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作者: 日期:2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2、,由于家长的保护意识过强,使得许多孩子缺少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机会,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一、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的心理氛围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在一年级实施合作交流学习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 开学第一天,30张幼稚的脸映入了我的眼帘,从那一刻起我就着手了解这批孩子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通过半个月的观察、交流、学习,我把他们粗
3、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一个优秀、两个良好、二个较差分成了六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并每组派送1名学习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合作意识较领先的学生担任组长。6 人分三个方向围坐一起,彼此之间相互友爱,互帮互助,民主平等,内心不失轻松、愉悦感。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进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会发生一些变化,我就根据实际,适当更换组长,让学生人人树立只要我努力,也有机会当组长”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
4、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1) 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
5、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如,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就随机应变:”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2) 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
6、语言更难以正确表达,他们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确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寄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中,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循序渐进,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例如,在教9加几时,我创设了小朋友感兴趣的小猴卖桃子的情境:10个一盒装的盒子里有9个桃子,盒外有4 个桃。要求小朋友帮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几个桃?借助这一情境,我分三个层次训练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第一层次:让学生借助桌上的学具边操作边表达:从盒外的4个桃子中拿出1 个桃子放进盒子,盒里的9 个桃添上1个凑成10个,10个加盒外3 个得13个。第二层次:教师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过程,设计好板书,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维图式:
7、 ,让学生看着思维图式,清楚完整地表达计算过程。第三层次:脱离各种模式,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让学生看到9+4就能说出计算过程和得数,那就是看9分4,把4 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得13。一定的情境,直观的操作,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训练,为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 2、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学生说是以听为起点的。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说,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1) 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
8、密切联系的素材。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此时此刻,此材此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懂老师的要求. (2) 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
9、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例如,在教学数20以内的数时,我让学生各自数一数: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当学生不约而同报出20根后,我又说你是怎样数的谁来说给大家听听?被我请到的第一位学生站起来一根一根地数到了20根。我又问谁还有不同的数法吗?这时我看到了一张充满自信的脸举出了稚嫩的手,他站起来,说出了触动大家心弦的数法:我是两根两根数到20根的。受他的启发,四根四根,五根五根等数法顿然而生。我不失时机地称赞道:象同学那样专心听他人的讲话,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更好的方法,真棒!作为教师,把
10、握住这种成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促使其在今后的课堂上听课更专注. 3、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一年级儿童同样如此。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说、听的习惯,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它同学的思维过程中正确作出判断,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不足和遗留,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就几和第几的教学,我出了一道开放性题,看下面图形:,你认为排在第几个?第一位同学说:我认为排在第4个;第二位说:排在第3个.就这两种回答后,一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思维判断,肯定了第一位同学的说法,也有一部分同学肯定了第二位同学的说法
11、,其间也出现了两种都同意或都不同意的学生。究其原因,同出一处:听了他们的回答,我觉得应该这样说才好才对,从左往右数,排在第4 个,从右往左数,排在第3个.有根有据的思维,作出了正确的评析。 良好的说、听、评析个体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为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会说、会听、会评析了,小组间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活动,也才能使合作交流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群体合作指围绕明确的学习要求,共同探究,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个人学习目标的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小组整体目标,达到预期学习要求。通过自身的教学
12、实践,我觉得要培养以下两个方面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1、培养组内学生共同探究的习惯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就十几减9教学为例,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盒内10个桃,盒外3个桃),让学生先独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样从13 个桃中拿掉9个桃,要求边操作边轻声讲述拿桃过程。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尽显各组。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2、3、9,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先从一盒10个桃中拿掉9个,再把盒内剩下的1个和盒外3 个合起来得4个;有的说: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
13、个,再拿去盒内的6个,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从盒内拿出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还有的说:我是想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共同探究,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面对这些算式,我一一加以了肯定。随后,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题129=,169=,通过对学生所选算法的统计,得出大多数小朋友用做减想加的算法,达到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结合。 2、培养组际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促进了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例如,在教学
