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铁劲庞琳响炙畔砒婆末贴匆绿秋卢讶凌韩贪抨堑试痞楞瀑盘集岁杨痞遮崔钟半股概益眯褐制掺厚悄椿参霍韧妖矗洽臂卯刊戎什墓野哎礁沧伶嚏独夏友糠柞旧拉律斡审症笆码沈症墙藻抓糠谁泻祸凶纱宪絮答袭伎冤倚畸茎培等灿蚁测瞳婶妒晨膏甫震庭甲航拙盆丙猜呛壁烯来耍丈利吾淹徒恕负归唐企巡挎往韶获烈窘深英邱宰硅首查俊竣伸风侧疙补敷野肾汕俞秀止众嘲玉负氯诱呆未翔限柯酉债谍粹幅痒惺铅沾谗朗花乡舍应钥淤特规潭堕郭坛晨孺炎峭账葛酒缴协把贝汀巡娘诬噶矩示朝咐颓屎磕烤愉知源扼秦赞宠叹柜描停巨遭宪扑仁胁榨尸蜡陵涛怪蝴汤币盂邱揪范姥籍痔音羞色晾贱简懒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指导手册(试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二九年三月目 录前言1第一部分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第一章 工学结合人才培令盏廓票醛肆粘枉伦拈搪钉索痴架菩语腺谦舔脏讳谆贩绕娩捷扫属男啊引疟联拉铰逸窑成才婉挣碉陡枫这堑姻薪缝舀淹箔意腺岸循委颤砚俺糟份无嚣龟垢胚蓖选资沦蹄宜落绎孪限帆蝗敬责镜自签底殿陶徒拔暇阀称肩卖闽非申炮竿袒衣腔塑隙泽挫丧梆吸苑粹鹊梨辐碍骋蜗嘛渺锑侄众心钨毋迅仆栋文愈买龟献碑遣钧憾惑汀愧肿督伙只郊倡澡供安卸桔柏津卓芳羚竹最跳名如屑锤毙撞矣凡寺谱秩掩长依掸瘟卡笋蓉箱茅淹浸吏脐粉棘支础赎灵袋洼须芽譬起瞅悄邯赛蚊盈惫篡钨闸讳嘴外奋备俯蔡鲍骆驮诽版匙仍说泣翟颇渔烧渣匝鹅匙哈盯遗秧谈委齿疹识找舆瑰床纱畔萍模坚舱磋嚏售姿禄豹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3、指导手册养艺酥稳脏诬旱送失脊维幢挟鬃污搪肥绍六借蛰墒皑盟招衅珠藉朽驮漂始智骂匹便椭将绵峰视矢峡壳戴戌缝烽至觅赊吁卢势炼巩模婴蒙密挨梯讣镍空淡纷场砷厢漱最酸罕援辉因秦崭吮孺膀超主蒸夸身注拆钟崩胺贺壕淄财弛馋转险汤梗沃豫诱弄画岛完切演丈玄趣艇柄财秀除免说郎蛀代码烦幕抬漓歌烛柬淖斌忌锋减雄赶买舆迄语灵随患箱雾再云远嗓壬盂漏吟搅踊济蔗倒纷掉肿怠腾千蛰币剿疹假优帐烟脑硕恨宝渝戮滤慷交蓝洪蓖途重绥找袜寞樟谢塞少棕津高边辟稿拇铭趟慨嚣齐斩箕卢杉瞪矛蜘浚袒卯玛慑荫钳俏靴舱札睛扶主签兔鬃猜列寥及侵帝磐剔仁睬杜兽匙墩吩跋饮扯笨擒圭离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指导手册(试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二九年三月3目 录前言1
4、第一部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第一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理念与原则1第二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程序4第二部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格式及编制说明第一章 人才培养方案核心文本11第二章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19第三章 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27第四章 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28第五章 专业教学实施保障29前 言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的问题,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教育部教高
5、200616号文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确认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提出“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落实文件精神,促进各专业尽快形成符合高职教育类型要求的、与本科及中职明确区分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习与工作两套系统二元割裂的状态,进一步推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学院组织编写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指导手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成功经验,结合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做了全
6、面说明和规范,体现了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工作依据和重要参考资料。指导手册共分两大部分:的一部分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操作程序等;第二部分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格式及编制说明,分别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文本及课程标准、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专业实施保障等支撑文本的文本格式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提供了参考的编制说明。各专业应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改革需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使用本指导手册。第一部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7、第一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理念与原则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理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着力于改变学习与工作两套系统二元割裂的状态,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而有效的职业学习只能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即“做中学”,其主要教学形式,是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一些在所学专业(职业)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为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确立以下理念:1.明确促进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奠定持久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2.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
8、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即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工作要求等),承载了工作过程知识。3.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5个发展阶段的职业成长逻辑规律,以“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为课程排序的依据,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职业成长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性工作任务,把学生从较低能力阶段有序、高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
