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合成化学人名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77607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化学人名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合成化学人名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合成化学人名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合成化学人名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合成化学人名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_ Baeyer-Villiger 氧化 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反应机理:过氧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

2、顺序为:醛氧化的机理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反应实例:应用:1微生物进行的 Baeyer-Villiger 氧化反应 1953年, Fried等发现甾族化合物的C(17)侧链可以被一些微生物断开,如Fusarium, Penicillium, Cylindro-carpon,Aspergillus和Gliocladium6,7.例如孕甾酮以84%的产率转化为1,4-二烯雄甾酮-3,17-二酮(Eq. 1). 自这些报道以来, 有很多关于各类甾族化合物微生物 Baeyer-Villiger 氧化的文章发表8,9.。有趣的是,根据所用的菌株,会发生进一步的氧化,在D-环内嵌入一个氧原子

3、,因而得到相应的内酯.1双键的引入也常发生在这些过程中.其他涉及A环氧化的例子是用Glomerella fusaroides10和Gymnoascus reesii 菌株11的.因此,齿孔酸(eburicoic acid)提供了产率为 30%的A-闭联酸(A-seco acid),而甾族生物碱水解番茄碱将产生相应的酮作为主产物, 但也会得到少量的A-闭联酸. 这完全是由于原料酮 Baeyer-Villiger 氧化产生的内酯的水解(Eqs. 2, 3). Shukla等12提出了一条由红球菌属细菌催化的()-薄荷醇和3,4-薄荷二醇的降解途径.此外,还包括由Baeyer-Villiger氧化过

4、程实现的相应内酯的形成.有趣的是,在薄荷(Mentha piperita)的根茎中薄荷醇和薄和薄荷酮的降解途径与之完全相同13.也有报道,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DCL1414通过一个酶催化的Baeyer-Villiger 反应降解薄荷酮、1-羟基-2-氧-柠檬烯和二氢香芹酮. 2 Baeyer-Villiger 单加氧酶 催化Baeyer-Villiger反应的酶属于黄素类单加氧酶. 在这种酶催化的氧化反应机理中, 氧分子中的一个原子被结合到底物中,而另一个则被还原为H2O.催化活性需要二个辅因子. 首先是一个在活性位点中非共价结合的、被还原的黄素(如FAD或 F

5、MN). 黄素类单加氧酶全蛋白质的核黄素部分如图所示;其次是一个被还原的烟酰胺辅因子(NADPH或NADH), 为酶提供还原黄素用的电子. 3苯胺和苯甲醇取代的有机锡配合物张青花15首次制备了苯胺和苯甲醇取代的有机锡配合物,并以此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环酮和脂肪族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在最佳反应条件下,2 -叔丁基环己酮和4 -叔丁基环己酮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95%和91%。环戊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转化率也较好,但催化剂无法回收利用。目前,对该类催化剂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机理仍不清楚。参考文献:1S. L.

6、 Friess, Rex Pinson Jr., J. Amer. Chem. Soc., 1952, 74, 1302.2 S. L. Friess, J. Amer. Chem. Soc., 1949, 71, 2571.3 C. H. Hassall, Org. Reactions, 1957, 9, 73-106.4 S. L. Friess, P. E. Frankenburg, J. Amer. Chem. Soc.,1952, 74, 2679.5 J. Meinwald, J. J. Tufariello, J. J. Hurst, J. Org. Chem., 1964, 2

7、9, 2914.6 Vischer, E.; Wettstein, A. Experientia 1953, 9, 371. 7 Fried, J.; Thoma, R. W.; Klingsberg, A. J. Am. Chem. Soc. 1953, 75, 5764. 8 Chnstoph, C. K. A. Adv. Appl. Microbiol. 1977, 22, 29. 9Holland,H.L.Synthesis with Oxidative Enzymes,VCH Publishers Inc., NewYork, 1992, Chapter 5 10 Laskin, A

8、. I.; Grabowich, P.; Meyers, C. D. L.; Fried, J. J. Med. Chem. 1964, 7, 406. 11 Gaberc-Porekar,V.;Gottlieb,H.E.;Mervic,M.J.Steroid Biochem. 1983, 19, 1509. 12 Shukla, O. P.; Bartholomus, R. C.; Gunsalus, I. C. Can. J. Microbiol. 1987, 33, 489. 13 Croteau, R.; Sood, V. K.; Renstrom, B.; Bhushan, R. Plant Physiol. 1984, 76, 489. 14 van der Werf, M. J. Biochem. J. 2000, 347, 693.15张青花.锡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对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催化性能研究:学位论文.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5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