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初三化学经典知识题库初三化学经典知识题库 单选题 1、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ACaCO3BNaOHCNaClDNH4NO3 答案:B 解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故选:B。小提示: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
2、确的是 A用肥皂水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C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取一杯洛河水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答案:C 2 解析:A、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错误;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不能说个数,错误;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明矾可以加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不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错误;故选 C。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能达到目的是()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镁粉
3、(铜粉)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B 氯化钾(二氧化锰)加足量水,溶解,洗涤,烘干 C CO(CO2)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溶液,并干燥 D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杂质铜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粉,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钾能溶于水,杂质二氧化锰不能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洗涤,烘干得到二氧化锰,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溶液,并干燥,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选项正确;D、氧化
4、钙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碳酸钙不能与水反应,加水溶解、过滤后得到碳酸钙,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3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食品防腐,甲醛浸泡 C燃煤脱硫,减少酸雨 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答案:C 解析:A、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电火花或加热等易爆炸,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错误;C、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化石燃料的燃烧,为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危害,应对燃煤脱硫处理,故选项错误;D、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
5、土壤,深埋电池,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故选项错误。故选 C。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液态氧 C海水 D加碘食盐 答案:B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4 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液态氧是氧气的液体,由氧气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海水由氯化钠、氯化钙和水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加碘食盐由下而上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 B。小提示: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分是看物质的种类,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多选题 6、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Ca2+-钙离子 BMgC12
6、-氯化镁 C2H-2 个氢元素 DO2-2 个氧原子 答案:AB 解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的数目和正负,数字在前,正负在后,故 A 正确;B、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 价,氯元素显-1 价,化学式书写正确,故 B 正确;C、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原子,则 2H 表示 2 个氢原子,故 C 错误;D、化学式在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则 O2表示 1 个氧分子,也表示 1 个氧分子中有 2 个氧原子,故 D 错误;故选 AB。7、下列离子能在含有硫酸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NO3BNa+、CO32-CNH4+、NO3DBa2+、Cl-
7、答案:AC 解析:5 硫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A、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硫酸溶液中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B、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在硫酸溶液中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D、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 AC。8、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 1min 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min 后观察到固体表面变红,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锈蚀过程中吸收热量 B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C实验中铁的锈蚀速率较快,可能是氯化钠加快了锈蚀 D根据锥形瓶体积和吸入锥形瓶中水的体积可以粗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CD 解析:A、实验 1min 后温度计读数上升,说明铁的锈蚀是放热反应,说法错误;B、该实验无对比实验,无法得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说法错误;C、铁的锈蚀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的缓慢氧化,进行的很慢,氯化钠溶液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说法正确;6 D、烧杯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根据锥形瓶体积和吸入锥形瓶中水的体积可以粗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说法正确;故选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