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6篇.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9772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99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6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2年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6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2年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6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2年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6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2年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6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6篇数学说课稿小学篇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7576页,认识几 分之一。一、说说对教材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 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 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 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 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 一次学好。所以,去年以前的老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安排在三年级 上学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从去

2、年秋天的教材才安排在四年级第七册75-76页,这也是因 为认识到分数的理解较抽象的缘故而做的新调整。分数的知识是 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 是认识儿分之儿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 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学例 1例5借助实物演示(如可能我也准备课件)和学生所熟悉 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 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 下的基础。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老师们常容易忽视这部分内容,认为它太 简单,简单是我们对它肤浅的理

3、解,实际上它较难理解。例如有 一次在学了这部分内容有一个考试题是这样的,15的三分之二 是多少,许多老师认为这是分数乘法,要到六年级才学,实际上 这题没有超标,也是考验我们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是不是真正的理 解了。如果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做出这题是非常容易的。所以 我们要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一个表面现象上,而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 下:(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 的能力。(3)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优势,启发学生创造性

4、思维。教学重点: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 象思维的阶段。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时,形成感知的 概念,充分发挥表象在认识分数概念中的桥梁作用。教学难点:分数的实质是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义是分数教学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二、说说这节课的教法:分层递进,由扶到放。是我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让学生主 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根据直观性原则,从 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练习内容自制教 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 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

5、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5个例题的教学。本 节课的五个例题运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说说对学法的指导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5道例题。根据学生指导的 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1时,首先引导学生观 看演示,从日常生活实例入手,初步认识二分之一,接着扶着学 生认识三分之一,再独立认识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在教师寓学 法于教法之中,学习中多次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营造出互 动教学的气氛。四、说说教学程序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一)引入:运用教具,以旧引新。一节新课

6、,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 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 口头回答把4个饼和2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把4个饼、两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 数表示。把1个饼分成两份,观察1个饼切成2份后,重叠比较 大小一样。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个”,“半个”饼是多少能用 整数表示吗?由此引入新课。(二)授课(1)运用演示,初步认识概念“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讲解例1时,再次演示平均分一个饼。学 生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图中几份数和一份数的含义。

7、这时 教师指出这半个饼是一个饼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在不同形状低 上对折一次,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练习。接着演示,把它 平均分割成三份比较大小后还原,认识三分之一。学生通过对概 念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几分之一的含义。接着再教学 分数的读、写法。(2)实际操作,促进内化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对例3四分之一 的认识是这样做的。先确定操作要求,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 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然后学生操作。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 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 上出现了三种类型正确折法,又请学生观察教师的另一种折法,并提问:所表示的部分是 这个正方形的四

8、分之一吗?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 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老师设计的目 的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 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 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 前提“平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3)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教学例四、例五时,学生观察,自学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 念义,随机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分层递进,随例题发展,突出 重点。(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

9、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活动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练习的形式要有变化,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做 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三是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要有“弹性”,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较多的参与机会。(1)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一组基本练习,主要让 学生随机分析正误并说出为什么,教材中“做一做”和练习中的 习题,(2)又设计了一道小猴分瓜的小故事,这是一道趣味思考 题。三个同样大的西瓜,逐个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让学 生比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大小,设问谁吃的多?为什么?这道题的练习目的,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融合贯通

10、,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为 建立分数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埋下了伏笔,最后在轻松 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全课小结。五、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 点。(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数学说课稿小学篇2一、说教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把数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 起来,充分利用购物素材,引导学生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 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 分感知、体验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主动建构新的计算方法

11、,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数学知 识的能力。(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题以购物问题呈现,货币写成以“元”为单位时,百分位 上表示的是分,十分位上表示的是角,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紧 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三)、教学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一位小数的加减

12、法(不退位)的 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 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 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 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 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 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四)、新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五)、德育渗透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六)、授课内容在全册教材和某单元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等内容:第二单元编排了“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这册教 材第一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且对一

13、 位小数的加减法(不退位)有了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安排学 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第二层次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 小数加减法。本课是学习第一层次的第一课时,是学生日常生活 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 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 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 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二、说教学设计(一)导入环节课件出示情境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同时说明有很多数学问题,值得研究。(二)新课环节这

