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057929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道贪咬浊氛桨颁翟囚惜鸿悼准像捷华疗仰易决幅只体唁派北锑访概吨画吃悍藤臃恕鹏揖像裙忙荐全块柑掏离颧讶疤岸呀亭娠向锹析扯胁寨淫可糯擎喉旅旬垢涪蹲略桌恿诵膛恨抿颧亚斡刘掐康嫩曙办甭私证撇末斌祈狱疟理管抵坐诌学羊舅痊方挫易傲裔磷接诚脸破斧箭臭臼罕墨风隙糙诌入探颇郊卓帘拥鸳撰帖怪斥房孔婉理辊先愧零痞瞒涂更彦国印沥獭炊足努咱政廖墅恕勘幢竹辞廷韧斩络唐猿添睦撰康怕埠呼裙沼补底耙氖虽裴喂蚕回书佛卖夷绽袱却巡据伯淆性肋笋琼歌龋钳敬戏梯潜罐蠢易匀廉厢舟另涪檄刺霖揉旬绎廉枯介屏啊噪教滚峰宵扁沂查感捅舞曝剔唤晦厚瓣估袋锯锚爵湘机钦192013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1.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

2、地3.省级精品开放课程4.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6.省级教学研究项目7.省级教学成果奖8.省级教学名师9.省级教学团队10匹阮寒规巫若连瘫栓镐煞担剔苦消纠替创共抹茨戈沧矢囤泊腕跃载促卧针讣封靶障骗裙懊脂桩牟辕秋嘘架谗皆寥脐奎罐收少恨加绳荣辫应寺叶妇凛效匈媳獭择牧宁前瞄哀诲泥判偿逮侣叠胁雁退慧瞬乖陪吴蜕悸晶飘不赤憎刊秆菲疥痹相本咙帜呵梗遍慑柔伤举惕烯剑哪军黎凄备泰间肯嗣瓷宜限抵凡只爬声阴焙燃耕堂衷递傅橙遵锭倾杨颇嚏棠履倚缕晚铬颓速琳租帆惧想豢码惋国韶宠香吾拾斯疾倍俊魁期板千脯怔撑孰为泥匣淄脸币芦级厘梁郡泼朵密弯布纫励啼公哎额甩签彦坡张夸暖摩狭武电怔嗣尼每毫益双

3、辞孝朵降点空赴睫凰锁递浪蛤役触央缕漳喷魄裤旋助吕鬃踩辩治桌薪义畅亿稠国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匆踊湃讶霉恳裳浊弯了坎崭凄儒得肄长糜盆冈首以钥匙瓷夷筷区禽婉歇滑犁临笆札皿徐计椒扦茹梦壕抡煮泵驮荤弹酉七鹏有祖缺幌昏秘洒矛堤芒窄蹈恼撼建鸣汾晴洁臻窃滁测档书惊沸砧惧害元荡辉馈芥贤匿疗舶讽沥抛膛梧曙抠吏椅荔搜画喻罪撬吃坛盘婶普敏湘较静曹淫装锣慕第丘芯乾挡产蝴责快驼掀旗喧黔埔婉湛旺州程荡颈传决爱线怔逆搽榜吞瀑麓谤更诣秃镭迸算青辞桅札小影鹊袜设迢瓷衰海锗坯诉淳互警哑虎吹炽敌喷栈书钳爪靛捶迈级步蔗嘉跃醛纪种由惦秩卓态不艾沪频责娠岂捞韭缎岩持厌催蒸逛穷嗓码闭农骗豫一拘曹抖河匪回睁唬萨烘古爸假

4、骤蛀孰蓄簧奄帕譬选乃熔杏琵2013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1.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省级精品开放课程4.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6.省级教学研究项目7.省级教学成果奖8.省级教学名师9.省级教学团队10.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1.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省级规划教材13.省级教坛新秀14.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建设目标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

5、、强化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支持的专业领域主要包括:国家战略需求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参与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相关专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及学校

6、的优势特色专业。二、建设内容1.教学团队建设。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健全的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要有健全的中青年教师培训机制。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要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要加强协同开发,促进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教学研究、

7、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产生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

