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55058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柏雅瑾,赵国军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培养和提高护士群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幸福感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 0 2 1年5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5 1 1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控制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自我控制总分及5个维度(总体自律、冲动控制、健康习惯、工作或学习表现、可靠性)得分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6个维度(自主、积极人际、环境掌控力、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得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 5);护士自我控制中的健康习惯、总体自律、可靠性、工作或学习表现对心理幸福感总分

2、有显著正向影响(P0.0 5)。结论:护士自我控制对心理幸福感具有直接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工作和生活中护士群体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护士群体自我控制能力,进而提升护士群体心理幸福感,有助于护士群体职业满意度的提升及护理事业良性发展。关键词 护士;自我控制;心理幸福感;职业满意度;相关性K e y w o r d s n u r s e;s e l f c o n t r o l;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w e l l-b e i n g;c a r e e r s a t i s f a c t i o n;c o r r e l a t i o nd o

3、 i:1 0.1 2 1 0 4/j.i s s n.1 6 7 4-4 7 4 8.2 0 2 3.2 8.0 3 1 自我控制是个体基于特定目标及标准,引发改变或制止特定反应行为的能力,这些反应包括情绪、思想、情感、认知活动等1。心理幸福感指人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不以自己主观意志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2。目前对于护士群体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关系间的量化研究,深入分析并探讨护士自我控制各维度与心理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性,从而为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达到提高护士群体心理幸福感及职业满意度的目的。1

4、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 0 2 1年5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5 1 1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室为单位,通过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数据下载及收集。纳入标准:1)年龄2 05 5岁;2)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3)在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4)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标准:实习护生;非抽样单位护士,如实习及进修护士等。1.2 研究工具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护士群体的一般资料,包括部门、性别、工龄、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等。1.2.2 自我控制量表 采用T a n g n e y等32 0 0 4年编制的自我控制量表(S e l f-C

5、o n t r o lS c a l e,S C S)测量护士的自我控制能力。该量表是T a n g n e y等3以自我控制的研究进展为理论基础编制而成的,包括总体自律、冲动控制、健康习惯、工作或学习表现和可靠性5个维度,共计3 6个条作者简介 柏雅瑾,主管护师,硕士,单位:2 0 0 0 9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赵国军单位:7 3 0 0 7 0,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引用信息 柏雅瑾,赵国军.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全科护理,2 0 2 3,2 1(2 8):4 0 1 0-4 0 1 5.目,采用5点评分法,反向计分1 4个条目。D eR i d d e

6、r等1使用自我控制量表调查个体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自我控制能力越强,测得量表C r o n b a c h s系数为0.8 2 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2.3 心理幸福感量表 采 用R y f f等2修 订 的 多 维 心 理 幸 福 感 量 表(PWB)测量护士的心理幸福感。该量表包括自主、积极人际、环境掌控力、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自我接纳6个维度,共4 2个条目,采用5点评分法,反向计分2 0个条目,得分 越 高 表 示 个 体 心 理 幸 福 感 水 平 越 高。R y f f等4报告信度:自主维度0.8 5,环境掌控力维度0.9 0,个人成长维度0.8 7,积极人际维

7、度0.9 1,生活目标维度0.9 0,自我接纳维度0.9 3。效度指标:卡方自由度比值(2/d f)=2.4 6(d f=2 5 5),T u c k e r-L e w i s指数(T L I)=0.9 4,近似误差均方根(RM S E A)=0.0 8 6,加权均方根残差(WRMR)=2.0 1。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 P S S2 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我控制、心理幸福感得分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间的相关性采用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将自我控制的5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心理幸福感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P2 53

8、0岁1 3 52 6.45 0.1 3 04 0岁1 9 23 7.68 7.7 4 05 0岁5 09.89 7.5 5 05 5岁1 32.51 0 0.0 部门 外科2 4 84 8.54 8.5 内科2 6 35 1.51 0 0.0 工龄 1 01 5年1 2 22 3.98 0.0 1 52 0年3 87.48 7.5 2 0年6 41 2.51 0 0.0 学历 中专 61.21.2 专科1 5 93 1.13 2.3 本科3 3 76 5.99 8.2 硕士 91.81 0 0.0 职称 护士1 4 82 9.02 9.0 护师2 9 65 7.98 6.9 主管护师6 71

