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水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pdf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20306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水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水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题目一:现在的生态保护区,有的游客进去挖草甸、捕猎,因此有人说我们的生态保护区要发展生态旅游,有人说应该禁止游客,你怎么看?专家审题专家审题审题点审题点1:“生态保护区内有的游客进去挖草甸、捕猎生态保护区内有的游客进去挖草甸、捕猎”对于这种破坏生态保护区行为的现象要予以否定,进行重点分析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加以规范和改正。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使用主体分析法,从个人意识、生态区监管、国家法律支持三个角度去考虑。对策层面也需要一一对应进行完善。审题点审题点2:“有人说生态保护区要发展生态旅游,有人说应该禁止游客有人说生态保护区要发展生态旅游,有人说应该禁止游客”面对两个有

2、人说,观点内容比较对立时,需要在开头明确表述支持某一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把游客和生态保护区建立联系,第二种观点是将两者割裂开,明令禁止。根据林业厅岗位,保证全面兼顾性,建议选择第一种观点。正确示例正确示例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题目中所说的两种观点,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支持在生态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以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响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生态旅游一方面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

3、可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但是,有的游客到生态保护区搞破坏,也反映了我们在整个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有些游客生态环保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生态保护区的意义所在,没有认清我们国家发展的理念,以及资源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第二,对于生态保护区的监管不到位。盲目跟风修建生态保护区,导致生态保护区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生态保护区的制度建设、人员管理也有所欠缺。第三,缺乏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约束,保护区流于形式表面工程。没有细化的规章制度明确规范游客行为,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惩罚措施,使游客的违规成本过低。保护区的责任和义务不明晰,没有找好保护区跟旅游之间的平衡点。发展生态旅游是

4、趋势更是历史的选择,但是需要我们社会各界多方合力,多措并举的将我们的生态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真正的落实下去。首先,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播放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展示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消亡的物种数量等等信息。另一方面,定期举办生态保护的活动,如知识问答接龙、我来讲生态知识在线小课堂等活动,强化民众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完善生态保护区监管,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围栏、护栏等的防护措施、增设监控设备,引入无人机高空航拍进行监控;保安队伍定时定点与不定时巡逻相结合。细化生态园区管理制度,明确惩罚措施,建立生态黑白名单制度。最后,做好生态保护区旅

5、游发展方向规划。结合专家学者和实地调研你,制定生态保护区的特色旅游产业,如湿地养肺项目、野生动植物博览馆等。在生态旅游开展过程中,实行预约入园制度,保证平衡环境承载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过发展生态保护区旅游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带来富足的生活。题目二:积累和创新的关系,有积累才有创新,你怎么看?专家审题专家审题本题是态度观点类题目。题目反映的就是“积累”与“创新”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积累和创新是不是非此即彼的,还是两者可以相辅相成的,又或者一方对另一方有促进作用。明确观点就等于找打了题目的切入点,根据观点展开论述即可。接

6、下来我三水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编号:ff1585c5d0a72f343fea3420c08f95a62022/12/11第1页,共4页们结合题目进行详细分析。审题点审题点1:“积累和创新的关系积累和创新的关系”题目直接告诉我们本题考查的是积累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先提炼出自己对积累和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解,可以认同题目中的观点,也可以不认同,然后自己另立观点。审题点审题点2:“有积累才有创新有积累才有创新”该观点的意思是,积累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积累的结果,要先通过积累才能创新。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可以赞同这个观点,说清楚积累为什么是创新的基础,也可以对该观点表示反对,认为创新是积累的前提,只

7、有开辟了新事物新道路才能谈积累。也可以谈积累越多,越容易受惯性思维影响,从而影响创新。还可以谈创新和积累是相辅相成的。明确观点之后,通过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方式开展论述就可以了。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表明观点论述积累是创新的基础论述创新会促进新的积累谈谈如何用好积累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正确示例正确示例我认为有积累才有创新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任何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凭空得来。古往今来诸多创新成果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得来的,也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得来的。因此,积累是基础。但是我认为题目中的说法不够全面,创新也在为以后的发展积蓄能量,因此可以说积累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积累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创

8、新是积累的结果。第一,积累是创新的基础。积累和创新的关系就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只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有创新这一质的变化。比如数学上的难题,每一个研究成果都是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之上再进一步,如哥德巴赫猜想、庞加莱猜想等,没有“1+4”命题,“1+3”命题的证明,就不会有有陈景润“1+2”命题的完成。又如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他一生,曾五易画风。他并不满足与自己早年已有的成就,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70岁、80岁画风经过了3次转变。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第二,创新会促