14、一环节首先引导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图 片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能不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决这些问 题?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认知的过程。又通过汇报交流,初步 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课外书的价格。童话故事:6.62元科学家的故事:2.75元师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让学生提问。教师筛选(出示)问题,师:我们来解决“买这两本书一共 多少元?”【设计意图】教师创设课外书价格的情境,贴切近学生的生 活,学生自主提问,根据学生编出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问题,引出小数的加减法。这样灵活地使用教材、同时学生体会到数学 知识 于生活,

15、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数加法:学生比较容易就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计算的方法(2)自主探索,发现方法。自主尝试。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想想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做好后,可以在小组内(或 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这是个预设性的的问题,学生能通过以往的学 习,来寻找不同的解答方法,如:估算,口算,笔算引发学 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汇报交流。A、估算这两本书总价是多少元?对有估算意识的学生及时 表扬还要抓住机会是加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B、6元6角2分+2元7角5分二9元3角7分C、用竖式计算6.62+2.75=9.37(元)多数学生会选择用竖式计算,一名

16、学生汇报,师板书。通过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抓住时机追问,(问:写竖式时怎 样对位?为什么要这样对位?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便可以直接 相加了呢?)从而解决课的重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 道理,小数点对齐了,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了,相同数位上的 数可以相加。口述完毕一起观察整个竖式过程:再完整叙述小数加法的计 算方法。抓住三点:小数点对齐最低位加起满十向前进一小数减法:解决问题“童话故事比科学家的故事 贵多少元?”,列式后直接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做。师巡视、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仿照加法算理进行叙述,并加以比较总结。【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知 识作铺垫

17、,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的空间,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3)引导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引导概括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4)看书36页读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三)拓展练习:1.用竖式计算 4.37+2.93 7.54+6.84【设计意图】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算法,同时暴露新的认知冲 突,计算结果末尾有“0”,正确处理“0”的问题。学生发现问 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正确认识和 掌握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时候要化简,即划掉末尾的“0”的 问题。2.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设计意图】解决身

18、边的问题,体会新知识源于生活,服务 于生活。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正 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掌握新的本领。(四)、课堂小结:分为两部分,先看书36页,整理所学知识;再由学生谈收 获、谈体会。归纳总结是否达到知识情感的预定目标。(五)、作业设计:37页2题(六)、板书设计:略数学说课稿小学篇3一、简析教材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O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 点、难点。教材内容部分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朋数,所在单元 或章节;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本课内容在教 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 求是什么

19、;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 方法目标、情感教育目标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 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 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特点和 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定。二、阐述教法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好学 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写说课稿时 应简要地说明: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具体采用了哪些教 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所用的教具、学具。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才教法结合使用,可增强教学 效果。三、指导学法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

20、“良 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学法指导的 重点及依据;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教给学生哪 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C四、概说教学程序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 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 述融会其中。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课前预习准备情况;完整的教学 程序(主要是: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 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 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简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教学

21、方法、教 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如何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 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 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五、教学效果分析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 学目标状况的估计。说课活动分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两种形式,不论是课前说课 还是课后说课上述内容必须阐述清楚。课前说课还应说疑点,说 明在备课中自己拿不准的疑点,求教于其他教师。课后说课还应 包括“学生学得怎样”的教学效果评估。撰写说课稿不必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可以分块写清,按部分阐述;可以按照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另外,

22、在 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又切忌过长,避免陈词滥调,泛泛而谈,力求言简意骇,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数学说课稿小学篇4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需要产生数学。根据数学课标中“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以及“面 积和面积单位”的应用价值,我确定了本节课的设计主题:需要 产生数学。这里面有两层意思:1、生活中需要知道一些面的大小,所以我们要学习“面积”这一*概念。2、测量面积单位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我们要学习面积 单位。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才有了如下的设计思路:一、面积概念的教学。从线段的长度有长短引出面有大小,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 摸,让学生体验封闭图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也有大有小,从

23、 而概括出面积的概念。二、面积单位的教学。1、以比较两张卡纸的面积为载体,引导学生用熟悉的图形 去摆一摆,让学生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选用正方形摆比较 方便,为后面揭示三个面积单位的概念做了铺垫。2、根据学生不同的测量结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测量面积 需要有统的标准。3、通过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和估测教室的面积,使学生感悟 到不同大小的面积需要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去测量。从而为下一步 为什么学习不同大小的面积单位做了铺垫。也从中让学生体验到 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观。4、教学三个面积单位。通过上述几个步骤的教学,此时揭示三个面积单位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三、体验巩固。最后通过体验巩

