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69478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 期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孙浩进(.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哈尔滨.中国社会科学院 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摘 要:党的二十大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建设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 城市群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决定作用 本文通过对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 发现特定城市群形成的空间经济效应 正向影响整体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 东北地区城市群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形性 呈现“群组”形态 通过对东北地区特定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空间效应的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协同发展的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均对城市群组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

2、市群之间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量级不高 且要素流动性不强 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引力效应处于比较弱的状态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产业互动、区域合作偏少 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关联效应也处于比较弱的状态 在促进城市群组实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 须进一步提升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 并形成空间溢出效应 减少空间竞争效应关键词:东北地区 城市群组 协同发展 辽中南城市群 哈长城市群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孙浩进()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

3、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亚洲发展银行项目 项目编号:党的二十大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建设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对于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动力机制、加快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市群是最为重要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包括都市连绵区、城市群组、城市群团等系统结构 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 提出要发展壮大东北地区城市群 构建区域动力系统 强调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城市群 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 推动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 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当前东北地区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下行

4、周期 城市经济衰退压力加大 缺乏带动力强的区域增长极 因此 实现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合力 成为推动东北振兴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市群空间结构中的“城市群组”日益成为特定区域参加更大范围市场竞争与合作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 对于东北地区而言 其城市群在空间维度上呈现“群组”形态 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越来越重要 成为带动东北振兴的空间经济“引擎”总体上看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地域结构单元形态中 辽中南城市群与哈长城市群是主要组成板块 本文在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的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的板块构成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 基于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机理 提出在推进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5、并构建相关的路径选择 为新阶段东北地区以城市群组协同发展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理论分析与决策参考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一)文献回顾在经济思想史上 关于城市群发展的研究曾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之外 直到 世纪初古典区位论的确立 关于城市经济变化的研究才逐渐系统化 其中关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不多 但很具代表性 工业区位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通过建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型 研究了影响城市协同发展的因素 他把这些孙浩进: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因素归纳为成本范畴 世纪 年代后 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又进一步深化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变

6、迁与协同发展的研究()认为城市群之间应该在竞争与合作的动态过程中 通过空间结构演化实现协同发展()认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需要在集聚力和扩散力相对运动导致的区域结构变迁中形成 和 ()认为城市群经济主体的协同发展是由该区域内离散实体共同构建的整体系统 这些研究均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总体上经历了由微观区位影响分析 中观产业影响分析 宏观空间结构影响分析的研究脉络转变 主要包括城市群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空间规模演化等方面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研究 多数形成了系统的范式 并体现出较强的地域性 基于实证研究的规模测度较精确 对空间结构变化的分析较准确 所选城市群案例分析很具

7、典型性 但尚未突破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局限 且从“城市群组”复合层面进行细分、系统分析的成果少国内关于城市群发展的研究兴起于 世纪 年代 主要是对国外相关城市群的发展模式介绍 世纪 年代以来 城市经济、都市经济、城市群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内容 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 一些重要的代表性成果被中央或地方决策采纳 主要包括城市群发展的模式构建、空间增长、行业选择、政策作用等方面 在关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研究领域 李小建()认为城市群是城市经济资源配置的集成化模式 孙久文和叶裕民()认为城市协同是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 安虎森()将城市群协同作为城市经济客体的相互作用、融合形态 魏后凯

8、()认为城市群协同要通过各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来推动实现 陈栋生()认为城市群协同发展是一种城市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陆铭()认为城市群协同发展是一种城市群所属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总体上看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数量涉猎面较广、探索性较强 对我国城市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研究较深入 多数都遵循揭露问题 成因分析 对策建议的主线 但在空间结构细分的层面如何总结“城市群组”的内在机理、归纳“城市群组”的规律性认识等方面 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二)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城市群组是由特定城市经济要素、城市地域元素构成的“经济空间”分工体系 是各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 是在一定

9、范围内各城市依托网络所形成的经济上联系密切、空间内组织紧凑的“城市群组合”城市群组的空间聚合形态影响着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扩散方式 从而也决定着其能否实现协同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了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 对于城市群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进行了三点假设:一是特定城市群只有一个中心且所有经济活动都在这个中心进行、完成 二是由若干个城市群构成的城市群组 建在一块平整单一的平原上 三是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阿隆索在关于“什么是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路径”问题的阐述上 认为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受成本和收益两方面的影响 在城市群组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尽管表示聚集边际成本变化的曲线呈攀升趋势

