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全部重要知识点1单选题1、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归来后,梁启超主张对西方学说不应盲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这表明梁启超A与其前期的维新改良思想分道扬B成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C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D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答案:C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对中西方文化持绝对化的态度,而梁启超主张对西方学说不应盲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反映了他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C项正确;仅由材料
2、无法得出梁启超与其前期的维新改良思想分道扬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梁启超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没有表明梁启超成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也不能说明梁启超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排除B项、D项。故选C项。2、如表是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项目18721894年18951913年商办设厂数53463资本(千元)469790801资本所占比重9.6%41%官办和官商合办设厂数1986资本(千元)1619629469资本所占比重33.1%13%A洋务运动破产B列强侵略减轻C产业结构变化D民族工业发展答案:D解析:商办的比重从9.6%增长到了41%,反映了民族工业
3、的发展,D项正确;洋务运动破产是1895年,从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排除A项;列强侵略不断加剧,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结构,排除C项。故选D项。3、罗威廉的史学著作红雨采用了“长时段和小地域结合的研究方式,“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以及太平军和捻军叛乱期间,麻城都惨遭屠戮,可麻城的共和革命却是罗曼蒂克、甚至温文尔雅的,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被推翻了。”材料中的“共和革命”应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答案:B解析:由材料“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被推翻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共和革命”应是辛亥革命,B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并没有推翻帝制,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
4、动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放运动,没有推翻帝制,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此时帝制已经被推翻,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1904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创立通海垦牧公司,专门用于收购苏北海滨的盐场荒地。1914年以来,通海垦牧公司从淮南垦务局贱价买到许多土地。此外,大生纱厂所得到的借款,也大量用来兼并土地。张謇的做法A受到“实业救国”思潮影响B缓解了民族资本的资金压力C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D有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答案:C解析:题干中张謇将企业积累的或筹集而来的资金大量用于购买土地,没有用来经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影响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民族工业
5、的发展壮大,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张謇兼并土地的做法是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排除A项;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土地,会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大生纱厂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此,排除B项;张謇的做法并不会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无法得出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5、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在对教育改革实施规划和监督时,时刻不忘贯彻“中体西用”思想,并将其具体细化为“忠君”“尊孔”“尚公”等教育宗旨。清政府的这些做法A意在恢复传统的纲常伦理B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C注重控制民众的精神意志D违背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潮流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时刻不忘贯彻中体西用思想”“忠君”“尊孔
6、”等信息可知,清政府特别重视在新学教育中对传统纲常伦理,即所谓“中体”的强调,这说明清政府注重控制民众的精神意志,从而维护自身统治,C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中体西用”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C项。6、蔡元培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指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欧洲文艺复兴时“把各民族的方言利用为新文学的工具,在意大利有但丁、朴伽邱(薄伽丘)、马基亚弗利等”。与此相类,“我们的复兴,以白话文为文学革命的条件,正与但丁等同一见解”。蔡元培意在表明()A章回体白话小说的复兴B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C文学革命的形式与价值D革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7、答案:C解析:材料“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说明文学改革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我们的复兴,以白话文为文学革命的条件,”体现不出章回体白话小说,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排除B项;革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7、1916年后中国棉花产量减少,而棉纺织工业却迅速发展,出现原料危机,只得依赖进口洋棉。而且本国提供的棉花“棉质且甚劣竭其能力但能纺二十支纺以下之粗纱至欲纺三十二支、四十二支之细纱则必仰给于印、美、埃及棉。”这反映出,当时A中国农业发展的落后与停滞B中国落后农业生产对工业的制约C中国民族棉纺织业依赖进口D近代中国
