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学案 整体把握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二单元的单元话题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包括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岳阳楼、韦庄菩萨蛮和包括从王维到纳兰性德等诗人的五首推荐诗词。 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品味 诗境; :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境. 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应该把握以下教学重点: 1、置身诗境必须通过诵读来实现。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古体诗用韵
2、自由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全诗换韵共11次。随着韵脚的一次次的变化,诗歌的内容层次也一次次变化,从而笔到意随地表达了他的追求和理想.在朗读时,换韵处可作适当停顿,韵脚要读得响亮,要用心领会诗句的内容,读得节奏鲜明,这样才能充分感受李白诗歌中那份浪漫主义的激情,欣赏虚构出的这个神仙世界的异彩缤绩和诗人不受礼法约束的狂放不羁. 2、缘景明情则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文本中诗人述志达情所借助的意象,并且根据连缀的不同方式,借助联想、想象来实现对诗境的品味。 夜归鹿门歌作者借山寺的鸣钟、月照的鹿门、岩扉松径等意象和庞公的典故来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作品篇幅短小,意象典型,基调一致,意境浑成,可以引导学生将诗
3、词中的意象连缀,通过吟诵、联想来品味诗情. 登岳阳楼前两联描绘江山的壮阔,颈联却极写漂泊无归之苦.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个极大的转变。一般来说尾联就很难安排了,但作者笔锋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这样的胸襟就和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的意境衬托起来,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全诗意象之间跳跃性大、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这样的作品就要教会学生或根据诗词中的一鳞半爪,或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用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再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3、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对这类作品,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炼字炼句,感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不为常人所
4、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比如菩萨蛮其二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句,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 有些以景语作结的作品,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揣摩、感悟来品味意境和诗味,比如春江花月夜中的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方能体会诗境之隽永。 专题研究 本单元涉猎了从唐初张若虚到清初的纳兰性德,时间跨度大,风格多元,但重点突出.在专题研究中,重点介绍李白杜甫两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帮助学生学习,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李白杜甫 作家作品简介:盛唐之音,中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前者有诗仙之称;后者被尊崇为诗圣,两人被
5、合称李杜。 李白的诗歌创作涉及的题材广泛,他所钟爱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杜甫的诗作一方面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如兵车行丽人行等名篇;另一方面,表现对祖国无比热爱,在咏物、写景和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如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创作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
6、作品欣赏指导 梦游天姥吟留别体现了李白雄奇飘逸的风格,即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诗歌明朗而又含蓄、清新而又明丽。 首先,全诗以吟为体式,形式错落,结构纵横跳跃, 语言富有自然节奏感,再加上李白那跌岩起伏的情绪,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朗读来把握语言的节奏、音调,进而和诗人感情巧妙配合,初步品味李白在梦中描绘的神仙世界的雄奇飘逸瑰丽,把握李白那多变的思绪和复杂的感情。如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用三个天字,很能加强气势。主体是七言,夹用几句五言,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脚著谢公履等,就足以使诗的节律灵活多变,足以显示那种轻快、欢愉的心情.在诗的情景、节奏到了紧张、急迫时,就改用四言.
7、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写洞天之中幻景,形象既取材于楚辞•九歌,语言也就出现以兮字为特征的骚体句法。诗通常多为两句配合,双句押韵.本诗基本如此,但结尾时却出现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三句全押以单数配合的特殊情况。这种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正好用以显示诗人内心情绪的激动不平。全诗有两句用九字句:一是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恰好借长句表现神仙纷至沓来的景象,句中用了之兮而等虚词,又使节奏舒缓;另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用以表达诗人毅然不顾的昂扬态势。 其次,这是一首游仙诗,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 仙之人兮列如麻)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这样,关于梦境、
8、仙境的内容就是我们鉴赏的重点。从艺术创作手法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丰富的想象。诗人的想象有来源于民间传说,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的人性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至剡溪,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着诗人美好的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清新与明丽于此可见一斑。 再次,全文紧扣梦游二字,但诗人描绘梦游图景,并非是为了追求虚空的幻想,这一点可从古来万事东流水 几句读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这时,我们就会明白
9、梦中游历,正折射出诗人现实生活的苦闷,浪迹山水,寻仙问道,是为了心灵的抚慰。再联系到此时,作者已被排挤出长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恍若天外飞来之笔,痛快淋漓地一吐对权贵的憎恨和蔑视,诗人豪放不羁的形象如立纸上,意境拓展升华了. 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写下这首即景抒情的诗篇。 在品析这首诗时,首先要把握这首诗的宽阔宏伟的意境。前四句写景,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拆 (分裂之意) 浮
