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小说解题技巧.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3250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小说解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小说解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说阅读的主要命题方向:(1)“理情节”题型: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2)“析人物”题型: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3)“看环境”题型: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4)“谈构思”题型: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5)“讲方法”题型: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2、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6)“明主题”题型: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主题;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前后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阐释小说社会意义。考点一、小说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3、;描绘了景色,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考点二、分析小说的情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题型1、归纳情节例如:小说主要记述了哪几件事?题型2、分析情节的作用:人物: 刻画人物性格。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主旨: 点明中心或深化主旨。情节: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的内容都是围绕它展开)。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为后文情节发展做铺垫。题型

4、3、情节的特点及作用:(1)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作用: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2)文章开头的特点及作用A.设疑法(悬念法)B.写景法作用:制造悬念,

5、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埋下伏笔 巧妙地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交代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景/环境,渲染气氛。 (3)小说的结尾的特点及作用: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艺术效果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情节结构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照应开头或标题,使结构更严谨。/总结并收束全文。表现人物性格看: 能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主旨: 点明中心或深化主旨。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艺术效果上:增强悲剧效果,令人回味,引人思考。情节结构上:照应开头或标题,使结构更严谨。/总结并收束全文。 表现人物性格看: 能更好的刻画

6、人物形象。主旨: 点明中心或深化主旨。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从艺术效果上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情节结构上:照应开头或标题,使结构更严谨。/总结并收束全文。表现人物性格看: 能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主旨: 点明中心或深化主旨。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从艺术效果上看,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意味深长,引人深思。情节结构上:照应开头或标题,使结构更严谨。/总结并收束全文。表现人物性格看: 能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主旨: 点明中心或深化主旨。题型4、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及构思特点:全文情

7、节一波三折。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开头结尾首尾呼应。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开头设置悬念/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出人意料, 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线索明晰。作用:使文章情节更紧凑、完整,引人入胜。情节荒诞离奇。作用:能更好的凸显文章主旨/能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题型5、一个反复出现的“物”或者“我”的作用。情节: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的内容都是围绕它展开)。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紧凑、严谨。推动情节发展(具体说明)【“我”的作用再加一条:作为故事的见证者,使小说亲切、真实、可

8、信】人物: 侧面刻画人物形象。(具体解释)主旨: 点明中心或深化主旨。艺术效果看:增强作品的戏剧性和荒诞性。考点三、标题的设置/含义/作用题型1、将文段标题“A”改为“B”,你认为哪个更好? 答题步骤:先表态+陈述理由。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线索/概括主要内容/制造悬念/讽刺/双关的作用。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人物XX形象。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文章的XX主题。替代的题目有XX缺点。题型2、以“A”为题有何含义? 答题步骤:表层含义是+深层含义(比喻义或者引申义,与主旨和人物形象有关)题型3、以“”为题有何用意?(或有何作用?或有什么好处?)A.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事件)B.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C.点明时间

9、、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气氛,奠定基调。D.交代主要人物形象E.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F.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G.具有象征意义(或者用比喻、双关等手法),对表达主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H.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作者情感。考点四、分析人物形象题型1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或: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先从总体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定性概括,即用一个长单句的形式表述该形象的个性特征(肖像、性格、精神、品质、思想等)和身份地位特征等;再结合具体文本分条分点作具体的分析,即这些个性特征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答题格式一般为:某某是一个【个性特征(A、B、C)】

10、+身份地位特征(定性)的形象。分析个性特征A;分析个性特征B;分析个性特征C。题型2、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答题格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答题格式是先概括出所有特征,然后再逐一分析,即:某某具有个性特征A、B、C。分析个性特征A;分析个性特征B;分析个性特征C。第二种答题格式是每概括出一个特点,就分析出一个特点,即:个性特征A+分析;个性特征B+分析;个性特征C+分析题型3、概括、分析人物心理(1)某某内容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答题格式: 心理特征A+分析;心理特征B+分析;心理特征C+分析。(2)概括某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答题格式:

11、(注意心理变化)开始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题型4、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1、人物塑造的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主人公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2、情节结构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3、主题的作用:揭示、突出主题。题型5: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2、神态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揭示人物内心

12、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3、心理描写。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4、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5、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渲染时代气氛,深化主题。其他方法:白描、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对比、衬托、烘托)、及修辞手法等。1、对比。不同个体的对比/同一个体的前后对比。2、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

13、人或物来陪衬的手法。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3、烘托: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侧面烘托、环境烘托)“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4、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考点五、分析写作技巧常见题型: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1、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巧合、抑扬、想象、联想、正面与侧面、以小见大、欲抑先扬、先抑后扬、虚实结合等。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感情交流,用于抒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第三人称:能比较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4、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