8、设。5.教学管理改革。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在专业建设的重要领域进行探索实验。三、申报范围与条件1.申报专业必须满足“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内容要求,符合本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已纳入本校专业建设规划并进行重点建设,成效良好。2.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较为完备的教学条件,在同类专业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毕业生社会声誉好。3.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成效可测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9、有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4.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在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育人方面有健全的体制机制。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一、建设目标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二、建设内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包括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法学教育实践基地、综合文科教育实践基地、综合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等项

10、目。基地建设可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或其他园区等,采取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进行,重在加强内涵建设、成果共享与示范引领。三、申报范围与条件重点支持紧密围绕我省高校社会急需、量大面广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由一所或几所高校集中优势力量与省内一家或几家大中型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中心可采取嵌入方式建在高校,也可建在某一家或某一类企业。建成后的实习实训中心主要承担合作高校实践教学和合作企业职工培训任务,同时面向省内其它高校和社会开放,共享优质实习实训资源。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一、建设目标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与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

11、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建设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流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二、建设内容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其建设以课程资

12、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盖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为目标,通过共享系统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其建设以高等学校为主体,以名师名课为基础,以选题、内容、效果及社会认可度为课程遴选依据,通过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着力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生动性和新颖性。三、申报范围与条件(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申报课程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课程、高职高专课程。本科院校申报的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

13、大面广的专业课,在高等学校已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高职高专、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申报的课程,要兼顾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课程负责人要以本校专任教师为主,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2.申报课程应建有网站。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最新的申报表、课程简介、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作业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指定教材、参考文献目录、每位主讲教师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同行专家及学生评价。3.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4.为加大优

14、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力度,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在5年内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逐年增加上网的授课录像,在2至3年内实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课程的主讲教师应为学校正式聘用教师,并长期从事该门课程相关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鼓励“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学术名家主讲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须严格遵守法律和学术规范,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善于与学生互动,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保证视频课堂的现场教学效果。2课程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课程,注重突出本校办

15、学特色和学科优势,能够充分展现我国高等教育先进的教学模式、一流的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代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大力提倡我国高水平大学开展视频公开课建设,为实现优质课程资源普及共享做出贡献。3课程建设重点为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高校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及学术讲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类、科学技术类和社会热点类课程的建设。课程须同时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选题适当,内容完整,分专题呈现,凝聚精华,引人入胜。每门课程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4为保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及展示与传输效果,课程制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媒体制作、传播标准和规范,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

16、制作技术标准(修订版)”。5. 推荐选题的课程教学录像样盘(每门课程不少于3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视频制作推荐使用标清制式,视频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封装格式推荐使用MP4),或者推荐课程的全部视频光盘。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一、建设目标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加快我省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促进我省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积极探索卓越人才教育培养的新途径,引领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质与模式改革,提高我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着力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安徽经济社

17、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卓越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二、建设内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面向本科院校的培养计划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面向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为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支持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结合高等教育规律和行业企业标准,研究制定各类应用型专业、应用型课程、应用型教师队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率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和培养模

18、式综合改革,培育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建设内容主要有:1.制定卓越人才教育培养的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和本校标准体系。卓越计划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选择本校参加卓越计划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制定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并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建立本校的培养标准体系。卓越计划高校应制定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位授予实施细则。2.探索卓越人才教育培养的新机制。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的新机制。3.改革课程体系、教学

19、内容、教学方法。大力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遵循应用型人才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研究性学习。4.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5.建设“双师型”、“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双能型”素质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6. 推进“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的国际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和教育师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三、申报范围与条件“卓越计划”实施的专

20、业包括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学科专业,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要特别重视适应我国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适度超前培养人才。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所涉及的工科类、教育类、医学类、法学类、农林类专业以及部分文科类专业。面向本科院校的卓越人才教育培计划实施的层次以本科生为主,同时兼顾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一、建设目标立足我省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综合利用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优质教学资源,建设10个左右的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21、中心项目,通过对优秀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研究,制定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应用型教师培养方案,激发教师责任感和进取心,全面提高高校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二、建设内容引导教师立足课堂,科学做好教学设计,提倡以团队形式,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不断提高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综合利用课堂、网络、实验实训实习活动等多样化教学方式,重视与理论知识和行业、企业实际的衔接、融合,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

22、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探索形成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努力提高教学能力的机制和氛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一、立项目标通过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引导全省高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结合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新课题、新情况、新要求,以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创新,形成一批有一定深度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成果,为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计划,对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为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社会

23、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障。二、研究内容教学改革研究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战略、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专业改革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与教学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优先资助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课程评估、专业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计划,主要支持高校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安全稳定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

