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 2 3年1 0月第3 9卷第5期皖西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W e s t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O c t.,2 0 2 3V o l.3 9 N o.5基于MC R-LM-HY模型的绿色生态网络识别与优化 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周 茜1,褚作勇1,季 翔2,3(1.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2.中国矿业大学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3.江苏省建筑节能与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摘 要:构建良好的生态网络有助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质
2、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城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徐州市贾汪区为研究区,运用M S P 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I n V E S T(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权衡)模型结合D P C(景观联通性指数)筛选出重要生态源地,通过M C R、重力模型和L i n k a g e M a p p e r构建阻力面和生态廊道;利用L i n k a g e M a p p e r和HY(水文分析)工具进行生态网络优化,并基于空间句法分析了优化前后的廊道结构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1)贾汪区生境质量高值区和生态源地高度重合,西北、中部低山地带源地大而密,东、南部平原地区源地少而稀,结合景观联通性指数识别出1
3、4处重要生态源地;(2)通过M C R-重力模型-L i n k a g e M a p p e r识别出2 6条生态廊道,其中1 4条重要生态廊道,1 2条一般生态廊道,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中部;(3)研究区中部建成区较多,建成区周边生态夹点和障碍点密集,南、东部生态信息流通性低,建议恢复相关区域生态源地4处、增设生态廊道1 0条以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该研究能够为贾汪区城乡生态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网络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关键词:生态网络;景观格局、生境质量;M C R-重力模型-L M;水文分析(HY)中图分类号:T U 2 0 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9-9 7 3 5(
4、2 0 2 3)0 5-0 1 1 1-1 1*收稿日期:2 0 2 3-0 6-1 9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2 0 1 8 Y F D 1 1 0 0 2 0 3);2 0 1 9江苏省住房城乡发展科学技术指导项目(2 0 1 9 Z D 0 0 1 0 1 5)。作者简介:周茜(1 9 9 3-),女,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城乡生态设计;通信作者:褚作勇(1 9 6 7-),男,安徽怀远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可持续规划与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季翔(1 9 6 0-),男,江苏徐州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城乡生态设计、可持续建筑设
5、计。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土地利用模式的转变,造成了城市生境斑块减少和孤岛化,削弱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利于城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2。在2 0 1 9年发布的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指出通过构建完整、连续的生态网络将破碎的生态斑块进行连接,有利于缓解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生境斑块破碎化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效率,对保护城乡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构建生态网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3-7。目前对于生态网络的研究已有诸多成熟的规划模式和常用方法8,主要包括生态源地选取与生态廊道
6、构建两部分9-1 0。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 S P A)方法通过分析区域的土地利用数据来识别景观连通性高的生态区域1 1,能够客观识别生态栖息斑块。M S P A分析法主要通过斑块面积及其空间拓扑关系等空间形态属性识别生态源地,未考虑各斑块生境质量的差异性;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I n V E S T)模型基于斑块功能属性选取生境质量较好的生态源地,未考虑面积、空间形态等属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 S P A和I n V E S T模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将二者结合应用可兼顾斑块生境质量差异性和面积、空间形态等属性,克服单一模型识别源地的弊端1 2。生态廊道是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提取生态廊