8、工业化发展缓慢的根源答案:B解析: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对工业的制约,表现在难以提供足够的工业原料,还表现在所提供原料质量低劣不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B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农业发展的落后与迟滞制约着近代民族工业的顺利发展,排除A项;当时,中国民族棉纺织业部分依赖进口,但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C项;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缓慢的根源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的,排除D项。故选B项。8、结合下侧辛亥革命形势图,对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评述,正确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完成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C充分发动了全国各地群众的力量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答案:A
9、解析:根据所学,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任务,也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更没有解决矛盾,排除BCD项。故选A项。小提示:9、日俄战争结束后,立宪纪闻撰文称“及甲辰日俄战起,识者咸为之说曰,此非日俄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就连驻法公使孙宝琦、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等官僚也纷纷上书朝廷,奏请立宪,清政府最终决定变法。这表明,晚清政府A意图变革封建专制统治B决定变革政体深受形势影响C适应民主共和历史潮流D利用帝国主义矛盾开展变法答案:B解析:日俄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包括驻外公使、地方督抚在内的知识分子,强烈
10、呼吁变革政体、实行立宪,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表明晚清政府决定变革政体深受国内外形势影响,B项正确;晚清预备立宪意在维护而非变革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晚清政府并未因为日俄战争和官民请愿立宪而实行民主共和,排除C项;日俄战争爆发时,清政府已经沦为了列强以华治华的工具,其改革是为了讨好列强,并非利用帝国主义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10、“晚清怪杰”辜鸿铭在春秋大义中把中国人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此书一出,轰动西方,后被译为多种文字。这表明A中
11、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二战严重冲击了西方文明C西方工业文明已经彻底破产D种族之间存在着优劣之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辜鸿铭认为中国人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种族之间不存在着优劣之分,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图为对近代某历史事件影响的叙述。该事件是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导致了文艺领域的变革,形成广泛的文艺革新运动打破了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结构发生了新的
12、根本性变化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冲击陈旧腐朽的旧文化”“文艺革新”“打破了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是在政治领域的变革,而非文化,排除A、B、C项。故选D项。12、陈独秀1916年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他主张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发动工农群众运动C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D提高国民思想觉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知,陈
13、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后,虽然名义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但是共和、立宪均未能得到较好贯彻,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乃是促使民众觉悟,进行思想文化上的革新,D项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916年”可知,此时清朝已被推翻,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工农群众运动,排除B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属于文学革命,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3、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割裂旧文化。但有学者指出,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这一学者的观点A过于强调了新旧文化的对立关系B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竭力推崇C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D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答案:
14、D解析:材料“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体现的是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未完全割裂新旧文化之间的联系,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旧文化之间的联系,非对立,排除A项;材料与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推崇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14、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文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
15、命的主要意义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中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C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可得出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民主共和观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生活,而不是政治制度,也不是教育,排除BC项。故选D项。小提示:15、下表所列为1915年9月到1917年8月间新青年上发表的部分文章篇名。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A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B肇端于新青年的创刊C以自由和民主为旗帜D实质上就是一
16、场文学改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敬告青年”、“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吾人最后之觉悟”、“文学改良刍议”、“复辟与尊孔”可得,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些文章肇端于新青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单从篇名中无法体现出内容中的自由与民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一点“文学改良刍议”,以偏概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填空题16、经过_年_月_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_,_为都督_年_月_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诞生_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_结束1912.2.
