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单选题1、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答案:B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A项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正确书写为3CO+Fe2O3高温2Fe+3CO2,故B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生成,故C项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
2、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D项正确。故选B。2、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答案:D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酸性、碱性、还原性、氧化性等。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
3、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3、小金针对CO2的性质进行了相关整理,全部符合事实的一项是()选项操作现象分析A塑料瓶变瘪能证明CO2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B溶液由紫色变红证明CO2具有酸性C蜡烛熄灭体现CO2能灭火D收集到一瓶CO2体现CO2在水中溶解能力很强AABBCCDD答案:C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石灰水反应,塑料瓶变瘪,不能证明CO2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造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由紫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CO2具有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体现CO2能灭火,
4、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或即使能用收集到一瓶CO2,体现的是CO2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4、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答案:B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
5、选项错误。故选B。5、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A水蒸气BCOCCH4DCO2答案: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阻止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而水蒸气、CH4、CO2均不与血红蛋白结合,故选B。6、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A石油炼制B太阳能发电C燃煤脱硫D酒精作燃料答案:B分析:低碳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A、石油炼制,石油是含碳的有机物,石油产品应用会产生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C、燃煤脱硫,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酒精燃烧
6、会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故选B。7、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答案:B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氧化铁呈红棕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铁呈黑色,故A正确;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CO,以防铁重新被氧化,故B错误;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一氧化碳有毒,具有可燃性,故D正确。点睛铁工业上属于
7、黑色金属,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呈黑色。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我们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8、碳及碳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扶贫工作组在某村利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答案:BA、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8、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甲烷燃烧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才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答案:CA、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CO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
9、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故选C10、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答案:DA、森林起火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能够防止火势的蔓延,最终实现灭火,选项正确;B、油锅起火时,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锅盖盖灭,选项正确;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二氧化碳挥发,不会污毁图书等,选项正确;D、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汽油着火用水浇,会导致汽
10、油浮在水的上面继续燃烧,造成火势蔓延,选项错误,故选D。11、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答案:BA、纸杯的着火点不变,故选项错误;B、杯有水,水能导热,且随着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纸杯下部分温度低于着火点,故选项正确;C、纸杯外壁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纸杯上部分可以燃烧,说明纸杯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12、如图所示的两只烧杯(250mL)中分别放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实验中,蜡
11、烛都是由低到高依次熄灭BA实验中只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站立姿势逃跑答案:CA、实验A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而实验B中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高的蜡烛因缺氧气而先熄灭,所以B中的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A错误;B、A实验中不但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且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B错误;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故C正确;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匍匐姿势逃跑,而不是站立,故D错误。故选:C。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60可用作超导材料
12、B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答案:BA、C60具有金属光泽,有许多优异性能,如超导、强磁性、耐高压、抗化学腐蚀、在光、电、磁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故A正确。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木炭导电性较差,故B错误;C、石墨很软且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故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C正确;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于裁割玻璃,故D正确。故选B。14、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答案:DA、
13、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A错误;B、化石燃料燃烧会消耗氧气,但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故大气中氧气含量基本不变,B错误;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不能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C错误;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D正确。故选D。15、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答案:A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充入
14、食品包装袋中防腐,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说法正确。故选:A。多选题1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二氧化碳和氮气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B双氧水和水观察颜色加二氧化锰C铜丝和铁丝用磁铁吸引观察颜色D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闻气味AABBCCDD答案:AC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可以鉴别;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B、双氧水和水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铁丝能被磁铁吸引,铜
15、丝不能,用磁铁吸引可以鉴别;铜丝和铁丝分别为紫红色、银白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空气不能,可以鉴别;空气和氧气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AC。17、某同学为验证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已知: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要先通一会儿混合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后发生爆炸B反应过程中玻璃管E处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黑C装置F的作用是收集所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DC处澄清石灰
16、水不变浑浊且G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以证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答案:ADA、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易爆炸,所以反应前要先通一会儿混合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该选项正确;B、常温下,氧化铜为黑色固体,铜为紫红色固体,反应过程中玻璃管E处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该选项错误;C、装置F是安全瓶,作用是防止G中澄清石灰水倒流入E中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该选项错误;D、C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通过C处时不含二氧化碳,若G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E处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该选项正确
