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727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DF 页数:91 大小:4.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DXXXX-XXXX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fety Technology for oxygen supply (征求意见稿)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年 月日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XXXXX-XXXXy/1刖 百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 称特种设备局)于2010年4月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了 氧舱安全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中国特检院于2010年5月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起 草组并在北京召开第一次起草组工作会议,讨

2、论了起草工作的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 题、结构(章节)框架,并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计划。起草组在 北京、武汉、烟台多次召开了起草组工作会议,经讨论修改,2013年7月形成了氧 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征求意见稿。2013年 月 日,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xxxxx 号文对外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于 XXXX年XX月在XXXXX召开会议,研究处理征求到的意见并形成送审稿。XXXX年XX月 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 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XXXX年XX月本规程的报批稿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

3、布。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草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规定,基于特种设备目录中氧舱的分类规定,将原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中“医 用氧舱”改为“氧舱”,从而覆盖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目录所规 定的安全监察工作范围。根据关于制定“大规范”的思路,作为试点,在原医用氧舱 安全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安全监察工作经验和氧舱技术的发展,在充分吸 收事故教训的前提下,整合材料、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监察各 环节、各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废止以前零散的规范性文件,基本形成了覆盖氧舱安全 监察工作内容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特种设备安全

4、技术规范TSG XXXXX-XXXX目 录1总则.(1)2材料.(2)3设计.(6)4 制造.(15)5安装.(20)6 改造与维修.(23)7 监督检验.(25)8使用管理.(38)9定期检验.(47)10 安全保护装置.(51)11 附则.(53)附件A氧舱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54)附件B 氧舱设计文件鉴定报告.(55)附件C 氧舱产品合格证.(57)附件D 氧舱安装数据表.(59)附件E 氧舱制造监督检验证书.(60)附件F 氧舱安装监督检验证书.(61)附件G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联络单.(62)附件H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意见通知书.(63)附件J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试样).(64)附件K

5、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67)附件L 氧舱年度检验报告.(76)附件M 氧舱检验意见通知书.(79)附件N 氧舱定期检验报告.(8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XXXXX-XXXX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总则1.1制定目的为了加强氧舱安全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氧舱安全运行,促进 国民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1.2 氧舱含义氧舱是指采用空气、氧气或者混合气体(注1T)等可呼吸气体为工作介质,用于人 员、动物在舱内治疗、适应性训练、试验(以下简称“舱内活动”)的压力容器。注1-1:混合气体是指氧气与其他气体按照比例配制的可呼吸气体。1.3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

6、于医用氧舱、高气压舱、减压舱和高海拔试验舱。1.3.1医用氧舱包括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医用氧气加压舱。(1)医用空气加压氧舱,采用空气为工作介质,用于对人员进行治疗,最高工作压 力不大于0.3 MPa(表压,下同);(2)医用氧气加压舱,采用氧气为工作介质,用于对人员进行治疗,最高工作压力 不大于0.2 MPa。1.3.2 高气压舱采用空气或者混合气体为工作介质,用于对人员或者动物进行适应性训练、试验。1.3.3 减压舱减压舱(又称再加压舱,下同),采用空气或者混合气体为工作介质,按照医疗需求 调节舱内工作压力,用于对人员减压病症的治疗。1.3.4 高海拔试验舱高海拔试验舱(又称载人低压舱,下同

7、),采用空气或者混合气体为工作介质,用于 医学试验、研究和人员训练以及装备试验,最高气压高度不大于10000m相当于工作压 力不小于0.0265MPa(绝对压力),氧分压不小于0.0209 MPa。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本规程总则、设计、制造的规定还适用于移动式医用氧舱(注1-2)和其他载人压力 容器(如盾构机械的承压载人过渡舱)。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氧舱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A 5级压力容器)。TSG XXXXX-XXXX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持有氧舱制造许可资质的制造单位可以从事许可范围内的以下工作(注1-3):(1)氧舱及其管道的设计;(2)氧舱及其压力容器、管道的安装;