7、道的方法较多,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 R)和l i n k a g e m a p p e r(L M)工具是两种最常见的构建生态廊道的方法1 3-1 4。将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 R)和重力模型相结合,可以判断不同生态源地相互作用力强弱;电路理论利用电子在电路中随机游走的特性,与生物实际迁徙更接近,能够保留生态廊道多路径扩散的可能性1 5-1 7。将二者结合应用于构建生态廊道,既强调了生态源地的相互作用关系,也能保留生态廊道多路径扩散的可能性。基于此,本研究利用M S P A方法、I n V E S T模型H a b i t a t Q u a l i t y模块结合景观联通性指数(D P
8、C)综合识别生态源地,基于MC R模型构建综合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 R)、重力模型和电路理论(L M)进行生态廊道识别和分级;通过B a r r i e r M a p p e r、P i n c h p o i n t和水文分析(HY)工具识别生态节点、生态障碍点和辐射廊道进行生态网络优化,基于空间句法量化分析廊道结构和生态效益,最终构建了徐州市贾汪区生态网络。为未来贾汪区城乡生态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1.1 研究区域概况徐州市贾汪区(3 4 1 7 N3 4 3 2 N,1 1 7 1 7 E1 1 7 4 2 E)位于城市东北部
9、,区域总面积为6 1 2.1 3 k m2,常住人口为4 5.3 5万(2 0 2 0年1 1月),地貌特征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主要包括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和冲积平原。作为徐州市发展最快的城区,快速城镇化使贾汪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生态系统受到一定威胁。贾汪区拥有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等重要生态景点,因此,构建贾汪区生态网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1.2 数据来源与处理数据来源见表1,通过A r c G I S 1 0.8软件将源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栅格数据。包括对2 0 2 0年贾汪区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镶嵌和提取,进一步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6图1 研究区范
10、围种土地利用类型。处理过程中将数据统一至WG S_1 9 8 4_U TM_Z o n e_5 0 N坐标系中。表1 数据来源数据类型数据来源土地利用数据G l o b e L a n d 3 0全 球 地 表 覆 盖 数 据:h t t p:/w w w.g l o b a l l a n d c o v e r.c o m/D E M数据地理 空 间 数 据 云:h t t p s:/w w w.g s c l o u d.c n/N D V I数据地理 空 间 数 据 云:h t t p s:/w w w.g s c l o u d.c n/行 政 边 界、公路、铁路等数据O p e n
11、 S t r e e t M a p:h t t p s:/w w w.o p e n h i s t o r i c a l m a p.o r g/2 研究方法2.1 生态网络分析2.1.1 生态源地筛选基于2 0 2 0年徐州市贾汪区土地利用数据,采用M S P A分析法1 8-1 9,将用地类型中的林地、草地、水域作为前景,其他用地作为背景,选择八邻域法分析识别 景 观 格 局 的 核 心 区 域,利 用I n V E S T模 型H a b i t a t Q u a l i t y模块评估景观核心区的生境质量2 0,提取出受威胁影响较小的核心区,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景观连通性分析,筛选
12、出重要生态源地。(1)I n V E S T生境质量模型是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和生物多样性威胁综合评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适用于提升区域生态源地筛选的精度和准确性,根据人类活动密集程度和范围,合理选取耕地、农村居民点、城镇用地、公路和铁路作为徐州市贾汪区生境威胁因子。参考I n V E S T模型使用手册及相关文献资料中生境适宜性、生境威胁因子有关设定要求,得到生境威胁因子权重(表2)及各地类生境敏感性(表3)。211皖西学院学报第3 9卷表2 威胁因子及其威胁强度威胁因子最大威胁距离权重空间衰退类型耕地10.7线性农村居民点40.8指数城镇用地41指数公路30.4线性铁路20.5线性表3 生境
13、威胁因子敏感度土地利用类型生境适宜度威胁因子耕地农村居民点城镇用地公路铁路水田0.30.10.60.70.50.5旱地0.30.10.60.70.60.6有林地10.60.80.8 50.5 50.5 5灌木林10.5 50.7 50.80.5 50.5 5疏林地10.50.6 50.70.50.5高覆盖度草地0.6 50.40.60.60.4 50.4 5中覆盖度草地0.60.40.60.60.4 50.4 5低覆盖度草地0.60.40.5 50.5 50.40.4河渠0.90.5 50.90.90.70.7湖泊0.90.50.90.90.70.7滩地0.60.4 50.70.70.60.6
14、城镇用地000000农村居民地000000其他建设用地000000裸岩石质地000000(2)常用的M S P A景观连通性评价指标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指标:整体连通性指数(I I C)、可能连通性指数(P C)、斑块重要性指数(D P C)2 1-2 2。本文选择斑块重要性指数(D P C)来衡量生态斑块在整体生态景观格局的重要性,在C o n e f o r 2.6软件中进行景观联通性分析,连接概率值设置为0.5,距离阈值设置为5 0 0 0 m,将D P C1的生态斑块提取出作为重要生态源地,具体指数公式如下:I I C=ni=1nj=1aiaj1+li jA2L(1)P C=ni=1nj=
15、1aiajp*i jA2L(2)D P C=P C-P Cr e m o v e,iP C1 0 0(3)式(1)(3)中:研究区总面积AL;斑块i、j的面积ai、aj;斑块i、j间物种扩散最大可能性P*i j;剔除斑块i后的生态景观P C值P Cr e m o v e,i;剔除斑块i对维持景观连通性的重要程度D P C;D P C值越大表示该生态斑块对整体景观的贡献越大、越重要。2.1.2 生态阻力面构建基于MC R模型,选取生境质量、土地利用类型、N D V I、高程、坡度和地形起伏度6个阻力因子2 3-2 4,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阻力权重值(表4),在A r c G I S 1 0.
