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脱钩效应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963670 上传时间:2024-05-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脱钩效应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脱钩效应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脱钩效应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 3卷 第1 8期2 0 2 3年 9月 科 技 和 产 业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n d u s t r y V o l.2 3,N o.1 8S e p.,2 0 2 3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脱钩效应研究毋丹丹1,刘 敏1,邵秀英2(1.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晋中0 3 0 6 1 9;2.太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晋中0 3 0 6 1 9)摘要: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自下而上”法,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测算了河南省2 0 0 22 0 1 9年旅游业碳排放量,然后基于T

2、 a p i o脱钩指数分析法构建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模型,对2 0 0 22 0 1 9年的旅游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测度分析,最后提出促进河南省节能减排和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2 0 0 22 0 1 9年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除了2 0 0 3年为弱负脱钩、2 0 0 8年为增长连接、2 0 1 3年为强脱钩、2 0 1 4年为扩张性脱钩状态,其余年份均为弱脱钩状态。关键词: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中图分类号:F 5 9 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1-1 8 0 7(2 0 2 3)1 8-0 0 7 4-0 6收稿日期:2 0

3、 2 3-0 6-2 1作者简介:毋丹丹(2 0 0 0),女,河南三门峡人,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刘敏(1 9 6 2),女,山西晋中人,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经济;通信作者邵秀英(1 9 6 3),女,山西阳泉人,太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乡村旅游。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 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力争在2 0 3 0年前实现碳达峰,2 0 6 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1。旅游业一直被公认为是绿色产业,然而,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数据表明,旅游活动产生的温 室气体占 全球

4、温室 气 体 排 放 量 的4%6%,若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旅游活动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将增加1.5倍2。进入2 1世纪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致使其碳排放问题更加突显。河南省作为旅游大省,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2 0 1 8年、2 0 1 9年分别接待国内外游客8.9 3亿人次、9.0 2亿人次,游客规模巨大。因此,研究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及行业内碳排放的构成情况,分析河南省旅游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河南省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借鉴,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旅游碳排放测算以及旅游经济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颇多。旅游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多为“自 下 而

5、上”法,在 全 球 层 面,S t e f a n G o s-s l i n g3采用“自下而上”法对全球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在全国层面,石培华和吴普4采用“自下而上”法,通过文献研究与数理统计方法,首次系统估算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省级层面,程占红和韩玉姣5用“自下而上”法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估算了山西省旅游业碳排放量。旅游经济与碳排放的关系一直以来也颇受学者关注,王凯等6估算了1 9 9 12 0 1 0年中国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并运用脱钩理论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马丽君和邓思凡7收集2 0 0 82 0 1 7年我国3

6、 1个省份有关数据,估算各省份旅游碳排放量,并利用脱钩模型分析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此外,近年来也不乏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徐琼等8基于超效率S BM模型对2 0 0 92 0 1 9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科学测度,并进行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王凯等9基于2 0 1 02 0 1 9年长江经济带1 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熵权T O P-S I S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 BM模型分别测算旅游创新能力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探析了旅游创新能力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时鹏飞等1 0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借助“自下而上”测度其在2

7、 0 0 62 0 2 1年的旅游业碳排放,运用拓展的S T I R P AT模型分析旅游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并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达峰时间及峰值进行了预测。蔡国琴和李敏纳1 1基于2 0 0 02 0 2 0年海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相关数据运用S T I R P AT模型分析了海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综上,无论是旅游业碳排放的测算方面,还是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的探析方面,均没有以河南省作为研究区域的研究。47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科学测算旅游业碳排放量和理清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是河南省旅游业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本文对河南省2 0 0 22 0 1 9年

8、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基于T a p i o脱钩指数分析法对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了测度分析。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 数据来源本文所需数据主要涉及2 0 0 22 0 1 9年河南省的旅游总收入、河南省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旅客周转量、河南省星级饭店数、房间数、床位数、床位出租率、河南省入境旅游人数、河南省国内旅游人数、河南省国内和入境游客出行目的中的各类旅游活动构成占比等。这些数据均来源于2 0 0 32 0 2 0年 河南省统计年鉴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和 旅游抽样调查资料。1.2 研究方法1.2.1 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测算方法目前学术界采用的碳排放测算方

9、法主要是“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然而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旅游业没有被包含在主要能源消耗部门,所以很难采用“自上而下”法进行旅游业碳排放的测算。“自上而下”法结构相对清晰,且在数据相对完整的基础上,能有效地针对空间格局较中等或较小的区域进行碳排放估算1 2。因此,本文采用“自下而上”法对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进行测算。旅游业碳排放来源主要是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因此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计算,其测度公式为Ct=CT t+CH t+CR t(1)式中:Ct为t年时旅游业碳排放总量;CT t为t年时旅游交通碳排放量;CH t为旅游住宿碳排放量;CR t为旅游活动碳排放量。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具体

