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笔记重点大全.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6151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笔记重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笔记重点大全 1 单选题 1、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景色 解释 A 春天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夏天云消雾散 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 秋天层林尽染 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 冬天白雪皑皑 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A.AB.BC.CD.D 答案:D A、春天花香四溢,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 B、夏天云消雾散,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B正确; C、秋天层林尽染,树叶经霜打后变红,说明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C正确; D、冬天下雪,属于水的状态变化,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分子本身不变,D错误。 故选D。 2、邵阳武冈是“中国卤菜之都”,这里的卤菜味道鲜美、香味扑鼻,深受人们的喜爱。能够闻到卤菜的香气是因为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能够闻到卤菜的香气是因为卤菜中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B。 3、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粒子核外电子数为17 C.该粒子具有3个电子层 D.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Cl- 答案:B A、该粒子的质子数是17,属于氯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多于4个,易得电子,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 B、由图可知该粒子核外电子数为18,选项B错误; C、由图可知该粒子具有3个电子层,选项C正确;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1个氯原子易得1个电子形成Cl-,选项D正确。故选B。 4、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氢氧化钾B.铝C.金刚石D.甲烷 答案:D 分析: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有关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分子体积变小B.氧分子质量变小 C.氧分子数目变少D.氧分子间空隙变小 答案:D A、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错误; B、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数目不变,故C错误; D、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6、2020年6月23号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铷的元素符号为Rb B.铷的中子数为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答案:A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铷的元素符号为Rb,说法正确; B、铷的质子数为37,中子数为85-37=48,说法错误; C、铷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 故选:A。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氢氧化钾B.铝C.金刚石D.水 答案:D 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水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8、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则Y元素的质子数是 A.a+m-nB.a+m+nC.a-m-nD.a-m+n 答案:B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a,故质子数为a,X得到n个电子后变为Xn-,Xn-的核外电子数是a+n;Y失去m个电子后变为Ym+,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x,Ym+的核外电子数是x-m;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故a+n=x-m,则x=a+m+n;故选:B。 小提示:该题主要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解答本题要掌握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9、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B A、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A正确。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原子间有间隔,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C正确。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D正确。 故选:B。 10、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答案:D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一个水分子大于一个氢原子,但一个铁原子大于一个氢分子,故A选项错误; B、分子在做永不停歇的无规则运动,水虽然凝结成冰,但冰中的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没有停止,故B选项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但在结构上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故C选项错误; D、氯化钠属于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所以说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11、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2NH3;③SO2;④Cu+2O;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答案:C A、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即⑤中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选项错误; 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即④中Cu+2O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选项错误; 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即③中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⑦中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正确; 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即①中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故选C。 12、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A.个数减少B.质量减小C.间隔减小D.种类减少 答案:C 空气被压缩,是因为空气中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的缘故,故选C。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P Q R W 反应前的质量(g) 5 2 14 18 反应后的质量(g) 20 x 4 13 A.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3:2 B.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P+Q=2R+W C.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1:2 D.Q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答案:D A、P增加了15g,W减少了5g,所以参与反应的质量比=15g:5g=3:1,选项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2g+14g+18g=20g+x+4g+13g,x=2g,说明Q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参与反应,选项B错误; C、反应后R质量为4g,Q质量为2g,两者质量比=4g:2g=2:1,选项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Q的质量未发生改变,符合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特点,但是其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无法判断,因此只能推断可能为催化剂,选项D正确。故选D。 14、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 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答案:A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酒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芳香四溢,符合题意; B、分子可能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能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的本身是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不是分子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 答案:A 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 故选A。 多选题 16、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属于金属元素B.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③④属于同种元素D.④是阳离子 答案:ABC A、①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符合题意; B、②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于最外层电子数只有2个,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B符合题意; C、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③表示氯原子,④表示氯离子,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均属于氯元素,故C符合题意; D、④中的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属于阴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7、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可能是( ) A.n-10B.n+10C.10-nD.n10 答案:AC 该粒子核外电子数为10,若n>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离子为阳离子,则该离子所带电荷数是n-10;若n<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离子为阴离子,则该离子所带电荷数是10-n。故本题选AC。 18、国际上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碳14原子在考古学中常被用来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下列关于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碳14原子的质量比碳12原子的质量大 B.