9、3.11 0 0.0 职务 无4 5 18 8.38 8.3 分带教2 75.39 3.5 总带教 20.49 3.9 护士长3 16.11 0 0.0 2.2 护士自我控制、心理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本次调查的5 1 1名护士自我控制量表中的可靠性和健康习惯维度得分较高,总体自律维度得分较低;心理幸福感量表中的积极人际和环境掌控力维度得分较高,自主维度得分较低。见表2。表2 护士自我控制、心理幸福感的得分情况(xs,n=5 1 1)单位:分 项目得分自我控制量表 总体自律3.2 10.4 7 冲动控制3.3 70.6 9 健康习惯3.8 10.6 0 工作或学习表现3.5 20.7 4 可靠性3

10、.8 30.6 3 自我控制总分3.4 60.5 1心理幸福感量表 自主3.1 60.4 9 积极人际3.5 90.5 7 环境掌控力3.4 40.5 3 个人成长3.2 40.4 0 生活目标3.2 90.5 5 自我接纳3.3 40.4 6 心理幸福感总分3.3 40.3 82.3 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士自我控制总分及5个维度(总体自律、冲动控制、健康习惯、工作或学习表现、可靠性)得分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6个维度(自主、积极人际、环境掌控力、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得分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 0.0 5),见表3。表3

11、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r值)项目总体自律冲动控制健康习惯工作或学习表现可靠性自我控制总分自主积极人际环境掌控力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心理幸福感总分总体自律1.0 0 0冲动控制0.6 2 81.0 0 0健康习惯0.5 6 70.5 4 11.0 0 0工作或学习表现0.6 8 00.6 7 90.6 3 31.0 0 0可靠性0.6 2 30.5 8 70.6 1 70.6 5 61.0 0 0自我控制总分0.8 5 20.8 7 50.7 5 70.8 6 10.7 9 91.0 0 0自主0.3 8 30.1 8 00.3 1 50.2 8 30.3 1 00.3 3

12、71.0 0 0积极人际0.4 2 40.4 4 90.5 2 40.4 7 40.5 0 60.5 5 40.3 5 2 1.0 0 0环境掌控力0.5 7 90.4 9 40.6 0 50.5 6 00.5 5 70.6 5 40.4 8 4 0.6 5 51.0 0 0个人成长0.3 7 10.4 0 10.4 2 90.4 2 00.3 5 40.4 6 90.3 9 0 0.5 3 00.5 7 21.0 0 0生活目标0.4 2 20.4 7 80.5 0 10.5 2 80.4 3 30.5 5 90.3 4 2 0.5 8 00.6 1 10.5 5 0 1.0 0 0自我接纳

13、0.3 3 00.2 7 90.4 4 40.3 0 40.3 3 20.3 8 80.3 4 6 0.5 7 10.6 4 60.4 8 9 0.4 7 8 1.0 0 0心理幸福感总分0.5 4 90.5 0 20.6 1 70.5 6 40.5 4 90.6 5 00.6 2 7 0.8 1 60.8 6 70.7 4 5 0.7 8 5 0.7 6 01.0 0 0 注:均P0.0 5。2.4 护士自我控制对心理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将自我控制的5个维度(总体自律、冲动控制、健康习惯、工作或学习表现、可靠性)作为自变量,将心理幸福感总分及6个维度(自主、积极人际、环境掌控力、个人成长、生活

14、目标、自我接纳)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表1 0。回归方程检验中,P1104全科护理2 0 2 3年1 0月第2 1卷第2 8期均0.0 0 1,说明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显著的。容差均小于1,方差膨胀系数(V I F)均低于1 0,说明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表4 护士自我控制对心理幸福感总分的回归分析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P 共线性统计 容差V I F常量1.4 6 80.0 9 71 5.0 6 5 0.0 0 1健康习惯0.2 2 30.0 2 90.3 4 77.6 5 40.0 0 10.5 1 61.9