8、(3)氧舱及其管道的改造与维修。注2:移动式医用氧舱是指氧舱舱体采用永久性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走行装置上,在运送过程中或者在走行装置静止状态下对人员进行治疗的医用氧舱。注3:第项仅限用于本单位制造的氧舱及其管道。第仅限于本单位制造的氧舱及其压 力容器、管道;第原则上限于本单位所制造的氧舱及其管道。承担非本单位制造的氧舱改造工作 时,施工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报告,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申 请报告批复后,方能够从事该氧舱的改造工作。1.5 不适用范围(1)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水下装备、煤矿矿井设 施等的载人容器;(2)做为保健用途(含家庭用)的载

9、人容器。1.6 氧舱范围的界定氧舱,包括舱体、压力调节系统、呼吸气系统、电气系统、舱内环境调节系统、消 防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移动式医用氧舱,除前款规定外,还包括氧舱的各部件、系统与走行装置连接和固 定的零、部件。1.6.1舱体包括筒体、封头(含舱内封头)、舱门、递物筒、观察窗、照明窗、舱内管道、舱内 物料(包括面板、纺织品、座椅(床)、地板等舱内设置,下同)、保温层等。1.6.2 压力调节系统包括气体加、减压设备、压力容器(含外购压力容器,下同)、气体净化装置、抽空 设备、管道等。1.6.3 呼吸气系统包括呼吸气体供应装置、呼吸装置、加湿装置、管道等。1.6.4 电气系统包括电源开关、电流过

10、载保护装置、隔离变压器、供电电缆(线)、应急电源装置、继电器、接触器、配电柜(板)、对讲装置、应急呼叫装置、视频设备、照明装置(含应 急照明装置,下同)、生物电装置等。1.6.5 舱内环境调节系统包括空气调节装置、制冷、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风扇驱动电机、散热器、加湿 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XXXXX-XXXX装置、管道等。1.6.6 消防系统包括水喷淋消防系统(启动气源、储水罐、管道、控制阀门、喷头等,下同)和其他 消防器材等。1.6.7 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阀、应急切断装置、紧急排放阀、安全联锁装置、呼吸气体浓度测定仪(含 测氧仪,下同)、接地装置以及氧舱运行参数测定、显示、记录

11、装置等。1.7 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本规程规定了氧舱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使用、检验等环节的基本安全 要求,有关氧舱的技术标准以及相关单位、机构的管理制度等,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1.8特 殊规定1.8.1与 本规程不一致的处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特殊结构形式以及有其他特殊使用要求的氧舱,与本规程不 一致时,相关单位应当将有关设计、研究、试验的依据、数据、结果及其检验、试验报 告等技术资料报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特种设备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组织 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的结果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能够进行试制、试用。1.8.2进 口氧舱(1)进口氧舱的产品安全性能应当满足本规

12、程的基本安全要求;(2)境外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 资质;(3)进口氧舱制造过程中,因故未能进行监督检验的,到岸后,应当进行安全性能 检验,经检验符合本规程的基本安全要求后,方可办理使用登记手续。1.9遵 循规范与引用标准本规程遵行的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主要引用标准如卜:(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4)GB 150压力容器;(5)GB/T 12130医用空气加压氧舱;(6)GB/T 19284医用氧气加压舱;(7

13、)GB 27513载人低压舱;(8)GB 50751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9)GB 97 06.1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3-TSG XXXXX-XXXX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10)GB 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1DGB/T 19904医用氧舱用电化学式测氧仪;(12)GB/T 7134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13)GB/T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4)GB 3096环境噪声标准;(15)JB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16)YS/T 650医用气体及真空用无缝铜管;(17)GB 1327 7.1压缩空气第1部:污染物净化等级。1.10监督管理1.10.

14、1 基本要求(1)氧舱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下同)、使用、检验等环节 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对境内、外氧舱制造 行政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3)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所在地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氧舱 使用、检验的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程的执行;(4)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市级质监部门)负责办理本 行政区域内氧舱使用登记工作;(5)氧舱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有关技术机构,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管理 的有关规定,及时将所要求的数据输入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1.10.2 生产单位及

15、其人员(1)从事氧舱生产的单位应当接受各级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在取得许可资质后,方能够从事相应许可范围内的氧舱生产工作,并且对所生产的氧舱安全性能负责;(2)生产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所生产的氧舱安全质量第一责任人;(3)从事氧舱的设计、审核和审批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设计能力,对氧舱的设计、审核、审批工作质量负责;(4)从事氧舱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检测人员,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有许可 要求的,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取得相应资格,并且对所进行的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检测工作质量负责。1.10.3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和有关技术机构及其人员(1)从事设计文件鉴定、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无损

