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智慧全覆盖工程资金申请研究.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075419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190 大小:4.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全覆盖工程资金申请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智慧全覆盖工程资金申请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智慧全覆盖工程资金申请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智慧全覆盖工程资金申请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智慧全覆盖工程资金申请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市崇文区智慧全覆盖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市崇文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报告编制单位:北京市国信宏大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编制日期:二00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承担单位11.3 可研报告编写单位11.4 可研报告编写依据11.5 建设目标与内容31.5.1 建设目标31.5.2 建设内容31.6 建设周期51.7 总投资及来源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72.1 项目建设的背景72.2 崇文区信息化建设现状72.3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分析102.3.1 国际电子政务发展趋势102.3.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122.4 差距与不足162.5 项

2、目建设的必要性172.6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02.6.1 具有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基础212.6.2 深思熟虑的结果222.6.3 建设环境良好222.6.4 技术可行222.6.5 适应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232.6.6 国际成功的案例23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概况243.1 单位简况243.2 机构职责25第四章 需求分析264.1 业务需求描述264.1.1 崇文区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交换的需求264.1.2 崇文区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需求304.1.3 崇文区社区居民服务数据库建设的需求334.1.4 崇文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系统354.1.5 崇文区政府领导宏观经济决策支持服务的需

3、求354.1.6 崇文区无线办公接入的业务需求364.1.7 系统用户364.2 功能需求描述374.2.1 区域公共信息资源交换和基础应用服务共享平台功能需求374.2.2 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系统功能需求384.2.3 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系统394.2.4 社会经济运行决策系统功能需求404.2.5 无线政务接入系统功能需求414.3 性能需求424.3.1系统总体性能要求424.3.2 主要性能要求指标424.4 信息需求分析434.4.1 社区居民基础数据库434.4.2 社区服务资源数据库434.4.3 社会经济综合服务数据库464.5 数据属性分析484.6 信息量预测484.6.

4、1 存储量估算484.6.2 流量估算514.6.3 处理量估算514.7 网络通信需求514.8 安全保障需求52第五章 总体方案575.1 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575.1.1 指导思想575.1.2 战略定位585.1.3 科学理论依据585.2 实现目标605.2.1 总体目标605.2.2 一期目标615.2.3 二期目标615.2.4 三期目标615.3 基本原则625.3.1 指导原则625.3.2 建设原则625.4 建设内容概述645.4.1 区域公共信息资源交换和基础应用服务共享平台645.4.2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655.4.3 无线电子政务接入系统655.4.4 数据库及信息

5、资源建设与整合665.4.5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675.4.6 安全数据备份中心675.5 总体架构675.6 建设模式685.6.1 分阶段逐步推进685.6.2 按类型分别对待695.7 一期工程与整个工程的关系69第六章 本期工程建设方案716.1 本期工程的建设目标和任务716.1.1 建设目标716.1.2 建设任务716.2 区域公共信息资源交换和基础应用服务共享平台设计方案736.2.1 设计原则736.2.2 公共资源基础框架设计756.2.3 统一公共资源基础应用支撑环境设计796.2.4 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支撑环境设计866.2.5 平台门户系统896.3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9

6、46.3.1 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系统946.3.2 社会经济运行决策系统986.3.3 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系统1086.4 无线电子政务接入系统1176.4.1 系统概述1176.4.2 逻辑结构1196.4.3 系统功能设计1206.4.4 装备安全1216.5 数据库与存储系统设计1236.5.1 居民基础信息数据库1236.5.2 社区服务资源数据库1246.5.3 崇文区社会经济综合服务数据库1266.5.4 系统管理与维护数据库1276.5.5 存储系统设计1286.6 接口设计1296.6.1 内部接口设计1296.6.2 外部接口设计1306.6.3接口技术方案1306.7 安

7、全保障体系建设1316.7.1 系统安全策略1316.7.2 基础安全防护系统建设1366.7.3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1426.8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1466.8.1 严格执行国家统一标准、地方及行业标准1466.8.2 按需制定本项目的标准规范1476.9 设备及软件配置方案1516.9.1 设备配置清单1516.9.2 系统软件清单1526.10 应用软件开发工作量153第七章 项目的招标方案1577.1 招标遵循的法规和原则1577.2 项目的招标范围1577.3 招标的组织1587.4 招标与分包招标的方式158第八章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1618.1 环境保护1618.2 消防