17、。故选AD。18、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错误的是A互称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都是黑色固体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用石墨制备金刚石是物理变化答案:BD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互称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B、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的,石墨是深灰色的,符合题意;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D、用石墨制备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BD。19、向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持续通入CO2出现了异常现象(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分析仪进行研究,测定记录得到溶液的导电性变化随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如图
18、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段溶液变浑浊,bd段溶液变澄清Bb点溶液溶液碱性最强Cbd段反应为CaCO3+CO2+H2O=Ca(HCO3)2Dc点溶液中含有2种溶质,沉淀质量为15g答案:BD由题中信息知,A.ab段溶液变浑浊,bd段溶液变澄清。故A正确。B.b点溶液溶液碱性最弱。故B错误。C.bd段反应为CaCO3+CO2+H2O=Ca(HCO3)2故C正确。D.c点溶液中含有1种溶质Ca(HCO3)2,沉淀质量为5g。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持续通入CO2出现浑浊后又澄清原因分析。20、有关2CuO+C高温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uO具有氧
19、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答案:ACA、氧化铜失去氧,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A正确;B、碳夺取氧,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不正确;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是-2价,故C正确;D、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故D不正确。故选AC。21、学习化学就是要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选项正确的是A宏观与微观:过氧化氢与水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B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模型与推理: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
20、素一定显负价D探究与创新: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集气瓶内装有少量水),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答案:ABA、过氧化氢与水均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但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即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该选项正确;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分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显正价,该选项不正确;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由于
21、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会造成压强差,则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该选项不正确。故选AB。22、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转化为金刚石,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黑色固体答案:AB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故正确;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作钻头等,故正确;C、金刚石、石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故错误;D、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的,故错误。故选AB。2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
22、成黑色固体B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有大量白色气泡产生C向一片干冷的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有水雾产生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答案:CD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会观察到白色固体减少,固体表面中有无色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向一片干冷的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24、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实验现象是:
23、比先变红,、不变红。由此可得出CO2的相关性质有A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能与水反应C能与氢氧化钙反应D密度比空气的大答案:BDA、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A错误;B、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不变红、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C、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故C错误;D、通过实验可知,比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D正确。故选:BD。25、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扇闻的方法区分二氧
24、化碳与氧气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答案:ADA、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说法正确;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都不能使燃着的木条复燃,故B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C说法错误;D、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粉末,颜色不同,可以鉴别,故D说法正确。故选AD。小提示: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填空题2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检验CO2是否集满的
25、操作为_。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分析:(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验满方法来分析。(1)在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二氧化碳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即可;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小提示:本题综合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其验满方法。27、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彰显了我国科技力量的日益强大。
26、(1)某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产物有N2和_。(2)“天宫课堂”广西地面分课堂上,某同学提问“空间站的氧气是怎么来的?”,太空教师叶光富解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太空教师王亚平将泡腾片塞入蓝色水球中,产生很多小气泡,还闻到阵阵香气。“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具有_的性质。航天员用过的水净化后可循环使用,其中利用活性炭的_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答案:(1)水#H2O(2)2H2O通电_2H2+O2不停运动吸附(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2个氮原子构成的分子(氮气)和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水),故填水或H2O。(2)水在通电
27、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通电_2H2+O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处,使人闻到香味,故填不停运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化水,故填吸附。2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_为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在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9、CO2是如何被发现的?化学家又
28、是如何研究它的性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1)17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研究发现,木炭燃烧后,有灰烬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另外他还在地窖、洞穴等地发现过这种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和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的性质。(2)1755年,英格兰化学家布莱克做了如下实验:煅烧白垩(石灰石),将煅烧生成的固体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与煅烧生成的气体又结合成白垩。他将这种固定在白垩中的气体叫作“固定气体”。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实验测得: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能溶解比1体积稍多
29、的“固定气体”。1774年,德国化学家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CO2的水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微红色。当时已经发现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卡文迪许和伯格曼两位化学家的实验说明CO2不仅能溶于水,还可与水反应。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CO2+H2O=H2CO3(1)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该气体长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易沉到低洼处,故填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由图可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分解生成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
30、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O=Ca(OH)2;由图可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到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2=CaCO3+H2O。(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H2O=H2CO3。30、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1)图1和图2分别代表碳的两种单质,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_不同。(2)图3为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微观示意图:写出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排列方式(2)CO2+4H2一定条件_CH4+2H2O分析:(1)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故填:排列方式。(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4H2一定条件CH4+2H2O,故填:CO2+4H2一定条件CH4+2H2O。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