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苏教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65778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苏教版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苏教版年级:姓名:- 8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建议用时:40分钟)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应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B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主要是通过改变年龄组成来控制害虫数量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颜色过艳或脱落均会增大误差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不会影响该种群的K值C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无法做出比较,A错误;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

2、虫主要是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影响出生率,进而实现了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B错误;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会使得该种群的K值降低,D错误。2(2020武汉市高三质检)任何自然种群是不可能无限增长的,种群达到一定密度后,就会因某些限制因素的作用而停止增长。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与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样方法可以用于调查某些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小动物种群的密度B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够间接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C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群死亡率随之增高,这可能与种内斗争加剧有关D改善限制种群增长的环境因素,则该种群密度会增加,导致丰富度提高C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些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

3、小动物种群的密度,A错误;种群的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种群密度增加,但物种数量不变,群落的丰富度也不会提高,D错误。3假设某种群的K值200,如图表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S1所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若该种群为海洋中的某种鱼渔业捕捞后种群数量应不低于S3C若该种群为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则对其防治越早越好D若该种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会减小A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是在种群数量为K/2时,此时(K值种群数量)/K值0.5,A错误;为了保证持续收获海产品,使种

4、群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捕捞后种群数量维持在K/2,即(K值种群数量)/K值0.5,对应于S3,B正确;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需将其数量控制在S3点之下,则对其防治越早越好,C正确;若该种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会减小,D正确。4(2020湖南郴州调研)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调查方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甲地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即可B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C调查种群数量较少的陆生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并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D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后取平均值C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相关知识。

5、采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计数甲地所取样方中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所取样方的总面积,A错误;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应该用等距取样法,B错误;调查种群数量较少的陆生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并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不能去掉采集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而应该把所得的数据相加后求平均值,D错误。5(2020浙江绍兴阶段考)在某开阔农场,白天常见到菜粉蝶、黄蜂、采采蝇等生物的活动,而晚上则可看到尺蛾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限的资源常引发菜粉蝶、黄蜂、采采蝇等种群的种间竞争B尺蛾在夜间活动时种群呈均匀分布C不定时利用紫外灯诱杀雄蝇,可改变采采蝇种

6、群性别比例,使种群发生非周期性波动D该地区群落具有较明显的昼夜交替现象B本题考查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有限的资源常引发菜粉蝶、黄蜂、采采蝇等种群的种间竞争,A正确;尺蛾在夜间活动时具有趋光性,因而种群呈集群分布,B错误;不定时利用紫外灯诱杀雄蝇,可改变采采蝇种群性别比例,影响其出生率,使种群发生非周期性波动,C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地区群落具有较明显的昼夜交替现象,D正确。6如图为液体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此时无种内斗争B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b点会上升Ccd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负相关D该种群的K值

7、只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有关B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但此时种群中仍存在种内斗争,只是种内斗争比较弱,A错误;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改善了酵母菌的生存环境,酵母菌的K值会增加,B正确;cd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正相关,均下降,C错误;该种群的K值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pH和有毒代谢物等因素有关,D错误。7(2020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模拟)“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同时,随着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而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请

8、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其大小是由_(填种群特征)直接决定的。(2)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其含义是_。(3)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以个体_为代价,从而维持着这种自然的平衡。(4)据报道,某年欧洲老鼠数量极多,众多老鼠争相做出“自我牺牲”,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抵达北冰洋集体“自杀”,这种现象属于_。解析(1)动物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其大小由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直接决定。(2)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其含义是种群数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增

9、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3)种群数量的增加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以个体重量的减少为代价,从而维持着这种自然的平衡。(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欧洲老鼠数量极多,众多老鼠争相做出“自我牺牲”,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抵达北冰洋集体“自杀”,这种现象属于自疏现象。答案(1)种群密度 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2)种群数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3)资源和空间重量的减少(4)自疏现象8(2020陕西省西安八校高三联考)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所

10、示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充量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甲乙(1)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狭翅雏蝗密度在_(头/m2)时,对牧草产量增长最有利。(2)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由图乙可知,农业工作者分别在图中_点进行了农药防治。e点与a点相比,种群_(填“是”或“否”)发生变化。(3)图中e点时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生物防治除引入天敌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答两点)。(4)g点之后蝗虫数量重新达到新的动态平