8、1618.3 职业安全卫生1628.4 节能162第九章 项目建设与运行维护1659.1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1659.2 项目管理办法1679.3 项目运行维护1699.4 人员培训1709.4.1培训原则1709.4.2 培训目的1719.4.3 培训方式1719.4.4培训整体要求1729.4.5 培训对象173第十章 投资估算17510.1 项目投资范围17510.2 投资测算依据和方法17510.3 测算结果17610.4 资金筹措177第十一章 一期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79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18112.1 社会效益18112.2 经济效益182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18413.1 结论

9、18413.2 建议18425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北京市崇文区智慧全覆盖一期工程。以下简称“全覆盖一期”。1.2 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市崇文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简称崇文区信息办), 项目建设单位:北京市崇文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项目负责人: 姜百奎1.3 可研报告编写单位北京市国信宏大科技有限公司1.4 可研报告编写依据崇文区智慧全覆盖建设的主要依据为:1. 北京市崇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

10、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办发200434号;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6.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关于印发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的通知(国信办20032号);7.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公共服务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北京市政府令2005163号);8.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数字化管理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通知(京办发200517号);9.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若干意见(京办发200533号)10.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科学技术部

11、、信息产业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信办20032号);11.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2.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3.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14. 北京市崇文区两会报告、党代会报告15. 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信(2002)570号)16. 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2月26日国家保密局发布)17. 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第35号令,2005年)18.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06号令)19.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政

12、务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第67号令,2000年)20.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计算机信息系统病毒预防和控制管理办法21. 国家档案局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档案局第6号令,2003年)22.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北京市党政机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京办发200117号)23.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信息办关于推进本市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京质监标发2005430号)24. 北京市信息办、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京信息办发200439号)1.5 建设目标与内容1.5.1 建设目标“智慧全覆盖”是指在

13、区域范围内全部实施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用信息技术覆盖全区各个层面、覆盖政府和各个行业、覆盖全社会,覆盖区域各个角落,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区域的政府、企业和全体居民,服务区域全社会。崇文区智慧全覆盖具体含义是:把崇文区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投入减少产出增加的信息化;区域范围内没有“孤岛”和“鸿沟”的信息化;产业支撑有切实效果的信息化;机关和社会服务即时的信息化;行政领导指挥随身的信息化。信息化产品全覆盖,信息化工作动态全覆盖。本期工程为智慧全覆盖一期工程。一期工程主要目标是首先结合崇文区电子政务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共资源基础框架体系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系统、

14、社区民政和社会福利服务系统和宏观经济决策服务系统,建立电子政务无线接入系统,丰富电子政务系统服务方式,完善区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信息资源整合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与政府沟通和便民生活的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领导宏观经济管理、产业发展决策等提供数字支持,打好智慧全覆盖工程的基础。1.5.2 建设内容智慧全覆盖一期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区域公共信息资源交换和基础应用服务共享平台首先设计建设公共资源基础框架体系,为崇文智慧全覆盖提供软的基础设施规范和标准,为智慧全覆盖的各类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提供标准化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资源定义、描述、注册、调用和互操作的基础标准规范。按照整个崇文区信息化项

15、目中共性内容统一建设的原则,建设包括统一身份管理、统一访问控制、统一安全保障、统一资源共享服务、统一数据交换服务、统一信息资源目录、统一流程服务、统一报表服务的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崇文区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区内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以及各类应用支撑功能。2.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系统作为市卫生信息服务系统的区级试点,解决市区两级卫生数据共享。提供社区性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实现以居民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卫生教育等功能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基本的卫生服务,为居民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服务。3民政和社会福利服务系统为实现民

16、政和社会福利服务管理信息化,建立民政和社会福利服务系统。从市民政局引入到崇文区数据中心建立居民基础代码数据库,利用该库为社区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服务,与崇文区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提供社区居民居住地位置政府内部查询服务。提供居民基本信息管理、低保管理、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流动人员、优抚对象服务管理以及救助管理服务。4.崇文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监督、科技创安、社区服务、公益服务、政务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系统。5. 社会经济运行决策服务系统以崇文区旅游、体育、商贸等重点产业的发展指标为主要内容,整合区发改委、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工商局、区质监局、区统计局、区政府研究室和区工商联的相关数据

17、,建立相关产业的指标库,并提供国内外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名牌企业分布情况、发展状况和竞争趋势等信息,为区领导提供宏观经济管理和产业发展决策的数字服务。6.无线电子政务接入系统丰富区电子政务平台的服务方式,为区领导提供移动办公接入服务。1.6 建设周期智慧全覆盖一期工程建设周期为12个月。1.7 总投资及来源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设备购置费、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购置费、系统集成和调试费、项目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培训费等因素,全覆盖一期项目总投资1303.30万元,拟申请北京市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900万元,崇文区政府自筹403.30万元。第二