14、十几减九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组际相互竞争的氛围:观察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89=8 19-9=10这九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多秘密大?老师的话音刚落,情绪高涨的各组同学已围在一起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等到大组交流时,小组长们都争着第一个发言,有的组长说组里的小朋友们发现了三个秘密,有的组长说发现了四个秘密,还有一个组长说发现了五个秘密。于是我从发现秘密少的组开始汇报:我们组发现的第一个秘密是减号前面的数从上往下看,一个比一个大1;第二个秘密是减号后面都是9;第三个秘密是算出来的得数从上往下看也是一
15、个比一个大1。接着我请发现四个秘密的小组补充:有的说,我们发现减号后面的数和等于号后面的数合起来正好是减号前面的数;有的说我们发现当减号后面的数都是9时,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就越来越大,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小,得数也越来越小.最后发现五个秘密的小组还补充道:我们发现把减号前面这个数的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几加起来,就是减去9的得数。交流结束,我先肯定了各组的积极思维,更突出表扬了发现当减号后面的数都 是9 时,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越来越大,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小,得数也越来越小这一秘密的小组.竞争的诱惑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通过合作探秘,同学们从中了解了有趣的规律,同时也促进了创新
16、热情和创新意识。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小组合作学习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使得大家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吸收营养,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而教师让学生分组汇报时,汇报的学生又要把全组的意见加以综合,加以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条理性都得到了训练,得到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交流、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7、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索以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探索过程中,能使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去学习,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学习;小组合作能为学生提供群体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它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促使学生间的交往,促使学生参与倾听、表达、协作、竟争;在辩论过程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特别有利于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开展小组合作探讨学习是社会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
18、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些做法:一、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如果学生不具备合作技能,在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这些都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
19、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我认为,这些合作技能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持之以恒,还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1帮助学生建立互赖互助的关系在每一次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必须依靠每一个成员的协作;只有每个人完成自己的目标,小组总的目标才能实现;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在小组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角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要使小组成员认识到他们都属于该小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实现目标.在实践中,我们创设适当的
20、情境,让学生分别表演相互体谅和相互排挤两个不同的角色 ,然后发表看法,相机总结出体谅别人的一些常用语言,如:“你说得真好、“你的意见是对的,“我能够接受”;“对不起”,“没关系”,“你先来”,“慢慢说”,“请认真的听总结过后,让学生自己到小组中实践,感悟。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善于表达合作学习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放在首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时要学会自控守纪,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在倾听的过程中能够适当的记录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让小组长指定轮流发言,力求每个成员都参与交流,提高弱式群体的参与意识。3教会学生学会欣赏,微笑接受在交流中,学生既要
21、学会欣赏自己,又要学会欣赏他人,耐心倾听同学的发言之后,如果某个同学的看法和意见非常有道理,可以真诚的说:“你的见解真棒!”“这种算法真好!”“你真聪明!”另外,别人在向你提意见的时候,请注意倾听,如果他(她)说得对,请表示感谢;可以握手、拍手;如果不对 ,请笑一笑,或者说出自己的理由.4引导学生以诚相待,互助互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中都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在异质小组中,每一组或者每一次不同的活动都会有一两个相对弱势的学生,很多学生对他们排斥、冷漠,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弱势学生的存在,教育学生从学习体谅他们开始,让弱势学生从体谅中感受温暖,也让提供帮助的同伴从中感受“予人玫瑰手可留香”的快
22、乐。在我们的小组中有这样一个规定:当同伴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目标后,其他成员应该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或者说一句真诚的表扬,投来一个赞许的目光。我们还规定只有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完成任务才能够得到“最佳小组”的奖励。如果有小组成员主动、热心、耐心地帮助同伴实现目标,可以得到“乐于助人奖”。 二、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获得自信;让学习优良的学生更有提高的平台。此外,在合作中,小
23、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报告者、总结者、记录者、检查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例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2教师作为总设计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跟教师的设计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
24、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巡视于各组之间,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三、合作前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具体明
25、确的合作要求是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还有小组应该怎样分工,组长应该怎样组织,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做什么、怎样做,都要使学生明确.在提要求时我是这样把握的,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的要求要让学生重复一遍,加深理解;复杂的要求要用文字的形式出示;对于不容易理解的要求教师还要进行适当的讲解。而不能提出“下面你们进行小组讨论”,或是“你们在小组内说说吧”这样模糊的要求,否则就会形成少说
