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41、了解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1)根尖的概念: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根尖。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根尖的结构
分生区:分裂形成新细胞。
伸长区:增加根的长度。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42、种子萌发所必要的外界条件
内部条件
①种子本身发育完整 ②完好无损
种子萌发的条件
③通过休眠期 ④种子的寿限期
外部条件
①适量的水分 ②适宜的温度
③充足的空气
43、了解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1)根是植物吸小的主要器官,根尖中成熟的根毛细胞吸水能力最强。
(2)根吸收水分主要在根尖进行。
(3)根毛细胞吸水原理: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4)水分进入根的途径:土壤溶液 根毛细胞 根毛细胞 内各层细胞 导管。
44、了解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无机盐
作 用
缺乏的现象
氮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使枝叶繁茂
植株矮小新叶淡绿
老叶黄色枯萎
磷
促进幼苗发育和花的开放,
种子提早成熟
植株矮小,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
钾
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
形成和运输
茎秆细弱、易倒状,叶色黄,老叶焦枯并蜷缩。
不同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作 物
白菜、菠菜
番茄、小麦
马铃薯、甘薯
主要生产
叶
果实、种子
茎、根
施 肥
氮 肥
磷 肥
钾 肥
45、知道光合作用原料,产物
(1)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2)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有机物)、氧气
46、知道光合作用场所、功能
(1)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氧化碳+水
光 能
淀粉(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4)光合作用的实质:
一是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二是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储存能量。
47、了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及意义。
(1)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①促进根吸收水分。
(2)意义
②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③降低植物体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灼伤。
④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减轻干旱。
48、了解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意义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吸进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公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能量
(3)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意义: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力提供能量。
(5)呼吸作用的强弱:主要受温度、水分、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的影响。
49、了解动物学习性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1)学习性行为:也称后天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不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如:狗熊钻火圈、小狗做算术等)
(2)先天性行为:动物生下就有的行为,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如:蜜蜂采蜜、蛇冬眠、鸟类迁徙等)
(3)学习性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50、了解细菌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1)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鞭毛、萎膜、芽孢。
(3)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生活在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游离的氮转变成含氮的物质,供豆科植物利用。甲烷细菌能产生甲烷(沼气)是宝贵的生物能源。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等能毒杀松毛虫、玉米螟、菜青虫、棉铃虫等多种农林害虫,利用它的制作生物杀虫剂。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防止环境污染。
在食品工业上,利用醋酸杆菌制醋,利用棒状杆菌制味精,利用乳酸菌制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
生活在人和一些动物肠道内的大肠杆菌,能够合成维生素B2和维生素K。大肠杆菌还要科学家们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好材料。现在利用生物手段,人们已经能够让大肠杆菌来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等贵重药物了。
52、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子,但数量很大,分布极广,微生物中绝大多数营腐生生活,有的营寄生生活,还有的与其他生物共生在一起。因此它们在生物圈中有不同的作用。
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但是地球上并没有被越积越多的动植物遗体所充塞,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养料也没有枯竭。原因是自然界中大量的腐生细菌,腐生真菌。能促使动植物遗体逐渐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为制造有机物提供了原料。可见,腐生微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