10、以拟人手法,以神奇的想象,写出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诗的意境开阔宏丽。 其次,作者此时已是58岁的老人,既老且病,生活异常困窘,心情颇为郁闷;再联系其一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日月浮三字,用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着自 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亲朋元一字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叹.但戎马一句使笔力再次张扬,借对战争的关注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一个涕捆流流露的是对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的万千感慨,意境深远、蕴藉,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再次,全诗写景、叙事以情为主线,转化自然;想象、夸张、拟人、对比等手法的运用,使得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
11、,营造了悲伤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的诗境. 最后,从炼字的角度,可以分析一下营闻今上中隐含的情感,分析一下诉浮所描绘的洞庭湖独特意境。 学法指导 本单元话题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重点是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对诗歌意境的更深层次的品析和欣赏,因此,在学法上作以下的指导。 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来说:第一,要掌握意象、意境等概念。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鉴赏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境是一种情和景融合营造出的艺术境界、一种氛围.比如夜归鹿门歌中的山寺、鸣钟、夜月、岩扉、松径等景物(意象)就组成
12、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 此外,不同的作家在使用意象时往往有一种偏爱,例如在纳兰的爱情诗中他多次运用梨花 回廊等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第二,要引导学生掌握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风格以及创作手法。主要内容可以从课文注释、课后链接中进行筛选,这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来说:第一,要让学生明白感受诗境的关键之一在于有感情地吟咏、诵读.比如夜归鹿门歌是一首七言古诗,语调流畅,语言质朴,在诵读时可品味 流转自如的韵律感;菩萨蛮(其二)每两句换一次韵,切仄韵、平韵重复回环,这种复叠之美也只有在吟咏中才能感受.同时这也为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教学做铺垫. 第二,联想、想象。只有通过联想、想象
13、,才能把简单、孤立的一个个意象,进行画面的组合,从而深刻理解蕴含的情感。譬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神奇,夸张大胆,愉悦、向往、紧张、欣羡、失落、不平、自信复杂情绪此起彼伏,现实、梦境、理想恍惚迷离。天姥山的伟岸俊逸、梦境的凶险、神仙世界的瑰丽、青崖之间白鹿的超尘脱俗、放浪形骸的种种意象、画面,只有借助于联想、想象才能充分还原、组合,从而真切地欣赏到诗的意境,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掌握诗歌一些基本方法.比如夜归鹿门歌登岳阳楼寄情于景的写法;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想象、夸张、比喻、对比、反衬等手法;菩萨蛮结尾的不合常理的委婉写法等等.在表达上: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
14、角度思考;三是尽可能用诗化的语言 (简洁优美)组织答题。 第四,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可以较多地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比如把同是田园诗派的王维和孟浩然进行比较,把不同创作风格的李白、杜甫进行比较,把豪放派的苏轼和婉约派的姜夔进行比较,比较主旨,比较风格,比较表现手法,比较语言风格,比较意境等等,化繁为简,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准确把握每一个作家的主要特点,培养开放性的、综合性的思路,达到学习的目的。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来说: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升审美的境界。比如春江花月夜感悟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梦游天姥吟留别欣赏对天姥山神仙
15、洞天气象万千的描绘;夜归鹿门歌感受诗境的平淡自然,优美恬淡,脱尽尘世烟火;登岳阳楼欣赏洞庭湖的壮阔景象,领会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菩萨蛮(其二)欣赏春水、画船、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营造出的江南水乡景色美,江南民居生活美的意境. 教学评价 阅读和鉴赏的课程目标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因此,设计单元题型如下: 积累和运用 设计说明:掌握文本涉及的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风格及其历史的地位,记住一些名篇名句,提高鉴赏能力,为今后诗歌的进一步学习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 1、李白杜甫,世人李杜并称。 2、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
16、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能力与拓展 设计说明:利用单元主要作品,考查学生对单元教学重点一一诗情诗境的分析、理解。比较阅读是从开放性的思路和综合性来考虑。 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1.从千岩万转路不定到水搪搪兮生烟,写了哪些景?所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试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原因。 答:所写的景物包括:山花、岩石、倏忽变化的暮色、熊的咆哮龙的长吟声、深林、层巅、沉沉黑云、升腾的烟气等。 景物的特点是不亮丽,满含阴郁。此时作者离开山东欲南下吴越游历,留别表面是临行前向东鲁朋友告别,但真正原因是遭受排挤,心中郁结愤慧.因此这里的烟水 青云等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感情合为一体。
17、 2。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 的仙人盛会呢7 (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如何呢7) 答:(一说)梦中仙境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二说)梦境就是其长安生活的印证。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却无法与他们合拍,梦醒时分才感到古来万事东流水.他的梦醒即表明了与这种生活的彻底决裂. 阅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和王维归嵩山作),比较两首诗歌在意境上的异同
18、。 答:相同点:这两首诗歌在意境上都具有优美、恬淡的特点,都表达了对归隐的向往,都表达了闲适自得的心情. 不同点:夜归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诗境平谈自然,优美恬淡,脱尽尘世烟火,但惟 句也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归诗的景象充满变化,恬淡清新。归隐途中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景物,使得诗歌充满黯谈凄凉色彩,从而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心境。 阅读菩萨蛮,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所蕴含的内容和感情。 答还乡一句,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作者写得很旷达,但却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这样一来,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从而委婉地流露了有乡不能还的苦衷,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所以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这样,全词就体现了韦庄词似达而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