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840985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单选题 1、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A泥沙 B淀粉 C豆油 D蔗糖 答案:D 解析:A:泥沙不溶于水,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不能均一稳定。A 错。B:淀粉不溶于水,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不能均一稳定。B 错。C:豆油不溶于水,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不能均一稳定。C 错。D:蔗糖溶于水,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均一稳定。能形成溶液。D 正确。综上所述:选择 D。小提示: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食品防腐,甲醛

2、浸泡 C燃煤脱硫,减少酸雨 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答案:C 2 解析:A、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电火花或加热等易爆炸,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错误;C、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化石燃料的燃烧,为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危害,应对燃煤脱硫处理,故选项错误;D、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深埋电池,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故选项错误。故选 C。3、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相互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出现的颜色是 A无色

3、B紫色 C蓝色 D红色 答案:D 解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HCl36.5+NaOH40=NaCl+H2O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相互混合,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 D。4、硼氢化钠(NaBH4)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则硼(B)元素的化合价是 A-5B0C+3D+5 答案:C 解析:3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硼氢化钠(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设硼(B)元素的化合价是x,(+1)+(-1)4=0,=+3,则

4、硼(B)元素的化合价是+3 价,故选 C。5、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使用酸性的洗发液可以更好地去除头发上的油脂,使头发更健康 在蚊虫叮咬处,涂抹氢氧化钠溶液,以减轻痛痒 人体健康时,胃液的 pH 一般在 0.91.5 范围内 在冬天,我们教室内因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要适当开窗通风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A全部 B只有C只有D只有 答案:C 解析:使用酸性的洗发液可以更好地去保护头发,但是难以除去头发上的油脂,叙述错误;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在蚊虫叮咬处,涂抹氢氧化钠溶液,腐蚀皮肤增加痛痒,叙述错误;人体健康时,胃液的 pH 一般在 0.91.5 范围

5、内,有利于消化,叙述正确;在冬天,我们教室内因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要适当开窗通风,叙述正确;长期饮用蒸馏水,减少了人体矿物质元素的补充,对人体健康没有益处,叙述错误。故选 C。多选题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CO2(CO)点燃混合气体 BMnO2(KC1)溶解、过滤、烘干 4 C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D木炭粉(铜粉)在空气中灼烧 答案:BC 解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6、。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Cl 易溶于水,MnO2 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铜粉和木炭粉均能在空气中灼烧分别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气体,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C。小提示: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

7、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O2(水蒸气):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B铜粉(木炭):在空气中灼烧 CKCl 溶液(K2CO3):加入适量 C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NaCl 溶液(MgSO4):加入适量 Ba(OH)2溶液,过滤 5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除杂实验的掌握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故可以用来干燥氧气,故 A 正确;B、铜在空气中灼烧会生产氧化铜,虽然除去了杂质木炭,但也使铜变质,故 B 错误;C、

8、碳酸钾与硝酸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钾:K2CO3+Ca(NO3)2=CaCO3+2KNO3,虽然除去了杂质碳酸钾,但是也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 C 错误;D、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MgSO4+Ba(OH)2=Mg(OH)2+BaSO4,生成的氢氧化镁和硫酸钡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故 D 正确 故选择 BC 小提示: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氮气用作食品防腐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吸附毒气 D用 CO 治炼金属 答案:AD 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A、氮气用作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活性炭用于吸附毒气,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6 质,故选项错误;D、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AD。小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