10、 而表示聚集边际收益变化的曲线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 但是聚集边际收益始终高于聚集边际成本 净效益始终为正 实现正向的规模经济效应 运行在最优发展路径上 当城市群组的经济规模仍持续扩张 到达聚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交点位置 成本与收益呈均衡状态 此时仍处于最优路径 但净收益已逐渐趋于 若当城市群组的经济规模扩张至均衡点右侧 聚集边际成本开始高于聚集边际收益且二者间差值不断拉大 净效益为负 实现负向的规模经济效应 则偏离了最优路径基于 的城市群组协同发展路径的机理只有在特定的城市群组中 各城市群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其所共同构成的群体形成的收益高于成本 形成一种融合后的正向规模经济效应 才能处于持续优化

11、状态 实现整体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这种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包括两个维度:()协同发展的群体成本节约 城市群组的聚集效应不断扩大 抑制了由于缺乏引领而无序导致的城市群之间同质化竞争 减少资源浪费 内部各城市群主体的基础设施质量水平不断完善 在投资融资、生产经营、科学技术等服务水平不断优化 节约生产、交易成本 与此同时 随着城市群组内部经济联系的不断增强 进而形成较为发达的网络体系节约城市群组的区位成本()协同发展的群体效益提升 在城市群组的聚集效应作用下 各城市群所共同构成的规模经济愈加显著 内部的各城市群主体的联动性增强 能够促进区域分工的细化 企业生产经营者深耕行业细分领域 细分领域 年第 期专

12、业性不断提高 从而促进城市群的专业化水平提升 不同类型企业、不同领域专业人才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而在信息、技术、人力等方面形成的溢出效应 促进城市内部、城市之间经济活动高效展开 这些都使得使城市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群体效益也随之提高立足于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 对于特定的城市群组而言 当经济规模处于一个临界点范围内 聚集效应将充分发挥其正向作用 实现成本节约、效益增加 处于最优发展路径 从城市群组的构成、发展机理上看 城市群组一般都具有“点轴面”的复合型空间布局 以首位城市为核心向外扩展 内部城市的规模、密度、等级依次降低 总体上呈圈层结构 基于此 城市群组的首位城市能级高、集

13、聚力强 内部城市之间联系紧密、协同互补 形成整体的规模体系 有利于协同中的规模经济逐渐理性增长 聚集效应保持正向作用 达到成本节约、收益增加的状态 即城市群组净效益为正的状态 能够实现城市群组的良性协同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协同发展的空间引力效应对城市群组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协同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对城市群组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三、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实证检验东北地区城市经济随着近代市镇扩张、贸易通商、工业布局、商业繁盛而得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重点建设 一批工业城市兴起 改革开放后逐渐呈现城市规模收缩的整体态势 总体上看 东北地区城市群经历了

14、由城市相互关系初步建立 到城市群组形态逐渐显现 再到进入城市群组成熟期的发展历程 基于此 东北地区城市群在空间维度上体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形性 呈现“群组”式的地域结构单元形态 主要由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构成 这两个城市群是东北地区城镇化空间载体的最高梯度板块也是全国城市群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区域(一)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经济数据.辽中南城市群空间板块辽中南城市群地处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和南部地区 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当中 包括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和铁岭 个地级市 辽中南地区毗邻海洋 多处于平原地带 矿产资源、海洋资源丰富 其中石油资源、煤矿资源、铁矿

15、资源等的储存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产业开发潜力巨大辽中南城市群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集聚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城市群和增长极也是东北地区融入东北亚贸易的首要区域表 年辽中南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或增速(亿元)沈阳市.大连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盘锦市.葫芦岛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铁岭市.辽中南城市群合计.资料来源:年辽宁省及各相关城市统计公报 近年来 辽中南城市群已发展到较成熟的城市群阶段 各梯度的城市已形成相对合理的职能分工 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布局 整体发展相对成熟 地理位置

16、优越 已逐步形成“点轴面”的网络化空间结构.哈长城市群空间板块哈长城市群处于东北地区腹地 地缘通达 地跨吉林省、黑龙江省 包括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和吉林省的长春、吉林、松原、四平、辽源 共 个地级市 哈长城市群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丰沃的黑土壤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中具有重要地位 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石油石化、装备制造等老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也是东北地区城市群组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空间板块在哈长城市群板块内部 哈大齐城市带处于发展期 且生长点较多 空间扩展具有明显的“廊道”效应 主要沿铁路干线推进和演化 大城市不仅具