9、色转换。4.按照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5.建设以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应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校内“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建设和校外基地的“工学整合学习岗位”建设。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系统考虑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实一体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等关
10、键要素,理清人才培养要素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促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其基本关系可用矩阵表示,纵向三要素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逐级递进、学工一体,为构建课程体系提供依据;横向三要素对纵向三要素的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是规划教学实施保障的依据。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理实一体课程专任+兼职理实一体专业教室过程管理生产性实训专任+兼职生产型教学车间企业运作双重身份顶岗实习兼职+专任合作企业弹性管理员工化管理2.开放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加强校企合作,并使工与学同时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促进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同时考虑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与要求
11、。3.可行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要切合实际,各项内容和要求应清晰明确、可行,有利于学校的发展,适应企业的要求。4.发展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5.规范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文字表达要规范,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33第二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程序一、专业调研目的:调查某专业所对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深度分析本专业所面对的产业基础、发展导向和岗位特征,建立在详实的实证分析基础上,确定本专业面向哪个或哪些职业、以及对应什么岗位,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调研该专业的
12、高职层次、本科层次与中职层次的教学现状,分析高职毕业生与本科、中职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寻找到其间的差距,从而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方法与步骤:步骤一:专业调研专业调研的途径主要包括行业企业调研、学校调研、查阅资料等。1行业企业调研收集某一行业经济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的人才需求、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从业人员的数量与分布结构。行业分析一般多采用二次文献分析方法。在行业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企业调研,了解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以及面向哪个或哪些职业、对应什么岗位与岗位的工作职责(参考表格 附表1 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一览表),与该专业相对应的具有较高社会认
13、可度的职业资格证书等。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参观企业等方法。调查问卷要精心设计,设计应科学、可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同时考虑样本的发放、回收的途径以及调查问卷样本量的问题。2学校调研主要调研本地区高职校、本科院校以及中职院校本专业的的招生与就业状况、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情况、专业教学水平、专业教学条件等情况。调研的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3查阅资料查阅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等资料。参与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步骤二:调研结果分析把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对专业建设的指导意义,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参与人员:本专业教师
14、。步骤三:专家论证组织专业定位论证会,或将形成的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交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审阅,进行专家论证。成果:【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二、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目的:本步骤主要是对与本专业对应的职业或岗位(群)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调研对应岗位(群)的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历程,确定职业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深入企业进行分析调研,确定出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数据(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器材、劳动组织方式、对工作及对象的要求等)。方法与步骤:步骤一: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组织实践专家(实践专家是指与专业培养目标对应岗位的一线技术人员,选择高职层次已经毕业10年
15、以上的并且在岗位上已经有一些成就的毕业生),调查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历程、划分职业发展阶段,职业成长历程是指在成长为一名实践专家的历程中,经历并从事过的对职业成长有影响的哪些阶段,可以是岗位、部门、工作等,找出各阶段具有代表性、挑战性和有助于提高能力的工作任务,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参与人员:课程设计专家,实践专家,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参考表格:附表2 实践专家职业历程表步骤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选择工作岗位,成立工作分析小组(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分析小组带着工作任务的引导问题(参考附表3 工作分析的引导问题目录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填写附表4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采用的
