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974632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4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2 月第 9 卷第 23 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邱晓锦,杨公银(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红色文化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政治文化,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历史和现实交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智慧结晶,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迈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今天,有着凝聚人心、加强政治认同和增进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传承好红色文化,有助于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到强基铸魂的基本要求。推动红色文

2、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教学效果2。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红色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纽带,也是引领先进的旗帜,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成熟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具体来说,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中国实际斗争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滋养中国广袤大地百年的结晶。地域跨度广、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样化的红色文化,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寥寥数人到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党的历程。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故事、红色遗迹、红色精神的红色文化,从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两方面,完整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3、革命史和复兴史,凝聚着鲜明的革命意志和独特的民族情感,在内容结构和功能效用上,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统一性,是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红色文化是优质教育资源,拥有红色遗迹、红色歌曲、历史文物等鲜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意义。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方式,如利用红色文化相关的歌曲、图片、故事、电影等载体,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通过讲红色故事、观红色画作、看红色电影等方式,将具象化、图像化、影视化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在增加教学过程趣味性的同时,创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

4、育的方式;另一方面,可拓展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实地参观、走访调研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选择与红色文化息息相关的场所,如红色文化纪念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现场教育,既可帮助学生沉浸式地提升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还能有效拓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场域。(三)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红色文化包含着种类丰富、细节生动、与时偕行的教育素材,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积淀,也是民族精神内涵与独特革命历程的生动诠释。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一的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高度的协调性,二者在价值观念上是一致的,在内容方式上是相通的,在育人功能上是互补的。将红色文化融

5、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加强思想引领和凝聚人心的功效。利用红色遗迹丰富实境课堂,可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围绕革命榜样讲述红色故事,可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借助红色文化自身强大的感染力3,可抵制消极风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以红色文化为载体,通过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刚性灌输之中添加人文熏陶的因素,从而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供给红色养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OI:10.16681/ki.wcqe.202323011作者简介:邱晓锦(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注:本文系 2019 年度桂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

6、究”专项课题资助(批准号:GUTDJ2019014);2020 年度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校思政课 三三 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编号:2020B22);2021 年度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创新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承研究”(编号:MKS21006)。摘要: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然后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23)23-00

7、45-05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2 月第 9 卷第 23 期的工作实效4。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的融入能力有待提升要想实现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有效融入,首先需要的是师资队伍的保障,即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虽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给予了很多倾斜政策,并出台了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等文件,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为了达到思政课教师的岗位人数要求,在未经专业培训的情况下,盲目地将部分辅

8、导员和其他学科的专业课教师转为思政课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往往红色文化理论素养欠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从而使教育活动流于说教式的理论“灌输”;二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更没有接受过红色文化相关的专业培训,只能以自身对红色文化的有限理解开展教学工作,这不仅容易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因理解不深入而产生认知偏差,更无法有效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技巧不够纯熟,话语表达方式不够鲜活,教学时片面注重红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缺少对红色精神实质的挖掘和点拨,这种漫无目的的援引和浅尝辄止的泛听,大大削弱了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红色文化

9、融入成效有待提高一是红色文化的融入形式相对粗糙。受到固化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教师通常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既不考虑教学内容与红色文化的适配度,也不思考红色文化融入当下教育内容的深浅度,更有甚者,在对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抛弃思政课这个主阵地,人为地将思政课堂与红色文化割裂,单一地采取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活动、经典朗诵比赛和参观活动等形式化的教育模式。二是红色文化的融入媒介比较单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时候只注重将其融入校园官方网站、纸质学习资料和校园广播电台等传统传播媒介,不重视红色文化在新兴传播媒介的融入进程,更遑论将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结合

10、起来5,达到增强红色文化融入效果的目的。三是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环境的交融不够浑然一体。高校校园环境具有辅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功能,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忽视校内古建筑的育人功能,只重视对红色文化的展示,忽视将其与校园整体风貌和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做法,造成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环境深度不够的局面,影响了学生对红色文化融入成效的评价。(三)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有待优化与精进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历尽千辛的发展史和奋勇前进的复兴史,为我国的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鲜活、多样、内涵丰富的资源,大量的历史遗址和红色故事也为红色文化教育推陈出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总体来看,我国拥有种类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分

