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心流理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3882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心流理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心流理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心流理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38摘要:在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物质文化愈加丰富,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发需要得到满足,博物馆作为传递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人民群众文化学习的重要聚集地,也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在地方文化符号输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天,博物馆事业发展欣欣向荣,观众对它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于文化需求层面,而更多的则是希望从中找寻到愉悦感、获得感、认同感,这些都表现于心理层次需要方面。文章以博物馆空间中的主体要素“人”为中心,梳理“心流理论”的基本观点;以首都博物馆为例研究分析公共空间中“心流”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重点分析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中产生“心流”的原则与策略;为未来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与实践

2、提供方法参考。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 material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bundant,and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need to be met more and more.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human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the museum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g

3、athering place for the people to study culture,but also a city indispensable cultural symbo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port of local cultural symbols.Today,the development of museums is thriving,and the audiences demand for it is not only at the level of cultural needs,but more to find a sens

4、e of pleasure,gain,and identity,which are all expressed in the psychological level.This paper takes the main element people in museum space as the center,and sorts out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flow theory;takes the Capital Museum as an exampl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

5、ons of flow in public space;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museum public spac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generating flow in the future;providing method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public space in museums in the future.关键词:心流理论;公共空间;博物馆;空间设计;设计心理学Keywords:flow theory;pu

6、blic space;museum;space design;design psychology文徐岩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郝雪婷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DOI:10.19875/ki.jzywh.2023.11.012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众对博物馆的需求不仅停留于提供教育、休闲、欣赏等基本功能模式,更多地关注于是否能够在博物馆空间质量与感受中得到反馈与沟通,获得共情体验。博物馆的公共空间由室内和室外两部分构成,空间布局大多根据时间流线、文物种类、功能属性等来设计划分各部分小空间,而公共空间作为博物馆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展陈空间的延续与衔接,也是整个体验过

7、程中建立观众持续性心理反馈的重要过渡空间。公共空间对于实现人性化设计和观众连续性的心理体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参观者在低层次空间需求中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享受着高层次的空间环境与心理的呼应,心理需求的变化会随着空间布局的变化而起伏,因此,心理学理论在空间设计中越来越得以被关注。随着环境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将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运用到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对博物馆空间提出系统的设计参考,从而完善和提高博物馆空间设计的不足,填补心流理论在国内博物馆空间设计应用方面的空白。1 研究概述近年来的相关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积极心理活动影响着其行为效率,能有效地提升人的行为活动,间接验证了观众心理与空间行为活动存在着相

8、互影响关系。亨利沃顿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建筑空间应该满足三要素:适用性、坚固性、愉悦度。我国博物馆建设能够在坚固性和适用性两方面得到理想的贯彻实施,但往往忽略愉悦方面,没有更好地兼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在现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中,单纯的满足功能、安全的经济需求已不足以成为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设计师需深入挖掘能触发观众产生愉悦感的更多因子成分,从而刺激观众由内到外的共情体验。正如关瑛1等在“基于心流体验的高校共享厨房服务设计研究”中,将心流体验应用于高校共享厨房创新设计实践,基于高校共享厨房深入探析其内在心理需求,从而对使用者的行为以及活动路线进行验证,设计符合人机交互的动线和功能区划分,为用

9、户提供更好的愉悦感体验;而刘佳倩2在“心流理论与公共空间设计的契合度研究”中也探析了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心流理论”与公共空间设计手法,从而创造出有效的心流体验。对于设计师而言,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在博物馆中的获得感、体验感、愉悦感,提升观众在其中的参与效率,获取更多的文化讯息,成为评价博物馆空间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心理学研究中的心流理论作为该学科重要的理论成果,总结出了高效行动与沉浸式体验状态的触发条件和要素,同时国内外关于心流理论的研究成果较为完整,也可作为理论支撑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但是在国内的空间设计中,借助心流作为理论支撑的设计实践较少,应用在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案例则更少。

