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笔记重点大全.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32777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8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笔记重点大全1单选题1、中古时期的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一系列封建国家,这些国家大都信仰A基督教B路德教C加尔文教D英国国教答案:A解析:中古时期的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一系列封建国家,这些国家信仰基督教,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在美洲文化中,有一种神奇的事物奇普。奇普由一根横着的主绳和垂挂于其上的密密麻麻的绳子(垂绳)组成。现存最大的奇普是一卷日历(见如图),共有762根垂绳,其中730根垂绳通过距离间隔分成24股,正好是2年、24个月、730天。据此推断,奇普这一特殊事物属于A玛雅人B印加人C阿兹特克人D

2、墨西哥人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美洲文化”、“奇普由一根横着的主绳和垂挂于其上的密密麻麻的绳子(垂绳)组成”、“现存最大的奇普是一卷日历(见如图),共有762根垂绳,其中730根垂绳通过距离间隔分成24股,正好是2年、24个月、730天”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这是印加人的发明成就,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印加人发明的结绳记事的方法,与玛雅人、阿兹特克人以及墨西哥人无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它主要说明A沙皇俄国的崛起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统治B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

3、基辅罗斯C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D沙俄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学者将拜占庭对斯拉夫世界的影响,意在强调拜占庭对斯拉夫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公元863年,在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斯拉夫字母,C项正确;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统治,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强调沙俄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不符,排除B项;俄罗斯帝国又称沙俄,建立于1721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

4、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可知,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重新传回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产生深远影响,C项正确;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是经济因素,而非文化因素,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西欧近代社会的转型,阿拉

5、伯文化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因此“直接促成”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D项是属于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5、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到达天竺,并在此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其中“天竺”是指A波斯帝国B德里苏丹国C笈多帝国D阿拉伯帝国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天竺”是指笈多帝国,笈多王朝是中世纪印度的黄金时代笈多王朝时期,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兴起。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成为印度中世纪前期的宗教和学术文化中心,C项正确;波斯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的大帝国,排除A项;德里苏丹国是1316世纪突厥人和阿

6、富汗人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伊斯兰教区域性封建国家的统称,由于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6、下列图示所显示的西欧封建制最终确立的时间应是AABBCCDD答案:D解析:通过观察图中的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到公元11世纪初,西欧封建制才最终确立,D项符合题意;西欧封建制度最终确立并非是在公元6世纪后期,排除A项;公元8世纪前期西欧封建制度还未最终确立,排除B项;公元10世纪前后并非西欧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的时间,排除C项。7、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规定:“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禁止官吏在

7、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这些规定旨在A加强封建统治B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C维护天皇权威D禁绝一切对外贸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可知,这是日本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实行这些规定,最终目的是维护幕府的封建统治,A项正确;材料的规定不一定能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排除B项;维护天皇权威属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部分内容,排除C项;“禁绝”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8、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以来,俄乌关系引发世界关注。下列关于中古时期俄罗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B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C基辅罗

8、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D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俄罗斯帝国是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俄国成为地跨欧亚大帝国是在1819世纪,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9、1302年,法王菲利普四世为了进一步扩大王权并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首次召开“三级会议”以争取法国各阶层的支持。三级会议由第一等级的高级教士、第二等级的贵族和第三等级的富裕市民组成,三级会议的召开A巩固了君主专制体制B建立了等级代表制度C使教权成为王权附庸D保障了资产阶级利益答案:B解析:“三级会议”既分等级,又有代表,材料中的“首次”紧扣选项中的“建立”,故B项正确;15

9、世纪后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建立君主专制的大国,A项不符合中世纪的时代特征,故A项错误;三级会议是法王为对抗罗马教皇而召开,但教权与王权的斗争持续了数百年的时间,此举一时达不到使教权成为王权附庸的效果,故C项错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14世纪初的法国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10、除了规定伊斯兰教的教义外,古兰经还对虔诚徒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风俗和卫生、结婚和离婚、商业和政治、犯罪及惩罚、和平与战争予以指导。因此A伊斯兰教国家的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有严格区分B伊斯兰教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社会法规C穆罕默德是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最高统治

10、者D所有阿拉伯人都要接受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的指导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古兰经还对虔诚徒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风俗和卫生、结婚和离婚、商业和政治、犯罪及惩罚、和平与战争予以指导”,可知古兰经对于阿拉伯世界而言,不仅是伊斯兰教的宗教经典,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法律效力,可以规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故B正确;伊斯兰教国家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故排除A;哈里发是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最高统治者,故排除C;只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需要接受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的指导,故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11、世界文明史记载“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

