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解析 第1题,我国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无结冰期。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河流中上游地区锡、钨、铝土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大量水电站且内河航运便利。第3题,本区域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量大增及浪费、水污染严重相关。
答案 1.C 2.A 3.D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渭河南岸缺少大的、长的支流——地转偏向力影响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发源于高原
C.洛河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D.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5.图中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 ( )
A.加固大堤,治理“地上河”
B.合理采矿,保持水土
C.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D.修建水库,梯级开发
解析 第4题,渭河南岸邻近秦岭,受地形影响缺少大的、长的支流;图示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洛河流经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大;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是因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5题,泾河段没有“地上河”;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流域内煤炭资源丰富,要注意合理采矿,保持水土;流域内应以水土保持为重点,而不是引水灌溉,流域内流量较小,不宜梯级开发。
答案 4.D 5.B
读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7.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解析 第6题,由图中经纬度、河流形状及省界可知,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川盆地人口稠密,农业商品率较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四周多高山,夏季降水集中,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长江水患主要在中游河段。第7题,溪洛渡水电站建成后,会拦截一部分泥沙,减少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但对长江流量影响极小。
答案 6.C 7.A
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航运的需要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9.从年径流量比较,长江远高于尼罗河的原因是( )
A.长江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长江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尼罗河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尼罗河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
解析 第8题,阿斯旺大坝位于埃及境内尼罗河上,埃及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故阿斯旺大坝的首要目标是灌溉,其次为防洪。阿斯旺大坝对下游及入海口处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也非常明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其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第9题,河流径流量大小与河流的落差没有直接联系,而与流域内降水量关系较大。
答案 8.B 9.C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对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有借鉴意义。据此完成10~11题。
10.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②长江径流量大
③地形平坦 ④河流落差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1.长江和田纳西河的共同点为( )
A.河流补给都以大气降水为主,且水汽均来自太平洋
B.水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C.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都实现了梯级开发,实现了对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
解析 第10题,长江三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水量大、落差大。第11题,田纳西河大气降水补给来自大西洋。长江的水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没有实现梯级开发及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
答案 10.D 11.C
读“河流流域对比图”,回答12~13题。
12.甲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是( )
A.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产生水土污染
C.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13.乙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湿地萎缩 D.物种减少
解析 第12题,根据经纬度位置确定甲河为印度河,该河流域气候干旱,发展农业需要引水灌溉,容易引起土壤盐碱化。第13题,乙河为亚马孙河,流域内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动植物生存环境被破坏,物种减少。
答案 12.D 13.D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示意中亚咸海流域,图乙示意瓦赫什河上的M水文站月均降水量与径流量。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国”)的T水库(托克托古尔水库)于1978年建成,修建初就约定夏季水库泄水量约占全年的四分之三,以满足乌兹别克斯坦(“乌国”)和哈萨克斯坦(“哈国”)南部的灌溉用水,同时用夏季T水库发电换取乌、哈两国化石能源保证吉国越冬所需。1991年这种约定方式瓦解了,吉国必须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进口燃料,由于吉国国力弱小,昂贵的费用迫使吉国冬季增加T水库的发电量,从而减少了夏季水库泄量。
(1)简述瓦赫什河M水文站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2)推测冬季吉国水库泄量增加对乌、哈两国的不利影响,并分析两国为减轻上述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水文特征应从河流的水量大小、水位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汛期、流速大小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河流的下游河段从低纬流向高纬,冬季水库泄洪会增加下游河流的水量,河流下游结冰,导致河道堵塞,源源不断的水库泄水,易导致下游产生凌汛现象,从而出现洪涝灾害,淹没土地、冲毁道路;水库冬季泄水较多,易导致夏季水源短缺,从而会影响农业生产。可以采取流域内的国家合作,协调发电与灌溉之间的平衡;新建水库拦截上游水库泄水,减少河流决堤危害;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等。
答案 (1)径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为汛期,冬春季为枯水期);结冰期长;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2)不利影响:导致冬季下游国家出现洪水(甚至凌汛),淹没土地、冲毁道路等基础设施;夏季灌溉水源严重短缺,影响农业生产。
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发电与灌溉之间的平衡);新建水库(或蓄水区)拦截上游水库泄水,减少河流决堤危害(或加固堤防);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15.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荆江河段和黄河下游河段河床共同特征是________,成因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_______季,成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
解析 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这两个河段都属于地上河,因此都是防汛的重点河段;在考虑防汛的季节时,应从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雨水出发,推出它们的汛期都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在图中圈出凌汛易发生的河段时,要注意凌汛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对于水患的治理,有加固堤坝、河道清淤、退耕还湖、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措施。
答案 (1)均为地上河 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夏(或夏秋) 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量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
(3)标注略(凌汛的河段标注在黄河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山东境内) 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4)蓄水,以调节荆江河道的洪水流量。 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分洪工程,人工裁弯取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