10、因此,基于心流理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成为了我们值得研究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Museum Public Space based on Flow Theory:Taking the Capital Museum as an Example基于心流理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基金项目:课题项目:海南省红色革命遗址展陈空间服务设计提质研究(课题编号:qtqn202201)039236|2023|11建筑学和深化的课题。2“心流理论”在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关联性分析2.1 心流理论及其研究进展20 世纪 60 年代,由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3(

11、MihalyCsikszentmihalyi)最早提出心流理论。“完全沉浸在行动中”这是他所阐述的情感状态,这种状态称之为“心流”(flow)。一直以来齐克森米哈里研究人们是怎样与他们的活动和工作进行共情互动,在心流状态中人们会忽略时间和外部环境,沉浸式地投入到某项行动时会获得贯穿全身的共情感觉,这种心理状态下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情绪愉悦,期间他们的时间变快,感受时长变短,与正在做的事情融为一体。1993 年,齐克森米哈里进一步对该理论进行研究,总结出了心流体验的九个特征:挑战与技术能力的平衡(能满足更高要求的感觉情境)、行动与意识的融合(自发的行动,自动的完成,不需要思考)、掌控感(对

12、活动的掌控)、自我沉浸体验(感受过程极度愉悦)、清晰明确的目标(连续专注于活动)、适时回馈(清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专注手头任务(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自我意识的短暂消失(不在乎外界对自身的看法)、时间感失真(主观的时间感会失真,与平时的时间流逝完全不同)。随着更多人深入研究心流学,心流理论也被广泛交叉运用在各个学科领域,对心流体验的概念界定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心理学科认识,例如托马斯(Thomas)与诺瓦克(Novak)在 1999 年,以齐克森米哈里的理论为研究基础,进一步论证并细化了心流理论特征,将其归纳为三个因素,包括:条件因素、体验因素与结果因素。而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4(Norma

13、n.D.A)在研究人日常行为中的设计,运用心流理论阐释行动层次的七个阶段(目标、计划、确认、执行、感知、诠释、对比)和人大脑三个阶段(本能、行为、反思)之间的内在关联。国内对于心流理论的研究集中在教育、计算机交互、产品设计等领域。如王晓彤5提出基于心流理论的线上学习激励方法设计、王卫6探究心流体验的在线学习持续意愿影响因素等。这些研究结果证明心流理论在我国应用仍然不够广泛,研究领域不均衡。但随着心流理论不断深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了人类心理活动,尤其在互联网计算机快速发展背景下,心理学研究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将心流理论运用于不同领域将是大势所趋。2.2 观众触发心流体验的条件2.2.1 从观

14、众自我内部世界探究触发心流条件设计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观众在实施每个目标行动时,也就是来到博物馆内所形成的参观目的,他们会遭遇两方面的心理鸿沟(图 1):一个是执行的鸿沟,执行阶段观众试图弄清楚如何实施,如“我该怎么行动”,它反映了空间设计中指引性,“我能做什么”则反映了空间设计中的交互性;而另一个是观众内心评估的鸿沟,观众会弄清楚他们游览行动是否实现了目的,以及整个参观行动实施的状态情境,如“结果是什么”反映了空间信息获取程度的高低,“这是我想要的结果吗”则反映空间带给人的愉悦程度;因此观众心理鸿沟是限制心流生成的核心要素,而空间设计则是影响观众心理鸿沟的重要部分。观众参观游览的一致性是消除他

15、们心理鸿沟的关键,在公共空间中则体现为空间设计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依据心流理论,可将游览行动细化为七个阶段(图2),分别是:目标、计划、确认、执行、感知、诠释、对比。其中,参观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形成行为共识,此时空间讯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共识,成为观众获得心流体验的重要方面。其次,可利用公共空间设计原则结合心流理论三阶段特征,以此来降低观众心里鸿沟障碍。而观众自我心流体验流程可划分为三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前提条件)、行动阶段(体验条件)、效果阶段(结果条件)。心流产生的准备阶段,观众心理特点有清晰目标、内外及时反馈、自我挑战的维系与技能提升三个方面,此阶段是触发心流的重要前提条件;心流