碳14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D.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BD 分析: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 A.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碳14原子的质量比碳12原子的质量大,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法:小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是6而不是8,所以B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碳14和碳1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同种元素,因此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故C说法正确; D.因碳14和碳1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同种元素,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D说法错误; 故选BD。 小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 19、下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元素原子序数为16B.此元素的符号为S C.此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此原子的质量为32.06g 答案:CD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代表元素符号,位于中间的汉字是元素名称,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不带单位。 A、根据分析,左上角的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图中左上角数字为16,说明此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故此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右上角的字母代表元素符号,图中左上角的字母为S,说明此元素的符号为S,故此说法正确; C、图中元素为硫元素,硫元素为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除金、汞以外,其元素名称都是“钅”字旁,故此说法不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不带单位,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选CD。 20、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氯酸钾D.空气E.液氧 答案:DE A、高锰酸钾为纯净物,含有氧元素,但无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为纯净物,含有氧元素,但无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为纯净物,含有氧元素,但无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氧气,所以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符合题意; E、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含有氧分子,符合题意。 故选:DE。 21、下列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铁B.氦气C.氯化钠D.水 答案:AB 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是由金属阳离子钠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水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B。 小提示: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22、下列实验中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的事实是 A.水变成水蒸气 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D.降温条件下氧气变成液氧 答案:BC A、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氧化汞受热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汞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降温条件下氧气变成液氧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C。 23、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C.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 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答案:AC A、分子是由原子按照一定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而结合在一起的整体,故选项正确; B、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O2和O3 都是由氧原子构成,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例如水分子质量小于铁原子质量;故选项正确;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但在物理变化中可再分,故选项错误。 故选:A C。 24、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苯分子图象----------分子之间有间隔 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NaCl 晶体模型----------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水受热蒸发----------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答案:BC A、由苯分子图象可知,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故A正确; 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故B不正确; C、食盐晶体模型图片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能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故C不正确; D、水受热蒸发前后相比,加热后扩散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明显增加,可说明受热能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BC。 25、某同学在电脑上绘制的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答案:AC A、该物质中有两种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正确;D、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故选AC。 填空题 26、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图甲是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乙是另外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写出图乙中C表示的微粒符号____________,镓原子与图乙中__________(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离子。 答案:     69.72     Cl-     B     失去 (1)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2)C质子数为17,小于核外电子数18,说明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负电荷的氯离子,微粒符号为Cl-。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镓原子与图乙中B的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都是3,小于4,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27、已知溴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x的值为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A   B   C    答案:     35     B (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x=2+8+18+7=35; (2)由于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与元素的性质关系密切.溴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是7,与B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所以,性质相似. 故答为:(1)35;(2)B. 28、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 (3)若A中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   答案:     a     7     氯化镁 (1)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小于10,故x可能是8;故选a; (2)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所以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17-2-8=7; (3)A中x=12,则A是镁元素,该结构示意图是镁离子,B是氯元素,形成的是氯离子,故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 29、写出表格中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对应的元素名称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氮 ____ ____ P ____ Si 锰 ____ 铁 ____ 铝 ____ 氯 ____ 锌 ____ ____ Cu 碘 ____ ____ S ____ C ____ Mg ____ K 氧 ____ 银 ____ 氢 ____ ____ Ba 钙 ____ ____ Na 答案:     N     磷     硅     Mn     Fe     Al     Cl     Zn     铜     I     硫     碳     镁     钾     O     Ag     H     钡     Ca     钠 根据元素即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可知 氮元素,符号是:N;P的名称是:磷;Si的名称是:硅;锰元素,符号是:Mn;铁元素,符号是:Fe;铝元素,符号是:Al;氯元素,符号是:Cl;锌元素,符号是:Zn;Cu的名称是:铜;碘元素,符号是:I;S的名称是:硫;C的名称是:碳;Mg的名称是:镁;K的名称是:钾;氧元素,符号是:O;银元素,符号是:Ag;氢元素,符号是:H;Ba的名称是:钡;钙元素,符号是:Ca;Na的名称是:钠。 30、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 ;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 (3)带正电荷的是_____; (4)不显电性的是_____; (5)质量最小的是______; (6)带负电的微粒____。 答案:     分子和原子     原子     原子核和质子     分子、原子、中子     电子     电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其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分子和原子;故填:分子和原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故填:原子; (3)带正电荷的是原子核和质子;故填:原子核和质子; (4)不显电性的是分子、原子、中子;故填:分子、原子、中子; (5)质量最小的是电子;故填:电子; (6)电子带负电荷。故填:电子。 1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