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儿心电图.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87969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心电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儿心电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儿心电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儿心电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儿心电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儿心电图卢喜烈 301医院小儿心电图 小儿心电图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及少年儿童心电图,小儿在生长发育阶段,解剖、生理特点随增龄变化,心电图也有相应地变化。小儿在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小儿心电图诊断标准不仅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不同的小儿阶段还有差异。小儿心电图的检测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根据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特点,在检测心电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婴幼儿的右室占优势,在给婴幼儿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应加作V3R和(或)V4R导联心电图。2.电极大小要适合婴幼儿,如果不用一次性粘贴电极,金属电极面积的大小应适合于婴幼儿手腕和踝部。婴儿的胸廓小,肋间窄,胸导联电极宜小,电极不可相互重叠

2、。如果用金属钟形吸附电极时,负压的吸力要适中,避免引起皮肤出血。应用粘贴电极时,去除电极片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损伤皮肤。3.婴幼儿心电图力求在安静状态下记录,朦胧入睡时最佳。亦可用哄逗方式获得短暂的片刻安静,或在喂奶过程中捕捉短暂安静的瞬间记录心电图。4.描记婴幼儿心电图也应保持肌肉松弛和仰卧状态,避免因躯体扭曲,导致心电图导联轴的改变,使心电图失去准确性。小儿正常心电图 小儿正常心电图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以下意见仅供参考。心率 随年龄增长而减慢,新生儿、婴儿、16岁及717岁心率分别为(13217)bpm,(12917)bpm,(10315)bpm及(8112)bpm。1岁后各年龄女性较男性平

3、均约快3bpm。小儿正常心电图PR间期 PR间期随年龄和心率而变化,与年龄成正比,与心率成反比。新生儿及婴儿PR间期120ms者占50%以上,成人仅有0.9%。各年龄正常人PR间期值。QT间期 QT间期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为心率影响,必须校正心率(RR间期)对Q-T间期的影响。心率150-188bpm QT0.2550.017s QTc 0.4060.025s 心率45-60bpm QT0.3880.025 s QTc0.3800.023sP波 P波II导联最清楚,呈直立、圆弧形,偶见平坦或双相,但无完全负向图形,PII振幅平均:新生儿较高为0.110.04mV。PII最大振幅新生儿为0.26

4、mV,儿童0.20mV。P波时限0.0640.012s,最大实测值0.10s。QRS波群 心电轴 婴儿心电轴+120可考虑为心电轴右偏;婴儿+10儿童0可能为异常左偏。新生儿心电轴右偏不易确定,心电轴0.5mV,有时可超过1mV,Q/R比R振幅;V4R、V3R及V1导联R波振幅增高,少数甚至可超过3mV,或呈高振幅的单相R波。出生时V1导联可出现深的S波,深S波是来自右室流出道的除极电势。正常儿童V1导联R/S比上限值年龄出生6天 5.07天6个月 12.0712个月 7.014岁 3.0513岁 1.51417岁 1.1QRS波群的总振幅 QRS波群总振幅是指常规12导联R+S(或Q,以深者

5、计)振幅总和(QRS波群振幅),为近年来提出的诊断左室肥大的指标。ST段 1岁后小儿肢体导联、aVF及胸导联V3V6常见ST段上移。一般肢体导联上移不超过0.1mV,胸导联不超过0.2mV,但胸导联偶有达0.4mV者。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右胸导联常见ST段下移,但一般不超过0.05mV。T波 T波形态 、V5及V6导联T波直立,aVR导联倒置,、aVL及aVF导联极性不定,少数可呈负向或双相。从出生6天后至10岁前V1导联T波为负向,出生后1个月至7岁前V1导联绝不出现直立T波。V2至V4导联T波可直立、倒置或双相,但随年龄增长负向T波渐减少。U波 继T波后出现的小型波称为U波,以V2和V3导联