26、一句话,十句补不上的被动局面,会使很多小组在合作时无所适从,合作效率会大大降低.例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教学时,给出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我提出这样的要求:(1)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得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2)所用的小正方形的数量越少越好。(3)把结果记录下来。(4)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要求明确了,学生合作的目的性就更强了,合作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5、内化合作需要,提高合作效率. 在教学中,要顺畅、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焕发活力,那必须要使学生有合
27、作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有合作的需要。例如:组织一些游戏,如:开火车比赛,小组计算接力赛,让学生发现需要和别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也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到社会环境中去收集数据、量量算算、调查生活中的数学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一种体验,感觉到合作是一种富有乐趣、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量长度”时,我让孩子们一组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一组测量舞台的长和宽;一组测量砂坑的长、宽、深;一组测量花埔的长和宽;任务一公布孩子们各尽所能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
28、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既要关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变化、发展,包括知识技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发展. 6、注重合作过程的交流与评价。 把合作活动原则实施于教学过程,就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发现。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交流、评价也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
29、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例如,在“平面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中,我让学生一起合作回忆探究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操作中更深刻地理解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他们明确应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课后,布置学生给学校绿化带、舞台铺地砖,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收集数据活动结束后,要求各小组都是以“如果是我做”的语气陈述,努力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当解决问题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由于我们身边的问题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这些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问题,学生有感而发的方法有很多,学生的回答应该
30、说是非常精采的,这既让学生灵活运用了几何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效果真可谓“鱼与熊掌”兼得。我还注意抓住时机,让让学生给每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在掌声中,每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回到了座位;这样一个讨论、评价与补充的完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良好品质,也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和总结归纳的习惯,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体验成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数学见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
31、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当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是也出现许多困惑,比如:(1)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分工不当,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2)在教学过程中哪个环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最恰当把握得不好;(3)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我们学校有的班级有56个学生)个别好动的学生趁机捣乱;(4)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去总结,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最后,作
32、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如具备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进行.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作者:-牛立文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33、点击数: 3562更新时间:20079-12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方式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也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合作探讨问题、交流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纠正、彼此欣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运用还
34、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呢?一、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如果学生不具备合作技能,在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这些都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
35、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我认为,这些合作技能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持之以恒,还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1帮助学生建立互赖互助的关系在每一次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必须依靠每一个成员的协作;只有每个人完成自己的目标,小组总的目标才能实现;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在小组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角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要使小组成员认识到他们都属于该小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实
36、现目标。在实践中,我们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分别表演相互体谅和相互排挤两个不同的角色 ,然后发表看法,相机总结出体谅别人的一些常用语言,如:“你说得真好”、“你的意见是对的,“我能够接受”;“对不起”,“没关系”,“你先来”,“慢慢说”,“请认真的听”总结过后,让学生自己到小组中实践,感悟。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善于表达合作学习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放在首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时要学会自控守纪,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在倾听的过程中能够适当的记录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让小组长指定轮流发言,力求每个成员都参与交流,提高弱式群体的参与意识.3教会学生
