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陕南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
(五彩米和丰优香粘)产业化开发
基地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勉县建筑设计室
编制时间:二〇一〇年八月
36
项目名称:陕南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
丰优香粘)产业化开发基地
建设单位: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张建新
项目联系人:宋建民
联系电话:13891605802
报告编制单位:勉县建筑设计室
项目负责人:李祥斌
编制人员:朱永德
李祥斌
张 琦
协作编制单位: 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概 况 1
第二章 市场分析和生产规模的确定 5
第三章 物料供应和协作条件的保证 12
第四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13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5
第六章 工艺技术与设备 19
第七章 公用工程设计方案 21
第八章 环境保护 23
第九章 企业的机构和定员 26
第十章 项目实施计划 28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2
第十二章 效益评价 33
附:本项目区位示意图……………………………………….35
第一章 概 况
1.1 企业概况
1.1.1 企业历史概况
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190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大致分为种子繁殖及栽培、稻谷原料采购、精米加工、油菜籽原料采购、食用油加工、销售网络和管理体系七大部分。
1.1.2 厂址概况
公司位于陕西省勉县贾旗路以西、金牛大道以北。交通运输方便,能源供应良好,电力供应有保证,厂区地势平坦。
1.1.3 生产能力和产销情况
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拥有资产总额4.55亿元,员工518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8人,具有年加工稻谷9万吨的加工能力,原料仓储能力2.7万吨。2009年实现产值3.2亿元,销售收入6.17亿元。
近几年来,公司采取正确的经营方针,完善管理体制,以质量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拓宽省内外销售网络,已建成以西北、西南市场为主的经销网点1096个,产品畅销四川、重庆、甘肃、广东、北京、陕西等十多个省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1)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2) 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等。
1.3 项目概况
稻谷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稳定性最好、总产最多的大宗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主食,而五彩米更是人间美味,让人百吃不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黑、红、黄、绿、紫五种颜色的稻米称五彩米,堪称米中“五珍”,产于全国黑米渊源地陕西省汉中市,这里土壤、水质、大气等环境指标均达到国家无公害要求。五彩米拥有纯天然色泽,无污染、无公害,糙米营养成份保留完整,易糊化,口感好等特点,因其不但保留了原有的色、香、味、型,而且营养成分好,食用五彩米非常符合营养学倡导的食不厌粗的膳食保健理念。
丰优香粘是国内“三系”杂籼品质最优,综合性状最好的新组合。该品种经国家品审核审定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米质据农业部稻米制品质量测试中心测定,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1级标准,3项指标2级标准。高抗白叶枯病,抗倒性较强。
本项目以陕南特有的五彩米和国内外都具有先进性的优质高产兼备型杂交稻新品种丰优香粘为新组合来将其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实验示范为主要转化内容,通过集成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建设优质稻米原料生产基地,订单种植基地,大面积推进五彩米和新品种丰优香粘新组合及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使优质高产品种的高新技术成果迅速进行大面积应用和转化,提高陕西省优质稻米的品质,确保加工企业的原料供给。
汉中地处陕南优质稻米气候生态区,区内平川和丘陵区稻田面积集中,土质肥沃,渠井配套灌排亚设施方便,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稻米原料生产基地关于地理环境的要求,适合建立绿色食品稻米基地。本公司拟建2600亩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丰优香粘)生产制种(含原原种和原种)基地,建立年推广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生产基地10万亩和一条年生产5万吨(200吨/日)高档优质米产品生产线。
1.4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汉中在全国稻作区划中属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在陕西省水稻区划中属陕南盆地、川道、丘陵晚籼两熟区,是我国优质籼稻的最佳气候生态区之一,也是全国杂交稻高产区之一,开展高产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的环境十分优越。而黑、红、黄、绿、紫五种颜色的稻米称五彩米,堪称米中“五珍”,产于全国黑米渊源地陕西省汉中市,这里土壤、水质、大气等环境指标均达到国家无公害要求。同时,借助于陕南特有的五彩米和陕西省水稻研究所(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的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丰优28”、“丰优128”的成功开发,将引导陕南水稻种植逐步向种植单产高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过渡,势必将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该项目属于绿色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是对提高稻谷单产的背景下提出的,充分合理利用了陕南稻谷种植区的区域优势,使珍惜的资源得以最大化的利用。本项目从制种到生产基地到加工生产线的建设,不但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提升了经济效益,而且对于调整陕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改善陕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都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该项目的建设也符合国家对于农业产业化开发的引导和调整政策。
