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论酒店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酒店是住宿为基本标准,同时还具有其它综合性服务的组织,在现代城市社交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品位的提升,酒店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原有的低学历人才显然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酒店业的需要,人才成为我国酒店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而更多的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大量涌现。但现实中酒店业“人才荒”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酒店高学历人才流失的原因是什么?酒店和高等院校该如何应对
2、?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调查和讨论。1 我国现代酒店业发展状况和问题1.1酒店业的发展状况 酒店(hotel)一词源于法语,在中国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地区被称为“酒店”,在台湾省被称为“饭店”,在中国内地被称为“饭店”、“酒店”、“宾馆”、“旅馆”等。 现代酒店是由客房、餐厅、酒吧、商场以及通讯、娱乐、健身等设施组成,成为能够满足客人在旅行目的地吃住行游购娱、通讯、商务、健身等各种需求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服务设施,它是旅游者的安适之家和康乐中心,是商务旅游者和商社集团的贸易活动场所和洽谈中心,具有城市的综合功能,被称为“城市之家”,“家外之家”。 酒店业属于旅游业的一部分,说起酒店业的发展就不能不说旅游业
3、的发展情况。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不仅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也是21世纪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根据近几年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公报显示:近十年来每年我国的旅游业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686亿元,比2004年增长12.37%;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旅游业总收入8935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16.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7%;2007年尽管受到南方雪灾等事件的影响,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还是达到了10703.91亿元,突破了万亿元大关。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在旅游业中,酒店业是旅游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已出炉的中国旅
4、游业统计年鉴,全国的星级酒店从2000年的6029家增长到了2006年年底的12751家,星级酒店总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3%。2000年到2006年,全国星级酒店的客房数量从594,700间增长至1,459,800间左右,年均增长率为7.7%。 国家旅游局2007年10月23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星级酒店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我国星级酒店数量继续保持适度增长。到2006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酒店12751家,比上年末增加923家,增长7.8%;拥有客房145.98万间,比2005年末增加12.76万间,增长9.6%;拥有床位278.55万张,比上年末增加21.38万张,增长8.3%。2
5、006年,全国星级酒店的经营情况良好。全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482.86亿元,比上年增加136.17亿元,增长10.1%。 2007年,中国酒店数量达到14327家,五星级361家,四星级1631家,酒店客房数达到160万间,其中五星级酒店数量增长明显,2007年新评定五星级酒店65家,比2006年增长30家,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0%。但酒店业表面的“一片大好”并不能遮掩酒店业面临的巨大问题和挑战:首先,酒店供给过剩,投资回报差。中国在建的五星级酒店急剧升温。中国人惊歎美国的五星级酒店只有44家,平均每个州还不到一家,而中国2005已有的五星级酒店已经是美国的四倍多,酒店过剩成为必然。从2006、
6、2007年全行业业绩来看,五星级酒店盈利情况良好,三、四星酒店亏损严重。和酒店业刚兴起时候的高投入高回报相比,现在新建的酒店往往入不敷出。许多盲目兴建的高星级酒店由于自身管理不善,再加上同行业竞争激烈,就在降低成本和降低价格上大下功夫,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被旅游局摘星者屡见不鲜。深圳新闻网讯12月25日,广东省旅游局公布了2007年度广东星级酒店复核处理名单:63家四星级及以下的酒店被取消星级,其中深圳占11家,与广州一起居全省之首,自从国家旅游局取消星级酒店评审终身制后,广东省两年内已有141家酒店被取消星级。其次,本土酒店品牌虽占据经济型酒店市场主导,但在高星级酒店市场发展
7、艰难 。近几年来随着锦江之星、如家快捷、七天连锁、中州快捷等本土快捷型酒店品牌的兴起,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发展迅速,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在高星级酒店市场上由于受到国外酒店品牌的冲击,发展严重受阻。近几年来中国酒店业“15现象”引起很多业内人士的注意,即由15的国际知名管理公司管理的酒店,在中国的利润占整个行业的85。由于本土酒店往往规模比较小,力量薄弱,加上不注重酒店人才的培养,根本无法与国际酒店集团竞争。中国星级酒店的发展步履维艰,任重而道远。再次,酒店员工流动率过快。员工流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从业人员的调入、调出之和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很多酒店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并缺乏一些基本的管理知识,
8、对酒店的一线员工不懂得尊重和理解,出了问题不是训斥就是开罚单;另外在一些酒店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使本来工资不高的员工倍受压抑,频繁跳槽。一般来说酒店员工流动也有利有弊,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单体酒店的人才流动率控制在10%-20%之内,对酒店的经营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一旦超出20%就要自我检讨。然而由于各种综合因素,国内高星级酒店的人员流动率很高,平均流动率为25.74%。就拿拥有88座星级酒店的东莞市来说,酒店行业员工平均流动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酒店员工流动率甚至高达30%至40%,严重制约了东莞酒店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最后,高端管理人才严重匮乏。高级管理人才是星级酒店运转的关键核心