18、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近几年,随着国家和北京市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崇文区的信息化建设在坚持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的同时,在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全区基础网络的逐步到位,部分应用系统的优先建设,以及各种信息化条件的逐渐成熟,全区各部门之间通过网络实现快速的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和办公协同的需求日趋迫切。部门之间缺乏横向的联系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业务集成,使得崇文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效益尚未发挥。2004年初,崇文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一二三”经济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的宏伟蓝图。“加快数字崇文建设步伐,优化区

19、域发展环境,为建设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提供品质一流的信息化环境。”是区委区政府对全区信息化工作提出的新的总体要求。从实际出发,遵循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2004年初,全区信息化的工作重心由基础设施建设向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转移。其目的是要通过信息化的应用工程,特别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有效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的透明化。2.2 崇文区信息化建设现状过去的五年,我区人民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中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20、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团结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城区环境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崇文已经在南城崛起。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伴随“数字崇文”工程的全面启动,我区信息化建设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为应用打好了坚实基础“十五”期间,我区重点加强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政府各部门间的横向以及“区、街、居”间的纵向互联互通。政务

21、专网和“校校通”工程全面完工,标志着区域性公用信息平台基本建成,为应用系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两期联网工程,以及若干次的网络结构优化调整,到目前为止共有79家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通过租用北京网通2M ATM线路接入电子政务网络。我区党政机关宽带上网率100%,部门局域网建成率100%。党政机关计算机总数为3474台,计算机拥有率72%,有46%的单位人均拥有计算机1台以上。7个街道社保所也通过区政务网络与市劳社局连接。区政务网络为接入单位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接入带宽为10M,每天平均有2000余台终端在线。教育信息化硬件水平稳步上升。2004年底,“校校通”工程覆盖48所学校。24所

22、中学,平均每11.5人一台电脑,31所小学,平均每12人一台电脑;我区中小学计算机教室配备率100,千兆主干“校园网”建成率100。危改后我区新建的小区基本都具备了宽带入户的条件。金鱼池小区被打造成全国科普智能型示范小区。2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稳步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自2004年起,我区信息化工作的重心开始从基础网络建设逐步向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转移。电子政务应用成效逐步显现。现在的政务网络中承载运行着18个纵向系统和6个横向系统。纵向业务系统包括:机要专网、纪监专网、规划业务系统、统计业务系统、人事业务系统、计生业务系统等,形成了与市区各部门的垂直链接。横向系统

23、包括vod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形成了部门间的水平联系。 应用系统工程逐步投入使用。政府各部门网站建成率100%。内部办公系统建成率50%。“数字崇文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了面向园林绿化管理、重点工程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专业应用系统和面向社会公众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崇文区国家机关协同办公系统”作为我区在实施政府内部整体信息化方面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提高办公效率、交流速度、共享程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交通安全宣传管理系统等部门信息应用系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响应市政府要求,我区基本建成了网格化管理体系。配合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建设了招商引资网和

24、企业信息网。基础地理数据库初步形成。建立了涵盖城市管理、社会事业、便民服务等近70个专题资源数据库;一批办公业务基础资源库逐步建成。机关事务中的各类文档,均不同程度地以数据库的形式得到规范存储和科学利用。结合区志建设需求,建成了具有全文检索功能的崇文区志和崇文年鉴数据库系统。3社区、教育和企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工作成效显著社区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区政府重点推动了领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围绕老城区拆迁工作,努力推动了新社区信息化建设,为居民提供高效、优质的社区服务;各街道办事处局域网顺利开通,居委会的计算机设备基本到位;96156社区呼叫热线顺利开通;2003年,成

25、功完成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中的“数字北京信息亭”建设工作;2004年初,金鱼池小区又被评“百万家庭网上行”工程的首家试点小区。教育信息化成效显著。制定了崇文区2004-201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校园门户网站、教育教学资源库、教育督导系统、以及一系列教育教学网站得到全面开发利用。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CMIC)及学生IC卡顺利推广。电子商务得到建设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意识逐步增强,有多家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了门户网站,占我区企业总数的50%以上。其中,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和大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司效益的典范。4信息安全系统长足发展,软硬件设备逐步完善