24、固,将面积单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入体验面积单位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同时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另外,让学生经历充分的体验过程是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所在,在实际的教学中,对面积概念的体验安排了两个层次:1、看一看,摸一摸。2、摆一摆。对面积单位的体验有三个层次:1、摆一摆。2、测量。3、和估计。还有,让学生选择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去测量不同大小的面 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为什么要学习大小不同的面积单位搭建平 台。下面,就如何设计各种层次的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建立面积 单位的概念,说说我的想法:一、创设原始问题情境“需要”初现产生面积单位的原始问题情境就是比较两个平面的大小。因 此,在

25、教学了面积的概念以后,通过以下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体 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以及这 个测量工具最合理的形状:首先抛出大问题进行质疑:那么这两张纸,到底哪一张的面 积大,哪一张的面积小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这个环节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 和圆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选用正方形作为测量 工具比较方便。从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基本都全用了正方形,体验还是比较深刻的。在学生体验到选用正方形去测量最方便的 之后,“如何再进一步凸现测量面积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就是我 设计的第二步。二、重现知识建构过程“需要”凸现任何数学知识的形成,都有一个原始的建构过

26、程,以传授间 接经验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数学教学往往忽视这一建构的过程,没 有给学生创设充分体验的机会,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般的“面积单位”的教学往往把面积单位概念的教学作为重点,而忽视了“测量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一思想的体验,学生也 就无法充分地认识到面积单位的意义所在,他们只会用面积单位 进行机械的测量和计算。因此,我们必须重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让学生亲历这一过程,从而凸现要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 用统一的测量标准来测量。因此,让学生操作后把学生的操作结 果呈现。让学生观察分析这些测量结果哪些能直接比较。学生通 过观察比较发现25个1号和24个1号能直接比较从课堂生成的 情况看,

27、学生能体验到第1种情况都用1号正方形摆的,而这个 1号正方形就是一个统一的标准。通过以上的操作分析活动使测量面积需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一“需要”进一步凸现。三、解决问题追求合理“需要”细化在实际应用中有了统一的标准难道就够了吗?大家也都知 道,在实际测量中,大的面积用大的面积单位,小的面积用小的 面积单位比较合适。那么就应该通过各种细化了的需要让学生体 验到产生多种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所以课上通过让学生用老师提 供的材料量一量课桌面积的大小和教室地面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在测量大小不同的面积的过程中,产生由总体需要所 派生出来的各种细化了的需要,促使学生学习更丰富、更深层次 的知识。这些细化了的“需要”

28、正是学生继续深入进行学习的动 力。在这节课中存在这很多问题。比如说:1、1平方米面积单位的得出中,当学生讲它的面积是4米 时,我是引导学生把面积和周长的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但是揭示 1平方米概念的同时,我没有就面积指的是这个正方形的哪一部 分作进一步强调。而是直接揭示了 1平方米这一概念。如果此时 我能及时在这个正方形纸上再比画一下,我想学生对1平方米这 个概念认识会更加深刻。2、让学生测量教室地面面积过程中,当我提出要求后学生 的第一反应是使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我通过“那我们需要摆 到什么时候?”一句话简单的暗示了学生需要选择更大的正方 形。如果此时顺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9、在 地面上摆一摆,那么学生会很深地体验到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去摆太麻烦了。此时他们会自然而然想到需要产生更大的正方形 去摆。他们的体验也就更加深刻。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批评 指正多提宝贵意见!数学说课稿小学篇5一、说教材及学情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这 一单元中,分数的意义十分重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 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 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定的基础。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0、;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 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 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编排 情况,我确立该课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 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 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的难点:

31、建立单位“1”的概念。二、说教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 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 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 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 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 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 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

32、、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 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全课以“实践导入,唤醒已知 一动手操作,创造分数一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 课。三、说教学流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做“说一不二”游戏。(1)2块橡皮泥:1+1二?错了!一块橡皮泥再加一块橡皮 泥等于一块。(2)5块糖:你猜2+3=?2+3怎么等于1呢?(5块糖放进 一个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吗?)(3)50+50=?反应太快了!怎么等于“1”呢?这100个苹 果不是就是“1”筐苹果吗?(4)谁也举一个说一不二的例子呢?通过游戏导入