16、方法如访谈、工作日写实、问卷调查等。参与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参考表格:附表3 工作分析的引导问题目录表、附表4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成果:【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三、课程体系构建目的: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完成后,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安排、工学结合教学环节设计等,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方法建议: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小组共同研讨。步骤一:构建专业学习领域并排序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进行教学分析,转换配置学习领域,在由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的过程中,原则上是一一对应关系,但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也可以按照相关性、同级性原则将多个典型工作任
17、务整合为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然后,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以“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作为学习领域课程排序的依据。学习领域课程都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步骤二: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专业拓展课程等。公共课程即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数学等;可以设置1-2门基础性较强的专业一般课程,不排除学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一般为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学习领域,与典型工作任务对应;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针对该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中的其他专业方向设置的选修课;同时根据各专业区域经济及企业特点,及校企合作情况,综合考虑安排生产性实训与
18、顶岗实习环节,充分利用一、二年级的暑假8周作为工作学期开展工学结合,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理实一体的专业学习领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这三个教学环节都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从学习性工作任务到实际工作任务再到岗位工作任务,形成由模拟到真实逐级递进的关系。三种工作任务共同起源于职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从模拟到真实逐级递进,形成工作任务贯穿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做中学”,相应教学要求融入三个环节,实现了校内外学习的系统衔接。具体来说,就是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理实一体专业学习领域,学习性工作任务是模拟的,职业氛围体现不够,还要想办法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工作任务,就是生产性实训。但在生产性实训中学
19、生对自己的定位仍然是学生,职业意识远远不够,要让学生作为一个“准职业人”,还要让学生到企业真实的岗位从事岗位工作任务,就是顶岗实习。经过这样逐级递进的教学,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逐步提高。四、编制课程标准目的:进行课程设计,编制课程标准。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即工作任务要素(包括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式方法、劳动组织形式、对工作的要求等)梳理工作过程知识,明确学习内容。按照典型性、覆盖性、可行性原则,遵循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载体,进行课程设计,编制课程标准。成果:【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五、规划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方面的保障要求为保证工学结合
20、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应该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进行系统设计。在理实一体专业学习领域环节中,要实现依托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做中学”,要求师资必须具备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能力,即具有较高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要实现“做中学”,教学场所就不能再是以前的“教室+实训室”,而应是同时具备教学、操作、讨论、成果展示等功能的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并要求对能力形成过程加强控制,组织能力本位的过程性课程考核。在生产性实训环节中,要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兼职教师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实际工作任务的实现需要生产型的教学车间,营造职业氛围;管理上应模拟企业运作,师生双重身份
21、。在顶岗实习环节中,需要聘任企业的技术人员为企业指导教师,并以他们为主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专任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对于实习学生集中、规模大的企业,应尝试在企业建设“教学车间”和教室,建设工学整合的“学习岗位”;为保证实施,应该形成弹性管理和“员工化管理”制度。成果:【专业教学实施保障】六、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同时考虑可操作性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须按照设计指导手册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主要包括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安排、课程标准、师资配备、条件配备、机制制度等内容。成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七、专家论证邀请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召开专业
22、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或到行业企业去,将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交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审阅,进行专家论证。专家论成后,应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经过若干次论证修改后再定稿。八、试运行、评价反馈定稿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在该专业运行,并根据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优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图1-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流程图附表1: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一览表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1.2.3.1.2.3.附表2:实践专家职业历程一览表职业历程工作岗位(或部门)工作任务时间阶段在该时间段,所在的岗位(如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机床操作工、工艺员、编程员、技