26、为保障已有的信息化成果能够稳定、安全、高效的发挥作用,我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崇文区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应急的演习,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应急能力。严格按照北京市的相关文件要求,拿出信息化建设15%的经费,设立专项投资,确保了安全方面的投入和效果。2004年,北京数据证书认证中心开展了对区政务专网的安全风险评估,安全体系被评为三级。为达到安全级别的技术要求,各部门配备了相应的安全硬件和软件设施,并请专业公司对现有的安全系统进行了改造。5信息化机制逐步理顺,信息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2001年起,我区加大了对区域信息化的工作力度,在区级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崇文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

27、我区信息化各项工作;成立了三级信息化组织领导体系;区信息化工作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得到较快解决,信息化工作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陆续出台了多个有关我区信息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制度、标准。主要包括:北京市崇文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管理办法、北京市崇文区党政机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崇文区政府网站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宣传工作的通知、北京市崇文区电子政务网络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数字崇文”发展步伐,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的意见等。2.3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分析2.3.1 国际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建立电子网络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

28、势。国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90年代后,电子政务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综观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虽然有许多差异,但有一些最新的动向值得注意。 (1)领导人意志坚定电子政务在全球的普及发展,始于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政治意愿,电子政务往往能够反映出不同届政府内不同领导者独特的领导风采。1992年,克林顿政府十分重视政府转型和改革问题,上任依始就宣布要创建一个电子政府,布什政府上台后,同样表示要利用互联网帮助联邦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希望建立一个“充满活力,但又有限的”政府,使公民有能力以一种更及时和更

29、有效的方式和联邦政府机构进行交流。最近,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要通过电子政务推动国家创新,并使英国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以结果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以居民为中心”的核心发展策略。 (2)以用户为中心发展电子政务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建立一个真正能够为全社会所接受的服务型政府,用户无疑是政府服务的中心,按照用户的意愿设计政府的网站是当今世界上各个政府所遵循的发展原则。在电子政务中引进了“客户关系管理”概念,可以帮助政府管理和协调与用户建立新的、更好的政府与企业、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关系。 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政府向用户提供优质的实时服务提供了可能,较以往政府所能提供的服务,无论是在宽度上

30、,还是广度上都有极大的改善。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完成与政府沟通的各个环节,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减少了政府不必要的麻烦。 (3)门户网站功能完善通过一个政府的门户网站,用户可以进入到政府的所有职能部门,接受任何一个政府向用户提供的服务项目。尤其对于需要几个政府部门同时介入才能完成的事务处理,这种门户网站十分方便,用户不需要依次面对每一个政府部门,只需要在网上完成他所需要与政府发生互动的事务,享受政府职能转变所带来的高监管水平和服务水平。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第一政府网站(www.firstgov.gov), 2001年1月加拿大下令开通门户网站canada.gc.ca, 2001年2

31、月英国正式开通“英国在线”(www.ukonline.gov.uk)。这些国家的门户网站功能不断完善,能够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 (4)统一规划和标准美国于1993年制定并颁布了美国国家基础设施行动计划,1994年又提出了政府资讯科技服务远景,从而确定了美国联邦政府推动电子政府发展目标。欧盟制定了“信息社会行动纲领”,对未来的政府信息化作出了周密的安排。英国在1996年颁布“绿皮书”,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做出了系统规划,并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目标。加拿大在1994年由工业部长提出了一份有关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框架,其中有关政府信息化的问题被作为主要内容。日本在1993年制定了行政资讯推进共同事项行动计

32、划,提出了政府信息化的三个层次。 (5)实行分阶段实施策略美国把电子政务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主要是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简单的事务处理,以及有限的技术复杂程度;第二阶段,要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更复杂的事务处理,实现初步协作,技术复杂程度也逐步提高;第三阶段,要实现政府业务的重组,建立集成系统以及复杂的技术体系;第四阶段,要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互动式交流与服务,与此同时,建立高度复杂的技术支持系统。按照美国的规划,到2005年将有35%的政府将处于第二阶段,到2010年,绝大多数现有政府部门将按照电子政府的要求,被改造。这说明电子政府的建立

33、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即使像发达国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步实施。 (6)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政府直接投入这种传统模式仍然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占有支配地位的同时,电子政务的市场化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一方面,这是为了让企业和民间的投资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为,企业既具有投资的能力,又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的加入将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更具有创造力和活力。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依赖于本国、本地区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介入,不但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是“以一石而收二鸟”的好事。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做法来看

34、,电子政务的市场化和资金筹措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模式,即:伙伴关系,外协外包,政企整合,发行债券与广告筹资。2.3.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从目前国内电 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

35、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

36、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

37、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

38、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 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