16、8中将各阻力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得到贾汪区生态综合阻力面,其计算公式为:RM C=fm i ni=mj=nDi jRi(4)式(4)中:阻力函数f,反映最小累计阻力模型与变量Di j、Ri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斑块i、j间的距离Di j;斑块i自身扩展阻力值Ri;斑块i、j间的最小阻力值m i n。2.1.3 生态廊道识别、分级和优化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 R)和重力模型构建的生态廊道经过生态源地质点,未考虑多路径扩散的可能性2 5;电路理论构建的生态廊道是生态源地之间的311第5期周 茜,等:基于M C R-L M-HY模型的绿色生态网络识别与优化表4 阻力面权重及因子阻力值阻力因子分级指标权重阻力
17、等级阻力因子分级指标权重阻力等级生境质量评价极好较好一般较差差0.212345高程 3 0 m3 0 6 0 m6 0 1 0 0 m1 0 0 2 0 0 m 2 0 0 m0.112345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用地水域建设用地0.312345坡度 5 5 1 0 1 0 2 0 2 0 3 5 3 5 0.112345N D V I高植被覆盖度中高植被覆盖度中植被覆盖度中低植被覆盖度低植被覆盖度0.212345地形起伏度0 2 4 2 4 4 4 4 4 7 6 7 6 1 2 0 1 2 0 2 2 0 0.112345最小耗费路径,不存在质点,通过模拟生态系统中物种运动的轨迹,
18、能有效地实现物种多路径表达的可能性2 6。本文将MC R模型、重力模型和电路理论相结合识别和构建生态廊道,首先利用A r c G I S 1 0.8中的成本距离、成本路径工具提取生态廊道,并绘制斑块相互作用力矩阵表;其次通过L i n k a g e m a p p e r工具识别基于电路理论的潜在生态廊道,进一步结合生态斑块的相互作用矩阵,判断电路理论识别的生态廊道的重要性,将相互作用力大于3的生态源地间的廊道选作重要生态廊道,其他作为一般生态廊道;然后通过L M工具箱中的P i n c h p o i n t M a p p e r、B a r r i e r M a p p e r和水文
19、分析工具识别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和生态辐射道2 7-2 8,优化生态网络;最后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选用选择度和整合度两个指标,量化分析优化前后生态廊道的连通性和整体生态效益2 9。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Gi j=NiNjD2i j=L2m a xl n(ai)(aj)L2i jPiPj(5)(5)式中:斑块i、j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Gi j;斑块i、j的权重值Ni、Nj;斑块i、j间廊道的标准阻力值Di j;研究区廊道的阻力最大值Lm a x;斑块i、j的面积ai、aj;斑块i、j间的累积阻力值Li j;斑块i、j的平均阻力值Pi、Pj3 0。Ii=nl o g2n+23 -1 +1(N-1)(MDi
20、-1)(6)其中MDi=nj=1di j(n-1)(7)(6)(7)式中:整合度Ii;平均深度值MDi;连接总数n。整合度越大,表示生态网络的集聚性和连通性越强。C H ax =l o gni=1nj=1x,y,j n-1 n-2 +1 l o gni=1dx,j +3 (8)(8)式中:线段ax标准化后的选择度C H(ax);线段总数n;线段x到i的最小转角距离d(x,i);线段i途经x到j的最小路径长度(x,i,j)。选择度越高,表示研究区生态网络被选择穿行的可能性越大,生态网络的生态效益越高。3 结果分析3.1 生态源地识别基于M S P A分析得到7种不同景观类型(图2),并计算得到各
21、类景观类型的面积和比例(表5)。结果发现7种景观类型的总面积为1 3 1.0 4 k 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 8.9 9%。核心区面积最大为8 0.4 4 k m2,占7种景观类型总面积的6 1.3 9%,主要分布在贾汪区中、西北部,贾汪区东、南部生态景观核心区缺乏,生境斑块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连通性较差,不利于物种的迁移扩散和物质循环;孔隙区与边缘区作为核心区与其他景观类型的过渡区域,是核心区的保护屏障,面积为0.4 3 3 k m2和3 3.1 6 7 k m2,占7种景观类型总面积的0.3 3%和411皖西学院学报第3 9卷2 5.3 1%,说明核心斑块稳定性较高,能较好抵御外界因素干
22、扰带来的冲击;桥接区作为连接核心区的线性通道,面积为8.9 2 k m2,仅占所有景观类型的6.8 1%,桥接区面积相对较小且分布较为破碎,表明核心区斑块之间的物质流动通道联通性较差;此外作为生物迁徙扩散暂息地的岛状斑块面积为1.3 1 k m2,仅占所有景观类型总面积的1.0 0%,不利于提高生态斑块的连通性。图2 M S P A景观类型表5 M S P A景观类型数量特征统计景观类型面积 k m2比例%核心区8 0.4 4 36 1.3 9孤岛1.3 1 31.0 0孔隙0.4 3 30.3 3边缘3 3.1 6 72 5.3 1环岛0.4 3 60.3 3桥接8.9 2 86.8 1支线