17、有突出的集聚功能 同时沿交通走廊发挥各城市的扩散作用 吉林中部城市带则形成了长春、吉林“双核”的空间结构模式 哈长城市群已形成相对完备的城镇体系 包含两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会城市 覆盖两省的主要城市 依托空间布局优势 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构成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重要支撑板块孙浩进: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表 年哈长经济群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或增速(亿元)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四平市.辽源市.哈长城市群合计.资料来源:年黑龙江省、吉林省各

18、相关城市统计公报(二)实证分析本研究运用多元 回归统计分析模型验证上述理论假设 基于前述机理中的城市群组协同发展概念 参考以往的研究文献 以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城市群组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 选取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两个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空间引力效应的衡量指标 选取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这两个城市群经济总量的比值作为空间关联效应的衡量指标 本研究将金融水平(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能力(政府财政支出)、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经济密度(地区生产总值/地区行政面积)、工业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作为空间引力效应的控制变量 将城市群

19、间人口流动数量、产业合作(项目合作数量)、财政能力(政府财政支出)、发展潜力(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工业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作为空间关联效应的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与处理出于保证数据分析科学性、合理性的需要 本研究运用随机抽样法 采用 年东北地区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资料 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各时间阶段的 中国统计年鉴 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各省、市统计年鉴、政府工作报告等 部分指标在公开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运用相关概念化公式计算后得出.模型设定基于本文的研究假设、理论界定 可构建以下 回归模型:()其中 表示年份 表示对数化的地区、表示截距项 表示回归系数

20、表示扰动项表示城市群组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对数化的政府财政支出、为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为对数化的经济密度(地区生产总值/地区面积)、为对数化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其中 表示年份 表示对数化的地区 表示截距项 表示回归系数 表示扰动项 为城市群间人口流动数量、为两个城市群经济总量的比值、为对数化的两个城市群经济总量之比、为对数化的政府财政支出、为对数化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城市群间产业合作项目数.实证结果分析()协同发展的空间引力效应与城市群组经济发展 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 所示 由于 检验结果

21、故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作为最终回归结果 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调整后 为 因此本模型拟合优度良好 该回归模型表示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经济总量与东北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下同).()协同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与城市群组经济发展 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 所示 由于 检验结果 故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作为最终回归结果 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调整后为 因此本模型拟合优度良好 该回归模 年第 期型表示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这两个城市群组经济总量的比值 与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分析 模型的结果也验证了假设 和假设 即协同发展的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均对城市群组经济

22、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因此在促进城市群组经济发展过程中 实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推进作用 而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等作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经济效应 应该得到充分发挥并产生重要效能(三)进一步制约因素分析上述模型分析表明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 辽中南、哈长两个城市群间的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较弱 制约着协同发展 从城市群组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 城市群之间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空间竞争效应等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内的两个城市群之间 其空间溢出效应也较弱 尚存在一定的空间竞争效应 也对协同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城市群的空间引力效应较弱东北地区城市群内部各城市构成的节点和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形

23、成了城市群网络 使得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反映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周边城市对中心城市溢出的承接程度 受制于经济规模不大、空间广袤等因素影响 与国内其他大型城市群相比 东北地区城市群的空间引力效应较弱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较弱 在哈长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中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作为中心城市 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 经济规模不大、总量不高 因而产生的经济引力也相对较弱 其他的中小城市、节点城市、资源城市、边境城市等 较低的经济总量制约了其作为次级城市经济扩散作用的发挥 二是城市之间的“经济引力”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受距离因素的影响 在

24、辽中南城市群中 由于大连与其他城市的距离较远 所以它们之间空间引力效应不高 黑龙江、乌苏里江沿边的小城市 与城市群的中心区域距离远 彼此之间的空间引力效应最弱 三是城市群内行政区划“隔板”制约“经济引力”哈长城市群跨越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份 分属于哈尔滨和长春两个不同的经济圈 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 使得跨区域资源配置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导致哈尔滨对四平、吉林以及长春对齐齐哈尔、大庆的辐射带动影响效果有限 城市群内的两个经济圈不能实现很好地融合 难形成较好的空间引力效应 城市群的空间关联效应较弱东北地区城市群内部的城市经济定位、产业结构较为趋同 专业化程度不高 城市经济之间的比较优势不明晰 没有形

25、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空间关联效应较弱 一方面 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协作度不高 城市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纵向产业链联系还不够多 辽吉黑三省城市经济带的主导产业之间缺少关联效应 缺乏节点项目作为支撑 难以进行有效的协作互补 这些都会导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分工协作水平偏低、产业链合作偏少等问题 从城市空间来看 辽中南城市群的整体格局具有北密南疏的特点 沿海和内陆腹地都出现轴断点 两个中心城市沈阳和大连在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产业协作上还有待提高 而从哈长城市群来看 作为一个以哈尔滨和长春为核心集聚区的跨省城市群 其由于各自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的“惯性”哈尔滨以装备、食品、医药等为主导产业 长春以汽