综上所述,陕南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丰优香粘)产业化开发基地建设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章 市场分析和生产规模的确定
2.1市场环境
我国现拥有人口近14亿,是大米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生产和消费是党和政府关心的第一件大事。大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总产量是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的40%以上,且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大米的数量和质量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级营养好的精米将取代传统品质大米成为主流产品。
2007年,我国大米出口数量明显增加,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7年12月份大米出口量为167439吨,比上年同期高出了153.2%,2007年1至12月份,共出口大米1237023吨,同比提高84%。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大米库存较大,层次多样,而受需求增长迅速、气候变化、生物燃料推广以及投机因素等影响,未来10年内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将持续高位,或大幅度上涨,加之国际主要的大米供应国泰国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大米出口时机已开始日渐成熟。预计从2008年到今后10年,全球大米贸易将保持2.3%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14年大米产量将超过3450万吨,和2002年创造的最高世界记录相比增长20%。
“十一五”期末我国GDP总量将超过26万亿元,人均近1.9万元;“十二五”期末GDP总量将超过42万亿元,人均将接近3万元;“十三五”期末GDP总量将超过60万亿元,人均将超过4万元。由此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经济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促进基础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精米的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精米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特定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需求,而具有营养、保健、美味的新型产品中呈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2.2本项目市场分析
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引发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发绿色食品成为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长,急需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在保证供给总量的同时,重点将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兴公司将抓住机遇将发展五彩米和丰优香占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
(1)五彩米迎合现代健康消费观,市场潜力大。千补,万补,不如饭补。大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主食,而五彩米更是人间美味,让人百吃不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五彩米因其不但保留了原有的色、香、味、型,而且营养成份好,食用五彩米亦符合营养学倡导的食不厌粗的膳食保健理念。五彩米特别对老年补钙、儿童增高长智和女性补血养颜有特殊的效用。目前建兴已充分挖掘出五彩米应有的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隐藏的巨大价值,力争改变五彩米的单色、小规模的试生产现状,将五彩米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大生产,生产出国内市场首创的新颖、食用方便、耐贮放的五彩米高级食品,并延伸产业链,利用建兴公司业已形成的水稻产业育种、生产、加工、深加工、销售等成熟经验技术来实现五彩米的高附加值生产及销售的规模化。
(2)丰优香占因其品质最优,综合性状最好,符合水稻市场新需求。
①水稻国内需求旺盛。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确保高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稻米生产自1997年创出2.0074亿吨历史峰值之后,产量连年下降。与上一年相比,1998年减产1.0%,1999年减产0.1%,2000年减产5.3%,2001年减产5.5%,2002年减产1.7%,2003年减产8.0%,我国大米进口量(主要为优质大米)大幅增长。虽然2004年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水稻库存状况仍在安全水平以下,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持续下降的势头并未根本扭转,发展水稻生产,增加稻谷总量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
②优质稻生产缺口大,市场前景好。我国目前稻米总量虽然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但品种结构失衡,高档优质稻米在国内市场上供不应求。根据全国大面积617个籼型品种品质普查鉴定结果分析,中籼稻稻米品质全面达优质一、二级标准的高产品种很少,只有丰优香占、丰优28等几个品种,导致优质稻种植面积小,总量严重不足,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粮食产品价格受品质的影响因素会加重,普通水稻的价格会下降,优质水稻价格会逐步上扬。由于全国稻谷供求趋紧的矛盾缓和,普通稻谷价格回落的态势已开始显现,市场对优质稻的需求转旺,优质稻与普通稻谷的价格进一步拉开,预计全国年需要中档优质米近4000万吨,高档优质米近2000万吨。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的稻谷生产中优质稻占70%以上,韩国占50%,台湾省所占比例也在30%以上,国内目前高档优质稻的比例不到10%,发展空间较大。
