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教版人教版 20232023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总结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总结(重点重点)超超详细详细 单选题 1、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D 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构成液化石油气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气态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在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体积也就减小;加压后体积减小与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无关。故选 D。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对于宏观事实
2、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B A、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A 正确。2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原子间有间隔,B 错误。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C 正确。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D 正确。故选:B。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
3、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 滴水中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B 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正确;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错误;C、一滴水中有 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正确;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的间隔变大,使乒乓球内气体体积变大造成的,选项正确。故选 B。4、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4、A甲烷 B空气 C冰水 D黄金 答案:B A、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甲烷中只有一种分子,故 A 不符合题意;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氮气由氮气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故 B 符合题意;3 C、冰是水的固体,冰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故 C 不符合题意;D、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不含有分子,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5、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氢氧化钾 B铝 C金刚石 D甲烷 答案:D 分析: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
5、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 D。6、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景色 解释 A 春天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夏天云消雾散 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 秋天层林尽染 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 冬天白雪皑皑 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AABBCCDD 答案:D A、春天花香四溢,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A 正确;B、夏天云消雾散,温度升高时
6、,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B 正确;4 C、秋天层林尽染,树叶经霜打后变红,说明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C 正确;D、冬天下雪,属于水的状态变化,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分子本身不变,D 错误。故选 D。7、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的原子序数是 39 C钇的相对原质量是 88.91 克 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9 答案:C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从名称来分析,钇属于金属元素,A
7、正确;B、从图中可知,钇的原子序数为 39,B 正确;C、从图中可知,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8.91,一般不带单位,C 错误;D、根据原子的序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9,D 正确。故选 C。8、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5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C A.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错误;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核中有 1 个质子,没有中子,故错误;C.氯化钠由氯
8、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正确;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错误。故选:C。9、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2SBP2O5CAgNO3DH2O 答案:C A、H2S 中氢元素、硫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P2O5中磷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AgNO3中银元素为金属元素,符合题意;D、H2O 中氢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10、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 答案:A 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
9、不符合题意;6 D、H2O 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11、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BZnCClDAg 答案:C 分析:一般来说,元素名称中带“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汞和金除外),其他为非金属元素 A、Mg 的元素名称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Zn 的元素名称为锌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C、Cl 的元素名称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D、Ag 的元素名称为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12、某元素 X 的原子序数为 a,能够形成 Xn-,另一元素 Y 能够形成与 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 Ym+,则 Y 元素的质子数是 Aa+m-nBa+
10、m+nCa-m-nDa-m+n 答案:B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 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a,故质子数为 a,X 得到 n 个电子后变为 Xn-,Xn-的核外电子数是a+n;Y 失去 m 个电子后变为 Ym+,设元素 Y 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Ym+的核外电子数是 m;Y 能够形成与 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 Ym+,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故a+n=m,则a+m+n;故选:B。小提示:该题主要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解答本题要掌握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13、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
11、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7 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D A、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不是因为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或原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滴水成冰,分子仍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D、食品变质,是由于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 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12、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答案:A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 A 正确;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 B 不正确;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间隔变大,故 C 不正确;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故 D 不正确。故选 A。15、邵阳武冈是“中国卤菜之都”,这里的卤菜味道鲜美、香味扑鼻,深受人们的喜爱。能够闻到卤菜的香气是因为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13、 能够闻到卤菜的香气是因为卤菜中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 B。8 多选题 16、下列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BCD 答案:AC A、硫是非金属元素,故正确;B、镁是金属元素,故错误;C、氮是非金属元素,故正确;D、铁是金属元素,故错误。故选 AC。17、某原子 X 的核电荷数小于 18,电子层数为 n,最外层电子数为 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n2-1下列有关 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 是一种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C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 KXO3 D原子 X 不能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 答案:AD 分析:=1时核电荷数是1,
14、最外层电子数也是3,这是不可能的;当=2时核电荷数是7,最外层电子数是5,符合题目要求,该元素是氮元素;当=3时核电荷数是17,最外层电子数是7,符合题目要求;当=4时核电荷数会比18大。A、元素不是氮元素就是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不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不是5就是7,核电荷数是7或17,故说法正确;C、当是氮元素时其可以形成KNO3,故说法正确;D、原子不论是氮元素和氯元素都能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故说法不正确。9 故选 AD。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微粒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原子是化