15、 3 6总体自律0.1 4 20.0 3 90.1 7 43.6 6 20.0 0 10.4 7 22.1 1 8可靠性0.0 8 30.0 2 90.1 3 72.8 6 9 0.0 0 40.4 6 82.1 3 8工作或学习表现0.0 7 10.0 2 70.1 3 72.6 8 4 0.0 0 80.4 1 12.4 3 3 注:R=0.6 8 0,R2=0.4 6 2,调整后R2=0.4 5 8;F=1 0 8.5 3 7,P0.0 0 1。表5 护士自我控制对自主的回归分析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P 共线性统计 容差V I F常量1.7 1 80.1 4 71 1.6

16、 5 4 0.0 0 1总体自律0.3 8 70.0 5 70.3 7 66.8 0 10.0 0 10.5 3 31.8 7 8健康习惯0.1 5 20.0 4 20.1 8 73.6 6 50.0 0 10.6 2 21.6 0 7冲动控制0.1 1 20.0 3 80.1 5 82.9 0 9 0.0 0 40.5 5 41.8 0 4 注:R=0.4 1 8,R2=0.1 7 5,调整后R2=0.1 7 0;F=3 5.7 7 9,P0.0 0 1。表6 护士自我控制对积极人际的回归分析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P 共线性统计 容差V I F常量1.2 6 70.1 4 5

17、8.7 2 80.0 0 1健康习惯0.2 8 60.0 4 60.2 9 86.2 5 20.0 0 10.5 7 01.7 5 3可靠性0.2 1 10.0 4 50.2 3 34.7 0 10.0 0 10.5 2 91.8 9 2冲动控制0.1 2 60.0 3 90.1 5 13.2 5 5 0.0 0 10.6 0 31.6 5 8 注:R=0.5 8 5,R2=0.3 4 2,调整后R2=0.3 3 8;F=8 7.7 8 7,P0.0 0 1。表7 护士自我控制对环境掌控力的回归分析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P 共线性统计 容差V I F常量0.7 8 00.1 3

18、 45.8 3 20.0 0 1健康习惯0.2 7 80.0 4 00.3 1 36.9 3 80.0 0 10.5 1 61.9 3 6总体自律0.2 7 00.0 5 30.2 4 05.0 8 80.0 0 10.4 7 22.1 1 8可靠性0.1 2 40.0 4 00.1 4 83.1 2 1 0.0 0 20.4 6 82.1 3 8工作或学习表现0.0 7 30.0 3 60.1 0 11.9 9 6 0.0 4 60.4 1 12.4 3 3 注:R=0.6 8 4,R2=0.4 6 7,调整后R2=0.4 6 3;F=1 1 1.0 3 0,P0.0 0 1。表8 护士自我

19、控制对个人成长的回归分析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P 共线性统计 容差V I F常量2.0 1 40.1 0 31 9.5 4 6 0.0 0 1健康习惯0.1 6 00.0 3 40.2 4 14.7 0 20.0 0 10.5 7 61.7 3 7冲动控制0.0 9 60.0 3 10.1 6 53.0 6 6 0.0 0 20.5 1 81.9 2 9工作或学习表现0.0 8 30.0 3 20.1 5 52.6 4 6 0.0 0 80.4 3 92.2 7 7 注:R=0.4 8 4,R2=0.2 3 5,调整后R2=0.2 3 0;F=5 1.8 3 0,P0.0 0

20、1。2104C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NUR S I N G O c t o b e r2 0 2 3V o l.2 1N o.2 8表9 护士自我控制对生活目标的回归分析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P 共线性统计 容差V I F常量1.2 9 30.1 3 39.7 5 70.0 0 1工作或学习表现0.1 9 00.0 4 10.2 5 54.6 7 80.0 0 10.4 3 92.2 7 7健康习惯0.2 2 70.0 4 40.2 4 75.1 9 70.0 0 10.5 7 61.7 3 7冲动控制0.1 3 80.0