11、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洲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反映出A欧洲殖民者破坏了印第安文化B中南美洲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C阿兹特克文化属于印第安文化D殖民者曾对印第安人野蛮屠杀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由于欧洲的殖民政府使中南美洲没有发展起来与其他大洲相媲美的文化,说明欧洲殖民者破坏了印第安文明,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文化的破坏,不能说明中南美洲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排除B项;C项说法正确,但和题意的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外来侵略对美洲文明的破坏,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印第安人进行野蛮屠杀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2、12、8世纪中期,阿拔斯王朝迁都到两河流域的巴格达,这里“水陆交通发达,城里有各行各业的专门市场,码头上经常停泊着几百艘船只。各地通过水陆运输,把各式各样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巴格达,然后再转销世界各地。”这表明阿拉伯帝国A手工业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C政治格局多元D科技文化繁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水陆交通发达,城里有各行各业的专门市场,码头上经常停泊着几百艘船只。各地通过水陆运输,把各式各样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巴格达,然后再转销世界各地”可以看出两河流域的巴格达地区交通发达,商业贸易繁荣,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商业贸易繁荣,没有体现手工业发达,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商业贸易繁荣,没有体现政治格局多

13、元,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商业贸易繁荣,没有体现科技文化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13、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美洲的是一千零一夜阿兹克特人的陶制印模玛雅文字查士丁尼法典ABC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阿兹克特文明与玛雅文明都是美洲的,B项正确;一千零一夜是亚洲阿拉伯的,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古罗马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14、在赤道附近发现的古代非洲的铁质钱币上的纹饰(拓印)。作为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古代非洲国家经济政策商业发展规模冶铁技术水平货币铸造工艺ABCD答案:A解析:材料“古代非洲的铁质钱币上的纹饰”可以用来研究当时非洲的冶铁水平及货币铸造工艺,符合题

14、意,A项正确;材料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商业的发展规模无关,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5、公元331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一项法令,其中指出只有丈夫是“谋杀者、巫师或者盗墓者”,或者妻子是“奸妇、女巫或者老鸨”,才能离婚。12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国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材料主要反映了A罗马法对公民婚姻有严格规定B罗马法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C罗马法对婚姻自由的大力保护D国法大全是一部宗教法典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只有丈夫是谋杀者、巫师或者盗墓者,或者妻子是奸妇、女巫或者老鸨,才能离婚”可知罗马法对离婚的严格规定可以看出罗马法对公民婚姻的严格规定

15、,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婚姻自由,排除C项;国法大全是一部宗教法典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填空题16、古代美洲文明区域文明时间发展表现中美_前2516世纪氏族分级、金字塔庙宇、表意文字、_、20进位制阿兹特克文明1416世纪浮动园地、都城建设、上层垄断、部落自治、太阳金字塔南美印加文明1216C国王集权、土地国有、四大政区、人口调查、道路系统答案:玛雅文明历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发展表现为氏族分级、金字塔庙宇、表意文字、历法、20进位制。17、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建立帝国(1)征服小亚细亚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

16、耳其人在_发展起来不断攻击_,逐步征服小亚细亚。(2)攻占君士坦丁堡14世纪中期,跨过今黑海海峡向_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_,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3)帝国建立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_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答案:小亚细亚拜占庭帝国欧洲伊斯坦布尔北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14世纪中期,他们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1453年,他们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

17、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18、俄罗斯(1)基辅罗斯9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_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2)莫斯科公国兴起:16世纪初,以_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强盛:1547年,_正式加冕为沙皇。a.颁布新法典;b.改组中央机关;c.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继续扩张结果: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答案: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上半期,被基辅罗斯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16

18、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19、俄罗斯的历史:_世纪末,俄罗斯扩张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答案: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俄罗斯扩张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故文中空白处对应的文字为17。20、城市的发展(1)兴起原因: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_获得一定发展。(2)时间: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3)自治有利于_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_。答案:封建经济城市经济统一事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1

19、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所以是封建经济,是城市经济,是统一事业。21、王权的加强(1)背景条件: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_,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_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_的权力。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_增长,西欧各国的王权有不同程度的_。(2)过程表现:从11世纪开始,_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击败了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_的统一。英国自诺曼征服后,到15世纪晚期_王朝建立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在伊

20、比利亚半岛形成了_和_国家。答案:软弱最高一般封臣经济加强法兰西法兰西都铎西班牙葡萄牙(1)背景条件:据所学可知,封君封臣制度导致权力分散,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软弱),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的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2)过程表现:据所学可知,从11世纪开始,(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击败了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英国自诺曼征服后,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

21、,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小提示:22、古代日本文化(1)神道和武士道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龟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为巩固权力,天皇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_,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2)文学艺术: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_享誉世界文坛;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3)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材料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作汉赋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