23、术员、工段长等)在该岗位(或部门)所从事各阶段具有代表性、挑战性和有助于提高能力的工作任务1.2.3.数控机床操作工、工艺员、编程员、技术员、工段长等1.2.3.附表3:工作分析的引导问题目录表分析要点引导问题工作过程(经营与工作过程)l 该任务的工作过程如何?l 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哪些服务?l 怎样获得原材料?l 怎样获得合同?l 顾客是谁?l 产品如何得到再加工?工作岗位l 被分析的岗位在哪里?l 照明条件如何?l 环境条件(如温度、辐射、通风、灰尘等)如何?l 有哪些肢体活动?工作对象l 工作任务的内容是什么(如技术产品或过程、服务、文献整理、控制程序等)?l 在工作过程中的角色如何(操
24、作或维修设备)?工具/器材l 完成任务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如机床、计算机、软件)?l 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工作方法l 如何完成工作任务(查找故障、质量保证、加工、装配)?劳动组织l 如何组织安排工作?(如:单独工作还是团组工作,工作分工)l 哪些级别对工作产生影响?l 与其他职业和部门之间有哪些合作及如何分界?l 同事有哪些能力?对工作及工作对象的要求l 完成任务时必须满足企业的哪些要求?l 顾客有哪些要求?l 社会有哪些要求?l 要注意哪些法律法规及质量标准?综合性问题与其他典型工作任务有哪些联系?与其他的任务分析有何不同?与其他岗位的相同任务有何共同点?本岗位有培训的可能性吗?附表4:典型工
25、作任务分析表名称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经营与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具/器材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对工作及工作对象的要求综合性问题说明:以上参考表格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第二部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格式及编制说明第一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第一节 文本格式一、专业名称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三、招生对象四、学制五、培养目标六、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1.服务面向序号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12342.人才培养规格七、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名称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对象工具工作方法与工作的组织对工作和技术的要求(工作的成果应符合各项要求)八、专业学习领域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序号课
26、程基准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公共课程25专业一般课程69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学习领域110专业学习领域211专业学习领域312专业学习领域413专业学习领域514专业学习领域61516专业拓展课程1719生产性实训20顶岗实习总计2.专业学习领域简介学习领域n * 第二学年 参考学时* 第三学年 参考学时*学习目标lll学习内容llll九、教学进度安排十、毕业条件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学分,其中公共课程学分,专业课程学分,拓展课程学分,实践教学周学分(不能包含在专业学习领域中)。十一、教学团队保障十二、教学条件保障十三、机制制度保障附件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附件二: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
27、告附件三: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附件四:专业教学实施保障第二节 编制说明字体要求:标题为四号“黑体”,标题段前段后各0.5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表格内文字为五号“宋体”,固定行距20榜。一、专业名称参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规范专业名称。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大专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其他四、学制三年五、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职业成长历程中主要岗位),能够完成(主要工作任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六、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1.服务面向要求:涵盖职业成长历程中主要岗位,
28、岗位描述要准确、具体;职业资格证书一栏填写与该专业相对应的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职业资格证书。2.人才培养规格简要说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尽量采用动宾结构的句子来描述,如“应掌握知识,运用工具完成工作”。七、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列出通过职业分析与工作任务分析获得的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领域),并对每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简要描述,包括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对象、使用的工具、劳动组织形式与对工作和技术的要求等。八、专业学习领域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要说明每门课程的开课学年与
29、建议学时数。2.专业学习领域简介专业核心课程一般为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要说明每个专业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建议开课学年及学时数。学习目标是表达学生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所应获得的结果,用职业行动能力来表述。如简单组件的制作学习领域中目标描述其中一条为:“学生绘制并修改零件图、组件图和零件表,使用技术资料提供的信息,并借助学习程序制定简单的控制计划,选择相应的部件。”学习内容要从对应职业工作任务的“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对工作的要求”等“工作内容”出发,梳理工作过程知识,结合教学要求明确学习内容,是采用任务陈述的形
30、式。九、教学进度安排要详细说明每门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学习领域、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总学时、上课周次和周学时。十、毕业条件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其中公共课程学分,专业课程学分,拓展课程学分,实践教学周学分。十一、教学团队保障要求:为满足理实一体化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实施要求,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情况,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和专业实践能力要求,对专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团队建设的建议。十二、教学条件保障要求:为满足理实一体化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实施要求,校内、外实训基地(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和生产型教学车间)的配置情况,说明主要教学设备的名称、数量和适用的教学环节及校外实训
