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74809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按销售订单结算 系统实现及操作目 录1、两种业务场景31.1无差异模式31.2有差异模式32、无差异模式32.1系统实现32.1.1生产订单结算的相关配置42.1.2销售订单成本控制的相关配置92.1.3销售订单结果分析的相关配置162.1.4销售订单结算的相关配置222.2业务流程操作步骤232.2.1创建物料232.2.2创建BOM242.2.3定义计划作业价格242.2.4创建工艺路线262.2.5创建销售订单272.2.6按单采购272.2.7创建生产订单292.2.8发料至生产订单302.2.9报工312.2.10生产订单收货332.2.11销售订单发货过账332.2.12销售开票3

2、42.2.13成本中心费用实际过账352.2.14成本要素分割362.2.15计算实际作业价格362.2.16作业价格重估362.2.17结算生产订单372.2.18销售订单结果分析382.2.19销售订单结算392.3其他情况402.3.1销售订单未开票402.3.2对销售订单部分开票442.3.3对销售订单剩余数量开票473、有差异模式503.1系统实现-与无差异模式的区别503.1.1库存评估的区别503.1.2生产订单差异计算的配置513.1.3结果分析的分配的区别543.2业务流程操作步骤553.2.1创建物料553.2.2创建BOM563.2.3定义计划作业价格563.2.4创建工

3、艺路线583.2.5创建销售订单593.2.6采购593.2.7创建生产订单603.2.8发料到生产订单603.2.9报工623.2.10生产订单收货633.2.12销售订订单发货过账643.2.12销售开票653.2.13费用实际过账663.2.14成本要素分割673.2.15计算实际作业价格673.2.16作业价格重估683.2.17生产订单差异计算683.2.18结算生产订单683.2.19销售订单结果分析693.2.20销售订单结算701、两种业务场景1.1无差异模式A公司产品按销售订单进行生产,各个部门的业务及其在SAP系统中的实现采取下列方式:1、 采购部门(MM模块):按销售订单

4、进行采购;在创建采购订单时,输入相对应的销售订单,采购收货完毕,原材料成本不经过生产订单,直接进入销售订单。2、 生产部门(PP模块):按销售订单进行生产;创建生产订单时,输入相对应的销售订单,报工到生产订单,如果SAP后台配置中,“需求层”中科目分配所对应的“评估”为空(即:不进行库存评估)的话,生产订单收货时就不会有会计凭证产生,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订单的结算规则为SDI(销售订单),在生产订单结算时将作业价格结算至销售订单。3、 销售部门(SD模块):根据客户需求建立销售订单,生产收货之后,需要重新在销售订单上做可行性分析,产生可交货的计划行,再进行发货过账。如果SAP后台配置中,“需求层

5、”中科目分配所对应的“评估”为空(即:不进行库存评估),发货过账时不会产生会计凭证。4、 财务部门(FI/CO模块):采取先结算生产订单(将生产订单结算至销售订单),再结算销售订单(计算在制品,结算销售成本)的方式进行结算。1.2有差异模式B公司产品按销售订单进行生产,各个部门的业务及其在SAP系统中的实现采取下列方式:1、 采购部门:一般采购;2、 生产部门:按单生产,生产订单收货时有会计凭证产生,生产成本转出到产成品;3、 销售部门:销售订单发货过账时有会计凭证产生,产成品成本结转至销售成本;4、 财务部门:按销售订单结算,先结算生产订单,生产订单结算的接收方为物料,再结算销售订单。2、无

6、差异模式2.1系统实现这里只讲CO 模块的后台配置。2.1.1生产订单结算的相关配置2.1.1.1定义结算参数文件当缺省对象类型选择“SDI”时,生产订单的结算接收方为销售订单,生产成本要求结算至销售成本,所以,“实际成本/销售成本”应该选择“将被全部结算”;缺省值中的“分配结构”可以选择已经定义好的分配结构,详见2.1.1.2; 右边有效接收方中的“物料”和“销售订单”都必须为“可选结算”。注意:如在生产订单结算参数文件中不定义分配结构,在创建销售订单时,会出现以下错误信息:2.1.1.2定义分配结构定义分配结构中的成本要素的结构(即: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定义发送方要发送的初级成本

7、要素的区间范围:定义发送方要发送的次级成本要素的区间范围:定义初级成本要素中的接收方:定义次级成本要素中分摊用成本要素:2.1.1.3定义结算凭证的编号范围2.1.2销售订单成本控制的相关配置2.1.2.1定义帐户分派类别(系统自带)按销售订单结算时,在这里我们使用科目分配类别E。消耗记账“E”决定了按销售订单进行结算。2.1.2.2定义需求层(SPRO销售和分销基本功能科目分配/成本维护成本/科目分配的需求类别 中的科目分配类别和评估)l 在这里,将科目分配类别、销售订单的结算参数文件、以及销售订单的结果分析码分配给需求层“040”。l 左边的“成本核算”部分确定了销售凭证(报价单和销售订单