该项目实施后,每年生产出符合优质水稻丰优28新品种原原种1万公斤,生产原种1.6万公斤, 生产良种50万公斤;按亩产优质稻谷550公斤生产水平,每公斤优质水稻净收入增产0.2元计,每亩净增收入110元,两年累计辐射推广60万亩,可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6600万元,加工和流通企业可增加经济和利税收入858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3 市场风险及应对策略
2.3.1 质量与销量的关系
五彩米拥有纯天然色泽,无污染、无公害,糙米营养成份保留完整,易糊化,口感好等特点,因其不但保留了原有的色、香、味、型,而且营养成分好,食用五彩米非常符合营养学倡导的食不厌粗的膳食保健理念,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销量必将增加。
2.3.2 营销策略构想
⑴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展示亮点和优势
在宣传项目和产品的同时,充分重视企业形象的宣传。对产品的优势和特点要详细的介绍,并突出膳食保健理念,使项目的开发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物有所值。适时的增加宣传力度,创造整体的轰动效应,确保销售工作的持续性。
⑵ 定价策略
由于不同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差异较大,营销环境也不尽相同,销售价格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产品的质量、成本、竞争者的价格等因素,以及市场占有率、收益率等。
⑶ 促销策略
在促销策略上,改变过去普遍的狂轰滥炸式、为促销而叫卖的广告宣传模式,将大部分广告投入用于启动服务工程上来,做一些细致入微的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增加企业的服务内涵,形成自身的服务特色,给消费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加强和消费者的感情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4生产规模
2.4.1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丰优香粘)生产制种(含原原种和原种)基地建设项目:在陕西省汉中市建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生产制种(含原原种和原种繁育基地)基地2600亩,生产杂交种子50万kg,项目形成后逐步建设成6100亩优质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年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达到120万kg。
(1)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陕西汉中建设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良种繁育、制种基地。新建晒坪1500平方米、排灌管网3800米、机耕道1250米、田埂硬化1900米、水井700平方米。
(2)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制种体系建设。在陕西汉中建设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制种基地,新建排灌渠改造31000米、机耕道38000米、平整土地2300亩。
(3)种子加工贮藏体系建设。在陕西汉中建设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加工贮藏区,新建种子加工车间2100平方米、常温种子库3140平方米、低温种子库850平方米、车库200平方米、水井700平方米、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800平方米、道路1850平方米、绿化2592平方米。
(4)种子研发检测体系建设。在陕西勉县建设种子研发检测中心380平方米。
(5)营销网络培训体系建设。在陕西勉县建设营销网络培训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和技术培训中心800平方米。
2.4.2 新型高产杂交水稻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陕西省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区,建立年推广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生产基地10万亩。
2.4.3 新型优质米产品加工生产线一条:在陕西汉中建设年生产5万吨(200吨/日)高档优质米产品生产线一条,新建精米加工车间1900平方米、成品流转库2198平方米、原料流转库2210平方米等。
2.4.4总用地面积为18860平方米(约合28.29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129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778平方米,容积率达到1.05,建筑密度≥45%,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三章 物料供应和协作条件的保证
3.1 物料供应
在汉中市建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生产制种(含原原种和原种繁育基地)基地2600亩,生产杂交种子50万kg,项目形成后逐步建设成6100亩优质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年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达到120万kg。在陕西省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区,建立年推广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生产基地10万亩,生产稻谷5.5万吨。稻谷资源完全能够满足项目设计对于原料的需要。
3.2 外部协作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具备优越生态环境条件的平川地带。公路、铁路、民航交通发达,通讯体系完备。有宝成、阳安、襄渝三条铁路过境,公路连接陕、甘、川、鄂,四通八达,108国道十天高速穿境而过。通讯亦十分方便。
项目实施后,形成“公司 + 基地 + 农户 + 生态建设”的产业链形式。本项目有确实的保证。水、电、煤也有确切的保障。
第四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4.1 厂址方案
陕南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丰优香粘)产业化开发基地,项目建设地点在勉县贾旗路以西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内(后附本项目区位示意图)。
4.2 土地利用情况
