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状况、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8903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8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状况、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状况、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状况、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中国轻工教育 20234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状况、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研究张慧毅,佟欣(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摘要:为更好解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选取京津地区三所地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有关就业压力及压力源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硕士研究生普遍面临压力,且就业压力是首要压力。在社会压力源、个人压力源和学校及其他压力源三种类型中,社会压力源发生频率高但影响程度低,个人压力源发生频率低但影响程度高,学校及其他压力源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则均居中。从“社会压力源 就业结构失衡、个人压力源 就业心态误区、学校及其他压力源 培养机制落后”三方面分析了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2、提出政府、高校、企业多重改善体系和人才发展闭环机制,以期为降低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提供思路。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压力源;PSTI 测试;就业压力源测试中图分类号:G647;G643Employment Pressure,Sources of Pressu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stgraduatesin Local UniversitiesZHANG Huiyi,TONG Xin(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

3、njin 300222,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postgraduates,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employment pressureand sources of pressure was conducted among postgraduates from three loc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and Tianjin Theresult of the survey showed that postgraduates were gen

4、erally faced with pressure,among which employment pressurewas the primary one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sources of pressure,i e,social pressure,personal pressure,anduniversity and other pressures,the frequency of social pressure was high but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was low,thefrequency of personal pr

5、essure was low but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was high,and the frequency and the degree ofinfluence of university and other pressures were in the middle After analyz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ofpostgraduat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social pressure sourceunbalanced employment stru

6、cture,personalpressure sourceerroneous areas of employment mentality,university and other pressure sourcebackward trainingmechanism”,in this article we further propose a multiple improvement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universities andenterprises and a closed-loop mechanism of talents development so as

7、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reducing theemployment pressure of postgraduatesKey words:postgraduates;employment pressure;sources of pressure;PSTI;test for the sources of employment作者简介:张慧毅(1974),女,教授,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通信作者:佟欣(199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课题“研究生职业发展问题研究”(2020MS1034)。轻工教育中国

8、轻工教育 202349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不断突破历史新高,研究生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但伴随疫情冲击、国内外经济震荡以及就业市场日渐饱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硕士研究生“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方面“质”的下降。就业问题的凸显不仅增加了该群体的就业压力,也折射出硕士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若干问题。硕士研究生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科学研究突破的重要人才、促进高效就业的重要一环,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减轻其繁重的就业压力,是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关于研究生就业压力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

9、涉及以下内容:研究生就业压力的成因1 2,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3 6,研究生就业压力给其学习、科研和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7 9,应该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来应对就业压力以及研究生自身应对压力的方式10 15,等等。目前来看,大多数文献都是针对研究生整体(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就业压力分析,只有少量文献聚焦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状况、就业压力成因、压力源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毕业后大多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任职的博士研究生相比,硕士研究生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群体进行细化分析,以便增强解决措施的可行性。而且,相比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硕士研究

10、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弱势,其就业问题更需被关注。原因在于,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综合教育实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存在一定的区位和品牌劣势16 17。以上因素或许会进一步加大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选取京津地区三所地方院校,对其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试图通过这一调查了解该群体的就业压力状况和就业压力源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群体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缓解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促进我国硕士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二、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1 调查设计本文采用 PSTI 压力测试量表和自编压力类型问卷来探究硕士研究生的

11、一般性压力状况和所面临的压力类型。另外,为了更全面地探究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问题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参考了程利娜、吴筱玫18 编制的研究生心理压力源量表 和孙俊华、汪霞编制的自评抑郁量表,并结合了硕士研究生这一群体的特征属性,自编了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源调查问卷,以探究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源。2 数据来源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为北京、天津三所地方院校毕业班的硕士研究生(不包括定向、委培、在职和硕博连读的研究生)。调查问卷共包含 84 道测试题,其中 1 59 题为一般性压力状况和压力种类测试,60 84 题为就业压力源测试。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580 份。经过数据整理后,共收回有

12、效问卷 542 份,有效回收率为 93.45%。被测毕业班硕士研究生的背景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专业、学位类型和是否已落实就业单位等。(1)一般性压力状况和主要压力种类测试为更为全面地调查硕士研究生是否面临就业压力这一问题,本文分为两部分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为一般性压力状况测试和主要压力种类测试。第一部分为一般性压力状况测试,此部分采用轻工教育10中国轻工教育 202341983 年瑞士心理学家 Macdonald Wallace 编制的PSTI 压力测试量表来进行压力测试,该量表中主要涉及主观情绪感受和客观生理疼痛两方面的问题,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使人体在情绪感知和身体感受上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此量