22、以儒家经典为主。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思考:材料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这一阶段日本大量吸收唐朝文化,如唐诗、书法、绘画、儒家学说等。答案:武士道源氏物语结合所学可知,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处填写武士道;结合所学可知,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处填写源氏物语。23、鼎盛(1)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意为“先知的继承人”,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设各部大臣,辅

23、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_和_的部门最为主要。(2)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_贸易。帝国境内城市繁多,都城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3)文化灿烂融合东西方文化: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_、_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沟通东西方文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_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_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答案:财政税务海洋巴格达印度希腊东西方文化交流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鼎

24、盛(1)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意为“先知的继承人”,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主要。(2)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帝国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3)文化灿烂:融合东西方文化: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沟通东西方文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

25、拉伯人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24、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和城市:王权集中(1)由衰落到_。(2)表现15世纪,法国国王基本完成法兰西的统一。英国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答案:逐步加强根据所学知识,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和城市:王权集中由衰落到逐步加强。15世纪,法国国王基本完成法兰西的统一。英国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故填空逐步加强。25、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基督教统治的建立:392年,_成为罗马国教,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国家逐渐接受了基督教。基

26、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的_作用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答案:基督教宗教伦理和教化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统治的建立: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国家逐渐接受了基督教;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

27、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三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1)材料一中的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

28、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答案:(1)(2)主要措施: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重视人才;融合东西方文化。文学作品: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3)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任答两点)解析:(1)【答题空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埃及,序号为【答题空2】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两河流域,序号为【答题空3】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

29、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序号为【答题空4】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古代中国,序号为(2)主要措施:根据材料“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可知,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重视人才;根材料“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可知,据融合东西方文化。文学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阿拉伯地区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是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3)举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根据

30、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以后立即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十年征战,亚历山大不仅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而且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都被囊括在他的帝国之下。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无疑加深了东西方之间彼此的了解,为新的希腊化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31、性。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材料二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阿拉伯的地域扩张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进入了繁荣时期。阿拉伯本来就处于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摘编自纳忠阿拉伯通史,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采取的主要举措(2)根

3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帝国能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条件答案:(1)举措:对外扩张战争,建立庞大的帝国宣布君权神授,企图建立已知世界的大同社会地方实行行省制资助科学研究,推广希腊文化。(2)条件:自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地理位置重要对异族文化的宽容(开明)政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的促进。解析:(1)举措:根据“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以后立即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得出对外扩张战争,建立庞大的帝国;根据所学得出宣布君权神授;根据“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得出企图建立已知世界的大同社会;地方实行行省制;根据“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得出资助科学研究

33、,根据“为新的希腊化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得出推广希腊文化。(2)条件:根据“阿拉伯的地域扩张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进入了繁荣时期。”得出自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根据“阿拉伯本来就处于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得出地理位置重要;根据“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得出对异族文化的宽容(开明)政策;根据“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得出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的促进。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回答。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脱离领主的统治;而

34、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市自治权。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市民阶层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时,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对近代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中外历史纲要教材解读(1)根据材料回答,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西欧城市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答案:(1)原因: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方式:金钱赎买;武力斗争。(2)意义: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进一步促使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或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

35、政治上,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或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思想上,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对近代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等。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中“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可知,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方式:根据材料中“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脱离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可知,西欧城市自治的方式主要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2)意义:根据材料中“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兴起推动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瓦解了封建制度,进一

36、步促使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市民阶层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根据“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对近代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可知,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对近代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材料二尼罗河的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它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古埃及人

37、把洪水之神看作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分析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有何相似之处。(2)结合材料,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不同影响。答案:(1)都处于大河冲积平原上,受大河泛滥的影响农业都占重要的地位。(2)两河地区缺乏天然屏障的保护,朝代更替频繁尼罗河地区相对封闭,有利于古埃及文明的持续发展。两河的泛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灾难尼罗河的泛滥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解析:(1)根据材料“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尼罗河的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

38、族的侵犯它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古埃及人把洪水之神看作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可知,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都处于大河冲积平原上,受大河泛滥的影响,农业都占重要的地位。(2)根据材料“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尼罗河的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可知,两河地区缺乏天然屏障的保护,朝代更替频繁;尼罗河地区相对封闭,有利于古埃及文明的持续发展。根据材料“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它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古埃及人把洪水之神看作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可知,两河的泛滥给当地

39、的农业生产造成了灾难;尼罗河的泛滥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大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力度,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

40、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41、知识,分析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能战胜教皇权威的主要条件以及造成的影响。答案:(1)内容: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积极作用: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2)条件: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

42、抗衡”可知,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根据材料“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可知,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根据材料“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可知,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积极作用:市民阶层反对领主,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部分城市取得自治权,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发挥了重大作用,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2)条件:根据材料“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可知,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根据材料“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可知,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