4.2.1 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属绿色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不在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禁限制类供地目录》(2006年本)之列,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4.2.2 项目建设选址在勉阳镇,符合《勉县城市总体规划》,选址地块规划用途为建设用地,项目建设选址符合《勉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可以实施。
4.2.3 项目坚持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节约集约用地,坚持把减少占地规模和尽量少占耕地作为项目选址布局考虑的重要因素。
4.2.4 根据现有地质工作程度及收集资料,本项目选址地块内无矿产资源分布,不存在压覆矿产资源。
综上所述,该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拟建设地块位置符合《勉县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建设用地符合《勉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块内无矿产资源分布,不存在压覆矿产资源,项目可以实施。
4.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3.1 工程地质
拟建项目地处勉县城东,厂区地势平坦,地形地貌相对简单,地质条件良好,稳定性强。
4.3.2 水文地质
根据勉县气象站多年资料表明,拟建厂区所在地属于温带山地气候,区域内年平均降雨为901.3毫米。厂区内水文条件相对简单,地表水为间接性水文,地下水主要表现为裂缝水,水流量较小,对厂区没有影响。建议尽快做进一步的地质工作,以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展开。
4.4 水、电条件
4.4.1 水源
本项目生产工艺用水量较小,对水质要求也不高,水源采用城市供水系统供水,可满足生产及消防用水量要求。
4.4.2 电源
拟建厂区电源由勉县贾旗变电站供给,本工程的供电电源安全可靠,可以满足拟建工程的供电电源要求。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5.1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地形平坦,山露岩土体简单,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未见有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特别指出的是:拟建场地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拟建场地周边前人工作中未划定有地质灾害,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该场地未见有裂缝和塌陷等地质灾害,场地整体稳定性好;建设场地现状无地质灾害现象。
总之,评估区无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缝裂、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现状评估危险性小。
5.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包括:拟建工程可能遭受到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以及拟建工程建设中和试用期间可能引发和加剧发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两个方面。
5.2.1建设工程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
建设场地地形平坦,未见有不良地质现象,因此,预测评估建设工程不会遭受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5.2.2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
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陕南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丰优香粘)产业化开发基地建在贾旗路以西、翠源路以南公司现有用地以西,地形平坦,高差不大,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思路不会有对地质环境条件负面影响的人类活动,预测评估工程建设不会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总之,建设工程遭受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缝裂、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工程建设不会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
5.3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5.3.1评估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工程为主题的原则;2现状地质灾害及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危险性兼并考虑;3评估着眼现状,对工程使用期一并考虑。
5.3.2评估结果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将评估区划分为1个区,属危险性小区,面积32亩。现状评估无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缝裂、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建设工程遭受或引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缝裂、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综合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5.3.3场地适宜性
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陕南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丰优香粘)产业化开发基地位于勉县勉县勉阳镇高潮社区十组,综合评估为地质灾害危害性小区,作为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5.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止以预防为主,采取监测、避让预防措施与生物、工程治理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地质作用与受灾对像相遭遇的结果。没有致灾作用,灾害无法发生,而若致灾地质作用遇不到有价值的受灾对象,也造不成损失。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阻止地质作用于受灾对象相遭遇,即避让;二是对致灾地质作用的防治。
评估区内无地质灾害,建设工程遭受和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无不良地质现象,不需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5.5结论与建议