16、产生的行动阶段,观众心理特点有意识和行为的相互融合、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活动的掌控感,此阶段是触发心流活动的体验条件;心流产生的效果阶段,观众心理特点有自我意识的短暂消失、时间感模糊、感受过程极度愉悦,此阶段是心流效果评估的结果条件。因此,将行动共识与三阶段心理特点引入到公共空间设计中,能更好地刺激观众心流的生成。2.2.2 从博物馆公共空间探析心流触发条件博物馆公共空间设置复杂,扮演着多种功能,它是集参观与展示、服务与休闲、教育与商业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现代博物馆公共空间面积比以往都要大,这也体现了公共空间对观众心理感受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我国博物馆按空间功能属性可分为:展陈空间(临时展区)、

17、办公空间、库藏空间、接待休闲空间;接待休闲空间与临时展区属于公共空间,它既作为观众放松身心的区域,也是每个展陈空间发挥持续性心流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观众在行进过程中公共空间会刺激参观者体验与反馈,反馈技巧的优化是公共空间心流产生的直接体现,因此博物馆公共空间可利用快速的信息反馈及时满足观众参观的基本需求,并及时建立未能获取的内容,不断优化增强空间理解,达成公共空间的灵活性、可用性、易懂性,形成合理的公共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观众在参观游览时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产生更高层次的过程式体验,如情感愉悦度、满足感、获得感等。由于观众的教育、文化、年龄背景等都存在着很大区别,可以此为约束

18、条件,分析观众对公共空间的高层次需求,也就是“挑战”。“挑战”可转化为基本需求之上的拓展需求,挑战与技能相匹配时即可达到心流的体验过程。因此和观众自身需求(基本需求与拓展需求)相匹配的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策略,才能保证空间设计的合理性。根据心流体验与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语言的转化示意图(图 3),总结出心流理论在博物馆空间的应用框架,对观众在公共空间中心流体验最大化的条件进行归纳:(1)行为一致性;(2)目标要明确;(3)空间信息适时反馈;(4)针对拓展需求获得信息理解与反馈;(5)在挑战中是否超出人群技能。提出适宜的、针对参观者公共空间需求的设计策略,能够大幅度提高博物馆使用效率,提升观众在该空间

19、中的愉悦度,强化博物馆公共空间的体验感。3 触发心流因子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原则3.1 空间尺度的连续性国内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布局和设计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其空间系统复杂且多样,博物馆图 1行动目标的两个鸿沟(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2行动的七个阶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040公共空间承载着多种功能属性,应综合各个空间的维度特征,结合博物馆整体的战略布局和观众需求来统筹规划;以心流结果因素为目的,减少观众空间路径的距离感,强化观众在博物馆空间中的持续性体验,形成稳定且持久的心流,给观众带去足够的愉悦感、轻松感、认同感以及归属感;抓住空间建设的重点和痛点,合理划分空间面积;综合博物馆空间路径与各

20、展陈空间、公共空间的影响关系,规划设计出更加整体性、延展性、持续性参与的公共空间系统。3.2 空间布局的秩序性博物馆公共空间是观众首先接受影响的区域,它是让观众产生心流体验的第一步,所以在此区域有序地布局和设置显得尤为重要。而空间区域范围不明确、管理混乱、功能定位不清晰、导视系统不明确、环境景观设计风格混乱等是当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因此,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要紧紧围绕清晰道路流线来合理布置,行进路线设计要时做到明确、简洁。首先对进出口区域、主要商业区域、洗手间等区域需要结合空间具体位置、人流数量来保障流线便捷,减少观众在游览行进过程中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保证观众情与境的和谐统