21、 4 00.1 7 23.4 2 5 0.0 0 10.5 1 81.9 2 9 注:R=0.5 8 3,R2=0.3 4 0,调整后R2=0.3 3 6;F=8 7.1 5 0,P0.0 0 1。表1 0 护士自我控制对自我接纳的回归分析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P 共线性统计 容差V I F常量1.8 7 40.1 3 71 3.7 2 9 0.0 0 1健康习惯0.2 9 00.0 3 70.3 7 87.8 8 30.0 0 10.6 7 91.4 7 3总体自律0.1 1 20.0 4 70.1 1 52.4 0 6 0.0 1 60.6 7 91.4 7 3 注:R=0

22、.4 5 4,R2=0.2 0 6,调整后R2=0.2 0 3;F=6 5.8 5 2,P0.0 0 1。3 讨论3.1 护士基本特征分析 从调查的5 1 1名护士的基本特征可知,目前护士群体的性别构成仍然是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性占9 7.1%),可能是受到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人数较少。护士群体年龄集中在2 04 0岁(占8 7.7%),工龄集中在1 5年及以下(占8 0.0%),可见在较为繁忙的临床一线,还是以体力和精神较旺盛的中青年护士为主。护士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 5.9%),说明医院对于护士群体学历上的重视和培养,这也是优质护理的基本保障。职称以护师为主(占5 7.

23、9%),其次是护士(占2 9.0%),说明我国三级甲等医院对于护士职称的晋升较为重视。职务上以未担任职务的护士为主(占8 8.3%),主要是在临床一线的护士占比较大,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基层护理人员的真实情况。3.2 护士自我控制和心理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自我控制量表中可靠性(均分3.8 3分)和健康习惯(均分3.8 1分)维度得分较高。护士职业需要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可靠性,在工作中要认真地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发现问题随时处理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具有可靠品质的护士是病人生命安全的保证。护士群体的工作本身就是和健康紧密联系的,更深知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对于饮食、运动等良好的健康习

24、惯则更为重视,与金晓燕5关于护士健康责任心随年龄增长而增强的结果相同。总体自律(均分3.2 1分)维度得分较低,可能与工作繁忙、压力较大、三班倒的节奏导致正常生理规律被打乱等有关,故而会表现出有时放纵的发泄方式,比如工作压力过大时大餐一顿、工作中在合理范围内会偶尔偷懒、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难拒绝别人、在职业目标追求过程中自身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生理规律的影响导致早晨起床困难等。贾海英等6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是护士职业压力中影响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许珂7对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认为,需要培养对护士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提高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因此护士群体在总体自律方面有较低的表现,也是护士

25、自身心理调节的一种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护理管理者当发现护士在自律方面表现不佳时要给予理解和帮助,针对护士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沟通交流,以增强护士群体对本职工作的信心。在心理幸福感量表中,积极人际(均分3.5 9分)和环境掌控力(均分3.4 4分)维度得分较高。这是因为护理工作属于医疗服务性行业,在面对不同群体时,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一名合格护士所必须具备的;同时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反应灵活,及时处理各种琐事、突发状况、临床问题等,以保证整体护理质量与安全。自主(均分3.1 6分)维度得分较低,这是由于在日常工作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护士群体比较在意周围人的感受,包括家人、朋友、

26、病人、同事等,因此在面对争议和无法接受的观点时会选择妥协和忍让,从而保持人际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护理管理者要积极发挥护士群体在积极人际和环境掌控力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对于新进护士而言,鼓励她们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及独立工作时的节奏和逻辑的指导,对于护士明显的进步要积极给予表扬和暗示,以此促进其工作能力的提高。3.3 护士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中自我控制总分及5个维度(总体自律、冲动控制、健康习惯、工作或学习表现、可靠性)得分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6个维度(自主、积极人际、环境掌控3104全科护理2 0 2 3年1 0月第2 1卷第2 8期力、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得分均呈