13、表通过反应程度的强弱来判断被试者目前所处的压力状态。该量表共 50 道选择题,按照与量表项目的符合程度分为“总是、经常、有时、很少和从未”五个等级,采用 5 级制累计记分原则,按照评分标准测定压力状况。第一部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折半信度分别为 0.960 和 0.893,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通过第一部分的问卷对硕士研究生的压力状况有了整体了解后,利用第二部分的自编调查问卷 硕士研究生压力类型调查问卷 来探究不同种类的压力(如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婚恋压力等)下,哪种压力是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所面临的首要压力。同样,自编压力种类调查问卷采用5 级记分制,按照与问题的符合程度分为很

14、影响、影响、影响不显著、略微影响和不影响五个等级。此部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折半信度分别为0.916 和0.890,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就业压力源测试要想更好地解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就需更深一步探究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源。若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源,也就找到了缓解其就业压力并提出解决措施的前提20。为此,本文采用自编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源问卷来进行调查研究。此问卷共包含三类压力源,分别为社会压力源(对应 8 个条目)、个人压力源(对应 9 个条目)和学校及其他压力源(对应8 个条目)。根据与问卷条目所述情况是否符合进行二分法记分,即符合记为 1 分,不符合记为

15、0分。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折半信度分别为 0.948 和 0.949,三类压力源量表的信度结果如表 1 所示。表 1硕士研究生调查问卷的信度结果量表名称条目/(个)内部一致性折半信度社会压力源80 8450 839个人压力源90 8750 850学校及其他压力源80 8480 837三、调查结果分析1 一般性压力状况和压力类型测试如图 1 所示,绝大部分硕士研究生都处于压力状态中,但多于三分之一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就业压力是目前面临的首要压力。其次为人际交往压力和学业压力,占比分别为 19.19%和 14.94%,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自身感受到了婚恋、生活压力等。在此基础上,为进一

16、步探究就业压力是否是硕士研究生目前面临的主要压力,本文以一般性压力状况为因变量,就业压力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样本调整后的 2为 0.807,即样本的解释程度达到 80.7%。通过 F 检验,可知 F=2268.926,p 0.001,即回归模型通过了置信水平为 0.001 的 F 检验,所拟合的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就业压力对一般性压力状况分析在 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则进一步明确表明就业压力是目前硕士研究生面临的主要压力。2 就业压力源测试(1)三类压力源由表 2 可看出,目前对硕士研究生来说发生频率最高的压力源是社会压力源,发生频率达到72.65%,在三类压力源中处于首位,其次分

17、别是轻工教育中国轻工教育 2023411图 1压力种类测试学校及其他压力源和个人压力源,占比分别为72.32%和 67.94%。这主要是由于对硕士研究生来说,就业市场上所能提供的劳动力岗位,即实际的社会容纳力远小于这一群体的毕业人数,加之经济环境震荡、就业市场用人标准日趋严格和精准等原因,很多硕士研究生都会经历社会层面的就业压力。相比于发生频率最高的社会压力源,发生频率最小的个人压力源反而会造成最明显的影响(个人压力源的均值为 1.3206,高于其他两种压力源的均值)。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求职过程中所经历的外界压力,自身所产生的过于自卑或是自负等内在不良情绪,才会从本质上对这一群体造成显著的就业

18、压力。表 2硕士研究生三类就业压力源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压力源类型发生频率影响程度条目/(个)平均频率占比/(%)排序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排序社会压力源85 8172 651121 27353个人压力源96 7167 943121 32061学校及其他压力源85 7972 322121 27682注:“平均频率”指硕士研究生经历各类压力事件的平均数,占比=总的有效频率/总的条目数量,由于每种压力源类型所包含的压力事件数量不同,所以用相对数来进行分析。“均值”是各类压力源给硕士研究生造成的压力的算术平均值。(2)压力事件压力事件是指三种类型的压力源所包含的25 个条目。表 3 列举的是对于硕士研究生