31、基地情况等。十三、机制制度保障要求:理实一体化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实施要求,必要的管理制度、机制建设情况。第二章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第一节 文本格式一、学习领域定位二、学习目标三、学习内容工作对象/题材 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四、学习领域设计说明1.学习领域设计序号学习情境参考学时2.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教学时间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活动设计教学条件专业教室教师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企业工作情境描述 教学流程图学业评价 五、实施建议1. 教材及相关资源开发建议2课程考核建议3.师资配备建议4.条件配备建议六、其他1.本课程标准由*教研室与*公司(*协会)等合作开发。2.执笔:*
32、3.审核:*4.时间:*年*月*日第二节 编制说明学习领域课程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因此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的制定要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以“学工一体、校企融合”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着眼点,校内专任教师应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职业工作任务分析与调研,以“工作内容”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一、学习领域定位学习领域定位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1.本学习领域课程对应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是什么,在职业中的意义是怎样的?学习领域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课程开发的基
33、础,因此是首先要明确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工作过程完整的综合性任务,不是具体的职业工作或工作环节,总是包含完整的工作过程,即包含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和评价等步骤,它表现出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和功能。典型工作任务是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的方式,从工作分析的结果中得到的。2.对该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比如下面是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修”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汽车机电维修工根据维修前台接待提供的维修工单,在汽车机电维修工位,在规定工时内以经济的方式按照专业要求完成待维修车辆发动机机械方面的维护、小修或大修工作,并在发动机机械维修过程中发现维修工单所没能记录到的而又应该进行
34、的维修项目。汽车发动机小修项目为旧车修理,一般在汽车举升器工位进行;发动机大修项目为总成修复,在举升器工位及发动机总成大修间完成。汽车机电维修工以小组形式或独立工作,使用通用工具、发动机机械维修专用工具、设备和汽车维修资料等,对发动机进行维护或对发动机机械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对汽车发动机机械方面进行的维护、拆卸、检查、修理、安装和调整等工作按照标准规范。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及5S的工作要求。3.对本学习领域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简要描述描述本学习领域的前修课程和后续课程,明确本课程以什么课程为铺垫,同时又为什么课程奠定基础。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
35、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以后应实现的最终行为。它是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学习目标的表述建议为:首先用一段话说明课程的综合要求(如果达到了这一要求,必然要具备所期望的隐性能力和经验),之后列举一些具体的显性目标。比如下面是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修”课程学习目标描述例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维修手册等资料,制定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护、诊断和修理作业计划,并实施和检查反馈。在发动机机械系统维护、诊断和修理过程中,使用工具、设备、燃料和运行材料等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发动机机械系统相应部件的拆卸、检查、安装和诊断等项目,作业时标准规范。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自觉保持安
36、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进行发动机机械系统维护、诊断和修理作业,包括:1.更换发动机传动皮带;2.更换发动机正时皮带/链条;3.检测和修理发动机气缸盖和配气机构;4.检测与修理发动机气缸体;5.检测和装配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6.检测和修理发动机冷却系;7.检测与修理发动机润滑系;8.更换发动机总成;9.诊断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机械故障。三、学习内容学习领域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工作”,应在职业工作任务分析与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清楚课程对应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对工作的要求”等“工作内容”,梳理工作过程知识,结合教学要求明确学习
37、内容。比如“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修”课程学习内容:工作对象/题材 需完成的维修合同或维修工单维修接待员、车间主任和质检员维修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专用工具、维修材料及配件的领用待维修车辆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拆卸、检查、安装与维护工具车主手册、维修手册(发动机机械维修部分)等资料汽车维修通用工具、汽车举升器、发动机机械维修专用工具及测量仪器设备维修质量检验标准工作方法与维修接待员或车间主任就车辆维修工单内容的沟通与记录检查后确定所需维修材料、配件型号及数量填写维修作业工单劳动组织维修接待员或汽车机电维修车间主任向各汽车机电维修小组安排维修任务检查后向材料及备件仓领取材料及配件完工自检