23、6.3 1 84.8 2通过I n V E S T模型H a b i t a t Q u a l i t y模块对贾汪区进行生境质量分析(图3),发现研究区高质量生境区域与M S P A分析识别的潜在生态源地高度一致,低生境质量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南部人类活动密集的城镇用地区域。但徐州市贾汪区高质量生境区域占比较低未超过5 0%,表明有待进一步修复和提升贾汪区的生境质量。图3 生境质量在c o n e f e r 2.6中进行景观连通性分析,计算出面积排名前2 0、生境质量较好的生态斑块景观连通性指数(D P C)(表6),将D P C 1的1 4个生态斑块筛选出作为重要生态源地(图4)
24、。可以看出,贾汪区中、西北部低山地带源地大而密,东、南部平原地区源地少而稀,生态斑块较为破碎,需注重生态斑块修复,提升斑块完整性;中部地区核心源地斑块重要性、斑块面积大于西北部,东、南部景观连通性低,物质流动存在很大阻隔,亟待增加生态源地并形成连接通道。图4 重要生态源地表6 景观连通度指数及面积统计编号重编号A r e aD I I CD P C编号重编号A r e aD I I CD P C110.7 50.2 91.0 51 191.0 10.0 81.8 4222.8 61.3 84.2 11 21 01.7 11 1.6 07.6 5330.7 1 30.3 11.4 6 31 31
25、 12.3 55.3 56.3 6441.4 90.6 53.5 31 40.4 00.0 10.5 3551.4 42 3.3 76.9 61 51 21 3.6 63 7.1 63 3.5 660.4 80.0 1 80.1 11 61 33.9 78.5 5 48.8 4767.4 73 8.5 03 7.0 41 70.5 50.2 40.6 6872.7 02 4.9 17.5 41 81 44.8 82.2 56.2 490.3 9 90.8 30.6 11 90.4 50.2 00.4 91 081 8.2 45 9.7 06 3.1 92 00.4 90.0 1 90.2 25
26、11第5期周 茜,等:基于M C R-L M-HY模型的绿色生态网络识别与优化图5 各因子阻力面3.2 阻力面及生态廊道提取3.2.1 阻力面构建根据各因子阻力面(图5),经过加权叠加分析得到生态综合阻力面(图6)。发现研究区综合阻力分布呈现出西高东低状,研究区东、西北部阻力值较小,高阻力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中、西南部。由于受到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影响,研究区东部和西部之间的景观连通性较低,不利于区域间的信息交流和物种迁移。图6 综合阻力面3.2.2 生态廊道提取基于MC R和重力模型,利用A r c G I S 1 0.8中的成本距离、成本路径工具,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图7(a-c),并
27、绘制出研究区重要生态源地相互作用矩阵表(表6);通过L i n k a g e M a p p e r工具箱中的L i n k a g e P a t h w a y s T o o l工具,识别基于电路理论的生态廊道(图7-d),并分别和MC R、重力模型相结合识别出重要生态廊道(图7-(e-f);并利用MC R-重力模型-L M模型,将电路理论识别的生态廊道进行分级,将其中相互作用力大于3的生态廊道筛选出作为重要廊道,其他廊道作为一般生态廊道,共得到2 6条生态廊道。其中包括1 4条重要生态廊道,长度为8 0.2 3 k m,1 2条一般生态廊道,长度为8 2.2 0 k m(图7-g)。
28、通过表7和图7可知,贾汪区生态源地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中、西北部两个版块,其中西北部的1 4号、8-1 0-1 3-1 4号和中部59号、7-1 1-1 2号生态源地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区域内部生态源地之间的物种和能量流动更为密切,应作为重要的生态廊道。3.3 生态网络优化生态网络优化主要包括提升生态源地质量、拓宽生态廊道宽度和保护生态节点三个方面。因此徐州市贾汪区生态廊道的优化包括以下三点:(1)保证生态源地质量,其关键在于增加生态源地数量、面积;(2)尽量拓宽廊道宽及增加生态节点以提升网络连通性及抗干扰的能力;(3)确立生态保护区域建设的优先级,提高廊道保护的针对性。3.3.1 生态修复区域识
29、别运用P i n c h p o i n t M a p p e r工具,将宽度阈值设置为2 0 0 0 m,得到生态夹点累积电流值(图8-a),其中最高电流密度为2.8 4 5。采用自然断点法,将累积电流值较高的区域作为生态“夹点”,识别生态“夹点”1 4处;从空间区位上看,生态“夹点”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建设用地区以及北部海拔地势较高的区域。进一步叠合阻力面数据可知,生态“夹点”多位于各廊道的交叉重叠处,对维持景观连通性起着关键作用,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护,以保障研究区的生态完整性。611皖西学院学报第3 9卷图7 生态廊道构建711第5期周 茜,等:基于M C R-L M-HY模型的
30、绿色生态网络识别与优化表7 斑块相互作用力矩阵编号1234567891 01 11 21 31 411 5.4 23.7 63.51.41.3 60.6 50.5 90.4 70.3 80.3 60.3 10.2 90.3 221 0.0 28.6 90.8 40.5 60.3 11.5 30.6 70.5 30.3 40.2 60.3 60.3 733 1.4 40.6 30.4 40.2 61.8 10.7 80.6 80.2 90.2 20.4 50.4 640.9 10.5 90.3 33.3 71.1 40.9 30.3 80.2 80.5 90.5 958.0 96.3 21.0