11、布较为分散,当下大部分文献资料仅停留在对史实的表面介绍上,缺乏深入解读。从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利用不足,教育者常用的案例和故事大多是陈旧且重复的,忽视了学生对于情感认同的主观诉求,难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二是红色文化教育资料的内容阐述不系统、育人导向不明显,当下所使用的教学资料大多是从相关图书资料中拼凑而来,史料的简单堆砌、案例的物理叠加、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失调,致使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难以发挥出来;三是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不足,当前的红色文化教育展馆多以静态观光、橱窗展示为主,普遍存在展品陈旧、配套设施不全、互动性不

12、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与现实生活的契合度不高,难以激起学生的获得感、认同感和使命感。长此以往,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的红色文化教育不仅难以凝聚思想共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更会在学生学习时触发其抵触情绪。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一)提升教师素养,全方位增强红色文化融入的实效性第一,健全并实施科学的新进思政课教师遴选制度。高校在招聘新进思政课教师时,应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遴选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应制定科学的准入条件,规范遴选条件和程序,重视对教师师德师风、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的考察,将符合条件、资质优良的应聘教师纳入思政课教师

13、队伍。其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扎实做好宣传工作,譬如,可借助学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平台开展线上的招聘信息宣传,再结合线下的人才市场、招聘现场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2 月第 9 卷第 23 期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开展招聘宣讲,吸纳更多德才兼备、信念坚定的人才,壮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最后,应严格遵照准入制度、贯彻遴选要求,优先挑选政治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对红色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教师,让具有充分理论自信和学术担当的思政课教师加入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好选人关。第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师培训计划。高

14、校应立足本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具体构成情况6,从各类思政课教师的特点出发,为他们制定量体裁衣式的培训计划,积极组织涵盖全体思政课教师的集中培训和学习活动,做到既不重复培训,又不遗漏个别教师。首先,对于新进思政课教师,应督促他们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四史”学习教育相关文件等,使他们夯实基础、锤炼素养,此外,还要严格落实考核培训制度,只有培训期满且考核达标的新进思政课教师才能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其次,对于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除了组织他们参加思政课教师的集中培训,还要开展常态化的观察、指导和帮扶行动,帮助他们把握时代脉搏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新动向、掌握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技能,从

15、而更好地提升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最后,对于转岗、转任教师和其他专业的兼职教师,既要坚持做好集中培训,还要强化开展针对性强的理论学习,不断夯实他们的理论功底,并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保证其能完全胜任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只有抓实抓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探索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才能切实地建强思想政治工作主力军7,提升这支队伍的政治站位与理论素养,使他们能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职责和使命。第三,努力构建完善的思政课教师学习机制。高校在组织教师参加学习活动时,要注意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不断提高其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充分运用“以赛促学”,推动

16、思政课教师的学习成功落地见效。一是高校可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相关的思政课授课比赛,通过对竞技平台的搭建,促进教师之间充分交流教学经验和技巧,实现对融入红色文化的经典案例的探讨和思考;二是要对授课比赛获奖者进行嘉奖,同时结合平时教学成果和比赛结果,选树一批杰出专家和优秀青年教师,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推动全体思政课教师锻炼教学水平、提升融入技巧;三是对于竞赛和评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成效好、反响佳的突出案例,应及时进行积极宣传,用好的学习样板,助力红色文化融入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人才交流,促进融入技巧和方法的有效交流。高校应充分利用研讨会、交流会、分享会等形式,积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

17、开展高质量的在线交流和线下学习活动,鼓励体现深度学习成效、展现真知灼见的教学成果资源在校园内外的流动,推动广大思政课教师加强对新理论、新技巧和新方法的学习,不断丰富他们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话语表达方式。(二)加强价值引领,多角度增强红色文化融入的渗透性第一,抓牢高校思政课,巩固红色文化融入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其课堂教学更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主渠道。要想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重要作用,就应把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可将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革命的理论特征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的

