策导致高级工和技师相对于高级技师供给受限1 3 在各省份中,高技能人才总量最低的三个省份分别是:青海、海南和宁夏。海南隶属东部地区,海南政府构建“一揽子”政策体系,提出“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一一百万高技能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并初见成效,但专门为高技能人才量身定做的Vol.23 No.1苏亚文刘晖:基于ESDA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Mar.2024相关政策暂未出台。高技能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6、,海南政府应借助其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呈现新局面。宁夏、青海位于西北内陆,自然环境及资源、物产、交通等经济性因素上优势不明显,但其应当充分抓住新时期区域发展的关键机遇,依托“一带一路”新平台,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创新区域化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打造区域化人才基地。35030025020015010050高技能高级2021年高级工技师人才技师3035.255364.6113.8227.471509.128177.548.1423.73718.2596.78.79274595.2514.65.25434212.3162.43.076.62660北天河山内辽克黑上江浙宏福江山河湖

27、湖广广海重四贵至陕其青宁新景津北西宁林龙海苏泾徽建茜东南北南东西南庆川州南窗萧海夏舍江高技能人才(万人)高级工(万人)技师(万人)高级技师(万人)5104542.6815.65图1 2 0 2 1 年各省份高技能人才数量分布情况(单位:万人)资料来源:2 0 2 1 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3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空间集聚格局3.1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分布呈“东南密、西北疏”的“核心一边缘”格局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高技能人才高度集聚,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高技能人才集聚度低。本文使用“核心一边缘”模型,依据高技能人才集聚度作为划分标准,将高技能人才分布版图划分为高技能人才核心区和高技能

28、人才边缘区。高技能人才核心区包括山西、云南、四川、北京、河北、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高技能人才集聚度均大于1。北京和天津的高技能人才集聚度依次是1.2 和1.1,成为北方高技能人才集聚核心区。江苏、浙江、上海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居长江下游,有着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等优势,同时也是高技能人才高集聚度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可以考虑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4。高技能人才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高度集聚为世界一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睡,高技能人才集聚度达到2.1,是南方高技能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地区。

29、2 0 1 3 年,云.4第2 3 卷第1 期2024年3 月南省根据云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确定了第一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2 0 2 1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技能云南”行动的意见,指出,要继续开展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到2 0 2 5 年,累计培训2 3 1 万人次以上;大力发展新型职业、新型业态、新模式劳动者的技能培养。云南省遥遥领先的高技能人才政策给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树立起了引导发展的战略性地位,充分发挥了重大工程高技能人才的带动作用。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都是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地

30、貌以高原、盆地和山区为主。高技能人才集聚度依次为0.3 8、0.4 9.0.2 9 和0.3 4,均低于0.5,是高技能人才集聚边缘区。西北特殊的地理位置、较为封闭的开放模式以及缺乏对高技能人才事业的精准布局,造成了边缘区高技能人才难留住,留不住。高技能人才集聚格局形成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和人才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东部多平原,西部山地、高原面积广大,这一自然地理特征促使高技能人才多流向更适宜居住的东部地区。东部地区还具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医疗队伍,同时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集聚以及较高的名义工资成为促使高技能人才流入的重要推动力。此外,2 0 1

31、 4 年爆发抢人大战,随后愈演愈烈。在2 0 1 7-2 0 1 8 年间西安、上海等一百多个城市纷纷出台了人才新政。人才争夺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天津、成都等城市,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储备量不断增长,而边疆地区没有城市参加,虹吸效应导致人才集聚区高技能人才越来越多,高技能人才稀疏区高技能人才留不住引不来现象越来越严重,加剧了人才空间格局的不均衡。3.2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呈现反向演化趋势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空间聚集模式是由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技能人才政策等多种综合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动,高技能人才的空间聚集模式也随之改变。中

32、国高技能人才的空间集聚格局呈现核心区高技能人才集聚度上升,边缘地区高技能人才集聚Vol.23 No.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Mar.2024度下降的反向演化趋势:高技能人才持续向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等高技能人才核心区集聚,但集聚速度有所不同。浙江的高技能人才集聚度由2005年的0.8 9 上升到2 0 2 4 年的1.0 7;江苏的高技能人才集聚度由2 0 0 5 年的0.7 2 上升到2 0 2 4 年的1.17,高技能人才流入现象明显;山东、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江西等省份的人才集聚度均有所上升。高技能人才集聚边缘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高技能人才集聚度由2 0 0 5 年0

33、.9 6、1.1、0.7、0.3 6 依次下降为0.3 6.0.7、0.3 7、0.2 7,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为青海,由高技能人才集聚核心区演化为高技能人才集聚边缘区。高技能人才向核心区集聚的态势明显加强,部分核心区高技能人才集聚度有所下降,边缘区有所增加。江苏、浙江、安徽高技能人才集聚度由2 0 1 4年1.1、1.0 6.0.8 依次上升为1.4、1.4、和1,是高技能人才集中流人区。2 0 1 7 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 0 1 7-2 0 2 0年)的实施意见,高技能人才集聚度由2 0 1 4 年1.5下降到2 0 2 1 年的1.2,同时山西、