16、检测工作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 和有关技术机构应当接受各级质监部门的监督,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方能够从事核 准范围内的设计文件鉴定、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无损检测工作;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XXXXX-XXXX(2)检验机构和有关技术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从事设计文件鉴定、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无损检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3)检验、检测人员(含设计文件鉴定、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无损检测等人员)应 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取得许可资格后,方能够从事相应的检验、检测工作;(4)检验机构和有关技术机构对所出具的报告、证书(含设计鉴定报告、监督检验证 书、定期检验报告、无损检测报告等)的真实性

17、、准确性、有效性负责。1.10.4 使用单位及其人员(1)使用单位应当接受各级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对氧舱的购置、使用登记、使用、操作、维护、报废处理、年度检查、申报定期检验等氧舱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运行负责;(2)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氧舱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运行的第一责任人;(3)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和操作、维护人员应当经培训、考核,取得质监部门颁发 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业人员资格后,方能够从事使用安全管理和操作、维护工作;(4)氧舱的操作、维护人员对所进行的操作、维护工作质量负责。2材料2.1通用要求(1)舱体以及承压部件采用的金属材料应当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程(TSG R000

18、4)的规定;(2)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对管道元件(包括管子、弯头、三通、阀门、法兰等)有制造 许可要求的,应当采用许可产品;(3)舱体、观察窗、照明窗等采用的有机玻璃材料,应当符合浇铸型有机玻璃管材、板材的产品标准一等品要求;材料制造单位应当按件或者按批次出具产品质量证明书;(4)氧舱管道采用非金属管道的,其材料应当为无毒和具有抗氧化性能;(5)舱内物料在氧舱工作条件(压力、呼吸气浓度、湿度、温度等规定条件,下同)下,应当满足难燃、阻燃和抗静电性能的要求;制造单位应当购买具有难燃、阻燃处理 和抗静电性能质量证明的产品;(6)氧舱以及压力容器内壁喷涂的防锈涂料,应当是满足相关医疗卫生技术规范要 求的

19、无毒型涂料;(7)润滑材料以及液压介质不得使用油脂或者易燃、易氧化材料(8)密封材料(密封圈、垫等)应当采用抗氧化能力强、密封性能好的材料;(9)电气系统的设备、仪器、仪表、电气元器件等,应当符合GB97 06.1医用电气 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以及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10)所采用的电线(缆)应当符合GB5023额定电压450/7 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5-TSG XXXXX-XXXX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电缆的要求;单芯屏蔽线、双芯屏蔽线应当符合JB87 34额定电压450/7 50V及以下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的要求;高气压舱、减压舱内所采用的电线(缆)应当采 用符合GB/T

20、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的要求;(11)接地装置的埋地部分材料应当采用铜合金或者不锈钢材质。2.2 无缝钢管压力调节系统、呼吸气系统采用的无缝钢管,应当符合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 缝钢管的要求。2.3 不锈钢无缝钢管和铜合金管除本规程第2.2规定以外的管道材料,不锈钢无缝钢管应当符合GB/T1497 6流体 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的要求。铜合金管应当符合GB/T1527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的要求。2.4 高海拔试验舱采用的材料应当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以及GB27 513载人低 压舱、设计文件的要求。2.5 材料代用(1)氧舱制造、安装过程中,对影响氧

21、舱安全性能的承压零、部件以及电气装置、设备、仪器、仪表、元件器件等的材料代用,应当事先经由原设计人员确认,技术负责 人批准,并且应当在竣工图样上详细记录;(2)氧舱改造过程中,对影响氧舱安全性能的承压零、部件以及电气装置、设备、仪器、仪表、元件器件等的代用,事先应当由原设计人员确认,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且 应当在改造质量技术资料中详细记录;如果对非本单位制造的氧舱进行改造时,材料代 用可由承担氧舱改造的单位设计人员确认,技术负责人批准;(3)氧舱制造、安装、改造过程中,材料代用涉及本规程第3.7.2规定的,应当将 材料代用资料提交承担设计文件鉴定工作的机构进行鉴定。3设计3.1设计文件内容氧舱的

