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常考17题背熟.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1864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常考17题背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常考17题背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常考17题背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常考17题背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常考17题背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word)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常考17题背熟教育学常考十大简答题一. 简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五)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但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

2、,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二。教师职业素养有哪些?1、道德素养(1)思想素养包括:科学的世界;积极的人生观;崇高的职业理想(2)政治素养包括: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教师应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的奋斗方向(3)职业道德素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中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规定,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

3、人师表;终身学习。2、知识素养(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能力素养(1)基础能力素养: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言语能力素养(口语、体语能力素养)(2)职业能力素养:教学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施教能力)、育人能力素养(心理沟通能力、行为辅导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5身体素养: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三.德育原

4、则有哪些?德育原则有:(一)导向性原则(二)疏导原则(三)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四)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五)因材施教原则(六)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七)长善救失原则(八)灵活施教原则(九)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四。教学原则有哪些?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五.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哪些?写好教学反思要做到:1、应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感2、应明确教育教学反思的方向3、应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教学反思的内容有: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4、写学生创新3、写教学

5、机智5、写“再教设计”六。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原则有哪些?工作内容: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班级日常管理4。班级危机管理工作原则:1。学生主体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集体教育原则4.民主公正原则5。严慈相济原则6.以身作则的原则七。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建立新型的师生观2。树立教师威信3。善于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八。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九.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1.客观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指导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十.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6、?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心理学常考7大简答题一.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有哪些?1、课前计划差异专家型教师的课前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新手型教师的课前计划:依赖课程目标,不会随课堂情景的变化而修改课前计划.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异(1)教学过程中: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执行力强。新手则较为模糊,难以执行.(2)维护学生注意力方面:专家方法多样。(

7、3)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专家:先回顾再讲授,而新手:从较难得或使人迷惑的教学内容入手.(4)提问与反馈:专家的提问多,反馈及时。3、课堂练习与检查家庭作业的差异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进度的手段,而新教师认为练习是必经的步骤。4、课后评价差异新教师的课后评价比老教师更关注课堂发生的细节.5、其他差异专家型教师的师生关系融洽,人格魅力大,对职业情感投入程度高,职业业务感和好责任感强。二。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什么?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即非字面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一旦新旧知识建立这

8、种实质性的联系,学习者就可以用不同形式表达相同的意思.所谓非人为的联系,即有内在联系而非任意性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了某种合理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三.什么是先行组织者技术?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也就是说,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1、问题情

9、境问题情境中各种信息的空间组合方式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呈现问题情境非常重要。2、动机状态人们解决问题的动机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率。动机强度不同,问题解决的效率也不同。3、定势作用定势(set)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的倾向。定势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在情况不变时,有助于人们问题解决;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关于思维定势,最为著名的研究是卢钦斯(Luchins)所做的取水实验.他的实验最能说明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限制。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因为,思

10、维定势的出现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求同思维所引起的。4、情绪状态5、个性特征五。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七。简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岁):出现了表象,思维不可逆,以自我为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建立了守恒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