19、而言,发生频率处于前十位的压力事件。具体来看,在发生频率前十位的压力事件中,属于学校及其他压力源的有 3 项,属于社会压力源的有 4项,属于个人压力源的有 3 项。这也和上文的“社会压力源是发生频率最高的压力源类型”这一结论保持一致。发生频率前十位的压力事件中,学校及其他压力源中的“自己心仪的就业地点和生活地点相冲突”“担心本科就读院校没有竞争力”和社会压力源中的“用人单位标准越来越严格”是硕士研究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压 力 事 件,占 比 分 别 高 达 84.7%、81.4%和 83.4%。表 4 列举的是 25 项压力事件中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影响程度处于前十位的压力事件。具体来看,在影响程度

20、处于前十位的压力事件中,属于个人压力源的有 5 项,属于学校及其他压力源的有 2 项,属于社会压力源的有 3 项。这也与上文“个人压力源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是影响程度最深的压力源类型”这一结论相一致。轻工教育12中国轻工教育 20234表 3发生频率前十位的压力事件压力源发生频率前十位的压力事件占比/(%)排序学校及其他压力源社会压力源个人压力源82 自己心仪的就业地点和生活地点相冲突84 7183 担心本科就读院校没有竞争力81 4381 父母与自己所期望的就业去向不一致74 9964 用人单位标准越来越严格83 4265 就业市场对于科技型复合型人才的关注度高,担心竞争力不足79662 企业

21、招聘中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78 8760 所学专业市场需求量小,在就业市场中供过于求73 81074 没有能够提高竞争力的专业证书80 4476 自己的社交范围很小,不能掌握充分的就业信息80 1568 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788注:“占比”是指经历过该压力事件的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表 4影响程度前十位的压力事件压力源影响程度前十位的压力事件均值排序个人压力源学校及其他压力源社会压力源73 担心所学专业就业面窄,找不到心仪的工作1 55172 担心企业工作压力过大,又担心公务员考试等竞争过大1 42269 自己的外在形象欠佳1 36770 自己缺少学生干部等优秀的学生经历1 32971 不

22、清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1 32977 学校没有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服务1 38379 学校并不经常组织社会实习活动1 38361 企业招聘中存在明显的学历歧视现象1 37567 自己心仪的就业单位只限招博士1 37563 社会对您所学专业的需求程度不高1 338注:“均值”是经历过该压力事件的硕士研究生所受影响大小的算术平均值。在影响程度前十位的压力事件中,个人压力源中的“担心所学专业就业面窄,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担心企业工作压力过大,又担心公务员考试等竞争过大”和学校及其他压力源中的“学校没有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服务”“学校并不经常组织社会实习活动”处于最主要位置,均值分别为 1.55、1.42

23、 和 1.38。可见,相比大部分硕士研究生都会经历的来自社会层面的就业压力,个人内心所产生的具有担忧、焦虑等情绪色彩的主观负面意识会对这一群体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若放任此种不良情绪蔓延,则会对硕士研究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各高校作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需在调节这一群体就业压力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3)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三类压力源中,社会压力源发生频率最高,个人压力源影响程度最深。那么这一群体背景信息方面的差异对于就业压力源轻工教育中国轻工教育 2023413的反应会存在哪些不同?接下来分别从性别、学位类型和是否已落实就业单位这三个不同的背景信息出发,采用单因素方差

24、分析法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如表 5 所示。表 5不同类型硕士研究生对于就业压力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变量组统计独立样本检验均值标准差显著性sig 值性别学位类型是否已落实就业单位男1 290 30女1 290 29学术硕士1 080 14专业硕士1 500 27是1 110 17否1 530 250 430 860 000 000 000 00性别:根据组统计的结果可知,男性和女性的均值都约为 1.29,独立样本检验中的 sig 值为0.86,说明性别这一变量对于就业压力源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上文的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性别歧视”是发生频率较高的压力事件之一,且目前的就业市场中依然存在着性别

25、歧视现象,但“性别”这一变量并不会导致就业压力源在两组样本中具有差异。原因在于,与性别相比,个人素质、与岗位的适配度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才是求职过程中招聘单位需首要考量的因素。学位类型:根据组统计结果可知,学术硕士的均值为1.08,专业硕士的均值为1.50,说明相较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面临更为明显的就业压力。独立样本检验中的 sig 值为 0.00,说明学位类型这一变量对于就业压力源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规模的扩大,其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应该予以重视。在把就业压力归因于社会、经济等外部发展因素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体系是否还有待完善、培养导向与培养目标之间是