22、设计文件主要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设计总图和主要承压元件图、舱内布置图、压力调节系统图、呼吸气系统图、电气系统图、舱内环境调节系统图、水 喷淋消防系统图、氧舱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及其其他设计文件等。3.2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设计要求氧舱的设计除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当满足以下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XXXXX-XXXX准的要求。(1)金属材料氧舱舱体以及承压部件设计应当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 规程(TSG R0004)以及GB 150压力容器的规定;(2)氧舱管道设计应当满足GB507 51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3)

23、移动式医用氧舱的设计应当考虑舱体、管道的惯性力载荷、热胀冷缩,机械振 动、外力冲击等走行装置在运送过程中所产生的情况,还应当符合移动式压力容器安 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4)高海拔试验舱的设计应当考虑到低温、湿度以及低气压对氧舱安全性能的影响 因素;(5)氧舱压力调节系统、呼吸气系统的设计应当满足GB507 51医用气体工程技术 规范以及医疗卫生、消防规范的要求;(6)氧舱电气系统的设计应当满足GB97 06.1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 要求”的要求;(7)氧舱通舱件(需要在舱内、外部连通的零、部件)的设计,应当考虑到气密性能、绝缘性能、保温等影响因素。

24、3.3设计基本要求3.3.1 压力(1)设计压力,是指设定的氧舱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 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2)最高工作压力,是指氧舱舱体、承压部件以及人员、动物进行舱内活动等条件 下规定的所允许承受最大压力载荷。3.3.2温度(1)设计温度,是指氧舱在工作条件下所设定的最高和最低温度范围;(2)最高(最低)工作温度,是指氧舱在进舱人员、动物进行舱内活动等条件下规定 运行的温度范围。3.3.3结构(1)氧舱舱体基本结构形式应当符合安全、可靠的原则;(2)单个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含治疗舱和过渡舱)的额定进舱人数应当不大于12人;(3)有机玻璃材料氧舱筒体不允许开孔

25、等导致应力集中、突变的结构形式,安仝系 数不应当小于15,并且不得使筒体承受加压介质以及轴向端面密封所需载荷以外的其 他载荷;(4)有机玻璃管材、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当符合表3-1、表3-2的规定,管材 的最大、最小壁厚差和板材的厚度差应当不大于公称壁厚和公称厚度的10%;17一TSG XXXXX-XXXX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表3-1有机玻璃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抗拉强度(MPa)253抗溶剂银纹性浸泡4h无银纹出现表3-2有机玻璃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而)217抗拉强度(MPa)270拉伸断裂应变(%)23维卡软化温度()2100抗溶剂银

26、纹性浸泡4h无银纹出现移动式医用氧舱与走行装置连接结构的惯性力载荷应当按照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第3.10.1.1条的规定转换为等效静态力。3.3.4压力调节系统(1)压力调节系统的压力介质质量要求应当满足表3-3要求;表3-3压力介质质量要求项目碳氢化合物(mg/Nirf)水(mg/Nn?)颗粒物(GB1327 7.1)气味质量指标W0.1W57 52级无压力调节系统的气体压缩设备提倡选用无油润滑压缩机;压力调节系统的压力介质储备量除应当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外,还应当满 足使用频次以及额定人员进舱活动用气量的需要;(4)采用气、电动调节阀门的,应当配置一套手动机械

27、阀门;(5)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多人舱)的舱内、外应当设置应急排气装置;(6)氧舱为多舱室的,每个舱室应当分别设置独立的压力调节装置;(7)除排气管道采用无缝钢管以外,其他管道应当采用不锈钢、铜合金材料;(8)高海拔试验舱为二个以上舱室的,应当分别设置独立的压力调节装置,并且还 应当设置两组以上的抽真空设备,每组抽真空设备应当满足各个舱室在不同压力下用气 量的要求。3.3.5呼吸气系统(1)呼吸气系统所提供的呼吸气体应当满足人员在舱内活动的呼吸气体需要最大用 量和流量的要求;呼吸气体质量指标(气体组成、浓度、湿度)应当符合相关医疗卫生规 范的规定;(2)呼吸气管道设计压力高于0.8MPa的,所设