27、明显正相关。自我控制能力越强的护士,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良好的自律性,对自身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无论是在工作中的可靠性,还是对自身学习提升和健康的要求,都能做到较强的自我控制,在良好自控能力下获得对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感受。在日常工作中,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对护士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使护士群体了解自控能力对自身的积极影响,鼓励护士化被动为主动,有意识地训练自身的控制能力,明确相关的职业规划及生活目标,通过目标的实现逐步获得幸福感,提升生活满意度。3.4 护士自我控制对心理幸福感的回归分析3.4.1 护士自我控制对心理幸福感总分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健康习惯、总体自律、可靠性、工作或学习表

28、现对心理幸福感总分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习惯、总体自律、可靠性、工作或学习表现。周晓荣等8研究发现,护士群体的总体健康 习 惯 良 好,但 还 有 较 大 的 进 步 空 间。G a r c i a等9研究发现,运动锻炼与心理幸福感具有相关性。护士群体作为健康守护者,对于健康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良好健康习惯的作用下进一步延伸影响了心理幸福感的其他方面,即健康习惯越好、总体自律越好、可靠性越高、工作或学习表现越好,心理幸福感总分就越高。护理管理者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带头做好良好的健康习惯,如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等,在工作中通过自身较高的自律能力体现,潜移默化地影响护士群体

29、。3.4.2 护士自我控制对自主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总体自律、健康习惯、冲动控制对自主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总体自律、健康习惯、冲动控制。护士对于不同疾病的病人均需有较强的自主鉴别能力对其进行治疗和健康宣教的落实,在这些工作任务中,沟通能力的好坏影响着病人的住院满意度,当专业知识和病人家属的认知发生冲突时(有面对护患冲突的可能),需随时随地做好各方面的自我控制,长时间的自控会导致个体处于弱自我控制状态,与M u r a v e n等1 0的研究结果一致,涉及状态自我控制理论范畴。M e i e r等1 1研究发现,当个体感受到对自身能力管理的压力时,会激发内心的自我控制

30、冲突。由此证明总体自律越好、健康习惯越好、冲动控制越好,自主水平就越高。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护士群体偶尔表现出的情绪发泄及抱怨等现象,护理管理者需要给予共情理解,及时发现护士群体的压力来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调整和帮助,使护士群体能够达到消除负面影响,尽快恢复积极面对工作的心境和状态。3.4.3 护士自我控制对积极人际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习惯、可靠性、冲动控制对积极人际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习惯、可靠性、冲动控制;即健康习惯越好、可靠性越好、冲动控制越好,积极人际水平就越高。良好的健康习惯是个体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前提和保障,护士群体的人际关系来自病人、同事、

31、家人、朋友等方面,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体,其自身的为人处世、沟通及冲突管理能力等方面也较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管理者应提倡护士从内心发自善意地进行人际交往,提高护患关系和谐度,与同事之间融洽相处,相互帮助,创造团结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与韩雪等1 2-1 3研究结果一致,证明良好的健康习惯有助于个体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提高心理幸福感,对于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3.4.4 护士自我控制对环境掌控力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习惯、总体自律、可靠性、工作或学习表现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习惯、总体自律、可靠性、工作或学习表现;即健康习惯

32、越好、总体自律越好、可靠性越好、工作或学习表现越好,环境掌控力就越强。正如工龄和年龄越大的护士,健康习惯越好,因具有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对临床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和掌控能力也越强,更能获得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与吴绿敏1 3研究结果一致。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管理者应合理利用高年资护士的经验和能力,有效达到帮、传、带作用,以促进年轻护士工作环境掌控力的提升。3.4.5 护士自我控制对个人成长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健康习惯、冲动控制、工作或学习表现对个人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习惯、冲动控制、工作或学习表现。E r s o y-K a r t等1 4-1 6认为,护

33、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以精神成长维度得分最高。说明自我控制中的这几个维度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对于个人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即健康习惯越好、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冲动控制能力就越强,体现在工作或学习方面的表现就越好,从中获得的个人成长就越好。护理管理者应做好不同年龄、工龄和能力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在职业道路上循序渐进地成长。在倒班上要合理规划,让护士群体有足够的缓冲休息时间,不至于因为频繁的倒班影响身体健康,使护士群体能够感受到护理工作的意义,真正热爱这份职业。4104C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NUR S I N G O c t o b e r2