17、15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防止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颁布_,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地位:实际上确立了_是_答案:19111010湖北军政府黎元洪191211孙中山1912年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责任内阁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解析:根据所学,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其他各军的士兵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18、,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等等。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17、_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答案:袁世凯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
19、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随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政府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方清政府势力,在上海举行和谈,史称南北议和。18、兴起(1)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2)主要阵地:_和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_、鲁迅、钱玄同。答案:青年杂志北京大学胡适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1)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19、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废旧布新,改用_
20、颁布_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革除_,接受_的新习俗、新风尚答案:阳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纸缠足陈规陋习文明开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废旧布新,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纸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革除陈规陋习,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20、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1)原因内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_民间兴办实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特别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_、提倡国货运动。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2)表现:以荣宗敬、_兄弟的面粉厂和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
21、速发展壮大。(3)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_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答案:鼓励日货荣德生产业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表现与影响。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特别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表现:表现: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面粉厂和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21、军阀割据混战(1)军阀割据派
22、系首领支持者控制地区直系_英美支持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段祺瑞日本支持皖、浙、闽、鲁、陕等省奉系张作霖_的靠山东北三省(2)军阀混战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_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答案:冯国璋日本北京政权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称帝失败,不久死去,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驭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主要包括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持下,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奉系的张作霖
23、,同样以日本为靠山,占据东北三省。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冯国璋;日本;北京政权。22、1917年初,_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即聘请_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答案:蔡元培陈独秀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即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23、积极方面(1)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的_革命。(2)这次革命推翻了_,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_政体,传播了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_解放,促使社会经
24、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思想的藩篱,打击了_,为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答案: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清王朝统治君主专制制度共和民主共和思想封建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民族资本主义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4、_期间,西方列
25、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25、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激起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_。(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各军士兵纷纷响应,起义军控制了_(3)结果:成立_,推黎元洪为都督。(4)影响:武昌起
26、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答案:保路运动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解析:(1)有利时机: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激起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保路运动。(2)各军士兵纷纷响应,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3)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1年建立起来的德意志帝国是普鲁士势力的放大版,其宪政架构也继承了普鲁士原有的“宪政”精神,统治阶级积极“防御”的特点更加明显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帝国按
27、照联邦国家立法机构的模式建立两院制议会。然而,这些所谓的立法机构都是君主和贵族阶级掌控下的一个宪法门面。第一,联邦议会体现的只是一种君主权力。联邦议会中的代表都是各邦君主的代言人。第二,由25岁以上男性公民通过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具备了一个真正的立法机构的所有特征,而事实上它的权力极其有限。它有权提出法案,但只有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才能生效;它对任命宰相、组织政府等都没有影响,因此不存在对它负责的政府。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材料二1905年,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赴欧、美、日考察政治。他们归国之后,极力向最高统治者讲明德国政体的模
28、式与好处,而慈禧也几次召开廷臣会议讨论他们的报告和方案,最终以德日为模本的钦定宪法大纲出炉。该宪法表面上照抄日本帝国宪法,实则全搬德国普鲁士宪法。因为1889年日本出台的帝国宪法,即明治宪法共76条,其中46条条文搬用了普鲁士宪法,只有3条条文是日本独创的。所以,中国并非就学日本法而学日本法,相反是把学日本法作为学习和引进“欧法”特别是德国法的一个中介途径。正如考察大臣戴鸿慈所揭示的那样:“中国近多歆羡日本之强,而不溯始穷原正当以德国为镜。”摘编自柴松霞清末五大臣对德国宪政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政
29、治考察团主张学习德日宪政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宪政的认识。答案:(1)特点:继承普鲁士“宪政”精神具有防御性议会民主形式徒有其表专制色彩浓厚维护君主和贵族阶级利益。影响: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为其他国家宪政改革提供借鉴导致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2)原因:清政府统治危机严重德日实行宪政后迅速壮大德日宪政利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宪政理念的发展与传播。(3)认识:清末宪政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是一场骗局行宪政应立足本国国情清末宪政并没有缓和国内矛盾,相反加剧了立宪派倒向了革命清末立宪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等。解析:(1)先据材料中的“防御