28、置的阀门应当为渐开式阀门。3.3.6电气系统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XXXXX-XXXX(1)设置在舱内的设备、装置、仪器、元器件、电线(缆)等在氧舱工作条件下,不 得产生过载和电火花现象,所配置的开关应当为感应式开关,并且在舱外还应当配备电 流过载保护装置;(2)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应当设置舱内外对讲、应急呼叫等通讯装置,应急呼叫装置应当在控制台上设置应急呼叫声光报警,声光报警信号仅能由操作人员切 断;各个舱室设置的对讲装置与控制台之间,应当具备不间断双路对讲通讯功能,舱内 对讲装置不得设置任何形式的开关,不允许使用无线对讲装置;(3)医用氧气加压舱和移动式医用氧舱内部除设置对讲、应急呼

29、叫通讯装置以及信 号传感器外,不允许设置其他电器装置;(4)医用空气加压氧舱配备的视频装置应当设置在氧舱外部,并且能够与舱内有效 隔绝和密封;(5)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应当设置隔离变压器、电流过载保护等装置;(6)医用氧气加压舱应当设置人体静电接地装置;(7)氧舱的照明装置设计应当采用舱外冷光源照明,照明装置与舱内应当能够有效 隔绝和密封,并且还应当设置应急照明装置;(8)氧舱设置有应急电源装置的,应急电源装置应当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在供电网 路中断时能够自动启动。3.3.7舱内环境调节系统(1)氧舱舱内环境调节系统(空气调节、制冷、制热、加湿)的设计,应当满足氧舱 工作条件和相关医疗卫生规范的要求

30、;(2)舱内环境调节系统的驱动、控制以及加热、制冷(蒸发器除外)等装置应当设置 在舱外,还应当配置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其控制装置应当设置在氧舱控制台上,不得采 用无线遥控装置。3.3.8消防系统(1)氧舱舱内、外部应当设置符合相关消防要求的器材、设施;(2)氧舱设计有水喷淋消防系统的,每个舱室应当设置独立的水喷淋控制装置;水 喷淋消防系统的启动气源(启动压力)、储水罐、管道应当满足相关标准要求;(3)水喷淋消防系统应当在舱内、外均设置控制阀门;(4)水喷淋消防系统的管道应当采用不锈钢材料。3.3.9安全保护装置(1)氧舱所设置的安全保护装置应当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2)氧舱的

31、每个舱室应当设置不少于2只相同规格的弹簧式安全阀,不作为治疗、训练、试验用途的过渡舱也应当设置1只弹簧式安全阀;(3)舱门(外开式快开门结构的)、递物筒(治疗舱与过渡舱之间采用双开门结构除外)应当设置安全联锁装置;一9一TSG XXXXX-XXXX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4)氧舱应当设置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当不大于4Q;(5)氧舱应当配置与测量介质相匹配的压力测定、显示装置;氧舱为二个以上舱室 的,每个舱室应当至少配置2台压力测定、显示装置,其中1台应当为机械指针式压力 表;(6)氧舱应当配置具备自动报警、记录功能的呼吸气体浓度测定仪,为多舱室设置 时,应当对每个舱室内呼吸气体浓度进行测定、记录

32、;(7)移动式医用氧舱的接地装置应当与走行装置的静电接地装置相连接,接地电阻 应当不大于10Q,连接还应当牢固可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当走行装置处于静止 状态时,移动式医用氧舱还应当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当不大于4Q;(8)在控制台上应当设置氧舱运行数据(包括呼吸气浓度、呼吸气压力、氧舱工作压 力、湿度、温度等)自动记录装置;(9)舱内气体组成有分析要求的,应当设置满足气体组成分析要求的气体分析装置,并且还应当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置相应的过滤和限流装置。3.4 安装设计要求氧舱的设计文件中,应当明确规定以下氧舱安装要求:(1)氧舱压力调节系统、呼吸气系统的安装位置应当避免有可