5.5.1结论
(1)评估区地貌为汉中盆地,地形相对平坦;地层为第四系松散耕植土层、粉质粘土层、中粗砂层及卵石层。岩土体类型较简单,场地稳定性较好、无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缝裂、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发育,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陕南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丰优香粘)产业化开发基地属一般建设项目,本次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等级为三级评估。
(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建设工程遭受或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3)综合评估全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作为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5.5.2建议
地质灾害形成和演变受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动态特征。虽然建设工程不会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议按设计部门或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勘察、设计与施工建设。
第六章 工艺技术与设备
6.1 稻米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
稻谷原粮—下粮坑—磁选—初清—稻谷仓—封闭式皮带机—筛理—去石—电子计量称—磁选—砻谷—谷糙分离—厚度分离—磁选—砂辊碾米—铁辊碾米—铁辊碾米(抛光)—白米分级—精选—配米—磁选—色选—磁选—抛光—磁选—白米分级—计量包装—成品米。
6.2 应用的工艺方案特点
(1)清理工序采用了粗细筛选、去石、磁选、风选的工艺流程,确保大、中、小及轻杂、铁磁性金属杂质、沙石以及瘪谷的清除。
(2)主流程的稻谷、糙米及白米的垂直输送采用低破碎的新型低速提升机,水平输送采用低破碎的新型刮板机和封闭式皮带机,大大地降低碎米率。
(3)工艺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到当地产水稻易破碎的特点,采用了多道轻碾的工艺,降低了碎米率,有效地提高了成品米的出米率,并提高大米的加工等级。
(4)在白米分级时采用了二次分级精选,并可控制成品米中的含碎率,以生产出不同等级的成品米。
(5)工艺灵活多样,通过控制气动阀门和气动拨斗,使物料可跳过不需要的设备或工序,生产精制米或普通米。
(6)在白米打包前设计了再次抛光,使成品米更光亮,不但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而且延长了成品米的保质期。
(7)在碾米机组后设计了回料管,以便刚开机碾米机组还没有正常工作时糙米的回料。
(8)原粮从稻谷仓出仓时,采用封闭式皮带机,既可节能,又可大大降低碎米率。
(9)本工艺设计方案中,仓下闸门均用气动闸门,不但容易控制,而且不像电动闸门那样容易卡住。
(10)稻壳输送采用压运系统,这样可较为方便的输送到稻壳仓中。
(11)白米的加水(加温)抛光。碾米机的出机米非常粗糙,需进入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在抛光时,均匀喷入高压水雾,使米粒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凝胶膜,进一步提高了米粒表面的光泽度。
6.3 主要设备配套方案
优质原料基地建设与开发
技术资料、宣传、服务
绿色无公害农资
碾米机、抛光机、色选机各一台
第七章 公用工程设计方案
7.1 总图
7.1.1 设计原则
拟建工程充分利用场地,在满足生产、运输、装卸对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紧密结合地形以减少土方工程量,尽量将主要生产车间及仓库布置在工程地质较好的挖方区,为生产线建设和运输创造有利的条件。
7.1.2 平面及竖向布置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及生产的需要,将场地进行功能分区,做到布置整齐,工艺流程顺畅。
7.1.3 场地排水
厂区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沟直接排出厂外;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通过污水管道汇入污水调节池及泵站,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做为厂区绿化和冲洗用水,不外排。
7.2 厂区交通运输设计
由于社会运力较强,故本厂设计不考虑购置外部运输设备,工厂全部由外协运输。产品外销运输主要由汽车完成。
厂内运输道路系统主干道路面宽9米,辅助道路路面宽6米,道路纵坡≤6%。
7.3 厂区绿化
工厂绿化采取条带绿化和重点绿化的形式,即沿道路两侧条带绿化和车间周围及厂前区重点绿化。树种选择当地品种,重点绿化带宜选择观赏性树种及花卉,做到美化和改善工作环境。
7.4 工程技术设计
(1)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的选择:建筑材料尽可能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结构形式应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及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2)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性周期为0.45S,中心建构筑物按8度抗震设防。
(3)本项目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能利用荒地、劣地的不占用耕地并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搞好环境和绿化建设。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 环保设计依据
8.1.1项目环保依据标准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J87-85
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8.1.2 项目环保概况
(1)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包括五彩米和丰优香粘)生产制种(含原原种和原种繁育)基地和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包括五彩米和丰优香粘)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项目属新品种推广及优质水稻加工,节能增效,无环境污染,可有效地带动我国稻谷产业化发展,同时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止水土流失。
(2)年生产5万吨(200吨/日)的高档优质米产品加工生产线项目以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实施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