31、20.8 10.3 22.4 22.0 40.2 40.3 562.0 33.0 51.7 90.5 92.4 91.3 90.4 20.5 570.5 50.5 80.2 32.4 24.0 20.1 80.3 684.7 91.6 70.7 30.4 60.9 11.0 491.3 41.8 30.8 20.8 22.5 91 00.3 60.2 51 2.7 42.9 11 16.6 00.2 30.5 21 20.3 20.8 31 32.5 71 4图8 基于P i n c h p o i n t M a p p e r电流密度分析 采用B a r r i e r M a p p e
32、 r工具,将最小探索距离设为1 5 0,最大探索距离设置2 0 0,半径设置为2 0 0,得到障碍点累积电流值(图8-b),其中生态障碍点最高电流密度为2.9 0 1。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为5级,将最高级别部分作为生态障碍点,识别生态障碍点5处。从空间区位上看,生态障碍点主要分布在生态“夹点”附近和城镇用地周边,且多数呈块状分布。3.3.2 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优化贾汪区重要生态源地之间被有效串联,但在景观结构稳定性上尚有不足,生态网络呈现出西北强东南弱的不稳定状。因此,应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网络的稳定性和连通度,首先要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其次修复破碎的生态空间,采取植树造林、适当退耕还林等手段将
33、分散斑块连接,提高乡镇森林资源,扩大城镇绿地面积。通过分析发现,3、4、5、6、9、1 2和1 4号源地附近生态“夹点”较多,此类区域是生物流动的关键位置;6、8、9、1 2和1 4号源地附近生态障碍点较多,此类区域生态用地破坏受损严重,生态敏感性强,缺乏维护和治理。结合水文分析(HY)提取贾汪区生态辐射道(图9-a),为提升贾汪区景观生态结构的连续性,形成点、线、面相互交织的复合型生态网络空间结构。建议新增东、南部生态源地3处,改善研究区东部、南部源地匮乏现状,满足物种迁移需要;修复受损的1 2和1 4号生态用地间的1处生态源地,使其成为原有生态源地连接的中转位置。同时为加强研究区东部、南部
34、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建议增设1 0条生态廊道(图9-b),加强东、南侧的生态网络连接。最终构建生态廊道3 6条,其中包括1 8条重要生态廊道,1 8条一般廊道,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网络结构(图9-c)。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生态网络的选择度和整合度,发现优化后生态网络的平均选择度和全局整合度分别增大2 8 8 6.9 3和0.0 0 5 8 7 2,说明优化后生态网络的集聚性和被选择穿行的可能性增强,有利于提升贾汪区生态网络的连通性和稳定性,增加贾汪区的整体生态效益。811皖西学院学报第3 9卷图9 生态廊道优化图1 0 优化前后生态网络的连通性911第5期周 茜,等:基于M C R-L M-HY模
35、型的绿色生态网络识别与优化表8 优化前后空间句法指标值统计表选择度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全局整合度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优化前06 3 8 3.8 52 2 0 4 3优化前0.1 9 1 8 3 70.2 5 4 7 9 50.3 3 8 7 1 5优化后09 2 7 0.7 83 7 7 4 9优化后0.1 4 9 6 0 90.2 6 0 6 6 70.3 3 6 0 8 64 讨论与结论4.1 讨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徐州市贾汪区生态破碎化、景观连通性差等问题日益加剧。本文从区域尺度视角,基于M C R-L M-H Y模型进行生态网络识别、构建与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城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
36、有重要意义。M S P A-I n V E S T模型结合景观联通性指数(D P C)的方法,既考虑了斑块面积,又兼顾了生境斑块的结构特征及连通性,能更加科学、客观地提取生态源地;考虑生境质量、土地利用类型、N D V I等多因素评价指标构建综合阻力面,强调了空间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优点;M C R-重力模型和电路理论相结合构建生态网络的方法,既强调了生态源地的相互作用关系,又能够保留生态廊道多路径扩散可能性的优点;通过P i n c h p o i n t M a p p e r、B a r r i e r M a p p e r和水文分析(H Y)工具识别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和生态辐射