8、)成本估算时所选的变式;l 右边的“科目分配”则确定了按销售订单结算时的一些重要参数。其中,“科目分配类别”已经在2.1.2.1中讲过,这里不再赘述。“评估”决定了是否对库存进行评估,见下图所示:“评估”为空,确定了生产订单的结算接收方为销售订单,对生产订单收货和销售订单外向交货过账时都不会产生会计凭证,生产订单不能计算差异和在制品。2.1.2.3定义需求类别将需求层“040”分配给需求类别“KE”。2.1.2.4将需求类型分配给行项目将需求类型分配给销售订单的行项目类别。2.1.2.5定义策略组2.1.2.6将需求类别分配给策略组将需求类别“KE”分配给已经定义好的策略组“20”。2.1.2

9、.7定义销售定单行项目为按单生产物料定义专门的行项目。2.1.2.8定义物料的项目分类将物料与行项目关联。2.1.2.9项目类别分配将上面定义的行项目类别和物料的项目类别分配给销售订单类型。2.1.3销售订单结果分析的相关配置2.1.3.1定义结果分析码一个结果分析码代表了一种结果分析的评估方法,详见2.1.3.3。2.1.3.2定义结果分析版本注意:1“传送至财务会计”,这个选项决定了最终的结算是否能产生会计凭证,对“传送至财务会计”打勾,最终结算才能产生会计凭证。但必须在定义好“财务会计的记账规则”之后才能对此选项打勾。2在计算在产品WIP或结果分析中,勾选“相关销售订单产品中的定单”的话

10、,如果在结算完销售订单后,生产订单的成本又有所改变,只需要再次结算销售订单,即可以把生产订单上的成本结转出来;反之,则必须先结算生产订单,将成本从生产订单转到销售订单,然后再结算一次销售订单。2.1.3.3定义结果分析的评估方法1000控制范围下的000004结果分析码并未启用专家模式,启用的是简单模式。双击该行之后,进入该结果分析码对应的评估方法:结果分析方式(05):在结算过程中,将未实现的成本(如在制品、产成品、准备金等)资本化的方式;状态控制:结果分析状态(REL):表示在销售订单行项目状态为REL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结果分析;删除的存货/准备金状态(FNBL):表示在FNBL的状态下实

11、际成本均结转为销售成本,而不会结转到在制品或准备金中;利润基值:销售订单的成本估算:表示销售订单结算时,销售成本先取销售订单成本估算的计划成本,当实际发生的成本(实际成本+在制品)大于计划成本时,销售成本才取实际成本+在制品;销售订单物料的标准价格:表示销售订单结算时,销售成本先取物料的标准价格,当实际发生的成本(实际成本+在制品)大于标准价格时,销售成本取实际成本+在制品。评估等级:总计层的评估:表示在成本总计层面进行结果分析,并不对每一个行标示进行结果分析,“行标示”详见2.1.3.4;行标识层评估:表示对每一个行标示进行结果分析。例如,系统将计算,哪些资本化成本是物料成本,哪些是生产成本

12、。仅用于特殊方法的参数:基础数量(B):表示开票的数量是结果分析的基础,以开票数量为结转销售成本的依据,为开票的数量的成本计入在制品。2.1.3.4定义行标示“行标示”用于对进行结果分析相关的成本要素或收入要素进行分组。2.1.3.5定义结果分析的分配此处定义了1000控制范围下,000004结果分析码的4个行标示分别对应的成本要素的区间范围。2.1.3.6定义结果分析的更新此处定义了结果分析数据被更新(即:结果被保存)时,每一个行标示(成本要素组)对应的次级成本要素。2.1.3.7定义财务会计计算的记账规则41010900 生产成本转出-在制品(非成本要素) 14010201 在制品(非成本

13、要素)51211000 主营业务成本-国内(非成本要素) 51210011 销售成本结转(非成本要素)此处定义了结算之后,过账到财务会计时,不同的结果分析类别所需使用的损益类及资产负债类科目,即产生会计凭证时所记入的科目。其中,WIPR表示在制品;RUCR表示未实现的成本储备,即负在制品;COSR表示销售成本。2.1.3.8维护结果分析凭证的编号范围此处定义了结果分析产生的会计凭证所使用的编号范围。2.1.4销售订单结算的相关配置2.1.4.1定义结算参数文件因为销售订单不需要结算到其他成本对象,所以“实际成本/销售成本”应该选择“不要结算”;“有效接收方”中任何接收方都可以选择“不容许结算”