18、实践理论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为人类求解放”主题相结合,以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厚植文化自信的根基。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时,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一的红色文化,既可用来配合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成逻辑,又可辅助阐释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可以助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既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体味革命先进分子的红色品质,理解其崇高精神背后蕴含的历史必然性,还可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红色遗迹、红色精神、遗物

19、等8,使学生体会革命先辈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艰苦探索之心,增强学生对我国现有制度体系和发展道路的历史认同。对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讲授“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时可融入红色文化,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树立正确的“四观”;在讲授“理想信念”章节时可融入红色文化,使学生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熏陶时能坚定理想信念。第二,构建立体传播矩阵,增强红色文化融入效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2 月第 9 卷第 23 期果。首先,运用传统媒介,开展针对性教育。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不强、价值观念淡化等问题,高校教师可将井冈山文化、西柏坡文化等红色历史和女排精神等中国精神作为教学

20、内容,辅之以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介载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明白自身的使命和担当。其次,拓展新兴媒介,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一方面,高校应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体,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热点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定期推送、精准投放红色文化教育相关的推文、小故事、视频、图片等学习资源,以及在网上发布红色文化相关话题的方式,积极邀请学生参与讨论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增加参与感、提升体验感;另一方面,高校应综合运用学习强国、大学生慕课等 APP 上丰富的权威型学习资源,通过分类汇总,将红色文化教育资料进行专题整理,并定期发送给大学生,减少学生在学

21、习红色文化时受到的时空和场域的限制。最后,加强媒介融合,打造立体式融入矩阵。高校应将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兴传播媒介进行有机结合,既发挥传统媒介的宣传优势,又利用新兴媒介补齐传统传播方式的短板,打造立体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矩阵,充分扩充红色文化融入的空间,延长红色文化教学的时间9,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红色文化根基,延续红色血脉。第三,重塑高校校园环境,唱响红色文化主题旋律。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入口,还是展示大学文化的“窗口”。因此,高校要树立“大教育观”,充分重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积极谋划、主动策划,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空间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实现红色血

22、脉的赓续和红色基因的传承10。在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环境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校内楼馆的育人功能,这是因为校园内的古建筑既是校园历史的见证者,又是展示独特校园文化的载体,其中不乏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是对高校学生就近、就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鲜活素材,充分挖掘其育人价值,可有效提升红色文化的融入度;另一方面,要精心设计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可综合采用师生共同走访、调研小组收集资料、相关教研人员开会研讨和邀请设计公司因地制宜定制校内文化景观等方式,从育人的高度谋划校园布局和规划展馆陈列,使红色文化不着痕迹地融入校园文化环境,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意识塑造。(三)丰富教育资

23、源,深层次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感染性第一,科学使用现存的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其生命力。红色文化具有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为确保其更好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首先,高校应对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进行再加工,组织专业人员对红色文化教育中的经典内容进行充分研究和科学研讨,在把握实质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既保留红色经典的严肃性,又强化红色经典的时代性,通过对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价值空间和时代内涵的不断拓展,使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其次,高校应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再梳理和再整合,通过加强与当地党史、社科等部门的合作,进行文献资料和人力资源的共享,广泛收集现存红色遗址的历史资料和革命先辈的感

24、人事迹,挖掘其内在的育人元素11,并通过梳理和整合,使其形成系统化的红色育人资源,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新素材、注入新活力;最后,高校应编写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要立足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努力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中蕴藏的育人元素,找准地方红色资源与统编红色教材的结合点,通过地方革命史与红色文化资源的共融,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生命力,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优库存”。第二,系统挖掘尚未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其内涵力。一方面,高校要摸清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为后续开发工作做准备。高校应组织专家和学者成立红色资源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走访革命遗址、征集民间故事、梳理文献史料等方式,系统了解本地所积淀的红色