9、进新的积累。一方面任何新事物产生初期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缺陷和待完善的,创新创造的新事物需要不断改进,而改进则需要新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创新出来的新产品也会成为后人积累的优秀经验,为后人创新提供基础。正如我们当前支付方式的变革,从现金支付到互联网支付,是一项重大创新,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开启了指纹支付、刷脸支付,实现了从创新到积累,再到创新的良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积累和创新。一方面,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对于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技术进行总结和思考,强化记忆的效果,以便更好的做到积累。同

10、时还要做好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活用知识。另一方,要及时创新,善于发现工作、生活中的不完美、空白点,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才能和积累,不畏惧权威,也相信自己能够打破权威,敢于超越前人的成果。把握好创新的最佳良机,敢于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实现新的创造。题目三:我村请专家过来进行农产品技术指导,你在前期工作中要如何联系专家。专家审题专家审题审题点审题点1:“我村请专家过来进行农产品技术指导我村请专家过来进行农产品技术指导”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改进生产方法和扩大生产规模势在必行。涉及到专家的技术指导,所以可能需要针对于本村的实际种植情况进行匹配。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譬如

11、:车辆的接送,场地的布置等要素,进行内容的拓展。审题点审题点2:“你在前期工作中要如何联系专家你在前期工作中要如何联系专家”提问的方式比较的特别,所以针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做到“问啥答啥”。答题的具体内容一定是围绕着前期联系工作的展开。譬如:专家的选定对接、联系方式的获取、具体指导的方式和内容,都是需要展开的部分。正确示例正确示例专家的技术指导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本村的农业产量和农民的收入,所以联系专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我要了解本村农产品的相关情况,明确需求。一方面我要熟悉农产品的种类,本村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环境等;另一方面我也要和相关工作人员沟通交流

12、,了解目前农产品遇到了怎样的技术问题,需要哪方面的专家予以指导,指导的方式是什么,是现场示范还是理论讲述等等。只有了解好具体的需求,才能帮助我找到最合适的专家,更好地解决问题。三水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编号:ff1585c5d0a72f343fea3420c08f95a62022/12/11第2页,共4页其次,我会根据需求寻找合适的专家人选。选人的标准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是要具备我们所需的专业背景和技能;二是要有类似的实践经验,最好有过下村指导或者调研的经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有意愿并且善于和农民打交道,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再次,我会向老同事请教,寻找以往联系专家的资源与途径,或者和邻村有类

13、似需求的一起合作寻找,扩大面,找最合适的人;另一方面我也会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咨询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专家资源,并且询问是否有相关指导经费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除此之外还可以上网查询资料,了解近期我省市内的大学或者科研院所有没有关于此项技术的科研项目,如果有可以主动联系寻求合作,达到双赢。通过各种方式明确一个专家候选名单并获得联系方式,依次排序。最后,主动联系专家。从优到劣一个个电话联系,直至达成合作意愿。在电话联系中,要先表明身份,做好自我介绍,说明我们是如何联系到他的以及对他的欣赏和认可;然后说明来意,阐明问题,介绍本村的情况和农产品面临的技术问题;最后听取他的想法,根据反馈努力争取合作,可以表

14、明他的技术指导给本村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谈一下会给他的经济报酬,或者了解他的研究领域和本村未来可能的农业合作项目等等。相信通过电话沟通后会有专家愿意前来提供帮助。明确合作关系后,我会和专家确定技术指导的具体时间、指导方式、行程安排等等,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题目四:小王是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某日一位群众甲来小王单位办事,甲所办的事情不符合法律规定,小王给这名群众甲说明了不能办理的原因,但甲不理解并在办公室吵闹。请问小王应该如何处理?专家审题专家审题本题是一道应急应变类的题目,需要我们找到题目中的矛盾点,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一一进行解决就可以了。结合本道题目,可进行如下分

15、析:审题点审题点1:“小王是某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小王是某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里是对办事人员的身份进行定位,即普通的工作人员。在处理问题时,注意在自身权限范围内进行处理。审题点审题点2:“群众甲所办的事情不符合法律规定,小王给这名群众甲说明了不能办理的原因,但甲不理解并在办公室吵群众甲所办的事情不符合法律规定,小王给这名群众甲说明了不能办理的原因,但甲不理解并在办公室吵闹闹”这里指出了矛盾所在,并且出现了两个矛盾。一是群众甲的业务没有办理,二是产生了吵闹的情况。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我们可以知道,情绪问题处理不好,业务问题也很难继续处理。所以我们将先解决情绪问题,再解决业务问题。审题点审题点3:

16、“小王应该如何处理小王应该如何处理”这里说明要处理事件,所以我们在处理时,既可以针对本次群众甲的问题进行处理,还可以惩前毖后,做出长效化的处理。同时,还应该看到,题目的主语是小王,且并没有假设你就是小王,所以在回答时,需要注意人称的表达。因此,本道题目可以按照安抚情绪-处理业务问题-惩前毖后这个思路来进行回答。正确示例正确示例在处理群众工作时,可能经常会遇到群众不理解的情况,但无论情况如何困难,都应该端正态度,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处理。面对题目中的情况,小王可以进行如下处理:第一,安抚好群众的情绪。一方面,可以对于甲事情没有办好,因此产生一些焦躁的情绪,表示理解。另一方面,还是要劝说甲,希望他能够