9、,因此,高端人才的匮乏让很多星级酒店“无法忍受”。据专家估计:上海星级酒店2007年初达到365家,到2010年,上海酒店人才将缺口50万。目前,全球已有17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上海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每年都需要数以千计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而从人才供给上看,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凤毛麟角,尤其是四、五星级酒店的高级管理人才,已成为“有市无价”的稀缺资源。现代酒店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然后才是市场的竞争,人才的匮乏才是酒店业危机重重的根源所在。2 酒店高学历人才流失原因2.1 酒店高学历人才流失的客观原因从表面来看,酒店专业院校为酒店培养的高学历人才并不算少,足以满足酒店管理人才的需要,然而在实
10、际中,酒店却面临着高学历人才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院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并没有从事酒店业。下面我们就从酒店和学校寻找其主要原因:2.1.1酒店方面酒店作为酒店人才流向的终点,从根本上讲,酒店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那么酒店业在实际中犯了哪些错误呢? 酒店应该在哪些方面对高学历人才的严重流失负责呢?第一、酒店工资过低,前景不被看好。事实证明这是导致酒店人才包括高学历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酒店行业目前的薪酬与别的行业相比,基础阶段入职工资明显偏低。本科应届毕业生进酒店工作一般是1500元,但是同样本科毕业进入物流或金融行业就职起薪至少在3000元以上。导致酒店业工资不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酒店
11、过分强调降低成本,员工待遇就是它们要降低的成本之一;二是很多酒店往往追求服务人员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导致了多数人拿低工资现象的出现。许多酒店在人才的培养上缺乏投入,不能给大学生提供富有吸引力的薪酬,以及缺乏供大学生再学习、再培训机制与专项资金,导致大学生对酒店业感到前途渺茫。根据不少酒店论坛的留言发现,认为“酒店管理是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你就是飞不出去”理论正确的酒店专业学生并不在少数。第二,很多酒店鼠目寸光,缺乏自己人才培养战略。酒店往往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高学历人才期望很大,认为他们一开始就能帮助自己管理酒店,认为他们大学四年应该能和和在酒店工作四年的人员媲美。等到实际中才发现,许
12、多本科生刚到酒店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就连酒店具体的对客服务程序他们也不知道,于是酒店往往又会大失所望,认为任用一个高薪的大学生不如用一个有经验的普通员工划算。导致酒店业反而对高学历人才并不热心,招聘员工也是倾向任用成本更低的低学历员工,很多大学生因此对酒店业感到更为失望。第三,酒店缺乏科学良好的用人机制、培养人才的机制。纵观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都有一套揽才、育才、用才的成熟机制,从人才的招聘、录用、培训、晋升、绩效考评等均有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程序。而在酒店业,往往更看重的是经验和资历,很多酒店对员工的晋升更看中的是资历和关系而不是能力。就算你能从基层做起,做的很好,但酒店还是会晋升工作三年虽无管理
13、才能的老员工而不是只有半年经验但有能力的本科生,这不能不让很多信心百倍的高学历人才对酒店业寒心。第四,部分酒店人员对高学历人才的抵制。部分酒店管理人员系基层出身,自身学历不高,但依靠自己的资历较深做上了酒店的管理人员。因此他们对新加入的高学历人才往往有一种抵制情绪,害怕被抢了“饭碗”,对待大学生百般算计,在大学生面前对酒店的工作程序守口如瓶,使刚入社会不久的高学历人才承受更大的压力。更有甚者把实习大学生当作苦力来用,07年10月10日大公报一篇文章报道:本想到四星级大酒店学习一些知识和经验,没想到在共4个月的实习期里,大连某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刘洋(化名)竟然在酒店后厨的烘烤房里蹲了3个月,
14、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月饼。大连某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近200名学生被派遣往一四星级酒店实习。因实习安排不合理,这批学生不仅没能学到实际操作知识,反而沦为酒店的廉价劳动力。高学历人才沦为廉价劳动力,这不知道是学生的悲哀,学校的悲哀还是酒店业的悲哀!2.1.2院校方面高等旅游院校作为酒店人才培养的摇篮,对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院校在培养酒店专业人才过程中却问题重重:第一、学院对酒店管理专业重视不够,往往把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或旅游管理专业的下属专业,开设的课程很广很泛但却很浅。从而导致学院在师资力量配置上、资金分配上不尽如人意,进而影响到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个
15、独立的、市场急需的学科的发展。就拿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08届毕业生为例,2004年到2008年,除去实习、毕业论文的八个月时间,在为期三年多的学习时间里,学院总共开设了近60门课程,除去实习、毕业论文的25个学分,所有课程总有146.5个学分。在这其中,学院要求的专业课有31门,总共有73.5个学分。而与酒店管理专业有密切关系的课程仅有八门: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礼仪、管理学原理、餐饮管理、饭店服务与操作、饭店管理概论、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世界著名酒店管理精要,总共只有可怜的20个学分,占专业课的27.2%,占全部课程的13.7%。酒店管理专业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占有还不到三分之一的地位!而且在旅游管
16、理学院,酒店管理并不是每个学生的专业,旅游管理才是每个学生的专业,酒店管理只是一部分学生的就业方向而已。更不用说在别的高校仅仅把旅游管理作为人文学院或者是工商管理学院的一个专业了!第二、院校课程不完善,理论脱离实际。很多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存在着理论知识多,实际操作少,且知识早已跟不上飞速发展的酒店业的步伐。大学四年除了大三或者大四的半年实习,学生一般很少在学校能够学到更多的酒店实践中的东西,认识酒店工作的程序,使学校的高学历人才到了酒店往往变成了“低能儿”。另外由于很多高校酒店专业的教师缺乏丰富的行业经验,在课程设计上,缺少培养学生酒店意识(服务意识、服从意识和职业道德)的课程,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旅游课程时也不能端正心态,认为学习这些知识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知识结构配置不合理。不少院校仅根据当前蓬勃发展的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大环境来设立酒店管理专业,而自身则缺乏从理论到实践都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不少教师是从其它专业例如教育、历史、工商管理等专业转行过来的,缺乏行业从业经历。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对教师的工作经历要求极为严格。不少高校在招聘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时,动辄就要求博士生、研究生学历或重点大学毕业,却忽视应用型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行业从业经历,而这些恰恰是酒店业髙学历人才所欠缺的。-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