37、廊道,明确待修复的关键生态区域,进行生态廊道的优化,并通过空间句法量化分析了优化前后廊道的结构和生态效益,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但本文仍有不足之处,如在景观阻力面的构建上,有关人为干扰层面的因素考虑较为欠缺,后续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4.2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徐州市贾汪区生态空间破碎化显著、景观连通性较低,生境质量高值区域与M S P A分析识别的潜在生态源地高度一致;(2)1 4处重要生态源地主要位于贾汪区中、西北部生境质量较高、连通性较好的地区,东、南部生态源地匮乏;(3)高阻力景观空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南部人类活动密集的城镇用地区域,整体阻力空间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4)2
38、 6条生态廊道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北部,研究区东、南部生廊道缺失,不利于物种迁移和能量流动,建议在保护现有核心斑块的基础上修复破碎生态空间、强化斑块间的联系,完善生态网络;(5)通过P i n c h p o i n t M a p p e r、B a r r i e r M a p p e r和水文分析工具识别生态夹点1 4处、生态障碍点5处,明确待修复生态源地4处,新增1 0条生态廊道,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网络,发现优化后生态廊道的连通性和生态效益增强,有利于贾汪区的生态多样性保护和城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彭建,汪安,刘焱序,等.城市生态用地需求测算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
39、2 0 1 5,7 0(2):3 3 3-3 4 6.2 武晶,刘志民.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 0 1 4,3 3(7):1 9 4 6-1 9 5 2.3 肖卫东,渠立权,舒帮荣,等.基于M S P A和I n V E S T模型的淮河源生态网络构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 0 2 3,4 0(2):8 4-9 6.4J O N GMA N R.E c o l o g i c a l N e t w o r k s a r e a n I s s u e f o r a l l o f U SJ.J o u r n a l o f L a n d s c a
40、p e E c o l o g y,2 0 0 8,1(1):7-1 3.5B R O S E U.I m p r o v i n g N a t u r e C o n s e r v a n c y S t r a t e g i e s b y E c o l o g i c a l N e t w o r k T h e o r yJ.B a s i c a n d A p p l i e d E c o l o-g y,2 0 1 0,1 1(1):1-5.6S A N D I F E R P A,S U T T O N-G R I E R A E,WA R D B P.E x p
41、l o r i n g C o n n e c t i o n s a m o n g N a t u r e,B i o d i v e r s i t y,E c o-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 s a n d H u m a n H e a l t h a n d W e l l-B e i n g:O p-p o r t u n i t i e s t o E n h a n c e H e a l t h a n d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r v a-t i o nJ.E c o s y s t e m S e r
42、 v i c e s,2 0 1 5(1 2):1-1 5.7A N D E R S S O N E,B A R T H E L S,B O R G S T R M S,e t a l.R e c o n n e c t i n g C i t i e s t o t h e B i o s p h e r e:S t e w a r d s h i p o f G r e e n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U r b a n 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 sJ.Am b i o,2 0 1 4,4 3(4):4 4
43、5-4 5 3.8 曾真,艾婧文,王梓凌,等.三明市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生态网络构建研究J/O L.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1 32 0 2 3-1 0-1 9.h t t p s:/d o i.o r g/1 0.1 9 7 4 1/j.i s s n.1 6 7 3-4 8 3 1.2 0 2 2.1 0 1 3.9 张美丽,齐跃普,张利,等.基于L i n k a g e M a p p e r与粒度反推法的太行山中北段生态节点识别与分析: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 0 2 0,3 6(1 2):1 5 6 9-1 5 7 8.1 0 韩婧,李冲,李颖怡.基于G I S