15、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答案:AB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符合题意;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符合题意;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不符合题意;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符合题意。故选 AB。19、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
16、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答案:CD A、原子不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 A 不正确;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但是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核中有 1 个质子,没有中子,故 B不正确;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 C 正确;D、水由水分子构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 D 正确。故选 CD。10 20、如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的元素符号为 Zn B锌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电子决定 C锌的相对原子为 65.39g D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0,y=2 答案:AD A元素周期
17、表小方格右上方表示元素符号,锌的元素符号为 Zn,故正确;B、锌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的,故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0,y=30-2-8-18=2,故正确;故选:AD。21、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n=5 C形成的离子是 Br-D溴原子中原子序数是 35 11 答案:CD 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
18、子质量。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弧线表示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A、由“氵”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35=2+8+18+n,n=7,不符合题意;C、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7,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形成的离子是 Br-,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溴原子中原子序数是 35,符合题意。故选 CD。22、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粒子总数是 198 B铈原子在化
19、学变化容易失去电子 C铈原子中子数为 58 个 D铈的原子质量是 140.1 答案:CD A、铈的原子粒子总数是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的和:58+140198,该选项说法正确;B、铈原子属于金属原子,在化学变化容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12 C、铈原子中子数为:140 588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CD。23、1911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D金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 粒子质量 答案:AD A、一
20、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 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了金原子核带正电,故 A 说法正确;B、大多数 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金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 B说法错误;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 C 说法错误;D、有极少数的 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 D 说法正确;故选:AD。2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 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13 D当
21、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它所属的元素种类也会改变 答案:CD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根据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即可。A、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故 A 正确;B、元素通过最外层电子的得失表现出化学性质的稳定与活泼,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故 B 正确;C、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阴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可以达到 8 个,故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 8,此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故 C 错误;D、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但核内的质子数不发生变化,它所属的元素种类不会改变,故 D 错误;故选
22、CD。小提示:掌握原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5、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答案:BC A、从苯分子图像可以看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A 正确。B、从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可以看出,图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所形成的,说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B 错。14 C、没有图示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 错。D、苯由苯分子构成;硅由硅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 正确
23、。综上所述:选择 BC。填空题 26、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钙”等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2)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3)钙元素属于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4)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含钙化合物,请写出碳酸钙的一种用途_。答案:(1)20(2)40.08(3)金属(4)作补钙剂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3)15 由“金”字旁可知,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4)碳
24、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碳酸钙可作补钙剂。27、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1)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2)装水的杯子长期敞口放置,水不断减少,说明_(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水电解实验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答案: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1)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2)装水的杯子长期敞口放置,水不断减少,说明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水电解实验中,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
25、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故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观察第 2、3 周期的元素,均以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_,相对原子质量是_。16 (3)R2+结构示意图如所示,R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它的化学性质与第三周期中的_元素相似。答案:金属;15 30.97;四 镁。分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1)观察第 2、3 周期的元素,根据元素的名称可知均是以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2)磷
26、原子的原子序数是 15,所以质子数是 15,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3)R2+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 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电子层数是 4,所以位于第四周期,化学性质与第三周期的镁元素相似。29、现有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在横线上。(1)占空气总体积 0.03%的气体是_;(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_增多。答案:(1)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 0.03%,所以答案是:。(2)氧气的化学
27、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能够支持燃烧,所以答案是:。(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能做保护气又可制多种电光源,所以答案是:。(4)氮气可以制氮肥,做化工原料,所以答案是:。(5)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答案是:。17 30、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在荒岛采用下图方法将海水淡化。(1)海水经蒸发、冷凝变为饮用水,发生了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 蒸发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B 冷凝时水分子质量减小 C 蒸发时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冷凝时水分子间隔减小 答案:物理 CD(1)海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又变为液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A、蒸发时,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是体积变大,不符合题意;B、冷凝时,水分子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C、蒸发时,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符合题意;D、冷凝时,温度降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符合题意。故选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