6、出现率最高。除aVR导联外,不论T波方向如何,各导联U波总为直立。U波振幅及方向的改变在临床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正常儿童心电图T波变化特点图A:女性,2岁。图B:男性,4岁。图C:女性,8岁。图A-C,V1、V2导联T波倒置逐渐变浅小儿异常心电图一、心房肥大1.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P波时限增宽,婴儿0.08s,儿童0.10s;P波有切迹,切迹间距离婴儿0.03s,儿童0.04s。-V1导联P波呈双相,先正后负,负向振幅1mm(即0.1mV),或时间0.04s,或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或称Morris指数)绝对值0.02mms。-II导联P波时限/PR段比值(称II导联Macruz指数)增大

7、,正常95%概率上限值在儿童为2.0,成人为2.5。2.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P波高耸,以II、III、aVF及V1导联最明显,P波振幅儿童0.2mV,新生儿0.25mV为右心房肥大。II、III、aVF导联P波呈尖峰型,P电轴+80。PR段下降,II、III、aVF导联较显著,Ta波明显时常将PR段后部压低,且使J点下移。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时,P波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振幅的1/2,呈尖峰形,且P电轴+80。3.双侧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临床有引起双侧心房肥大的病因。兼有左心房和右心房肥大的综合表现,即P波振幅增大和P波时限延长。儿童心室肥大 心室肥大可由两种因素引起,即心腔血容量增加,或

8、由于射出血流阻力增加引起,前者称容量负荷过重,或舒张期负荷过重;后者称为压力负荷过重,或收缩期负荷过重。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大通常伴有相应心房的肥大,故心房肥大时常提示可能有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除新生儿外,儿童左室壁厚于右室。左心室肥大时,左心室除极顺序并无改变,而只是使左心室除极所形成的综合向量增大。容量负荷增大引起左心室扩张,左心室表面积增加,并使心肌更靠近胸导联电极,而增加向左和向后的QRS波群向量,故V2、V3导联S波振幅增大,V5、V6导联R波振幅增大,部分病例室间隔肥厚,使向右前的初始向量增大,V5、V6导联Q波振幅增加。儿童儿童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要点胸导联:Rv5、

9、Rv6振幅增高,3岁以下R波振幅3.0mV,313岁3.5mV,13岁以后女性3.0mV,男性3.5mV。Rv6Rv5对诊断左室肥厚有意义。Sv1振幅增大,5岁以下Sv12.0mV,5岁以后Sv13.0mV。Rv5+Sv1振幅5岁以下4.5mV,5岁以上5.5mV,13岁以后女性4.0mV,男性5.5mV。V5、V6导联Q波振幅0.5mV。左胸导联ST段下移和T波倒置。V5导联R波峰值时间(即VAT)0.04s。小儿左室高电压男性,1岁。窦性心律,心率119bpm,P-R间期0.11s,QRS时限0.07s,V1-V2导联T波倒置,V5导联R=3.6mV儿童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要点肢体导联:

10、RaVL1.5mV,RaVF2.5mV;R+R4.5mV,R+S2.0mV;RaVL+Sv3(亦称Cornell电压标准)除新生儿外,男性3.0mV,女性2.5mV,13岁后2.0mV;婴儿心电轴+30,儿童心电轴0.03s。3右室高电压,电轴右偏男性,4岁。窦性心律,心率108bpm,QRS电轴轻度右偏,V1呈Rs型,V1-V3导联T波倒置儿童右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新生儿不用此标准)肢体导联:心电轴右偏+120;aVR导联R/Q比值1.0,或R0.5mV;PII、Pv1高尖,提示可能为右室肥大所致的右心房扩大(三尖瓣狭窄和闭锁除外);SI、SII、SIII+120);有左心室肥大的明显表现,但V5导联SR,aVR导联RQ;心电图有确切右心室肥大的表现,但左胸前仍表现正常儿童的高R振幅;心电图有明显右心室肥大的表现,但在中胸导联和(或)两个以上肢体导联有大的双相QRS波群(Kate-Wachel征),或在左胸导联和(或)II、III、aVF导联出现窄而深的Q波;有右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但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增大(应除外二尖瓣狭窄)。谢 谢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