21、一;其次,在利用景观设计来提升整体空间质量时,我们应把握空间整体风格基调,防止空间凌乱,影响参观感受;最后,也可从改善设施形式、空间色彩统一方面入手,营造舒适的观赏环境。3.3 空间策划的易懂性因其博物馆受众群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同人群对博物馆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如何利用好博物馆空间有限的资源,拉近观者与文物间的距离,成为摆在每一位博物馆人面前的中心课题。一方面,利用公共空间灵活的资源整合、筹划等能力特点,我们可以将展览资源、展览主题、陈列方式等要素进行精心策划,增强不同人群对博物馆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由于博物馆各个公共空间节点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其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给参观者心流的产生

22、制造了干扰,这就要求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要以博物馆整体定位为核心,以空间文化为指引,强化空间节点的规律性与统一性。4“心流理论”在首都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应用4.1 首都博物馆公共空间模式解读基于以上心流理论产生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以及内外之间关系的研究,以首都博物馆公共空间布局为例(图 4),研究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首都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它是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 63390 平方米。在建筑外观设计上,整体造型融入了传统中式屋檐形式的结构,呈现独具特色的中式建筑风格,观者在抵近建筑时,能更好地置身于参观情景中,提前为心流的产生创

23、设情景;其次,在整体室内空间布局上,分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共七层,进入首都博物馆首先是序厅部分,它是整个博物馆最大的室内公共空间区域,此空间奠定了首都博物馆室内整体风格基调,该区域承载各部分主要交通流线,连接了各部分公共空间与展厅(图5),而各部分公共空间风格都紧紧围绕其设计展开。同时,首都博物馆明确的公共空间路径设计也将各部分展陈空间清晰地串联起来,让观众具备良好的方向掌控感,以便他们更好产生持续性的心流体验。因此,首都博物馆充分利用了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极大地刺激了观者全方面的心流生成。4.2 基于心流理论的首都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4.2.1 降低公共空间心理距离感博物馆公共空间尺度大小影响

24、人的情绪,对人的心流体验产生尤为重要。观众进入博物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共空间部分,此时人的情绪会伴随空间尺度而变化,同时观众的注意力也会随着不同空间走向而发散,因此降低空间与观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尤为重要。首都博物馆在设计上尽可能地简化了空间布局,将公共空间整体划分为两部分,即前厅部分和通往各个展厅的公共道路空间部分。前厅的空间设计有效地进行了横向图 3心流体验设计语言转化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4首都博物馆总平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6空间延伸(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7平行空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9自助语音服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8自助导引系统(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5、图 5序厅(图片来源:作者自绘)041236|2023|11建筑学参考文献:1关瑛,李宁,赵慧敏.基于心流体验的高校共享厨房服务设计研究J.设计,2022,35(04).2刘佳倩.心流理论与公共空间设计的契合度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2.3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M.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4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王晓彤,王汉昌,叶国青.基于心流理论的线上学习激励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07):27-30.6王卫,史锐涵,李晓娜.基于心流体验的在线学习持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05)

26、:17-23+79.7Kim H,Yeo Y.A study on public space design strategies in Japanese National Museums-focusing o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 and The National Art Center in TokyoJ.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2019,18(02):121-127.8Guo S,Zheng X,Heath T.Research on the Design

27、of Community Museums Based 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J.Sustainability,2022,14(17):10802.9刘子魏.基于心流理论的沉浸式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2.10董维,刘颜楷.基于心流理论的小学生在线艺术教育产品设计研究J.设计,2021,3(20):106-108.11杨茗,李骜.论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J.艺术教育,2016(04):186-187.12刘健,彭莉.基于心流理论的沉浸式VR旅游产品设计J.设计,2018(19):136-138.13梁艺馨.基

28、于心流理论的医院街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14YU Chunlong,WU Guobo,DANG Xianxian.Research on Design Strategy of the museum Public Space Based on Interacting with the City:The Case of SFMOMAJ.New Architecture,2020(06):70-73.15尧舜禹.浅谈自然光设计对博物馆公共空间心理环境的营造以苏州博物馆为例J.福建建筑,2015(10):17-20.16张乐.探索契合的展陈空间与公共空间以中国大运河博物