33、能聚集油脂污染的地 点,并且压力调节系统应当安装在地面一层的建筑物内(单人舱、有机玻璃材料医用氧 舱、婴幼儿医用氧气加压舱除外);(2)压力调节系统的设备不得与氧舱安装在同一房间内;(3)压力调节系统进气口的安装,应当考虑到避开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污染源;(4)压力调节系统、呼吸气系统的设备、装置、管道等工作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应当采取保温措施;(5)氧舱排出废呼吸气体的管道出口的安装,应当考虑管道出口与油脂、火源等危 险源的安全距离;(6)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多人舱)应急排气装置的排气口应当设置在室外;(7)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的供氧管道应当按照一定方向倾斜(倾科角3/1000)安装,并 且在最低点设

34、置排水阀门;(8)电线(缆)的敷设,应当为管沟、架空敷设,并且采用金属保护套管(除电网供电 电缆外);强、弱电线(缆)尽量避免在同一管沟敷设,如果必须在同一管沟敷设时,应 当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不得接触式交叉敷设;敷设时,电线(缆)和金属保护套管弯曲 成型后的弯曲半径应当大于金属套管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9)电气系统的设备、装置、仪器、电线(缆)金属保护套管等应当与氧舱接地装置 连接;一1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XXXXX-XXXX(10)高海拔试验舱的进气口安装时,应当设置在离地面高度3 m以上的位置,并且 在进气口前应当设置空气净化装置(进舱的空气的尘颗粒度不大于10即1)和避开

35、污染 源。3.5 设计使用年限氧舱设计时,应当根据氧舱的技术特性和以下原则,确定氧舱设计使用年限:(1)有机玻璃材料氧舱舱体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得大于使用次数超过5000次或者氧 舱出厂以及舱体更换后5年(以先达到者的为限);(2)金属材料氧舱舱体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以综合考虑失效模式、经济性、使用经验、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确定;(3)电气装置、仪器、仪表、电线(缆)以及电器元件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当满足相应 产品标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3.6设计文件鉴定氧舱的设计实施设计文件鉴定制度。设计文件鉴定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 机构或者有关技术机构(以下简称设计文件鉴定机构)承担。制造和改造单位在氧舱投

36、产、改造前,应当完成氧舱设计文件的鉴定,不得将未经 鉴定或者鉴定未通过的设计文件用于氧舱制造、改造。3.6.1设计文件鉴定范围、要求和内容3.6.1.1设计文件鉴定范围氧舱设计文件鉴定范围为氧舱舱体、压力调节系统、呼吸气系统、电气系统、舱内 环境调节系统、消防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等涉及安全性能的内容。3.6.1.2设计文件鉴定要求(1)正在申请氧舱制造(含改造,下同)许可的单位,如果其制造许可申请已受理,并且在受理有效期内,可以申请进行设计文件鉴定;(2)境外氧舱制造单位在办理特种设备许可鉴定评审前,应当将设计文件按照本规 程的规定进行设计文件鉴定,设计文件鉴定通过后,方能够进行制造许可鉴定评审

37、。3.6.1.3设计文件鉴定基本内容制造和改造设计文件鉴定,按照以下相应要求进行:(1)审查设计的氧舱是否在制造、改造资质许可范围内;(2)查阅设计文件是否齐全、完整;(3)审查设计文件所执行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是否现行有效,设计图样是否符合 相应制图标准的要求,设计文件中的签署是否完整;(4)设计总图,审查编制的零件表、技术特性表、接口表、技术要求、人均舱容、无损探伤、热处理以及耐压试验等要求是否齐全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一11一TSG XXXXX-XXXX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5)设计计算书,审查设计依据、设计参数是否齐全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 相应标准的要求;(6

38、)主要承压零部件图,审查舱门、递物筒、安全联锁装置、观察窗等要求是否齐 全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7)舱体以及舱内布置图,审查舱体的布置,舱内主要部件的布置,舱内物料以及 消防器材的选用等要求是否齐全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8)压力调节系统图和呼吸气系统图,审查系统原理,系统的设备、仪表、管道元 件等的选用以及数量、规格、类型、参数、型式、安装位置,耐压试验压力和试验介质,管道安装和焊接、无损检测、清洗等要求是否齐全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 准的规定;(9)电气系统图,审查系统原理,系统设备、装置、仪器、元器件、电线(缆)等的 选用以及数量、规格