34、0 2 3V o l.2 1N o.2 83.4.6 护士自我控制对生活目标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工作或学习表现、健康习惯、冲动控制对生活目标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工作或学习表现、健康习惯、冲动控制。原因在于工作和学习表现较好的护士群体,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如职称、职务、学历的提升或者生活中健身、理财、减肥等均设有一定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较强的计划性和自律能力,当目标实现后会体会到幸福感和自我成就感1 7。即工作或学习表现越好、健康习惯越好、冲动控制越好,生活目标就越好。护理管理者应给予工作或学习表现好的护士更多的正面表扬和学习提升的机会,从而让护士群体对护理工作更

35、有信心,对探索学习更有想法,更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3.4.7 护士自我控制对自我接纳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健康习惯、总体自律对自我接纳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健康习惯越好、总体自律越好,自我接纳就越好,且健康习惯对自我接纳的影响程度大于总体自律。说明有健康习惯的护士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度更高,在工作和生活中遇事能做出积极的自我调整,看到问题积极乐观的方面,更容易做到自我接纳,与赵铭锡等1 8的研究结果一致。4 小结 自我控制能力在护理工作领域属于软技能的一种1 9。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时代的护理工作需要结合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等更高层次的模式,自我控制能力强的护士在工作中思路更清晰,

36、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改进和提高,体现出高效的工作节奏和专业性,同样在学习和生活上也设有明确的目标和较强的自律性,从而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有计划地实现目标。结合护理管理的视角,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贯穿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2 0。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士群体自我控制能力的培训和教育2 1-2 5,通过提升护士群体自我控制能力,进而提升护士群体心理幸福感。参考文献:1 D ER I D D E RDT,L E N S V E L T-MU L D E R SG,F I N K E N A U E R C,e ta l.T a k i n gs t o c ko fs e l f-c o

37、 n t r o l:a 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h o wt r a i ts e l f-c o n t r o l r e l a t e s t o aw i d e r a n g e o f b e h a v i o r sJ.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S o c i a lP s y c h o l o g yR e v i e w,2 0 1 2,1 6(1):7 6-9 9.2 R Y F FCD,K E Y E SCL.T h e s t r u c t u r e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38、 lw e l l-b e i n gr e v i s i t e dJ.J o u r n a l o f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y,1 9 9 5,6 9(4):7 1 9-7 2 7.3 T AN GN E YJP,B AUME I S T E R R F,B OON E A L.H i g hs e l f-c o n t r o lp r e d i c t sg o o da d j u s t m e n t,l e s sp a t h o l o g y,b e t t e rg r a

39、 d e s,a n d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s u c c e s sJ.J o u r n a l o fP e r s o n a l i t y,2 0 0 4,7 2(2):2 7 1-3 2 4.4 R Y F FCD,S I NG E RB.T h e c o n t o u r s o f p o s i t i v eh u m a nh e a l t hJ.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I n q u i r y,1 9 9 8,9(1):1-2 8.5 金晓燕.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与相关性研究D

40、.南昌:南昌大学,2 0 1 6.6 贾海英,王珍,李钰灵,等.护士群体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伤害医学(电子版),2 0 2 0,9(4):1 6-2 4.7 许珂.护士心理弹性状况特点及影响因素的量性与质性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 0 1 7.8 周晓荣,朱云霞,李金娜.护士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 0 0 7,4 2(4):3 7 4-3 7 6.9 GA R C I AD,A R CHE RT,MO R A D IS,e ta l.E x e r c i s ef r e q u e n c y,h i g h a c t i v a t

41、 i o n p o s i t i v e a f f e c t,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w e l l-b e i n g:b e y o n da g e,g e n d e r,a n do c c u p a t i o nJ.P s y c h o l o g y,2 0 1 2,3(4):3 2 8-3 3 6.1 0 MU R A V E N M,B A UM E I S T E RRF.S e l f-r e g u l a t i o na n dd e p l e t i o no fl i m i t e dr e s o u