29、馆为例J.东南文化,2021(03):155-160.17黄卿云,费移山,陈凤婷.在关怀中体验论博物馆中的儿童空间设计J.东南文化,2016(增刊1):55-60+54.和纵向延伸,为各部分景观、人流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场地,给人以开阔、敞亮之感(图 6);展陈空间分别位于前厅左右两侧,借助清晰的公共路径空间进行有机串联,采用平行空间设计路线,参观者在行进时一目了然,能直接有效的获取参观信息(图 7)。而界面设计也从整体出发,幕墙采用青砖、仿青铜等材质,给人以自然亲切之感,有效拉进了与参观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追忆,极大刺激了观众心流生成。4.2.2 优化空间导引系统上面谈到博物

30、馆公共空间尺度对观者心流的影响,它为观众持续性心流体验提供保障。而公共空间合理的导引系统在心流生成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对观众提前预设的目标起着指引作用,使人群在空间环境中形成方向认同感。公共空间导引系统也是心流持续性体验的基础,优化导视系统能够帮助人群有秩序地进行参观活动。首都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导视系统利用线上和线下交替运转,观众既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路线浏览(图 8),也可以检索所要参观文物的信息、区域位置,充分利用了自助导引系统,同时在前厅设置有自助语音解说服务设备(图 9),参观者可全程参与信息筛选,充分发挥了观众在公共空间游览过程中的主体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参观效率。4.2.3 明

31、确的空间功能清晰明确的空间功能也对心流生成起着重要作用,首都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功能布局能够清晰地传递给参观者,使观众对各功能区域有一个明显的区分。例如前厅右侧通往各层展区的公共扶梯,它不仅使各个空间功能有了明显的划分,同时也连接着一至五层展厅(图10)。扶梯作为前厅通往各展区的交通主道,在设计方面尤为巧妙,扶梯左侧由仿青砖幕墙结构组成,而右侧是一至五层展厅,在滑行过程中能俯瞰地上五层和鸟瞰地下二层展厅,使观者能快速明确地找到目标展厅,提前为观众游览提供心理准备,增强观者心流体验的生成。4.2.4 合理布局设施景观博物馆植入适当的景观设施对观众心流刺激也起着重要作用。首都博物馆地下二层的公共区域植

32、入了植物景观,将小桥流水、竹园、景观小品有机结合起来(图 11),烘托出了博物馆静雅之境,观众在连续的观展后,利用公共景观设置达到了多样的点式刺激心流的作用。在硬质景观方面,首都博物馆将青砖元素运用在公共界面设计中,结合仿老北京的街道牌楼等设施,极大地烘托历史氛围。与此同时,在一层大厅也设有古筝演奏,参观者就地而坐,聆听传统乐曲,感受传统文化熏陶,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全方位地刺激了观众心流体验,成为首都博物馆的独特亮点(图12)。因此,合理布局博物馆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能有效解决博物馆室内公共空间的封闭、沉闷之感,为心流生成创设情境。结论在当代,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博物馆文化输出已成为国家文化

33、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流理论的探索能够将博物馆文化更好地传播于人民,增强民众的获得感。从社会价值来看,探析心流理论在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将有效提升场馆建设,强化人民对传统文化认知,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间接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中,触发心流因子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空间尺度的延续性、空间布局的秩序性、空间策划的易懂性,即依照刺激心流生成要素进行符合观众心理的公共空间设计规划。从博物馆前厅、交通空间再到公共空间界面设计等方面来降低观众的空间距离感;优化利用博物馆公共空间导引系统来为观众产生持续性的心流体验提供保障,发挥观众在游览过程中的主体互动,再利用清晰明确的空间功能规划,增强观众心流体验生成,最后借助合理的景观设施布局,降低博物馆室内公共空间封闭沉闷之感,为心流生成创设情境。博物馆公共空间不是简单的规划和布局,它是刺激心流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博物馆公共空间刺激观众心流生成方法,将进一步增进观众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图 10局部空间划分(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11局部景观(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12文化表演展示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