11、衡,处于K值(即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_。解析(1)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牧草产量,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类;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当狭翅雏蝗密度在5头/m2时,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时,牧草产量会增加,对牧草产量增长最有利。(2)样方法主要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范围比较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跳蝻等),故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由于农药防治中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害虫群体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变差,故农业工作者分别在图中a、b、c、d 点进行了农药防治;e点与a点相比,种群密度降低,种群中抗药性的基因频率上升,种群是已经发生变化。(3)生物防治除引入天敌外,还可以采取的

12、措施有引入与该生物有利于人们的竞争者、引入该生物的寄生者等。(4)g点之后蝗虫数量重新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处于K值(即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答案(1)牧草产量5(2)样方法a、b、c、d是(3)引入与该生物有利于人们的竞争者、引入该生物的寄生者(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9(2020安徽省十校高三检测)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X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进行的实验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实验组别实验处理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实验1?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培养实验2

13、培养液10 mL,加入干酵母0.1 g,环境温度28 实验3培养液10 mL,加入干酵母0.1 g,环境温度5 A.实验1处理应为培养液5 mL,加入干酵母0.1 g,环境温度28 B实验2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其对应的实验结果为曲线a所示Cb组前6天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增加培养液后曲线与a一致D计数时若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须通过预实验确定最适稀释度再进行统计B实验1处理应为无菌水10 mL,加入干酵母0.1 g,环境温度28 ;若为培养液5 mL,加入干酵母0.1 g,环境温度28 ,曲线前期应上升较快,A错误;实验2养分充足、温度适宜,起到了对照作用其结果对应曲线a,B正确;

14、b组对应实验3,前6天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若增加培养液其曲线也无法与a组一致,因其还受温度制约,C错误;计数时,若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可适度增大稀释度,预实验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并不能确定最适的稀释度,D错误。10(2020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期末)南极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它们主要摄食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同时也是部分鱼类、企鹅、海鸟、鲸、海豹等生物的饵料,在南极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南极海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南极磷虾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长期捕食磷虾的生物中,蓝鲸长有密集的鲸须,食蟹海豹的牙齿具有复杂缺刻、能够彼此交合,这些过滤结构为捕食成群的南

15、极磷虾提供了方便,体现了生物体的_相适应的特点。(2)蓝鲸是南极海域捕食磷虾量最大的生物。当极昼来临,蓝鲸在南极海域聚集,它们潜入一定深度捕食,回到水面排泄,鲸粪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铁等,这种行为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对缺乏矿质元素的极地表层水域非常重要。此时,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暴发性生长,其原因是_(写出2点)。(3)据调查,磷虾的数量已经连续数十年呈下降趋势,具体原因还不十分确定。图中所示为最近100年蓝鲸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你认为这种变化会使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增加、减少,还是无法确定?请阐述你的理由。_。(4)虽然南极磷虾资源蕴藏量巨大,但人类开发利用仍然需要十分谨慎。若想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

16、效益双赢,应采取怎样的措施?_。解析(1)南极海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依据题干信息“南极磷虾主要摄食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同时也是部分鱼类、企鹅、海鸟、鲸、海豹等生物的饵料”可知,南极磷虾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这些过滤结构为捕食成群的南极磷虾提供了方便,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蓝鲸捕食磷虾后又把鲸粪排出水面,在微生物的分解下为浮游植物提供丰富的氮、磷、铁等矿质元素,这样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促进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同时鲸大量捕食磷虾,磷虾数量下降,浮游植物被捕食量减少,以及极昼的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有利于浮游藻类快速地繁殖等原因,最终促进表层水体中浮游

17、植物暴发性生长。(3)磷虾种群数量不仅仅受蓝鲸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影响。由下降的蓝鲸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也无法确定磷虾种群数量,因为蓝鲸种群数量减少对于磷虾种群数量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上会有不同,具体结果难以确定。(4)为了更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对于南极磷虾应做好以下几点,划定捕捞区域,限定捕捞时间和捕捞量。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根据资源量,确定捕捞量等等。答案(1)生物群落消费者结构与功能(2)物质循环鲸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为浮游植物提供矿质营养;极昼的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有利于浮游藻类快速地繁殖;鲸大量捕食磷虾,磷虾数量下降,浮游植物被捕食量减少(3)不确定,蓝鲸种群数量减少对于磷虾种群数量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上会有不同,具体结果难以确定(4)划定捕捞区域,限定捕捞时间和捕捞量。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根据资源量,确定捕捞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