8.2项目实施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8.2.1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实施过程中度周围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音和粉尘。
8.2.2环保措施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迎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白天开动大型施工机械,限制施工车辆的鸣笛,并限制车速。节约用水,加强生产和生活废石的排放管理,选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施工车辆。加强散装材料管理,避免粉尘飞扬。
8.3 项目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8.3.1扬尘:营运期采取布料除尘器消除产生的含尘空气。
8.3.2废水:营运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公司现有的排水管网。
8.3.3噪声:机加设备通过设基础减振,建筑物隔声及距离衰减,满足GB12348-90《工业企业长界噪声标准》Ⅱ类区标准。
8.4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8.4.1项目建成后,应及时进行环境工程竣工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为生活污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是否符合环保“三同时”的要求,若发现新的污染源,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并且必须达到环评标准的要求。
8.4.2项目所需机加设备均设置在建筑物底层,以确保厂界噪声满足GBl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I类区标准。
8.4.3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种植观赏性植物,绿化美化环境,以提高厂区的绿化率,绿化率达到13.7%。
8.5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根据前述将要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水、固体废弃物等问题,为了严格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进行符合规范的环境综合治理,必须投入环保设备,采取环保措施,环境保护设备和土建投资已计算入总投资之中。
8.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该项目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和一定量的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等。经评价分析,只要采取严格的环保治理和管理手段,可减缓环境污染。因此可以认为,在全面落实了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基础上,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第九章 企业的机构和定员
9.1 组织机构
本项目是一个繁育、推广、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建议本项目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各部门经理负责制。
设立的组织管理机构如下:
董事长
副总经理
总经理
营销部
深加工
技术部
生产部
营销推广
脱皮冷榨
仓储
种子加工
杂交制种基地
亲本繁殖
研发检测
9.2 劳动定员
项目需配备管理、科研、技术、营销以及技术工人,项目总定员63人,包括种子加工的技术工人,但不包括各项临时性用工及繁殖制种基地的农户用工,人员来源除少量面向社会招聘外,其余在现有员工中调剂解决。
9.3 人员培训
陕南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包括五彩米和丰优香占)的质量标准高,对农民的生产技术要求也不同于普通的农业生产,从品种选育,到大田栽培,再到收获、脱粒、晾晒,以及储藏、加工、包装等,每一环节都必须按照优质农产品标准规范操作。因此,本示范工程项目不仅要对基地建设办公室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对项目实施区的农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也是保证项目建成并发挥预期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示范工程项目采用逐级培训模式,即先请专家对公司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然后由公司技术人员对县一级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各县农技人员再对各县乡镇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各乡镇农技人员再对农民进行培训;必要时也可技术人员和专家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
第十章 项目实施计划
10.1 项目建设期管理
10.1.1 组织机构建设
根据我国项目建设管理的实际经验,项目建立精干、高效的项目实施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人员中应有土建、设备、电气、财务等专业人员,分工负责抓好项目建设的组织和施工等工作,并应同时做好协调工作。
在项目实施阶段,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建新董事长,总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协调。陕西省水稻研究所(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制定研究计划,解决技术难点,组织课题实施。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建民具体协调项目的实施工作。项目组下设种子繁育组、示范推广组、基地建设组进行亲本种子的繁育监测、示范推广和基地建设。各繁育基地部、质量部和其它部门等的负责人,具体承担建设中的业务事宜,包括基地布局、设备仪器采购、技术规范与工作制度的制定等,确保了种子质量的安全和稳定达标。
10.1.2 项目财务管理
(1)国家专项资金管理
按照国家发改委项目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对国家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2)配套资金管理
配套资金与国家专项资金一并管理。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实行项目准备金制度,在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前,自筹资金缴入项目资金专户。