33、,使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产生对学习分数 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单位“1”在生活 中有初步感知,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基础。(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 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 摆 摆、分一分、说说、你把谁看作了 个整体,你是怎样分 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 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 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

34、干份,表示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 义。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 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 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 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 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 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

35、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 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 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 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 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 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 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

36、“1”。最后借助一组练习题,通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 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4、巧妙练习,强化意义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 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 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 言,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作品。那么 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 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 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

37、一步强 化了分数的意义。(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 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 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习目 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四)反馈练习,拓展创新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 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 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

38、出本节课的重点、难 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3、游戏“夺红旗”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 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 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 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 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 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

39、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 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数学说课稿小学篇6一、教材分析: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实验数 学第六册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同学已经初步认识面积 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同学已经掌握了长 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同学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 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 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X宽二面积的方法计算。根据大纲 和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归纳。本节课教学胜利 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

40、关系到整个小学 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面积等。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 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O本节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使同学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与长方 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加深同学对此法的理解和掌握。2、使同学会运用推导结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3、通过此课的教学,培养同学动手操作、归纳、概括、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同学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教法与学法:三年级同学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笼统思维 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同

41、学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调动同学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法的选择以发现法为主、操作法和演示 法为辅。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直尺、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 干、两个长方形纸片。在学法上可归纳为: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同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同学好 学。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同学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同学主动探索的能力。3、运用电脑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 堂气氛,使同学乐学。三、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前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今天动脑筋爷爷想 来考考大家。(课件演示动脑筋爷爷的.画面)图1同学可根据 前面所学知识能

42、很快说出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代表1平 方厘米,图2和图3是在图1的基础上将一个长方形用虚线勾勒 多个小正方形的形式。同学对图2和图3已能通过数方格的方法 求出各自的面积。但图4这个长方形没有虚线勾勒出来,它的面 积如何求,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问题。以此导入课题。这样创设情景,提出疑问,使同学发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 望,以便顺利进入下一步的教学。(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为了让同学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根据同学的年龄 特点和知识特点,让同学自身想方法解决如何求出图4中长方形 A的面积。在同学放手操作过程中,他们出现的解决方法可能有 很多,如(1)摆出小正方形后用数格法来求;(2)用图形

43、对比 法求;(3)通过量出的长和宽计算求等等。限于同学的知识水 平,其考虑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之处,教师要超前估计,顺势点 拨,引出同学正确的想法。这一过程同学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的方法就初步得出长方形 A的面积与它长和宽有关的重要发现,即得出长方形A的面积等 长乂宽=面积的初步结论。(三)运用结论,笼统归纳。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用它的长乘以宽来计算 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以此提问引起同学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出示任意长方形B,已知的条件课件中已显示出(课件演示)。要求同学通过现有的 资料,各自操作、研讨、验证。这一局部我放手让同学自身动手操作,让他们独立去探索、去发现,验证、推导出

44、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既加强了同 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又培养了同学发明性思维能力,充沛体 现出同学的主体作用。(课件演示长方形B的摆拼图形)通过进一步的验证,让同学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这一结论。为了让同学将理论用于实践,培养同学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 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让同学以实验数学课本为例,动手量出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它的书面面积。接着我讲授 用字母表示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四)转化与应用。为了进一步巩固同学掌握知识情况,让同学完成如下练习:1、教科书P110页的“练一练”题(1)和题(2)。通过这 一基础练习,使同学能够熟练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来

45、解决一般问 题。2、考虑题。(课件显示)卜面是张小红家的平面图(单位:米)。(1)请算出他家卧室、客厅的面积。(2)假如在客厅顶面的四周装上装饰条,需要装饰条多少 米?这些练习由易到难,重在加深同学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巩 固,特别是考虑题的第(2)题,不只巩固了同学求长方形面积 和周长的计算方法,更深刻区分了长方形面积和周长这两种概 念,而且注意了同学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同学运用数学知识 于生活的能力。最后,教师以提问,同学自行小结的方式结束:这节课你们 学了哪些知识?求长方形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计算长方 形面积?你们还有哪些疑问?这一局部在同学小结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 内容在同学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了让同学学好长方形的面积这课知识,我是尽量多让 同学自身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同学探 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同学真正成为课堂的 主导者。这样,同学才真正学到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