39、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将以多样化的电子渠道进行在线供给。一些政府服务还可以通过私人或者非政府组织进行价值增值后间接提供给公众。第三,整合服务供给方式,供给方式不再独立,所有

40、的政府服务均通过单一的政府入口面向公众。第四,服务供给实现“一站式”。公众只需在单一窗口,便能一步到位获得涉及多个机构的服务趋势五: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将从政府高层指导为主转向企业引导促进为主,并逐步突出电子政务咨询服务商和集成商的作用。电子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新兴事务,其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组织结构调整、管理理念和管理服务模式转型等等,对不同阶段或者同一阶段不同纬度的问题需要统一规划和协调。对此问题,在电子政务引入中国之初,政界、学术界、以及企业界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回顾历史可以说,电子政务在中国是由政府指导和引导而起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都有政府明显的迹象,其典型

41、事件是1993年底中央政府主导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1999年初由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和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牵头,联合四十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倡导发起“政府上网工程”;2002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和科技部推出电子政务试点工程。而随着电子政务在中国的涌起,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迅速扩大,电子政务厂商及服务供应商不仅推出其各种电子政务产品和服务,更是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思想和电子政务建设运营模式。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市场力量将迅速增强,尤其是电子政务咨询服务商和集成商并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趋势六:我国

42、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规模高速增长的趋势,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将迅速兴起并将成为未来电子政务市场竞争的另一焦点。我国信息服务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电子政务建设引发的信息服务将不容置疑地成为未来IT业竞争的重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市场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持续快速增长,增长率高于硬件、网络、软件及IT整体市场增长率。从赛迪顾问对中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市场结构分析中可知,产品的支持与维护(包括硬件和软件)保持平稳增长,专业服务市场在整个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市场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0%以上,其中占主要部分的系统集成服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于众多信息服务提供商来说,随着中国电子政务市场的

43、迅猛发展,纯硬件利润逐渐下滑,信息服务已发展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越来越引起各方强烈的关注并促使他们开始采取切实的行动。尤其是以硬件为主的厂商,正不断加速向信息服务的转型,同时新进入者也越来越多。市场参与者的增多,直接导致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IT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电子政务IT服务提供商将通过对政府机构电子政务的建设特点、运营模式、业务流程等的细致了解,逐步改变其相对简单的服务模式,向全方位服务商迈进,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更好的发展。趋势七:“数字鸿沟”将越来越突出地成为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数字鸿沟”和区域信息差距将逐渐为各级政府所

44、重视。数字鸿沟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以及一个国家内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已经成为信息革命的“数字穷国”,不仅面临着与信息化水平高的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内部差距,而且这个内部差距有着正在拉大的趋势。数字鸿沟的出现和加深正在严重阻碍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数字鸿沟本质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它意味着互联网发展落后地区在新的“信息革命”中面临着“信息贫困”,故而缺乏参与经济发展和接受政府服务的能力。电子政务的成功与否,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应用的程度,二是公众接受的程度。其中公众接受的程度将成为阻碍我国电子政务发

45、展最大的挑战,因为公众接受的提高不仅涉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知识发展水平的提高,这本质上就是数字鸿沟的问题。对于我国,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和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在未来几年内将会成为阻碍我国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大重大瓶颈,同时也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挑战。所以为了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问题在未来几年内将会突出表现出来,并为各级政府所重视。2.4 差距与不足国家体制处于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我们处在半农业、半工业和半信息化的社会,崇文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社会特性,信息化的发展也面临现行体制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1、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决定的政府的信

46、息化出现条块分割,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信息化建设的结果是形成大量信息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和利用,导致政府情况不明、决策效率低。2、企业为各级、各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利用不同软件填报大量重复数据,负担比较重。3、“数字鸿沟”不断扩大,居民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不明显,社区信息化服务比较单一,各种服务形式繁杂,居民很难得到一体的信息服务。4、国家及地方信息化标准落地慢,效果不理想,导致信息化建设缺乏软基础设施,导致公共资源等基础设施出现重复建设,信息化的重要特征有序化和一体化得不到充分体现。5、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逐渐积累了大量信息资源,随着智慧全覆盖的推进,各类数据将成几何级数增长,数据本身的安全保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6、全方位、一体化、主动式的综合宏观调控、政府监管、应急指挥、“以人为本”的智慧全覆盖还远未形成。2.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信息化具有的广泛渗透性,它已经对我们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直至所有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信息化建设,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大五中全会、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党中央和国务院积极引导和推进,使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达到了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