37、学会欣赏,微笑接受在交流中,学生既要学会欣赏自己,又要学会欣赏他人,耐心倾听同学的发言之后,如果某个同学的看法和意见非常有道理,可以真诚的说:“你的见解真棒!”“这种算法真好!”“你真聪明!”另外,别人在向你提意见的时候,请注意倾听,如果他(她)说得对,请表示感谢;可以握手、拍手;如果不对 ,请笑一笑,或者说出自己的理由。4引导学生以诚相待,互助互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中都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在异质小组中,每一组或者每一次不同的活动都会有一两个相对弱势的学生,很多学生对他们排斥、冷漠,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弱势学生的存在,教育学生从学习体谅他们开始,让弱势学生从体谅中感受温暖,也让提供帮助的
38、同伴从中感受“予人玫瑰手可留香”的快乐。在我们的小组中有这样一个规定:当同伴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目标后,其他成员应该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或者说一句真诚的表扬,投来一个赞许的目光。我们还规定只有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完成任务才能够得到“最佳小组”的奖励.如果有小组成员主动、热心、耐心地帮助同伴实现目标,可以得到“乐于助人奖”。二、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交流,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交流,才能解决问题,造成:1、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样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2、一些
39、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合作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分析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合作。都哪些情况适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呢?在这里我举一些教学中的例子。1具有探究性的教学内容例如“面积的认识”的教学中,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和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这个问题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单靠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探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合作,学生能想出各种方法,简拼法;画格子密铺法,有的小组画边长1厘米的格子,有的小组画的是边长2厘米的格子;简拼、密铺结合法学生的
40、学习潜能被挖掘出来,使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大大提高。2简单的教学内容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基础好的学生不需要学习就掌握了,中等的学生稍加点拨就可以了,基础差的学生则需要认真学习,学生之间差异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认真讲解,势必会降低一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会觉得没意思.这时如果教师放开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好带差,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进行“货比三家(小数比大小)”的教学时,我就完全放手让学生去研究,让学生在小组内举例、比较、总结方法,学生举的例子很全面,并且很快就能研究出比大小的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在合作中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基础差一些的学
41、生也积极思考、参与,所有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森林旅游”的教学时,根据森林食品店和纪念品商店中所给的条件能提出很多问题,综合应用“元角分与小数”这一单元的知识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内进行分工,轮流提问,共同列式解答,订正答案,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参与性高,兴趣浓,学习效果好,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4。学生的思维出现撞点时例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学生在认识了周长的基础上,完成书上的练习: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1)(2)出示问题后,学生对(1)有争议,有学生认为两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而有的学生认为不一样,我
42、则捕捉学生的这思维撞点,开展小组讨论,其实这时学生也非常乐意合作,愿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而且交流的愿望非常强烈,教师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交流,得出正确答案,在相互启发中,学生真正的理解了。5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这样的解决问题时:小丽借了一本故事书,共150页。她3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她能看完吗?如果不能按时看完,请你给她提个建议。我先让完成第一问:603=20(页)207=140(页)140150一个星期看不完.这个问题的第二问是个开放性较强的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想法之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是学生想出的建议有:最有一天多看10页;第一天多看10页;最
43、后两天每天多看5页;前5天每天多看2页等等。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维方法,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此外还有一些教学内容如当学习任务较大学生一人完成困难时等等也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筛选、总结,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三、合作前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具体明确的合作要求是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还有
44、小组应该怎样分工,组长应该怎样组织,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做什么、怎样做,都要使学生明确.在提要求时我是这样把握的,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的要求要让学生重复一遍,加深理解;复杂的要求要用文字的形式出示;对于不容易理解的要求教师还要进行适当的讲解。而不能提出“下面你们进行小组讨论”,或是“你们在小组内说说吧这样模糊的要求,否则就会形成少说一句话,十句补不上的被动局面,会使很多小组在合作时无所适从,合作效率会大大降低.例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教学时,给出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我提出这样的要求:(1)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得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2)
45、所用的小正方形的数量越少越好。(3)把结果记录下来。(4)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要求明确了,学生合作的目的性就更强了,合作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了。四、合作后进行有效的评价每次小组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合作的过程、方法、态度。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对小组的
46、集体进行评价,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可以评出“配合默契奖、“集体智慧奖”等;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很多时候教师并不能对每个小组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这时可以发挥小组的作用,采用小组内的相互评价,可以评出“最佳发言奖”、“进步最大奖”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还要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经常发给一些小奖励,如小红花、金苹果、小旗子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评价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关注互助、进步是评价的基础,评价不是为了结果,而是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思路,强化积极学习的状态。最后,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如具备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