26、否还存有差距等现实因素。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就业压力问题,不仅需要这一群体自身增强综合素质,更需要多方协同并进行多元融合式的培养体系改革21 22。是否已落实就业单位:根据组统计结果可知,相较于已落实就业单位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硕士研究生承担着更明显的就业压力。独立样本检验中的 sig 值为 0.00,说明是否已落实就业单位这一变量对于就业压力源在 5%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已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就业压力更多指“隐性压力”,即更多地思考这份工作是否是“我理想中的工作”,是否还有更适合“我的工作”等问题。四、分析与发现本文以京津地区三所地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利用一般压力状

27、况和压力类型测试以及就业压力源测试,研究目前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状况;同时按照性别、学位类型和是否已落实就业单位这三个要素来探讨对于就业压力源的样本差异。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下文将依据“社会压力源 就业结构失衡、个人压力源 就业心态误区、学校及其他压力源 培养机制落后”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现阶段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所面临的主要就业压力。轻工教育14中国轻工教育 202341 社会压力源 就业结构失衡无论是社会压力源还是其所包含的 8 个条目,都呈现出高发生频率、低影响程度的特征,说明来源于社会方面的压力在硕士研究生求职过程中较为普遍。社会压力源主要包括企业各类用工岗位对于求职者的标准和

28、要求、部分用工单位存在的用人歧视和学历歧视现象以及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的适配程度等内容。其中,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来源的重点在于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硕士研究生担忧自己所学专业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主要是因为就业结构中存在失衡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中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的确有了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各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 2000 年的 10.34 万人增长到2021 年的 105.07 万人,招生规模扩大了近 10 倍

29、。就业市场中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幅度远小于供给增长幅度,这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进而导致就业结构中产生失衡现象。在此种情况下,用工单位不得不加大筛选力度,严格要求用工要求与不同岗位之间的适配程度。2 个人压力源 就业心态误区个人压力源及其所包含的 9 个条目,整体上呈现低发生频率、高影响程度的特征,说明来源于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压力对于这一群体就业压力的形成有长期且深刻的影响。个人压力源主要包括对自己先赋性和后致性因素的怀疑、对未来没有明确认知等内容。其中,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来源的重点在于否定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能力、对于就业竞争环境感到畏惧和担忧。这主要是因为硕士研究生对自身就业心态的认识存

30、在一些误区。研究生教育已经是大众化教育,以往的“研究生红利”现象已不复存在,但一些硕士研究生的择业理念并不能很好地契合当今社会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定位,这种自认为适合从事“精英工作”而实际求职过程中却面临“就业困境”的现实矛盾,通常让硕士研究生无所适从,因而易陷入心态怪圈。3 学校及其他压力源 培养机制落后学校及其他压力源以及所包含的 8 个条目,无论在发生频率还是影响程度上均处于居中位置。学校及其他压力源主要包括学校缺乏就业辅导、课程安排与求职衔接不紧、与父母对工作和生活的意见相左等内容。其中,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来源的重点在于学校未能提供充分的就业辅导服务。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落

31、后。总体上看,高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均呈现重理论灌输、轻技能输出的特征。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硕士研究生的发展通常会偏离就业市场中的用人要求,即难以在就业技能上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此外,就业辅导工作或其他类似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只占据了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很少一部分时间,因此学生很难形成对于就业的系统理解以及对于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即难以在就业认知上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23 25。五、对策建议缓解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离不开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多重努力和支持。因此,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将从这三个层面提出缓解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的措施,以期形成政府部门发挥基础性作用、各高校发挥关键性作

32、用、企业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多重改善体系(见图 2),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搭建就业平台,高校培养专业人才,企业发挥人才价值,共促人才事业发展”的闭环机制。轻工教育中国轻工教育 2023415图 2“政府高校企业”多重改善体系1 政府层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就业服务平台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等宏观因素,对于硕士研究生就业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改革所释放的红利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运用还未形成有效叠加。因此,这需要政府部门不断利用科学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便更好地运用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发展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在推动第三产业转型升