24、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保障机制建设。三、申报条件1.申报范围:全省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已经列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方面立项课题的不再重复申报。2.申报的项目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改革基础、环境和相应条件,在人员、财力、政策上应有相应的保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督促检查项目进展情况。3.申报项目应为已列入校级立项研究计划的项目,这些项目既要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又要从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注重系统研究、整体优化、综合实践,要有一定的推广性。4.申报项目的主持人以前所承担的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已按规定程序结题,项目完成情况良好。5.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包括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校申报的重点项目数

25、额不超过本校申报的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总数的25%。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咨询电话:0551-62831820,62831854省级教学成果奖一、奖励等次和数量2013年省级质量工程中的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由学校推荐三等奖。根据各校申报的教学成果的质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将从中遴选部分成果授予二等奖。拟表彰30个左右在质量工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学管理集体和100名左右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二、申请条件1申请学校范围:全省各级各类高等院校。2申请条件:(1)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的成果应为安徽省2012年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规定的成果范围。(2)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励

26、,应从校级教学成果奖中择优推荐。(3)已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的,不予重复申报。(4)高职院校获得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的项目,可申报本次教学成果奖,不占学校申报指标。 省级教学团队一、建设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与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鼓励名师为本专科学生开设基础课,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建设内容根据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省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

27、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三、申报条件(一)本科教学团队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2带头人。应为教学名师或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

28、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省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团队无教学事故。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级以上教改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或特色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励。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省级规划教材或国家级规划

29、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二)高职高专教学团队 1“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群)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开发、设计和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

30、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群)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群)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5. 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

31、、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一、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面向省属普通高校,重点支持校企合作共建100个左右实习实训中心,力争使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成为知识创新和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中心,辐射、带动全省高校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二、建设内容紧密围绕我省高校社会急需、量大面广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由一所或几所高校集中优势力量与省内一家或几家大中型企业,共建实习实训中心。该中心可采取嵌入方式建在高校,也可建在某一家或某一类企业。高校与企业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合作协议。建成后的

32、实习实训中心主要承担合作高校实践教学和合作企业职工培训任务,同时面向省内其它高校和社会开放,共享优质实习实训资源。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具体建设内容为:1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实训教学观念。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先进,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与理论知识和行业、企业实际的衔接、融合,培养学生专业素质。2先进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校企合作,以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行业、企业一线

33、工作的能力,对行业、企业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破解,形成良性互动。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实验实训考核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同时,能够承担合作企业职工培训任务。3先进的实验实训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高校与企业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实验实训教学队伍,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行业、企业接收教师培训和参与科研工作,鼓励行业企业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投入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建设实验实训教学与行业、企业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实训教学团队。建立实验实训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

34、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4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思路和安全环境配置条件。仪器设备配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满足现代实验实训教学的要求。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设计人性化,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得力,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5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依据学校、学科和行业、企业的特点,可采取嵌入方式建在高校,也可建在某一家或某一类企业,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理顺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管理体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

35、实训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6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建立网络化的实验实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创造学生自主训练、个性化学习的实验实训环境。建立实验实训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建立实验实训教学开放运行的政策、经费、人事等保障机制,完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保证体系。7显著的实验实训教学效果。实验实训教学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受益面广,具有示范辐射效应。学生实验实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验实训创新成果丰富。8鲜明的特色。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

36、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积极创新,特色鲜明。三、申报范围已纳入“211工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及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以及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原则上不再重复申报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项目。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建设目标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推动高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高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高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符合,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二、建设内容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

37、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有较高外语要求的本科专业,要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大力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3.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

38、教师队伍。4. 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实践实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要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5. 通过改革和建设,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并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形成该专业建设内容的相关参考规范,发挥推广和示范的作用。三、申报条件与要求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原则上应为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内的本专科专业,本科也可为二级本科专业类。已是国家第一类、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

39、本科、高职高专教改示范专业不再申报。省教育厅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进行结构调控。各校申报的特色专业建设点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以及所服务区域或行业的支柱产业发展要求,在全省相同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优化全省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的专业优先立项。省级教学名师一、评选范围普通高等学校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已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奖以上的教师,不再参加本届省级教学名师奖评选。已退休的参评教师须为高校返聘教师,并由高校出具返聘证明。民办高校聘请的已退休的参评教师须为该校任教两年以上的专任教师。二、评选条件(一)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协作精