39、、类型、参数、型式、安装位置,系统供电电源的种类,动力设备 以及控制台的功率,由控制台供电的设备、装置电源种类,系统设备、装置、仪器、元 器件、电线(缆)安装等要求是否齐全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10)舱内环境调节系统图,审查系统原理,系统的设备、装置、仪器、仪表的选用 以及规格、类型、参数、型式、安装位置等要求是否齐全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 相应标准的规定;(H)消防系统图(适用于采用水喷淋消防系统的氧舱设计),审查装置原理,装置的 设备、仪表、管道等的选用以及数量、规格、类型、参数、型式、安装位置,管道的耐 压试验压力和试验介质,管道安装、焊接、清洗等要求是否齐全和

40、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 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12)安全保护装置,审查安全保护装置的数量、规格、类型、参数、型式、安装位 置,检验试验条件等要求是否齐全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13)氧舱安装,审查氧舱安装的电气装置、仪器、仪表的接地,电介质耐压强度,绝缘电阻,漏电流,进舱装置、仪器的电压,通舱件的密封,各种密封垫片、润滑脂、防腐涂料材质等安装要求是否齐全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14)氧舱的不同型式、用途,根据氧舱的技术特性对本规程未提出的其他涉及安全 性能的内容进行鉴定。3.6.2设计文件鉴定程序设计文件鉴定程序包括申请、受理、鉴定、出具鉴定报告等。3.6

41、.2.1 申请氧舱投产前,制造(含改造单位,下同)单位应当向承担设计文件鉴定机构提交氧 舱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见附件A)和以下设计文件资料(一式两份):1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XXXXX-XXXX(1)设计说明书和图样目录,包括设计依据,氧舱规格、型号,技术文件和图样编 号,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和技术负责人,设计图样目录等;(2)舱体设计计算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参数,筒体厚度计算,封头厚度计算,承压零部件相关计算,支座的计算,安全阀选型以及泄放量计算,设计使用年限等;(3)设计总图和主要承压零部件图,包括材料、零、部件表,技术特性表,接口表,技术要求,人均舱容,无损探伤、热处理、耐

42、压试验要求和舱门,递物筒以及安全联锁 装置,观察窗、照明窗、舱内封头和舱门等主要承压零部件图;(4)舱内布置图,包括舱内物料、消防器材和舱内主要设施、部件布置等;(5)压力调节系统图,包括压力调节系统的设备,管道,安全附件,压力显示和记 录装置,系统工作原理,各管道段耐压试验参数和安装要求等;(6)呼吸气系统图,包括呼吸气系统的设备,管道,安全附件,呼吸装置,加湿装 置,压力、湿度、流量显示和记录装置,呼吸气浓度测定装置,系统工作原理,各管道 段耐压试验参数和安装要求等;(7)电气系统图,包括供电电源的种类、动力设备以及控制台的功率、隔离变压器 容量、配电线路型号和截面积规格,电线(缆)敷设与

43、安装接线技术要求,应急电源容量 计算,对讲装置、应急呼叫装置、视频设备、照明装置和生物电装置以及氧舱运行数据 自动记录装置的要求等;(8)舱内环境调节系统图,包括舱内环境调节系统的设备,管道,制热、制冷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显示和记录装置,系统工作原理和安装要求等;(9)消防系统图,包括水喷淋消防系统的储水罐,输水管道,压力显示装置,控制 阀门,系统工作原理,水喷淋消防系统试验参数和安装要求等;(10)氧舱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其其他设计文件,包括氧舱安装要求,维护说明,使 用的主要要求,操作方法,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有机玻璃舱体,非金属材料,电气元器件,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年限等。3.6

44、.2.2 受理(1)设计文件鉴定机构收到制造单位提交的氧舱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和设计文 件资料后,应当对制造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是否完整、齐全进行审查;(2)制造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不完整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制 造单位补齐;(3)制造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完整、齐全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在氧舱设计 文件鉴定申请书上签署受理意见,并且应当将其中一份返回制造单位。3.6.2.3 鉴定(1)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按照本规程的规定,制定“氧舱设计文件鉴定细则”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质量记录表、卡,规范设计文件鉴定工作;一13一TSG XXXXX-XXXX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2)设计文件鉴定