42、r c e s:d o e ss e l f-c o n t r o lr e s e m b l ea m u s c l e?J.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B u l l e t i n,2 0 0 0,1 2 6(2):2 4 7-2 5 9.1 1 M E I E RA,R E I N E C K EL,M E L T Z E RCE.F a c e b o c r a s t i n a t i o n?P r e d i c t o r so f u s i n gF a c e b o o k f o r p r o c r a s t i n a t i

43、 o na n d i t s e f f e c t s o ns t u d e n t s w e l l-b e i n gJ.C o m p u t e r s i nH u m a nB e h a v i o r,2 0 1 6,6 4:6 5-7 6.1 2 韩雪.护士同事支持、工作压力、心理适应、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 0 1 6.1 3 吴绿敏.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 0 2 1.1 4 E R S OY-KA R T M.R e l a t i o n sa m o n gs o c i a l

44、s u p p o r t,b u r n o u t,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so fa n g e r:a n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m o n ge m e r g e n c yn u r s e sJ.N u r s i n gF o r u m,2 0 0 9,4 4(3):1 6 5-1 7 4.1 5 C UR C AN IM,T AN M,O Z D E L I KA R A A.H e a l t h yl i f es t y l eb e h a v i o u r so ft h e n u r s e sa n

45、 dt h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a f f e c t i n gf a c t o r sJ.T A FP r e v e n t i v eM e d i c i n eB u l l e t i n,2 0 1 0,9(5):4 8 7-4 9 2.1 6 HO S S E I N IM,A S HK T O R A B T,T A GHD I S I M H,e t a l.H e a l t h-p r o m o t i n gb e h a v i o r sa n dt h e i r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46、t hc e r t a i nd e m o g r a p h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n u r s i n gs t u d e n t s o fT e h r a nC i t y i n2 0 1 3J.G l o b a l J o u r n a l o fH e a l t hS c i e n c e,2 0 1 4,7(2):2 6 4-2 7 2.1 7 A D R I A E N S S E N SJ,GU C HTV D,VAN D E RD O E F M,e ta l.E x p l o r i n gt h

47、 eb u r d e no fe m e r g e n c yc a r e:p r e d i c t o r so fs t r e s s-h e a l t ho u t c o m e si ne m e r g e n c yn u r s e sJ.J o u r n a lo fA d v a n c e dN u r s i n g,2 0 1 1,6 7(6):1 3 1 7-1 3 2 8.1 8 赵铭锡,刘海琦.坚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1,3 3(4):5 2-5 6.1 9 付艳芬.护理软技能测评工具的构建研

48、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 0 0 8.2 0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1 7:1.2 1 乔姗姗,燕媛媛,吕丽芳,等.国内护士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M e t 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 0 1 8(3 2):2 5 4 8-2 5 5 3.2 2 雷望安,何静,姚荷英.社会支持与急诊护士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 0 1 3,1 3(7):4 5-4 8.2 3 C AOZY,WUS,WAN GC,e ta l.S e r o t o n i nt r a n s p o r t e rg e n e(5-HT T)r s 6 3 5 4

49、p o l y m o r p h i s m,j o b-r e l a t e d s t r e s s,a n d t h e i ri n t e r a c t i o ni nb u r n o u t i nh e a l t h c a r ew o r k e r s i naC h i n e s eh o s p i t a lJ.P s y c h o p h a r m a c o l o g y,2 0 1 8,2 3 5(1 1):3 1 2 5-3 1 3 5.2 4 H ESC,WUS,D U X D,e ta l.I n t e r a c t i v e

50、e f f e c t so fc o r t i c o t r o p i n-r e l e a s i n gh o r m o n er e c e p t o r 1g e n e a n dw o r ks t r e s so nb u r n o u t i nm e d i c a l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i naC h i n e s eH a np o p u l a t i o nJ.J o u r n a lo fA f f e c t i v eD i s o r d e r s,2 0 1 9,2 5 2:1-8.2 5 李鑫,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