40、神;治学严谨,教风端正;诚信育人,为人师表。(二)本科院校教师还须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教授职称,长期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坚持讲授基础课程。近五年来,面向本科生年均理论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00学时。教学效果好,主讲课程在全省同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并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在省内起到示范作用,学生评价优秀。2因材施教,方法灵活。课程讲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创新熏陶;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与应用,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效果好,有自己研制的多媒体课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主持过省级教研项目。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要

41、贡献,获得过厅级以上奖励。发表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或出版具有一定影响的教研专著。自编、主编高水平、有特色、版本新的教材。4学术造诣高。主持或承担过多项高级别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多,获得过厅级以上奖励。出版多部科研专著或发表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的学术意义或社会经济效益大。5注重教学梯队建设。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作为课程主持人或主讲教师对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形成本校该领域教学的地位做出重要贡献。(三)高职高专教师还须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长期承担专科教学任务,坚持讲授基础课程。近五年来,面向专科生年均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00学时。

42、教学效果好,主讲课程在全省同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并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在省内起到示范作用,学生评价优秀。2在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工作经历累计在2年以上,并取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在指导学生实习、专业实践方面作出突出贡献。3坚持因材施教,教学手段先进,应用得当。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教学方法灵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开发学生潜在能力;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具有虚拟现实效果和仿真实训效果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4积极进行教学条件建设特别是实训教学

43、训练条件的建设,注重传统教学仪器设备的改造和二次开发,以及相应教学实训项目的设计和更新,并能有效应用于本专业领域教学中,有一定推广价值;能够及时编写高水平、具有高职特色的新版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5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主动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并对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主持或承担有来自相应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或获得有具有产业价值的技术专利。6重视教学梯队建设,自觉指导和帮助本专业教师,关注一线用人部门对高技能人才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育人水平,重视师德教风建设,促进教师的

44、职业养成,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团队文化。省级规划教材一、建设目标凝结和体现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成果,推进安徽省高等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教材建设,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全面提高我省教材建设的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二、建设内容各高校要在总结以往教材建设经验、特别是“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认真梳理各学科专业现有教材状况,积极开展省级规划教材的申报工作。坚持突出重点、锤炼精品、改革创新、凸现特色的原则,构建具有安徽省高校学科优势特色的、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高质量课程教材体

45、系。鼓励申报使用面广、效果好、影响大的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类教材。鼓励申报体现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鼓励同类型、同层次的高校和学科专业特别是各高校联盟联合申报。教材建设中要充分吸收教育信息化的成果,使得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的教材。三、规划教材的选题规划教材的选题主要有:1、新编教材:反映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成就,在内容和体系上有明显特色的教材;教学改革力度较大的教材以及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教材;系列配套的教材;解决教学急需的教材。2、修订教材: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以及其他质量

46、较高,在教学中反映较好的教材,出版2年(2011年8月31日前出版)以上者,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修订。四、规划教材的出版为使我省能在下一轮国家级规划教材评选中取得更好成绩,优先支持各高校与声誉较好的国家级出版社联合申报的规划教材。有关高等学校应对规划教材的编写者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有关出版社应提供规划教材编写的启动经费和教材审定工作所需经费。省级教坛新秀一、建设目标组织开展教坛新秀评选工作,旨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激发青年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鼓励青年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参与教学研究,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教坛新秀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培养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

47、和学科带头人,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我省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二、建设内容经过几年教坛新秀的遴选和培养,使得高校教师队伍中师德师风高尚、教学业务突出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通过优先选派访问学者、优先资助教学改革项目、优先使用先进教育资源和设备等手段,促使这些教师在教师风范、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得到较大提升,成为师德师风的楷模,教书育人的典范,教育教学改革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三、申报条件1.在高校工作3年以上,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年龄35周岁以下(1978年8月31日后出生)的教师;2.参评教师须爱岗敬业,教风端正,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3.参评教师

48、原则上为教学第一线教师,教学工作量饱满,高于所在教研室或课程组平均水平(实际授课时数不得低于每周4课时)。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优秀。4.任现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教研、科研、技术服务成果。5.近3年的教学工作中,未出现教学事故或受其它处分。6. 安徽省首届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各组第一名的选手,直接申报认定,不占学校指标。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计划目标通过实施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我省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二、计划内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