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9626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 0 卷总第1 1 4期中学理科园地科学素养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谈臧玉婷,任尚福(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摘要: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是青少年塑造人格、形成美好品质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人的生理与心理发生急剧变化,加之高中学生学业负担繁重,身心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高中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文章挖掘高中生物教材中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将可渗透点举例。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学科渗透1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背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学生形成美好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但在这个阶段,学生

2、的心思敏感,情绪波动较大,身心发展都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学习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疏导,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身心进行全方面的引导与培养是极其重要的。2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物教学融合的必要性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科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在教学目标上却有很多共通之处 2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自我调控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健康发展 3 。高中生物课程目标中提出: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珍爱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时,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4。高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大都在课堂中完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化整为零地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是实质教育和全面发

4、展所需,是在高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可行的方式 5-6 。生物学科教师应该适应时代需要,在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 。3高中生物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及举例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学科,高中生物课程承载着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之间发展意义的课程目标 8 。所以,生物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很多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1 9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结合高中生物学教材,总结了以下几点可渗透内容。3.1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身体发育快速趋向成熟,

5、但心理发展还处在不成熟、不稳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高中生心理进行引导,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为重要 1 0 。例如:在学习免疫调节时,教师要通过讲解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注意个人卫生,增强抵抗力;在学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向学生科普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在夏季要注意防暑、补充水、盐,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学习基因突变时,向学生讲解基因突变的危害,让学生尽量避免亚硝酸盐、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等易诱发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在学习细胞的癌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癌症的发生和预防,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远离致癌因子,避免癌症

6、的发生,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学习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时,向学生科普遗传病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痛苦,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教师向学生科普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念。在学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时,向学生普及生物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隐患,引导学生辩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生殖性克隆人的伦理性问题,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意识和辩证思维方式。在学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时,向学生科普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一一结晶牛胰岛素,是由我国科学家首次完成的,*通讯

7、作者14第2 0 卷总第1 1 4期代表了当时国际上最高的科研水平,彰显了中国科学家的智慧和力量,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在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时,向学生讲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并向学生讲述生命的起源,带领学生认识物种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建立起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2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抗挫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高中时期学生的课程知识较难,在与父母、同学间的相处当中也容易出现问题,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容易产生挫败感,引发学生的心理危机。因此,应该在教学中开展抗挫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事件,敢于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纵观生

8、物学发展历史,无数生物学家不畏艰难、不断探索的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挫折教育资源。生物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中深度发掘科学史料,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例如:在学习基因工程时,可以向学生讲述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例,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中也曾遭受了多次失败。在云南,他曾遭遇特大地震,在废墟当中抢救种子;在海南,他曾遭到洪水,秧苗被毁;除此之外,他的试验苗还曾被人恶意拔掉,直接导致试验推迟了三年。但这都没有动摇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信念,他又夜以继日地进行了一次次试验,最终培育出杂新型交水稻,使我国的水稻亩产量翻了4倍,为解

9、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学习遗传因子的发现以及两大遗传学定律时,向学生讲述孟德尔的事例:生物学家孟德尔对遗传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称作“遗传学之父”,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的研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遭受了多次失败,但他依旧不畏挫折、坚持不懈,不断改良方法对豌豆进行人工授粉的杂交实验,最终,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才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他将研究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但他的成果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三十多年后,他的研究结果才被重新发现。在学习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向学生讲述摩尔根的例子:染色体遗传理论奠基人摩尔根,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对果蝇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经历过无数次

10、的失败之后坚持继续改进方法,不断进行果蝇的杂交培育实验,最终探索出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他还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挫折教育不仅可以融人在生物科学史学习中,还可以融入在生物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学习人脑的高级功能时,向学生讲授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开心、兴奋、失落、沮丧等情绪都是人对环境做出的正常反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遭遇挫折后自身情绪的变化。教师向学生传授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大脑构造、功能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个体间智力水平相差无几,优秀成绩的取得更多来自后天的努力,从而引导学生相信自