33、级的过程中,也应更多思考如何尽量减少过度消耗资源、过度依赖资金的经济环节,挖掘更多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趋势,搭建高水平的就业服务体系,为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充足的工作岗位。此外,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数智化时代,政府部门也应在完善有关就业服务等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硕士研究生这一庞大的就业群体提供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让硕士研究生利用此平台全面了解有关就业信息的同时,也让用人单位准确了解毕业生信息,从而更好地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就业服务体系。2 高校层面:建立跨学科教育体系,注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团队建设的精简化,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中的缺

34、口越来越大。“金融+法律”“人工智能+会计”等复合型人才能够综合运用多方面专业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这正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因此,各高校要根据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变单一化、传统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的新机制,以培养能够满足市场异质性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借鉴国外发展的相关经验,注重学科之间的多元融合,注重由学术端向技能端转变和输出的中间培养过程。此外,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相关轻工教育16中国轻工教育 20234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供需矛盾下,与博士研究生相比,

35、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的空间容纳力大幅下降。以上原因都会不断增加硕士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这就需要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于硕士研究生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全方位的辅导工作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例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就业规划工作;建立完善的就业反馈跟踪机制,并辅之以心理咨询、走访问谈等压力疏导工作,即“多预防,少治疗”,化解学生的期望值和社会实际容纳力之间的矛盾,促进就业市场上的供需平衡。3 企业层面:改善用工观念,推动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氛围近年来,不断扩大的硕士研究生规模与有限的用工岗位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导致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得不进一步提高用工标准和用人要求。尽管政府

36、部门在淡化“985”“211”所赋予高校的身份功能,但不乏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以硕士研究生的就读院校层级、专业类型等因素评判硕士研究生自身综合素质以及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的现象;而企业的这一招聘观念并不利于良性市场竞争氛围的形成。因此,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树立平等的用人观念,切忌以院校层级等外在因素作为招聘的评判标准,为求职者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此外,企业应积极配合建立了就业跟踪机制的高校,反馈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项目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在推动就业过程中的“双主体”作用,并根据用工需求提出对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导向建议,缓解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和政府、高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人才事业的发展。

37、注释:参 考 https:/kaoyan eol cn/nnews/202209/t20220906_2244457 shtml参考文献:1 卿石松 博士生就业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43-492 陈卉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研究:基于南京五所高校问卷调查 J 中国青年研究,2013(4):101-1043 赵文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2):133-1384 刘进,苏永建 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 H 校教育学院 20 年来就业数据的统计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116-1

38、215 吉红,郭耿玉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浅析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5):98-1026 李春玲 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就业压力、心理压力与就业选择变化 J 教育研究,2020,41(7):4-167 燕艳,李志广,张祥沛 就业压力对硕士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影响的研究 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55-588 朱宇,江汶聪 硕士生就业压力源、人格、情绪调节策略与负性情绪的关系 J 心理学探新,2011,31(5):445-4499 陈曼蓉,张欢华 职业选择中的心理应对及其影响因素 以 F 大学硕士研究生样本为例 J 社会,2005(2):157-183 10

39、耿红,张海防 试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轻工教育中国轻工教育 2023417升 J 江苏高教,2015(3):121-123 11 王彬,郭尚武 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及政策出路 J 现代大学教育,2015(1):85-87 12 贺筱华,潘光堂 后疫情时代研究生就业工作“三全育人”机制构建探析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3):32-37 13 薛云云,朱建征 构建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3):60-64 14 陈志祥 硕士研究生学术与就业的矛盾及其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56-58 15 HEBET I P,OTHWELL A T,GL

40、OVE JL,et al Graduate employability,employmentprospects and work-readiness in the changingfield of p rofessional work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20,18(2):100378 16 叶芃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5):30-33 17 王会波,周洪宇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团队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组织行为学视角 J 湖北社会科学,2022(9):

41、148-154 18 程利娜,吴筱玫 研究生心理压力源量表的编制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17-19 19 孙俊华,汪霞 博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状况、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五所高校的调查数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7):50-58 20 陈春花,杨忠,曹洲涛 组织行为学 M 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61 21 胡晓明 财经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22(Z3):49-51 22 华春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隐忧与前瞻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6):28-35 23 姚志友,王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建议:基于南京农业大学20112013 年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 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4(5):70-74 24 GILBET,BALATTI J,TUNE P,et alThe generic skills debate in research higherdegrees 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de-velopment,2004,23(3):375-388 25 刘娜 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以北京部分部属高校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11,31(3):24-27(责任编辑:姚歆烨)轻工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