14、。2.1.4.2创建分配结构见2.1.1.2所示。2.1.4.3定义结算凭证的编号范围见2.1.1.3所示。2.2业务流程操作步骤2.2.1创建物料创建按单生产的、标准价格为0的产成品:28TCODE:MM012.2.2创建BOM 创建BOMTCODE:CS012.2.3定义计划作业价格创建成本中心TCODE:KS01为了方便显示单独结算结果,对成本中心100800创建成本中心组1010TCODE:KSH1定义成本中心100800 10月份的计划作业价格:TCODE:KP262.2.4创建工艺路线创建工艺路线TCODE:CA01工作中心对应成本中心: 100800TCODE:CR022.2.5

15、创建销售订单创建销售订单: 89TCODE:VA012.2.6按单采购创建采购订单TCODE:ME21N采购收货TCODE:MIGO产生的会计凭证:CO凭证:此时:原材料成本已经记入销售订单2.2.7创建生产订单根据销售订单88创建生产订单:200000082TCODE:CO082.2.8发料至生产订单发料到生产订单 TCODE:MB1A无会计凭证和CO凭证产生2.2.9报工对生产订单报工TCODE:CO15产生的会计凭证:CO凭证2.2.10生产订单收货生产订单收货TCODE:MB31无会计凭证产生:2.2.11销售订单发货过账销售订单发货过账TCODE:VL01N先对销售订单重新执行可用性

16、检查,确认可交货数量:然后,执行销售订单发货过账:交货单80000018被创建。2.2.12销售开票根据交货单开票:TCODE:VF01产生的会计凭证:CO凭证2.2.13成本中心费用实际过账记账生产性成本中心实际发生费用(与作业有关)450元TCODE:F-022.2.14成本要素分割成本要素分割:对成本中心100200TCODE:KSS2将与作业相关的实际费用分割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割到作业类型上去。2.2.15计算实际作业价格计算实际作业价格TCODE:KSII根据实际发生的与作业相关的费用,以及报工的实际数量,计算实际作业价格。2.2.16作业价格重估对单张生产订单进行作业价格重估:TCO

17、DE:MFN1把计算得出的实际作业价格重估到订单。2.2.17结算生产订单结算生产订单200000082TCODE:KO88注:因为生产订单的结算接受方是销售订单,因此不能计算差异:无会计凭证产生,只有CO凭证:CO凭证:2.2.18销售订单结果分析对销售订单86进行结果分析TCODE:KKA32.2.19销售订单结算TCODE:VA88产生的会计凭证:2.3其他情况以上生产订单和销售订单的结算,是在生产订单全部收货、销售订单全部发货过账、开票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生产订单只是部分收货,销售订单部分发货、部分开票的情况下,生产成本投入在销售订单结算之后记入在制品,流程如下所示。2.3.1销售订单

18、未开票销售订单92 :生产订单200000088:全部发料到生产订单:部分报工5个:生产订单订单部分收货5个:在这种情况下,KKA3销售订单结果分析结果:VA88销售订单结算结果: 将5个报工的作业成本以及直接原材料的生产成本投入记入在制品。2.3.2对销售订单部分开票继续报工2个:生产订单收货2个:销售订单发货过账7个:开票7个:此时,销售订单结果分析结果:销售订单结算产生的会计凭证:将第一次383元的在制品转出,将2个产品报工的100元成本与在制品结转至销售成本;2.3.3对销售订单剩余数量开票报工剩余3个:生产订单收货剩余3个:销售订单发货过账剩余3个:VF01开票剩余3个:KKA3销售

19、订单结果分析:VA88 销售订单结算产生的会计凭证:第二次207元的在制品转出,同时,将3个产品报工的150元作业成本,以及转出的在制品结转至销售成本。3、有差异模式3.1系统实现-与无差异模式的区别由于这里涉及的“有差异模式”也是按照销售订单进行结算,先结算生产订单,再结算销售订单,所以,其配置与“无差异模式”中的配置基本相同,两者之间配置的区别有以下两点:3.1.1库存评估的区别如2.1.2.2中所述,无差异模式中的“评估”为空,即无库存的评估,表示不评估库存。这样的配置决定了:1. 生产订单收货与销售订单发货过账时都不会产生会计凭证;2. 生产订单的结算接收方为销售订单/行项目,见下图:

20、有差异模式中,“评估”选择M,即带参照销售凭证/项目的单独评估,表示依据销售凭证/项目中产成品的标准价格计入成本,见下图:这样的配置决定了:1. 生产订单收货和销售订单发货过账时都会产生会计凭证;2. 生产订单的接收方为物料,见下图所示:3.1.2生产订单差异计算的配置要实现对生产订单计算差异,必须在后台有以下配置:3.1.2.1定义差异码 勾选了“废料”,则产生的废料能够在计算差异时被计算,反之,计算得出的总差异中,不包含废料产生的差异; 勾选了“写行项目”,则就能在KOB3(查看差异的行项目)中就可以查看针对某张生产订单或成本要素的差异明细,反之,就不能显示出差异的行项目;3.1.2.2定

21、义每个工厂的差异码 此处的配置就是将3.1.2.1中定义的差异码分配给工厂。3.1.2.3检查差异变式 表示在显示差异类别时能计算并显示出的差异类别。小差异表示按总差异的百分比计算得出的差异。3.1.2.4定义在产品和废品的评估变式 优先级如上所示,表示在制品废品的估算成本最优先取当前的标准成本估算。3.1.2.5定义目标成本版本 此处,将差异变式分配给所定义的目标成本版本;“控制成本”中选择了“实际成本”,表示以实际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目标成本”中选择了当前标准成本估算,表示以标准成本估算得出的成本作为目标成本。3.1.2.6定义差异凭证的编号范围3.1.3结果分析的分配的区别 如2.1.3

22、.5中所述,在无差异模式中,不需要计算差异,所以“销售订单结果分析的分配”行标示SET(已结算的成本)中,只配置了“41010600 生产成本转出”这个成本要素,见下图所示: 在有差异模式中,需要对生产订单计算差异,所以在销售订单结果分析时,需要在行标示SET(已结算的成本)中,配置“41010700 生产成本转出-差异”这个成本要素,见下图所示:3.2业务流程操作步骤 这里的业务流程与2.2中的步骤大致相同,区别是:当生产订单的状态为TECO或DLV时,在生产订单结算之前,需要计算差异。3.2.1创建物料创建产成品:30TCODE:MM013.2.2创建BOMTCODE:CS013.2.3定

23、义计划作业价格定义新的成本中心:100888TCODE:KS01为了方便对该成本中心单独结算,为上述成本中心创建成本中心组1088:TCODE:KSH1定义成本中心100888 10月份的计划作业价格:TCODE:KP263.2.4创建工艺路线创建工艺路线:TCODE:CA01工作中心W001和W002对应的成本中心都是100888:3.2.5创建销售订单创建销售订单96:TCODE:VA013.2.6采购这里因为做了库存评估,所以不能进行按单采购。采用一般的采购,这里不再详述。3.2.7创建生产订单创建按单生产的生产订单200000093TCODE:CO083.2.8发料到生产订单发料到生产

24、订单:TCODE:MB1A产生的会计凭证:CO凭证:3.2.9报工对生产订单报工:TCODE:CO15产生的会计凭证:CO凭证:3.2.10生产订单收货生产订单完全收货:TCODE:MB31产生的会计凭证:CO凭证:此时,生产订单状态为DLV:3.2.12销售订订单发货过账首先重新对销售订单进行可用性检查,生成可交货的计划行:TCODE:VA02VL01N发货过账:TCODE:VL01N 产生的物料凭证:会计凭证:CO凭证:3.2.12销售开票根据交货单开票:TCODE:VF01产生的会计凭证:CO凭证:3.2.13费用实际过账生产性成本中心与作业相关的费用过账:TCODE:F-023.2.1

25、4成本要素分割成本要素分割:TCODE:KSS23.2.15计算实际作业价格计算实际作业价格:TCODE:KSII3.2.16作业价格重估TCODE:MFN13.2.17生产订单差异计算生产订单差异计算:TCODE:KKS2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差异的原因,计算生产订单差异:输入的原材料价格无差异,作业价格目标与实际的差异为100,所以输入价格差异为100; 由于计划的间接费用为8*10*4*2.5%=8,而实际间接费用为0,所以资源利用差异为-8;发料到生产订单时多发了两个,单价为10,故产生的输入数量差异为20。3.2.18结算生产订单结算生产订单200000093:TCODE:KO88生产订

26、单结算规则:产生的会计凭证:CO凭证:3.2.19销售订单结果分析对销售订单96进行结果分析:TCODE:KKA3其中,实际成本中包括销售订单发货时结转的国内销售成本和生产订单差异两部分。3.2.20销售订单结算对销售订单96进行结算:TCODE:VA88产生的会计凭证:销售订单发货时结转的国内销售成本和生产订单差异两部分一起被结转为主营业务成本。结算之后,销售订单96的成本分析报告显示: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为了进一步

27、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一、目标值: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

28、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