17、平复心情,冷静的处理问题,吵闹对于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第二,通过交谈的方式细致的了解群众甲对于业务不理解的原因,具体疑问出现在哪个方面,是否存在误解等,以便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第三,根据了解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业务问题。如果是由于小王在解释说明时没有说明清楚不能办理的原因,从而导致群众产生不理解的情绪,那么需要以更加详细,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甲再次进行解释,详细说明办理的业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地方,让群众甲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问题所在,消除误解;如果是由于群众甲缺乏法律意识,一味的想要办理业务,而不顾忌法律情况,从而不理解小王的行为。那么小王应该向群众甲说明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即严格按

18、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业务,既是对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是作为公职人员应尽的义务。同时还可以向群众甲说明违法办事的危害,让群众甲能够树立守法意识,认同并支持小王的行为。最后,在本次业务完成后,小王可以对本次的业务内容进行记录和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扩大对业务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对业务范围,业务规定的了解程度,同时加强普法宣传,让社会大众树立起依法办事的理念。三水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编号:ff1585c5d0a72f343fea3420c08f95a62022/12/11第3页,共4页题目五:你是单位新制度的负责人,但是有一个部门负责人认为新制度程序复杂,不够创新,会经常绕过制度办事,请

19、问你该怎么办?专家审题专家审题这是一道人际关系类题目,是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还涉及到工作的处理。该题的场景是你作为新制度的负责人,意味着要负责新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同时,面对同事的质疑和绕行,应该合理化假设并有针对性的应对。审题点审题点1:“新制度的负责人新制度的负责人”给出了身份设定-新制度的负责人,这个岗位既要负责新制度的制定,也要负责新制度的有效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新制度难免存在同事们不理解、不知晓、不合理等情况,因此可以做好制度的说明和执行,或者在有问题的情况下认真收集同事的意见,针对单位工作实际情况加以修订,完善新制度。审题点审题点2:“但是有一个部门负责人认为新制度程序复杂,不够

20、创新但是有一个部门负责人认为新制度程序复杂,不够创新”这里出现了题目中的第一个矛盾同事对新制度有意见。作为新制度的负责人,应当重视同事的意见,我们可以就该部门负责人可能产生的意见展开合理假设,例如程序是否真的复杂和不够创新,如果不是,也许是该负责人并不了解,我们可以做好解释说明;如果确实复杂,可以反思复杂的节点在哪个环节中,不够创新的点又体现在哪里等,并针对合理化意见进行制度修改。审题点审题点3:“会经常绕过制度办事会经常绕过制度办事”这里出现了题目中的第二个矛盾不遵守制度。该矛盾也是本题的直接矛盾,答题时应当首先解决。不遵守制度是不妥当的,对制度有意见并非不遵守制度的理由。因此,有必要说明原

21、因并加以纠正,否则,会严重影响新制度的有效执行。当然要注意措辞,切忌趾高气昂。正确示例正确示例遇到题目中所说中的这种情况,我既要及时督促保证新制度推行,更要借此机会听取意见、完善制度。首先,我会找到这位负责人,与他坦诚沟通。我会向他说明,新制度刚刚执行,需要大家尤其是管理层的支持。既然有相应的制度,就应该遵照制度办事,绕过制度而工作是不合理的,容易形成不良的示范效应,会给后续新制度推行带来阻碍。希望该名部门负责人能够本着为单位为工作为个人负责的态度,支持并遵守新制度、配合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其次,我会向他询问觉得制度有问题的原因。如果是他不了解,觉得新制度繁琐,我会向他说明这次的制度是在以往制

22、度上进行优化的结果,流程更为简单,并且借助“互联网+”有所创新,我可以帮助他了解新制度,进而使工作更加简便。如果经过和他的沟通,发现确实他说的有道理,那我会因新制度的缺陷向他道歉,并认真了解记录这位负责人在程序复杂以及创新方面的意见。之后,我会根据国家有关的规范及法律,在领导审批通过的基础上,适当删减办事项目的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的手续和流程;同时,我会精简汇报的程序,采用“互联网+”的方式,使用OA系统创新汇报工作的方式。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让新制度更符合单位实际,从而提高大家按制度办事的意识。最后,这件事也提醒我,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事前做好充分调研,广泛征集意见,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也要做到实时了解,及时调整,督促新制度更好地执行,这样才能做好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三水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编号:ff1585c5d0a72f343fea3420c08f95a62022/12/11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公务员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