34、内蒙古、山东的高技能人才集聚度均有所上升。同时,山西、吉林的高技能人才集聚度由2 0 1 4 年的1.5、0.6 6 下降为2 0 2 1年的1.1、0.5,高技能人才集聚边缘区数量增加。3.3中国高技能人才集聚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增强,集聚模式以高一高和低一低集聚为主3.3.1中国高技能人才集聚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增强。中国高技能人才分布的空间关联性可用全局自相关指标测度,利用Stata17软件采用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得到2 0 0 4-2 0 2 1 年中国高技能人才集聚的全局莫兰指数(MoransI),如表3 所示。可以看出,在2 0 1 4 年以后中国高技能人才集聚度的全局莫兰指数通过显著性水平

35、检验,说明在2 0 1 4 年之后中国高技能人才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2 0 0 4 年,全局莫兰指数为0.0 7 4,2 0 1 2 年上升为0.1 1 0,2 0 2 1 年增加至2.1 5 1,全局莫兰指数从2 0 0 4-2 0 2 1 年总体呈现递增演化趋势,全局莫兰指数的不断上升说明中国各省高技能人才集聚水平相关性不断加强,各省之间联系密切。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与各省对高技能人才政策的倾斜、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5第2 3 卷第1 期2024年3 月年份MoransI20040.07420050.07

36、920060.10520070.10620080.07620090.07720100.09520110.09820120.110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全局莫兰指数(2 0 0 4-2 0 2 1)0.250.20.150.10.0502003图2 22004-2021年高技能人才集聚全局莫兰指数变化趋势同时,由图2 可知,全局莫兰指数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不规则“M”型趋势。全局莫兰指数在2 0 0 4-2 0 2 1 年均为正值,说明高技能人才集聚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即高技能人才集聚度高的地区与相应高的地区相邻,高技能人才集聚度低的地区与相应低的地区相邻。3.3.2

37、中国高技能人才集聚模式以高一高和低一低集聚为主。为了看出中国高技能人才各省的空间聚集情况,本文按照局部自相关的计算公式制作了2 0 2 1 年中国高技能人才集聚的莫兰指数散点图。由图3 发现,多数省份都位于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呈现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模式,表明我国高技能人才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Moran scatterplot(Morans1=0.2320)高技能人才集聚度2 0 2 1贵州广西重庆江书林十东龙江甘肃云南青海新疆-3-2图3高技能人才集聚的散点图Vol.23 No.1苏亚文刘晖:基于ESDA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表3 中国高技能人才集聚的莫兰指数Z-scoreP

38、-value0.8800.3790.9220.3571.1350.2561.1420.2530.9050.3660.9010.3681.0440.2971.0770.2811.1710.24120062009-1Mar.2024年份Moransl20130.16220140.19920150.21220160.22920170.22320180.20520190.20220200.22520210.232表4 统计了2 0 2 1 年中国各省份高技能人才空间分布情况,第I象限是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等人才集聚核心区,第象限以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西北部内陆地区为主

39、,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第象限为贵州、广西20122015上海江河北福潮北陕西ON1Z-score1.5921.8901.9972.1322.0791.9411.9162.0922.1512018202123P-value0.1110.0590.0460.0330.0380.0520.0550.0360.031等,表明其高技能人才集聚度较低,并被其他高技能人才集聚度高的省份所包围。第IV象限四川、内蒙、黑龙江等,高技能人才呈现高一低集聚模式。表明其高技能人才集聚度较高,并被其他高技能人才集聚度低的省份所包围。表4 2 0 2 1 年中国高技能人才集聚的空

40、间相关模式象限象限特征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西、河北、第I象限高一高福建、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天津第象限低一高江西、重庆、广西、贵州第象限低一低海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吉林第IV象限高一低内蒙古、四川、湖南、黑龙江、云南、陕西第、辽宁象限交界第、I V象限交界4优化高技能人才集聚格局的对策建议本文使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权威数据,依据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高技能人才集聚模式,主要结论如下:2 0 0 4 年至2 0 2 1 年,我国高技能人才规模处于增长态势,高技能人才数量由7 7.7 7 万人增长到3 0 3 5.2 2 万人,增长3 8.0 2%;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

41、东部地区高技能人才数量全国省份广东6第2 3 卷第1 期2024年3 月占比增加,马太效应显著;中西部地区高技能人才数量全国占比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高技能人才数量全国占比有所下降但总体较平稳。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成为高技能人才主要集聚地,这为集中国家优质资源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高技能人才空间分布呈“东南密、西北疏”的“核心一边缘”格局、空间集聚格局呈现反向演化趋势,高技能人才集聚度较高的地区集聚度逐年上升;高技能人才集聚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增强,集聚模式以北京、上海、浙江等高一高和新疆、青海、宁夏等低一低集聚模式为主。本文研究发现与刘晖(