44、的珠海市西区绿地生态网络构建J.西北林学院学报,2 0 1 7,3 2(5):2 4 3-2 5 1.1 1 何建华,潘越,刘殿锋.生态网络视角下武汉市湿地生态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2 0 2 0,4 0(1 1):3 5 9 0-3 6 0 1.1 2 汪勇政,李久林,顾康康,等.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优化 以合肥市为例J.生态学报,2 0 2 2,4 2(5):2 0 2 2-2 0 3 2.1 3WA N G Y,Y A N G K,B R I D GMA N C L,e t a l.H a b i t a t S u i t a b i l i t y M
45、o d e l l i n g t o C o r r e l a t e G e n e F l o w w i t h L a n d-s c a p e C o n n e c t i v i t yJ.L a n d s c a p e E c o l o g y,2 0 0 8,2 3(8):9 8 9-1 0 0 0.1 4 杨凯,曹银贵,冯喆,等.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 0 2 1,3 7(5):5 5 5-5 6 5.1 5Z HA N G Y Z,J I A N G Z Y,L I Y Y,e t a l.C o n s t
46、r u c t i o n a n d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a n U r b a n E c o l o g i c a l S e c u r i t y P a t t e r n b a s e d o n H a b i t a t Q u a l i t y A s s e s s m e n t a n d t h e M i n i m u m 021皖西学院学报第3 9卷C u m u l a t i v e R e s i s t a n c e M o d e l i n S h e n z h e n C i t y,C h i n
47、aJ.F o r e s t s,2 0 2 1,1 2(7):8 4-8 4.1 6 邓金杰,陈柳新,杨成韫,等.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廊道重要性评价探索:以深圳为例J.地理研究,2 0 1 7,3 6(3):5 7 3-5 8 2.1 7Y A N G J,Z E N G C,C H E N G Y J.S p a t i a l I n f l u e n c e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N e t w o r k s O n l a n d u s e I n t e n s i t yJ.S c i e n c e o f t h e T o t a l E n
48、v i r o n m e n t,2 0 2 0(7 1 7):1 7-1 7.1 8S O I L L E P,V O G T P.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S e g m e n t a t i o n o f B i n a r y P a t t e r n sJ.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L e t t e r s,2 0 0 9(3 0):4 5 6-4 5 9.1 9N I E W B,S H I Y,S I AW M J,e t a l.C o n s t r u c t i n g a n d O p
49、t i m i z i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N e t w o r k a t C o u n t r y a n d T o w n S c a l e:T h e C a s e o f A n j i C o u n t y,C h i n aJ.E c o l o g 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2 0 2 1(1 3 2):1 0 8 2 9 4.2 0MO R E I R A M,F O N S E C A C,V E R G L I O M,e t a l.S p a t i a l A s s e s s m e n t
50、o f H a b i t a t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S t a t u s i n a M a c a r o n e s i a n I s l a n d b a s e d o n t h e I n V E S T M o d e l:a C a s e S t u d y o f P i c o I s l a n d(A z o r e s,P o r t u g a l)J.L a n d u s e P o l i c y,2 0 1 8(7 8):6 3 7-6 4 9.2 1V O G T R I I T T E R S,R i i 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