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认识与实践论.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075423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与实践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认识与实践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认识与实践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认识与实践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认识与实践论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是大海中一叶小舟,大海没有平静的时候,人也不能停止拼搏奋斗。人的认识为什么会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低级到高级地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这是由于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的结果。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而且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又是认识的目的。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性这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实践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作用,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要不断的认识学习,并不断实践来丰富自己,充实生活。一、 实践决定认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在那黑暗的宇宙

2、中,有着无数的行星与恒星,有序的沿着自己的轨道走着。正因为它们的规律运动,我们才会发现那壮观的星系、星座、星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不为人的意识为转移,但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例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理。各行星或恒星之间都存在着这种规律,所以在我们认识宇宙或改造宇宙的同时,必须遵循这种规律。否则就不可能完成研究。其实,不但是万有引力规律,茫茫宇宙之中包含了多少中规律,只是人类尚未认识罢了。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在宇宙的一角,有一个名叫太阳系的星系,其中有颗行星叫地球,这颗星球存在着生命。但为什么只有颗星球存在着生命?

3、因为种种规律告诉我们,生命是需要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分,和安全的地理环境,缺一不可!地球上的生命绝不可能脱离这个规律,所以我们认识和研究生命就必须从这个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也有人把它进行错误的理解。物种起源后,各种生物都出现在地球上,于是出现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些没有抵御天敌本领的物种就永远的消失。而那写有生存本领的物种便开始进化。换句话说,是他们适应自然,。所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铁律,任何物种都脱离不了这个规律。纵观古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总结和归纳,几乎任何事物都有哲理。比如电脑:它看似难,只要掌握了其规律,也

4、只是一台普通的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我们才会活得更好!二、认识指导实践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目的制约着整个认识过程,规定着认识的方向。在实践目的的规定约束之下,人们的正确认识最终才有利于实践的发展。认识为实践服务,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认识的功能。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对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抓住生活的重心,抓住奋斗的目标与前进的航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

5、矛盾分析法来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很多原来觉得自己很优秀的人上了社会忽然间变得缺乏自信就是因为在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时候过于片面。不可否认社会里的多才多艺之人的确比学校里更多,但是在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优点以及自己的缺点。长此以往看不到或者说是忽视自己优点的人自然自卑感会不断攀升,进而发展到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自信(即便是自己所擅长的)。真确认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不要盲目的自我否定,擅于在不同的事情上利用优点改正缺点是增强自信的有效途径!三、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

6、到实践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又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离开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又总是包含着认识作为它的构成因素。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因此,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发展和检验认识,又要重视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与不断“实践”的过程。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

7、“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高数”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先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题意,然后考虑属于哪些知识点,找出关键问题,再搜索一下大脑中有几种方案可以解题,判断一下那种方案最简便,之后便是具体解题过程,最后再检查一下就

8、可以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说话办事的逻辑性、条理性。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的最好。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我们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我们实际生活工作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