25、文化和革命渊源,全面掌握语言、风俗等相关的文化符号,为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做好考察和调研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应促进多方合作,助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计划。高校应积极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在不违反所在地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的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主动与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红色文化资源管理部门等多个相关主体取得联系,促进多方主体的协调和联动,基于前期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提出促进思政元素挖掘的决策建议,合理确定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的力度、次序和方式,助推集保护、开发、利用为一体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工作的开展,实现当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可再生开发,从而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内涵力。第三,要活化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方式,增强

26、其鲜活力。首先,高校应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加红色文化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2 月第 9 卷第 23 期(上接第 26 页)还应该拓宽知识面,扩充知识储备,了解医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积极思考,如此才能为基础医学专业学生量身定做更契合的教学方案,以期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为基础医学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李真,段君君,庄园,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以“人体精子发生”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J.科教文汇,2023(3):150-154.2 王晴,彭桂英,曾郁敏.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2,4

27、0(8):65-66.3 周庆.海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改革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1):146-148.4 胡劲松,雷莉,陈萍,等.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挑战与机遇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5):832-835.5 张雨婷,钦斌,郑鹤琳,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2):14-19.6 李迎春,吴晓燕,朱一超,等.思维导图在医学生理学“肾小球滤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8):254-255.7 杨朝纲,王舒艺,李炫飞,等.翻转课堂在临床小讲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

28、继续医学教育,2023,15(1):51-56.8 赵丽,李亚明.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联合 TBL 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48-51.9 黄睿臻,代飞,刘艳茹.以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临床实践系列专题讲座教学体系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84-85.10 陈瑾,许健,胡正军,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医学免疫学线上综合性实验教学研究:以免疫细胞治疗细胞制品质控实验教学为例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9):2400-2404.11 鲁晋方,马鹏,张艺璇,等.基于 VR 的战创伤麻醉技能训练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29、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3,37(1):43-47,52.12 邹丽玲,付韬.大学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实践与改进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2,5(1):50-57.13 李嘉恒,张文娟,张俊韦,等.英文文献汇报在生殖医学研究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4):703-705.14 周艳琳,赵晓会,游永鹤,等.思政育人背景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相融合的综合实验设计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3,39(3):616-620.15 吴慧芬,胡霞.导入式教学联合 TBL 教学法应用于呼吸内科带教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5):135.16 王春燕,

30、曹靖玮,邹英奇,等.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2):195-198.17 史颖颖,冯凌雁,黄丽霞,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18):2269-2273.18 张杰,孙鼎,李好,等.专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心肾综合征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9):1080-1082.19 赵丽娜,沈思思,王筝扬,等.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师生“医+X”课程需求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以浙江大学医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1):47-48.20 袁慧慧,龙军.文献汇

31、报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9):685-687.通讯作者:张继东(1976),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肿瘤免疫和生殖免疫。(E-mail:)。资源与人的互动性。在校内的红色文化展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景中,高校可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解读文物,用 180 度环幕技术重现历史场景,用 VR 技术增加体验感与互动感,运用多彩的视觉效果,将历史转换为课程,把史料转化为教材,以沉浸式的体验模式,实现视觉、触觉、听觉的联动,全方位增强红色文化的表现力及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其次,高校应借助文创的东风,丰富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方式。高校在组

32、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遗址等思政课校外实践基地时,可鼓励学生用原创的诗歌、画作、汇报表演和 T 恤、帽子、书包等文创作品的形式完成实践报告,用创作式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在丰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同时,实现良好的思政育人效果。四、结语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积淀,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着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工作实效等作用。针对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校需要明确目标,紧抓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多措并举,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强调

33、: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人民日报,2014-12-16(1).2 宋文兴.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1-3.3 黄艳.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148-155.4 张红飞.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三重逻辑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60-63.5 李阳,张永辉,赵永明.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新”路径J.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1,33(4):96-102.6 卜云.红色文化融

34、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2):78-81.7 卞成林.红色文化创造性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0(5):9-13.8 席文哲,涂鹏.我国红色文化研究现状、热点及演进趋势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2(1):55-65.9 李维军,黄珊,董平.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逻辑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2):156-162.10 赵洪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22,29(3):82-84.11 钱斌.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1):82-85.其他作者简介:杨公银(1986),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