26、车制造为主导产业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不够紧密 在生产、经营领域缺少密切协作 另一方面 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明显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 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都以发展装备制造和石化等传统工业为主 工业结构相似性较大 东北地区城市群内的城市缺乏比较优势彼此之间分工的差异性不强 产业互补性较弱、同质性较强 导致城市群空间关联效应不强 城市群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城市之间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形成了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 需要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进行有效互动 目前 东北地区城市群孙浩进: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 具体表现为中心城市

27、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力有限 导致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沈阳、大连、哈尔滨和长春作为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四大中心城市 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基础设施、产业实力等方面都比其他中小城市高 且拥有相对较多的创新资源 曾经向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工业产品等 但是当前这些中心城市的集聚力持续弱化各种生产要素也存在流向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区地区的现象 既影响了要素资源向周边中小城市的正常流动 又不利于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的形成 导致这些城市群内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 横向对比来看 与我国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级城市群内的中心城市相比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

28、效应远不如上海、广州等地 无论是城市经济集聚力 还是城市经济辐射力 都存在较大差距 东北地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在拉动整体城市群经济增长方面都缺乏足够的驱动力 这就导致东北地区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缺乏带动力 沿边地区是东北地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由于缺乏中心城市在要素、资源上的溢出效应 大多数沿边城市的经济增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相对缓慢 不利于东北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市群的空间竞争效应较大东北地区城市群内 各城市之间尤其是中小城市之间 其同质化竞争激烈 在争夺要素资源、项目、市场等方面存在相互博弈 这些既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的竞争 也体现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竞争 既有装备制造、食

29、品等传统制造业的竞争 也有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竞争从全域来看 东北地区城市群中 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中心城市同周边城市之间都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空间竞争效应较大 如在对于创新要素和资源的竞争上 中心城市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集聚能力强 其竞争实力要高于其他城市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小城市的创新发展 在辽中南城市群中 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差异 大连和沈阳是竞争力较强的两个城市 国内生产总值等各项经济指标都遥遥领先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 其中大连依托港口优势发展速度较快而沈阳则利用重工业发达和产业基础深厚等比较优势 发挥了经济集聚作用 这两个中心城市都产生了对其他城市的“虹吸”效应 在哈

30、长城市群中 哈尔滨和长春作为两大中心城市 在争取国家政策红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缺少更为有效的分工与协作 从城市群组来看 辽中南城市群与哈长城市群在区域竞争格局中也处于不同地位 辽中南城市群具备沿海等良好区位优势 矿产、石油等资源条件好 在整体上的要素集聚力、产业竞争力要高于哈长城市群 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相对更高 哈长城市群虽然在矿产、石油等方面的条件也比较好 但是其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性较差 工业产品加工处于产业链低端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较少 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城市群组是城市经济要素与城市地域元素构成的“经济空间”分工体系 东北地区城市群布局在空间维度上

31、具有明显的分形结构 呈现“群组”形态 本文通过对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 提出在特定的城市群组中 各城市群形成正向规模经济效应 才能实现整体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 东北地区城市群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形性 呈现“群组”形态 通过对东北地区特定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空间效应的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协同发展的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均对城市群组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量级不高 且要素流动性不强 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引力效应处于比较弱的状态()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产业互动、区域合作偏少 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关联效应也处于比较弱的状态

32、因此 在促进城市群组实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 须进一步提升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 并形成空间溢出效应 减少空间竞争效应 根据以上结论 本文政策启示如下:(一)加强核心首位城市的协作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有着各自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显著的产业比较优势 而沈阳、大连、哈尔滨和长春等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内的主要增长极 承担着向周边城市输送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任务 加强城市群内核心首位城市的协作 使产业和人口向城市群集中 增强优势区域的综合承载力 不仅有利于强化核心首位城市的辐射带动力 加深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 而且能够提高核心首位城市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 增强东北地区整体经

33、济竞争力 一方面 要明确中心城市定位 健全区域协 年第 期调发展机制 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集聚 进一步提高区域内资源利用率 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 要加快推动哈长城市群建设 在设施联动、要素流动、市场共建、产业合作等方面实现突破 深入开展强省会建设行动 增强哈尔滨城市承载功能 使其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强化沈阳、大连核心城市引领 构建高质量发展区域新格局 另一方面 发挥核心首位城市的溢出效应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增强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力 要加快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推进长吉一体化、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 推动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核心首位城市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无论在城市规模还是在要素