11、己,树立起自信心。在学习15中学理科园地生物多样性时,教师通过讲解基因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增强自信心。在学习人体的调节、适应性机能时,可以引申到自身面对挫折的调节、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积极转变心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3.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性教育高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趋于成熟,性意识开始萌动,但他们了解的性知识有限,性观念还不够成熟,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作为生物学教师,应该通过相关生物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性心理进行引导,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与青春期变化有所了解,从

12、而做到正视自己,更好地接纳自己 1 2 。生物教学中生殖与发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绝佳素材。在学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时,教师向学生讲解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向学生讲解男生的遗精与女生的月经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学习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时,带领大家认识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第二性征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自身变化,避免学生对自身发育现象产生羞耻感。可以借助对性激素作用的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青春期产生的性冲动,引导学生正视自身需求,从而积极调适心理。在学习免疫调节中的免疫缺陷病时,向大家解读HIV的感染与艾滋病的治疗相关资料,并向大家科普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由此向学生渗透生

13、理卫生教育和性卫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性观念。3.4建立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科学思维高中生物教材含有大量的实验内容,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优化的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创新性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3 1。比如:在进行“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其他植物叶片进行叶绿素的提取,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选择优化的实验材料,以此开发学生思维。在进行其他实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目的。除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科学史料向学生呈

14、现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使学生领略科学探究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探究历程时,教师向学生展示探究光合作用原理的一系列实验,让学生跟着科学家的思路进行一次思维的探索,使学生感受什么是科学思维,什么是探究。在学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使学生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精神。3.5培养社会责任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教师向学生展示环境破坏的真实案例,带领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向学生介绍保护环境的措施,警醒学生爱护自科学素养第2 0 卷总第1 1 4期然环境;在学习生物与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物

15、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时,引导学生建立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引导学生建立生态伦理道德,培养学生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神经调节时,向学生介绍吸食毒品和滥用兴奋剂的危害,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愿意承担向社会宣传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并坚决抵制毒品的社会责任。在学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中“禁止生物武器”一节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侵华日军、美军对我国使用生化武器的历史资料,警醒学生不忘历史,警钟长鸣。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生化武器的危害以及对人类的重大威胁,培养学生

16、的安全意识与爱好和平的观念,使学生自觉承担起珍爱生命,坚决抵制生物武器的社会责任 4。3.6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高中生物学可以渗透人际关系教育的内容有很多,可以通过诸多科学史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DNA的结构一节,“DNA结构模型构建”的学习当中,教师向学生讲述,物理学家出身的克里克能够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原理,生物学家沃森可以帮助克里克理解生物学内容。于是两人互相帮助、学习,合作进行DNA的研究,最终推算出DNA双螺旋结构。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中,向学生介绍施莱登与施旺之间科研成果的分享,向学生指出,细胞学说的成功提出是他们二人合作共赢的结果,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7、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4结语高中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仅妨碍了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到高中生物教学中,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学习压力。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构建轻松、健康的课堂氛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中学理科园地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之所需,也是提高课堂时效性之所需 1 5。参考文献:1蔺志坚.

18、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D重庆:重庆三峡学院,2 0 2 0.2束磊.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分析 .山西青年,2 0 2 0,57 4(2):1 7 2,1 9 0.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 0 1 3,2 1 6(1):4-6.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 0 1 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1 8:5.5柳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书 M.北京:长城出版社,2 0 0 1:13.6曾国阳.高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实践研究 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

19、10,194(4):56-58.7陈斋.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2:1 1 3.8张宝珍,李红.让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活”起来 J.当代家庭教育,2 0 1 9(1 9):8 5.9蒋剑峰.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J数理化解题研究,2 0 1 7,3 7 0(2 1):9 4-9 5.10黄勇.中学生物学生命哲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 0 0 8.11王玉海.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世界观教育 J.生物学教学,2 0 0 6(3):2 0-2 1.12宋海运,李妹芳,贾泽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J.中学生物教学,2 0 2 2,3 8 5(8):2 0-2 2.13于建勇.试析创新能力培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学苑教育,2 0 2 1(2):6 3-6 4.14张莹.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情感读本,2 0 1 6,2 8 7(2 3):1 0.15王奎.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 0 1 4.科学素养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