30、”“这些所谓的立法机构都是君主和贵族阶级掌控下的一个宪法门面”“帝国议会具备了一个真正的立法机构的一切外特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才能生效”等概括出特点为继承普鲁士“宪政”精神具有防御性议会民主形式徒有其表专制色彩浓厚维护君主和贵族阶级利益。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国家政治统一、促进德国经济发展和使德国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等说明影响。(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德日行宪政后迅速壮大、学习德日宪政有利于维护皇权统治和西方宪政理念的发展与传播等方面说明原因。(3)首先说明结果是没有缓并口国内矛盾并加剧了立宪派倒向革命,之后再从学习宪政要结合国情、以骗局形式维护皇权只会适
31、得其反等方面谈认识。27、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各阶级为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材料三“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
32、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人物在探索国家出路上进行了哪些实践?他们的实践有何共同局限性?(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是如何思考国家出路的?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人民学习西方、探索国家出路历程的趋势。)答案:(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或反帝反封建)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2)实践: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33、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未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3)出路:主张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的革新。趋势: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趋势。解析:(1)主题根据“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是外争独立,内争民主。依据、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实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是洋务派代表之一,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这些实践
34、的共同局限性在于它们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未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3)出路根据“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可知是主张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的革新。综合所学内容可知,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的趋势主要是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趋势。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m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婴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
35、的过程材料二民族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堪称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种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海外华侨抓住这个时机,踊跃向国内投资。仅在1912一1919年间,华侨投资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房地产业多达1042家,投资金额达7100万元。摘编自苏文菁主编商发展史总论卷(近代部分)材料三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己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矣。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36、,分析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所起到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到来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答案:(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思想上: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促使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2)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
37、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实业。(3)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侵略:封建势力的压迫等。解析:(1)政治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经济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思想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使社
38、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根据材料“在这种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海外华侨抓住这个时机,踊跃向国内投资。仅在1912一1919年间,华侨投资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房地产业多达1042家,投资金额达7100万元。”可知,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实业。(3)因素:根据材料“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
39、可能,亦不可望矣”可知,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侵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势力的压迫等。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表3清末农业改革措施(部分)时间措施1902年开办农务学堂,实施高等农业教育1906年农工商部创建农事试验场购入美国的弹齿马耙、刈麦器、刈草器日本的方行马耙、干草切断器等几十种先进的农具1907年令各省督抚及地方官搜集国内物产良种;请外国华侨商会帮忙采集、收购当地的优良物产品种1909年通饬各省仿照京师设立农事试验场,“广采中外植物种类,按照本省水土性质,试验布种何项最获丰饶之益,然后晓谕
40、农民,以收实利”1910年“禁种罂票报令改种关棉蓝靛”;奏定奖励棉业章程农工商部在农会报刊介绍各地试验场的成果,发给农民观览选各省农业试验场特产,如奉天种籽、江西糯米、直隶雀豆、山东大米豆、吉林青豌豆等参加南洋劝业会据王奎清末农事试验场的创办与农业经济形态的近代化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末农业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农业改革的意义。答案:(1)政府主导,广泛发动;注重宣传引导,开启民智;先行试验,逐步推广;加强对外交流,引人西方农业科技等。(任答3点即可)(2)引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广优良品种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兴办农业教育,拓展
41、了民众视野,提高了农民素质;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向近代转型等。(任答3点即可)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农工商部”、“令各省督抚及地方官”可以得出政府主导,广泛发动;依据“开办农务学堂,实施高等农业教育”、“农工商部在农会报刊介绍各地试验场的成果,发给农民观览”可以得出注重宣传引导,开启民智;依据“通饬各省仿照京师设立农事试验场、“广采中外植物种类,按照本省水土性质,试验布种何项最获丰饶之益,然后晓谕农民,以收实利”可以得出先行试验,逐步推广;依据“购入美国的弹齿马耙、刈麦器、刈草器日本的方行马耙、干草切断器等几十种先进的农具”可以得出加强对外交流,引人西方农业科技等。(2)意义:依据材料“购
42、入美国的弹齿马耙、刈麦器、刈草器日本的方行马耙、干草切断器等几十种先进的农具”并结合所学可知,引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依据“广采中外植物种类”、“选各省农业试验场特产,如奉天种籽、江西糯米、直隶雀豆、山东大米豆、吉林青豌豆等参加南洋劝业会”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广优良品种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依据“开办农务学堂,实施高等农业教育”并结合所学可知,兴办农业教育,拓展了民众视野,提高了农民素质;综合材料中的改革内容可知,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向近代转型等。30、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
43、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
44、。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四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美国宪法评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分别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依据材料二和所
45、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有何不同?(3)材料三中所指的“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确立并通过自我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运用近代中外相关史实论证“民主依赖妥协”(要求:至少要中外两个角度,史论结合)。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抽签选举。不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3)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措施: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形成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4)论证:英国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完成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