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例题1单选题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答案:CC项句子有语病。“来自”与“前来”语意重复。删去“来自”即可。故答案为:C。【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
2、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2、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D实是/欲界之仙都。答案:CC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点睛】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语文考试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3、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3、水皆缥(pio)碧急湍(tun)甚箭B互相轩(xn)邈泠(ln)泠作响C嘤嘤(yn)成韵鸢飞戾(l)天D经纶(ln)世务好(ho)鸟相鸣答案:BACD:正确:C:错误,“轩的正确读音为“xun”;故答案为:B。【点睛】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写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4、下列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每至晴初霜旦B相与步于中庭C互相轩邈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案:DA项“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B项“步”,名词用作动词,散步;C项“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故选D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富春江昔日为杭州
4、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_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ABCD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衔接与排序的能力。作答此题,先通读文段,了解所写内容,梳理句子内在逻辑关系,借助关键词语排序。内容上,句承接前
5、一句“航行需借风力”。由“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可知,“借风力”在前,“人工拉纤”在后,故后接句。句是对句的总结。故正确排序为。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衔接与排序的能力。需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6、下面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不仅有钢铁般的意志,还有温情的一面,他最终与志同道合的丽达结为夫妻。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见闻,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C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红孩儿打斗遭败
6、,求援于龙王,龙王用“私雨”也未能打败红孩儿。D傅雷家书中,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他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爱子之情,溢于言表。答案:AA“他最终与志同道合的丽达结为夫妻”表述不正确。保尔最终与达雅结为夫妻。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名著的积累。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7、下列句中加粗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案:AB.名词作状语,
7、在空荡荡的山谷里。C.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霜。D.动词活用作名词,飞奔的马。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词类活用。诩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8、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晨曦(x)襄陵(xing)追溯(s)抵御(y)B长啸(xio)荇草(xng)颓败(tu)急湍(tun)C轩邈(mio)鸢飞(yn)横柯(k)目眩(xun)D东皋(o)候骑(j)萋萋(q)戾天(l)答案:CC项“鸢”应读“
8、yun”。故答案为:C【点睛】字音题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9、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作品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如王冕、杜少卿、匡超人、虞育德等。C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有一次在送走一位女客人之后,因杨太太的无礼,忍无可忍的祥子愤怒地辞掉了这份工作。D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
9、称它们为清道夫。答案:DACD正确;B有误,匡超人非正面人物,后期走向堕落。故答案为:B【点睛】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10、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是()。A事列神仙之传B迹存述异之志。C主人处处款之D亦荆吴形胜之最答案:CA、B均为助词,无实义,不译;D结构助词,的;C,代词,我们。所以应该选C。【点睛】主要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1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B
10、相与步于中庭/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C庭下如积水空明/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治水必躬亲)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治水必躬亲)答案:B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弄清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项中“于”都是“在”的意思。【点睛】本题不难,各项中的词义明确,易于判断。汉语中多义词很多,平时学习要注意举一反三,注意辨析词的多义,弄清楚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用法。1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B夫君子之行(诫子书)C又数刀毙之(狼
11、)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答案:B“春冬之时”中的“之”为助同,的。B项,“之”,助词,的。A项,“之”,代词,代指陈元方。C项,“之”,代词,代指狼。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13、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
12、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答案:A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点睛】赏析诗歌,要整体把撑诗歌的内容,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3、。14、与钱塘湖春行感情基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B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答案:B根据本诗中作者对景物生动的描写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的这一句即可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喜悦,比较各项,即可知答案为B。【点睛】从“喜悦”一词出发解决问题会很简单。15、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迷B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盖竹柏影也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寻张怀民寻病终答案:
14、CA于是,就/最终,终于B和,跟/欣赏C都是“原来是”的意思D寻找/随即,不久。填空题1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人”是指。答案:有闲情逸致的人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含义。不能只理解为“无事而闲”,要从“情趣”上来理解。【点睛】学习诗词,要整体把握作品的内容,识记要点。17、填空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心情。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答案:月下美景;壮志难酬;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
15、,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绘的月下景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现了壮志难酬。作者月夜到承天寺寻张怀民共赏庭中月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故答案为:月下美景;壮志难酬;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点睛】文言短文中,有许多写景的句子,描绘的景色美丽怡人,平时应多让学生赏析。18、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句子所写景物的特点。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答案:连绵;高大;凶险;凄凉“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句意为: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据此可概括出“连绵”的景物
16、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句意为: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据此可概括出“高大”的特点;“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句意为: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据此可概括为“凶险”的特点;“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句意为: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据此可概括为“凄凉”的景物特点。故答案为:连绵;高大;凶险;凄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进行概括。19、区别下列划线字的古义和今义。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答
17、案:如果;自从;有时;或者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古义指文中的意思,今义就是用这个字组词即可。【点睛】古今异义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0、给下列加线字注音:缥碧轩邈泠泠千转不穷柯鸢飞戾天经纶窥嘤嘤成韵答案:pio;xun;mio;lng;zhun;k;yun;l;ln;ku;yng;yn本题要注意“缥”的声母是p不是b,“泠”“戾”“纶”的声母是l不是n,“柯”“窥”的声母是k不是g,“转”的声母是zh不是z。注意不要把“邈”拼成mo,注意“转”“嘤”的单纯的前后鼻音。【点睛】注音的要细心,注意易错点。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