42、2 0 1 9)对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研究结论以及古恒宇等(2 0 2 1)对中国高学历人才研究结论相似,刘晖(2 0 1 9)研究发现:“高技能人才呈现以北京和上海为核心的带状分布格局,高技能人才集聚带分别位于东部沿海的北京一山东一江苏一上海一浙江一福建一广州以及上海一安徽一河南一湖北、湖南一重庆。古恒宇等(2021)研究发现中国高学历人才呈现出高度集中且不平衡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不平衡的趋势有所缓解,高学历人才分布走向为“东北一西南 走向。高技能人才是人才类型的重要分支,是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人口数量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此时

43、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能够有效缓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在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时代背景下,深人分析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空间分布格局,将有助于政府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高技能人才政策,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东部作为高技能人才集聚重点区域,应以打造东部高技能英才绿卡为统揽,开发高技能人才综合服务系统,为高技能人才建立落户绿色通道;还应当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高技能人才效能,促进高技能人才创新。同时更需要注重调控东部地区的高技能人才集聚数量并提高对高技能人才效用的开发程度,避免集聚负效应的产生,继续保持高技能人才规模和高技

44、能人才层次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Vol.23 No.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Mar.2024轻重的战略地位。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背景下,扩大中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与增大科研投入,推行高技能人才薪资激励、税收减免与住房保障等福利政策,留住本地高技能人才与吸引高技能人才回流对中部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中部六省要进一步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训互联互通的政策衔接,构建高技能人才要素流动密切、资源高效配置的内生型经济系统。也要通过经济支持的行政手段的共同作用,遏制西北内陆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流失。建议西北各省政府提高重点行业和关键岗位高技能人

45、才的待遇水平,建立部门内部“连帮带”以及行业内核心技术攻关合作机制。同时,制定企校联动精准培养高技能人才方案实施落地,扩大本地高技能人才队伍,以高技能人才驱动区域产业高级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东北地区在机械制造业方面具备历史传统优势,特别是装备制造等产业,即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于高技能人才的振兴。2 0 2 3 年5 月,辽宁省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辽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四个方面,提出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务实举措。在具体措施上,要坚持把高技能人才的现实需要作为根本,打通高技能人才“引一育一用一留”链条堵点,增加落户、住房、医保、子女就学等

46、各方面对高技能人才待遇的投入,在重点项目申报、重要平台建设、待遇减税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改变东北高技能人才发展生态,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飞向东北地区。除此之外,东北地区更应抓住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难得机遇,加快建立高技能人才资源竞争优势,结合老工业基地特色在创新实践中发现高技能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高技能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空间优化布局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的重心问题,各省如何利用好高技能人才资源有待深人研究。未来的研究可深人拓展,探索各省重点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储备与空间分布,促进各省高技能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47、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7第2 3 卷第1 期2024年3 月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 0 2 2年1 0 月1 6 日)N人民日报,2 0 2 2-1 0-2 6(1).2Fernandez E M G,Sandulli F D.High skilledworkers mobility in Spain and Europe:motivationsand implications J.UCJC Business and SocietyReview(formerly known as Universia BusinessReview),2020

48、,17(2):70-89.3丁大建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与价值评价错位.中国高教研究,2 0 0 4,(5):5 8-5 9.4马振华,刘春生.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现象的新诠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7,(3):1 4 7-1 5 1.5管平,胡家秀.国家职业标准与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2 0 0 5,(2):4 8-5 0.6刘晖,胡森林。中国人才的空间集聚格局及时空演化.经济经纬,2 0 1 9,3 6(5):1-8.7刘晔,黄翠盈,李晴,等.2 0 0 0-2 0 2 0 年中国高学历人才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地理研究,2023,42(11):2827

49、-2844.8武荣伟,王若宇,刘晔,等.2 0 0 0-2 0 1 5 年中国高学历人才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地理科学,2 0 2 0,40(11):1822-1830.Vol.23 No.1苏亚文刘晖:基于ESDA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及历史演化Mar.20249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二五 规划纲要(2 0 0 6-2 0 1 0)EB/OL.http:/wwW 地理科学进展,2 0 1 0,2 9(10):1171-1177.11颜银根区域政策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 D.天津:南开大学,2 0 1 2.12Anselin L,Rey S J.Properties

50、of Tests for Spa-tial Dependence in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J.Geographic analysis.2010,23(2):112-131.13梁文泉,陆铭.城市人力资本的分化:探索不同技能劳动者的互补和空间集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 0 1 5,(3):1 8 5-1 9 7.14求是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EB/OL.http:/ 0 2 1,7 6(2):3 2 6-3 4 0.【责任编辑:黄素华】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