45、机构的鉴定人员应当按照“氧舱设计文件鉴定细则”和相应管理 制度进行鉴定工作,并且在相关工作质量记录表、卡上记录鉴定情况和签字。3.6.2.4出具鉴定报告3.6.2.4.1鉴定结论设计文件鉴定结论,分为“修改设计”、“鉴定通过”、“鉴定未通过”。(1)“修改设计”为设计文件中个别设计部分与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 定不一致,需要进行修改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一次性书面向制造单位告知需要修 改的内容,制造单位针对提出的问题修改设计文件;修改后,应当按照本规程规定的程 序对修改部分重新进行鉴定;(2)“鉴定通过”为设计文件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的,设计文 件能够用于氧舱制造、改

46、造;(3)”鉴定未通过”为设计文件存在有重大隐患,严重违反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 相应标准规定的,设计文件不能够用于氧舱制造、改造;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向制造 单位书面说明设计文件鉴定未通过的原因或者情况。3.6.2.4.2鉴定报告(1)设计文件鉴定机构一般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特殊情况下不应当超过30个工作 日)完成全部设计文件鉴定工作,出具氧舱设计文件鉴定报告(见附件B);(2)设计文件鉴定结论为“鉴定通过”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除出具氧舱设计文 件鉴定报告外,还应当在设计计算书、设计总图、舱内布置图、压力调节系统图、呼 吸气系统图、电气系统图、舱内环境调节系统图、消防系统图上加盖设计鉴定专用

47、印章;(3)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在完成全部设计文件鉴定工作后,应当及时将加盖设计鉴定 印章的设计文件(一套)和氧舱设计文件鉴定报告(一份)寄送制造单位。3.7设计文件修改3.7.1 一般修改对“鉴定通过”的设计文件提出一般修改时,由制造单位相关责任人员向原设计人 员提出修改建议,由原设计人员进行修改和确认,并且还应当由制造单位技术负责人审 批。3.7.2需要重新鉴定的修改制造单位对“鉴定通过”的设计文件进行以下情况修改时,应当按照本规程第3.6.2 条的规定对修改部分的设计文件进行重新鉴定。(1)承压部件(如舱体、舱门、递物筒、观察窗、照明窗等)、主要支承件的设计修 改;(2)压力调节系统和呼吸气

48、系统(如呼吸气供应源装置、气体压缩设备等)的设计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XXXXX-XXXX改;(3)强度较低材料替代强度较高材料的;(4)厚度较小材料替代厚度较大材料的;(5)管道元件公称外径不同于原设计公称外径的;(6)电气系统(如供电电源,动力设备,隔离变压器容量,配电线路型号和截面积规 格,由控制台供电的系统、设备的电源种类等)的设计修改。3.8特殊规定氧舱设计,没有相应的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而采用国际标准、境外标准时,制造单 位应当将国际或者境外标准转化,制定为企业标准,并且应当将企业标准报送由国家质 检总局委托的特种设备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组织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结果报送国家质

49、检 总局批准后,方可用于设计。4制J造4.1通用要求4.1.1 制造单位的要求(1)制造单位依据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建立氧舱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并 且保持有效实施;(2)制造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程及其设计文件、相应标准的要求制造氧舱;(3)氧舱制造过程实施氧舱制造安全性能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未经制造监检 的氧舱,不得出厂;(4)制造单位应当逐台建立产品质量技术档案,产品质量技术档案至少包括设计文 件以及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出厂质量技术资料、监检的相关资料等。4.1.2 出厂技术资料氧舱出厂时,制造单位向使用单位至少提供以下产品技术资料:(1)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复印件);(2)氧舱竣,图

50、样(包括设计总图、舱内布置图、压力调节系统图、呼吸气系统图、电气系统图、舱内环境调节系统图、消防系统图等),竣工图样应当盖有设计文件鉴定 专用章,并且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上标注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审核人 的签字和“竣工图”字样);如果制造过程中发生了设计文件一般修改、材料代用、无 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变更等,制造单位应当在竣工图样上做出清晰标注,标注处 还应当有修改人的签字以及修改日期;(3)氧舱产品合格证(含氧舱产品数据表,见附件C);(4)质量证明文件(至少应当包括材料、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舱内物料的产品 15TSG XXXXX-XXXX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质量证明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职业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