38、后视情将车交质检员或车间主任检验工作要求组内成员之间、各机电小组成员之间、员工与完成任务涉及的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从经济、安全、环保及满足顾客的需求来确定维修作业计划满足顾客对汽车维修经济性、维修质量和维修时间的要求具有成本意识的诊断、维修工作检查、拆卸、安装、调整和检测维护等工作标准规范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评价和反馈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及5S的工作要求四、学习领域设计学习领域设计说明是对学习领域整体设计思路与过程的描述,同时提供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建议,是连接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重要材料。在学习领域整体设计中,基本思路是: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选择训练学生能力的
39、学习性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主题”,依据“主题”设计学习情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采取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形成依托学习性工作任务、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训练过程,采取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方式检验学习效果。1.学习领域设计要说明设计了哪些学习性工作任务作为学习情境的载体?为什么选择这些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情境如何排序?在学习领域设计时,要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考虑现实条件、任务的典型性、对知识和技能的覆盖性、可操作性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要与学习领域的难度范围相当,避免答案唯一、过于简单的倾向,同时还要避免忽视知识的倾向。将设计的结果用下表进行表述:序号 学习情境参考
40、学时2.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选择了什么具体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内容与活动如何进行设计?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教室和教师作为支撑?选择什么教学方法?该学习情境对应的企业工作情境是怎样的?按照上面的设计,教学流程是怎样的?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下面是情境设计例子:专业安装电工学习领域(课程门类)能源及楼宇自动化设备安装 (表述方式:工作对象+动作)学习情境(课业名称)安装一个办公楼楼宇自动化系统教学时间20小时学习任务学生为宏图大厦安装楼宇自动化系统,要求 1: 学习目标l 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准备行业通用的软件, 以小组形式制定初步计划l 对顾客选择自动化系统提出建议
41、l 了解和分析楼宇自动化设施安装的要求, 准备技术谈判的技术资料 学习内容与活动设计l 利用各种信息源(互联网、广告、产品目录、专业书籍、专业杂志)l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共性l 特种传输媒体(网络,无线电,Twistes pair) 教学条件专业教室l 有EIB系统的专业教室l 小组学习场所教学媒体l 计算机及相应软l 广告、产品目录l 专业书籍、专业杂志)教师l 楼宇自动化专业教师l 外语教师(如有外文资料)l 会计老师(如要求成本核算)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企业工作情境描述 教学流程图学业评价 五、实施建议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从教材开发、考核方式、过程控制、师资配备、条件配备等方面提出实施
42、建议。1.教材及相关资源开发建议要说明本学习领域的实施需要为教师和学生分别提供什么教材和资源?教材包括哪些材料?教材采用什么形式?各自功能是什么?需要开发什么课程相关资源?校本教材应该由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根据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需要,校本教材通常包括讲义、工作任务书、学生手册、技术手册等内容,为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提供参考。2.课程考核建议根据课程实际,从学院规定的“完全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期末考核、平时成绩+期末考核、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四类考核方式中选择合适的一类,并从组织形式、考核内容、考核标准、成绩评定等方面说明本课程的考核建议。应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的控制与管理,采用合
43、理的考核与激励方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3.师资配备建议可以从本学习领域的实施所需要的教学团队结构、教师专业结构、教师能力与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学习领域的设计与实施要求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要有较强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协助指导学生。必要时还可以请其他专业的教师参与部分内容教学。4.条件配备建议可以从专业教室的场地布置、设备配置、资料配置、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建议。教学条件要能够保障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最好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应具备知识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资料检索等功能。六、其他在落款中注明本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起草的单位、人员及时间
44、。七、关于格式标题为小四号字“黑体”,正文为小四号字“宋体”,表中文字为五号字“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第三章 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一、行业的发展现状1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简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包括主要经济指标,如产品数量、产值等。2.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数量、从业人数、分布结构等。3.相关职业岗位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包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从业人数、技术等级、年龄、学历分布结构,以及对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工资收入等。二、专业人才需求结合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的教育对象,深度分析专业所面对的产业基础、发展导向和岗位特征,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1.近年相关职业岗位招聘员工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招聘的职业岗位、人数、学历、技术等级的分布、职业资格证书等。2行业企业未来发展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