(3)财务管理
公司将依据国家项目建设管理要求,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在财政部门的监督下,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10.1.3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强化项目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极为重要。按照项目工程建设程序,必须坚持实地勘测、科学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的原则。每项工程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在实地勘测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发包给有资质等级的中标单位进行精心施工;委托有资格的质量监理单位进行质量的现场工程监督;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终身负责制,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10.2 项目实施阶段和建设周期
10.2.1 项目实施阶段
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项目程序进行,待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积极进行设备考查调研工作,收集有关资料,立即进行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审批后开始设备定货和施工图设计。项目实施进度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 准备工作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估、论证、资金筹措、准备设计资料等。
(2) 勘察设计
场地的测量勘察、初步设计及审批、施工图设计。
(3) 施工
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等。
(4)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
10.2.2 项目实施周期
本项目自土建施工开始,建设期为二年。建议实施进度如下表:
2012
4
3
2
1
2011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2010
12
11
10
9
8
7
6
5
年
月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及报批、施工图纸设计、招投标及开工前准备
土建、水电安装工程、制种基地建设、设备制造运输等
竣工验收并
投入使用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1.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 国家有关部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2) 建安工程费用根据《陕西省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及《陕西省建设工程有关费用定额》编制办法,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参照本地近期类似工程的预、决算资料估算。
11.2 总投资估算
根据当地现行价格,并考虑不可预见因素,项目建设期为二年,经测算,该项目总投资为5500.1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5016.11万元,铺地流动资金投入484万元。
11.3 资金筹措及还款计划
总投资5500.11万元,企业自筹2700.11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800万元。项目建成运营期内,年平均产生经营收入23810万元,上缴税收1900万元,税后利润2195万元,主要财务效益指标均很好,所贷银行2800万元在项目建成投产后7.52年还清。
第十二章 效益评价
12.1 经济效益测算(静态分析)
(1) 项目总投资5500.11万元。
(2)生产制种(含原原种和原种繁育基地)基地2600亩,生产杂交种子50万kg,项目形成后逐步建设成6100亩优质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年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达到120万kg。
年生产5万吨(200吨/日)高档优质米。
(3) 新增产值23810万元。
(4) 年新增税金1900万元。
(5) 年利润2195万元。
12.2 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建设陕南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丰优香粘)产业化开发基地建设项目,可以为汉中市乃至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等方面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对实现中央提出的确保粮油安全的要求是一个积极地响应。
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五彩米和丰优香粘)生产制种(含原原种和原种)基地建设项目将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单产。丰优28、丰优香粘和丰优128三个优质稻米良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在项目实施中,将开展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集成配套的优越栽培技术体系,并通过构建示范体系,带动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有利于发挥良种良法的叠加增产效应,使优质稻产有显著提高。
新型高产杂交水稻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将会产生极大的种植效益。作为优质稻米基地种植的丰优系列优质杂交稻米新品种,种植200万亩后,基地种植农户以亩增产50公斤计,可增加稻谷10000万公斤,增加产值1.7亿元(常规单价为1.7元/公斤),经过技术成果转化使其稻谷的优质优价体现出来,按常规亩产量550公斤的产量,可增加经济效益3.845亿元,两项合计新增经济效益3.42亿元。
新型优质米产品加工生产线项目能延长产业链,以高稻米种植效益。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企业+科技+农户”的运行新机制,促进优质稻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产业化程度。使示范区成为优质水稻高效生产基地,示范区优质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35%—40%,农民亩增收100元以上。
本项目是服务三农、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