34、集聚程度等方面都高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 且具有丰富的要素积累和先进的产业结构水平 加强核心首位城市的协作 有利于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 实现优化协同发展 能够形成城市集群优势 提升城市群功能 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二)推动城市群产业链的衔接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下 聚焦中心城市产业与周边城市产业之间的联动 深入挖掘各自优势产业 能够正确把握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明确产业规划 实现区域的进一步发展首先 提升城市群之间产业分工协作化水平 促使产业分工以产业链为主 推动城市间产业链有效衔接 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辽中南城市群要着力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 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项目 建立省级牵头

35、抓总、市县具体推动抓基地、抓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工作机制 其次要以优势产业和资源为基础 通过建设节点项目推动具有辐射带动作用项目的形成 不断延长产业链 使产业链越来越完善 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吉林省要通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石化和新材料产业中 重点做优基础化工产业链 做强精细化产业链 做大新材料产业链 此外 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严重和效益低下等产业的数量 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黑龙江省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 推进重点企业发展新能源全产业链 通过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实现城市群内产业多元化

36、发展 最后 加强城市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并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实行紧密的合作与互动 加大市场协同力度 提高城市群内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融合不断深化 推进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延伸 逐渐提高产业链配套水平 辽宁省支持产业链大中小企业打造共性技术平台 融通创新发展 加强东北地区城市群产业链的衔接 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群间要素流动 形成明确的产业分工体系 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 进一步推动城市之间协同发展(三)形成区域统一市场的联通在市场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市场分割逐渐弱化 生产要素和劳动产品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日益加快 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37、城市群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 要想实现东北地区城市群统一市场的联通 实现东北全面振兴 就需要深化改革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统一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弱化行政区划 消除隐形壁垒 打破城市群之间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 破除影响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障碍 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格局 二是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在市场运行规则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强统一 平等对待城市群内各城市商品 营造有利于城市群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使政策制定更倾向于市场一体化

38、发展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有利于城市群统一市场联通的法律保障体系 形成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切实把维护市场秩序的工作落实到各个具体环节 哈长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都加快建设数字政府 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由于东北地区城市群在地缘、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具备协同发展的地域优势和产业条件 通过推动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建设 清理不利于城市群之间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 打破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各种行政区域限制 实现区域内市场主体公平化待遇和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四)避免城市体系中无序竞争无序竞争会导致资源过度浪费、城市重复建设等一系列后果 因此 城市群的发展应避免城市之

39、间无序的恶性竞争 避免产业简单的低水平重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进一步突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 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 有助于缓解城市群之间在市场过度竞争、产业结构相似等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 合理的分工协作有助于防止城市之间孙浩进: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的无序竞争 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 因此 要重视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 把产业集聚作为主要形态特别关注新兴产业的集聚 提高其集聚的质量和规模 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 做到准确定位城市功能 明晰产业结构布局 根据城市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 赋予各城市不同的功能作用 通过城市分工以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群内产业异质化发展和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

40、黑龙江省通过培育发展农机装备、冰雪装备、森林装备等特色产业 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建设高端智能农机产业园区 推动新产业形成新增长点 吉林省依托大校、大所、大企 着力提升基础研究 辽宁省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另一方面 要着重关注基础设施建设 对城市群内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和配套衔接 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避免重复投资 减少无序竞争 使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 形成东北地区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合理分工 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形成互补 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实现城市群协同发展参考文献: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皮埃尔菲利普库姆斯蒂里迈耶雅克弗朗索瓦

41、蒂斯.经济地理学 区域和国家一体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比尔希利尔朱利安妮汉森.空间的社会逻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小建.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陈栋生.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铭.空间的力量:地理、政治与城市发展.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威廉阿隆索.区位和土地利用.北京:中信出版

42、社:.赵鹏军胡昊宇曾良恩等.重探城市群地区跨城移动性的引力模型.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王威.基于区域协调模型的智慧城市群发展评价标准研究.信息技术与标准化():.张可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难点与重构新思路.中国发展观察():.孙平军王柯文.中国东北三省城市收缩的识别及其类型划分.地理学报():.张琴.东北三省制造业产业转移及优化结构的路径研究.长春:吉林大学:.杨震宁 侯一凡.协同创新网络资源供给、企业创新需求、供需关系与创新绩效 基于中国科技园数据的实证分析.珞珈管理评论 ():.孙浩进张斐然.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产业空间转移研究 基于区位引力的实证.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责任编辑:周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