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总结(重点).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31111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总结(重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总结(重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总结(重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总结(重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总结(重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总结(重点重点)超详细超详细 单选题 1、如图为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降解过程中需要用到蛋白酶 B该实验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该实验的关键思路是将 RNA 和蛋白质分开 D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过程中会发生逆转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该实验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降解,获得蛋白质 A、B 和 RNAA、B,此后再将不同的 RNA 和蛋白质重组,观察后代的表现型。A、TMV 降解得到蛋白质和 RNA,用蛋白酶处理将会破坏蛋白质,无法取得预期结果,A 错误;2 B、该实验说

2、明 TMV 的遗传物质是 RNA,不是蛋白质,但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正确;C、据题图可知:该实验的关键思路是将 RNA 和蛋白质分开后再重组,C 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逆转,D 错误。故选 B。小提示:明确实验过程的原理及思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有关 DNA 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 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 BDNA 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CDNA 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DDNA 的复制过程需要 DNA 聚合酶 答案:B 解析:DNA 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 复制条

3、件:模板(DNA 的双链)、能量(ATP 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 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 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DNA 复制结果:一条 DNA 复制出两条 DNA。DNA 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A、DNA 复制时,可能会由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A 正确;3 B、DNA 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 错误;C、DNA 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 正确;D、DNA 聚合酶是 DNA 分子复制的基本条件之一,D 正确。故选 B。3、下列有

4、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进行实验,可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 B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的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D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中出现放射性是 DNA 复制的结果 答案:C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A、噬菌体专一性侵染大肠杆菌,若本实验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则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A 错误;B、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时间过长,

5、有部分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时间过短,亲代噬菌体的核酸不能完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因此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偏大,B 错误;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自身遗传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物质来合成自身组成成分,C 正确;D、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沉淀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导致噬菌体还吸附在细菌表面造成的,D 错误。故选 C。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4 A基因就是遗传物质 BDNA 上的任意一个片段都可以称为基因 C真核细胞中的基因通常是成对的 D染色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 答案:C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6、DNA 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B、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细胞结构的生物中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遗传物质的概念比基因更大,AB 错误;C、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的基因通常是成对的,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C 正确;D、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D 错误。故选 C。小提示:本题需要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理清楚基因、遗传物质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5、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C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答案

7、:D 5 解析: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隐性基因不一定能够表达。A、朱红眼与深红眼基因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A 错误;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若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在后代中不一定能表达出来,B 错误;C、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属于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 错误;D、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即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 正确。故选 D。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染

8、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C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D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 DNA 答案:A 解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A 错误;B、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B 正确;C、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C 正确;D、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

9、遗传物质都 DNA,D 正确。6 故选 A。7、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D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 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A 错误;B、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

10、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正确;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 正确;D、摩尔根用果蝇作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 正确。故选 A。8、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各具有碱基分别为()A8、5B5、8C5、4D8、4 答案:C 解析:7 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五碳糖分别为脱氧核糖和核糖,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碱基有四种,即 A、C、G、T,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有四种,即 A、C、G、U。烟草是植物,既有 DNA 也

11、有 RNA,碱基有 A、G、C、T、U 5 种。烟草花叶病毒为 RNA 病毒,只含有 RNA,故碱基只有 A、U、C、G 4 种,C 正确。故选 C。小提示: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分布及基本组成单位,明确细胞类生物的细胞同时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中,某科研小组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下图,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 100%,本组数据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 B细胞外的32P 含量有 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

12、染细菌 C上清液中35S 先增大后保持在 80%左右,原因是大约 20%T2噬菌体没有与大肠杆菌分离 D细菌或病毒作为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材料优点之一是个体很小,结构简单,都可在培养基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答案:D 解析:分析曲线图:细菌的感染率为 100%;上清液35S 先增大后保持在 80%,说明有 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上清液中32P 先增大后保持在 30%左右,说明有 30%的噬菌8 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位于上清液。A、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 100%,即本组数据作为对照组,说明细菌没有裂解,A 正确;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

13、验中,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很重要,如果时间过短,部分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如果时间过长,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入细菌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含32P 噬菌体。由题分析可知,细菌并未裂解,因此细胞外的32P 含量有 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B 正确;C、上清液35S 先增大后保持在 80%,说明有 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C 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依赖活细胞生存和繁殖,其不能单独在培养基中繁殖,D 错误。故选 D。10、有关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时间越长

14、,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涉及的 RNA 只有 mRNA 和 tRNA C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能体现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 D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 答案:D 解析: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A、合成子代噬菌体 DNA 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

15、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中有少数含有亲代的 DNA 链(含32P),且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数目越多,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A 错误;9 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涉及的 RNA 有 mRNA、tRNA 和 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B 错误;C、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 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没有逆转录和 RNA 的复制过程,C 错误;D、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D 正确。故选 D。小提示: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噬菌体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点是对于该实验的误差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