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32405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1单选题1、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B工人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渔民利用声呐获得鱼群的信息D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2、如图所示的是世界乐器一陶笛,演奏者用它演奏乐曲时,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3、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B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

2、为了防止噪声产生4、笛子是古老的民族乐器,分为南笛和北笛。二者相比,南笛的管身长且粗,北笛的管身短且细。南笛声音浑厚柔和,北笛声音清脆明亮。以上关于南笛和北笛声音的描述,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5、声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洗碗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人的疾病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6、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编钟发出的

3、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7、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BCD8、如图所示是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B甲、乙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9、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 1 金属管做的传音筒, 有图 2 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 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

4、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 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D甲声源比乙声源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10、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小刚的音色B小刚歌声的频率C小刚歌声的响度D小刚歌声的音调计算题11、一辆汽车停在距山崖某处鸣笛,经过4s后司机听到回声。那么汽车鸣笛处距离山崖大约多远?(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1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对山崖以一定的速度匀速

5、直线行驶,汽车在离山崖 700m的 A处鸣笛,当汽车开到离山崖 660m的 B处时刚好听到山崖对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取 340m/s)。13、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制动,到汽车静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制动距离与汽车速度有关,图甲为某品牌汽车的速度v与制动距离s的关系图。若驾驶员驾驶该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中突遇紧急情况,驾驶员从发现

6、紧急情况到刹车静止过程中,汽车行驶了54m,制动距离阶段用时4s。求:(1)该车匀速行驶10min的路程;(2)制动距离阶段汽车的平均速度;(3)驾驶员的反应时间;(4)该车匀速驶入某超声测速路段,当与测速仪距离OA45m时(如图乙),测速仪向小车发出超声波,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共用时0.3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请通过计算判断该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14、一只轮船在海中以20m/s的速度前进,在行驶过程中鸣了一声笛,4s后听到前面冰山返回的声音,问冰山离发声处多远?(v声=340m/s)15、有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山崖开过来,

7、当它鸣笛后2秒钟听到回声。问:(1)2秒钟内声音、汽车的路程分别是多少?(2)鸣笛处离山崖有多远?(3)听到回声处离山崖有多远?(v声=340m/s)13(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_00D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工人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渔民利用声呐获得鱼群的信息,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A解析: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会使振动的空气柱长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符合题

8、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B解析:A声音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故A错误;B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从而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故B正确;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传入人耳,故D错误。故选D。4、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的描述,南笛声音浑厚柔和,北笛声音清脆明亮,都是指对于音色的描述。故选B。5、答案:B解析: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是根据渔船发出的超声波返回的时间探知鱼群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的快速振动,除去碗上的污垢,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

9、B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声音,从而获得人的身体是否有病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可以探测障碍物离车有多远,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故A项正确;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项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声体的振幅不一样,响度不同,故C项错误;D编钟的结构和材料与其它乐器不同,所以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项错误。故选A。7、答案:B解析: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

10、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减小,铃声减弱;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符合题意;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振动停止,声音停止,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故符合题意;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即B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B解析:AB甲和乙的振幅相同,因此响度相同;但是波形不同,因此音色不同;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故A错误,B正确;C乙和丙的振幅相同,因此响度相同;但是相同时间内乙振动次数多,即频率不同,因此

11、音调不同,故C错误;D甲和丁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但是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B。9、答案:B解析:A甲、乙、丙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路径相同,传播介质也相同,所以传播速度也相同,根据v=st可知,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一样,故A错误;B由图2甲丙的波形图可知,甲、丙两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声音响度相同,故B正确;C金属管是中空管,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两种介质传播:金属管和管内空气,故C错误;D由图2甲乙的波形图知:甲、乙两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次数相同,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A解析: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

12、同学的独特嗓音,主要是依据小刚的音色来判断的。故选A。11、答案:680m解析:解:汽车鸣笛后,声音传播到山崖,再返回,经过4秒司机听到回声,即声音从汽车传到山崖的时间为t=4s2=2s汽车鸣笛处距离山崖s=vt=340m/s2s=680m答:汽车鸣笛处距离山崖约为680米。12、答案:10m/s解析:解: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声=s1+s2=700m+660m=1360m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为t=s声v声=1360m340m/s=4s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车=s1-s2=700m-660m=40m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车=S车t=40m4s=10m/s答: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0m/s。13

13、、答案:(1)2400m;(2)10m/s;(3)0.7s;(4)该车在此路段已经超速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v=72km/h=20m/s由v=st可知,车匀速行驶10min的路程为s=vt=20m/s1060s=2400m(2)由甲图可知,当汽车的速度为72km/h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为s1=40m,制动距离阶段用时t1=4s,故制动距离阶段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1=s1t1=40m4s=10m/s(3)由题意可知,驾驶员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2=s制-s1=54m40m=14m故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2=s2v=14m20ms=0.7s(4)由题意可知,超声波从发

14、出到碰到汽车所用的时间为t3=120.3s=0.15s由v=st可知,超声波从发出到碰到汽车时,测试仪与汽车的距离为s3=v声t3=340m/s0.15s=51m汽车在这段时间行驶的路程为s=s3OA=51m45m=6m故汽车此时的速度为v=st3=6m0.15s=40m/s=144km/h80km/h故该车在此路段已经超速。答:(1)该车匀速行驶10min的路程为2400m;(2)制动距离阶段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3)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7s;(4)该车在此路段已经超速。14、答案:720m解析:解:4s内轮船行驶的路程为s船=v船t=20m/s4s=80m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

15、声=v声t=340m/s4s=1360m那么冰山离发声处的距离为s=12s声+s船=121360m+80m=720m答:冰山离出发声处有700m。15、答案:(1)680m;20m;(2)350m;(3)330m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汽车的速度为v车=10m/s,声音的传播速度为v声=340m/s,故由v=st可得,2秒钟内声音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2s=680m2秒钟内汽车的路程为s车=v车t=10m/s2s=20m(2)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路程为s,由题意可知2s=s声+s车故鸣笛处离山崖的距离为s=12s声+s车=12680m+20m=350m(3)由题意可知,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山崖的距离为s=s-s车=350m-20m=330m答:(1)2秒钟内声音、汽车的路程分别是680m、20m;(2)鸣笛处离山崖有350m远;(3)听到回声处离山崖有33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