10、测算模型为CT t=ni=1Qi tfii(2)式中:Qi t为t年时第i类旅游出行方式的旅客周转量;fi为第i类旅游交通出行方式的碳排放系数;i为i类旅游出行交通占比;n为旅游交通类别。河南省的旅游主要交通方式为铁路、公路和民航,所以在计算其旅游交通碳排放前首先要确定铁路、公路及民航的参数,即需先确定这三种交通方式客流量中旅游者的比例。根据魏艳旭等1 3的研究成果,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确定铁路的值为3 1.6%,公 路 的值 为1 3.8%,民 航 的值 为6 4.7%。旅游交通的碳排放系数采用石培华和吴普4和吴文化1 4的研究成果,确定铁路运输的碳排放系数为2 7gC O2/P k m,

11、公路运输的碳排放系数为1 3 3gC O2/P k m,民航运输的碳排放系数为1 3 7gC O2/P k m。旅游住宿碳排放的具体测算模型为CH t=Nth(3)式中:Nt为t年时星级饭店的床位出租量;h为星级饭店能耗值;为星级饭店每张床每晚的碳排放系数。在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中关于旅游住宿的统计数据以星级饭店为主,且考虑到数据收集的复杂性和可靠性,本文只测算2 0 0 22 0 1 9年河南省星级饭店的碳排放量。根据石培华和吴普4和S t e f a nG o s s l i n g3的 研 究,将 星 级 饭 店 的 能 耗 值 定 为1 5 5 M J/床晚,星级饭店每张床每晚的碳排放

12、量为4 3.2gC O2/M J。旅游活动碳排放的具体测算模型为CR t=mk=1Pk tk(4)式中:Pk t为t年时旅游吸引物k的游客数;k为旅游活动k的人均碳排放量;m为旅游活动的种类数。估算旅游活动碳排放需要确定参加各种类型旅游活动的旅游者规模和各种类型旅游活动的单位碳排放1 2。各类旅游活动的旅游者规模数据来源于 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各类旅游活动的单位碳排放仍采用石培华4的研究成果,观光旅游的单位碳排放量为4 1 7g/人,休闲度假的单位碳排放量为16 7 0g/人,商务出差的单位碳排放量为7 8 6g/人,探亲访友的单位碳排放量为5 9 1g/人,其他单位碳排放量为1 7 2g/人。

13、1.2.2 T a p i o脱钩模型脱钩分析在学术界运用较广,许多学者通过建立脱钩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脱钩指数法的O E C D脱钩模型和弹性分析法的T a p i o脱钩模型两种模型。目前学术界主要用T a p i o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用旅游业碳排放量表示环境压力,旅游业收入表示生产总值,可以直观看出旅游业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也将采用这一方法,其计算公式为t=C/C I/I(5)57 毋丹丹等: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脱钩效应研究 式中:t为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系数;C为旅游碳排放量;I为旅游经济(用旅游收入代替)。脱钩

14、关系指标如表17所示。2 河南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其脱钩关系2.1 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2.1.1 河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根据旅游 交 通 碳 排 放 公 式(2),即 可 计 算 出2 0 0 22 0 1 9年河南省旅 游交通碳排 放量,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2 0 0 22 0 1 9年,河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在轻微波动中递增;三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碳排放量最大,铁路碳排放逐年增加,民航碳排放量在2 0 1 3年较2 0 1 2年增长将近一倍,之后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 0 1 9年和2 0 0 2年相比,铁路、公路和民航碳排放量分别增长了0.5 7 1 9M t、0.5 6 7

15、 2M t和1.8 8 3 3 M t,可见在河南省旅游交通运输中,民航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最快,这可能与河南省远途旅游的发展相关。以上分析也表明了河南省旅游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应重视起来。2.1.2 河南省旅游住宿碳排放根据旅游住宿碳排放公式(3),即可计算出2 0 0 22 0 1 9年河南省旅游住宿碳排放量,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相较于2 0 0 3年,2 0 0 4年河南省星级饭店的能耗值与碳排放量均有明显升高,这主要是2 0 0 4年床位出租量的大幅增多所致,分析其背后原因,可能是“非典”疫情得到控制,我国旅游业恢复振兴,河南省的酒店入住率也快速回弹。此外,2 0 0

16、 8年河南省星级饭店的碳排放量达0.2 3 46 M t,为研究期的最高值,这可能与入境游和国内游市场的扩大有关,就入境游而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就国内游而言,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一定程度上为国民旅游消费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所以,旅游市场的扩大导致星级饭店的床位出租量大增,致使2 0 0 8年星级饭店的碳排放量达到研究期峰值。表1 T a p i o碳排放脱钩关系指标类型CIt脱钩指标指标含义负脱钩001.2扩张性脱钩旅游收入增加,碳排放增加,碳排放增加速度高于旅游收入000强负脱钩旅游收入降低,碳排放增加000t000t0.8弱脱钩旅游收入增加,碳排放增加,旅游收入增加速度

17、高于碳排放00强脱钩旅游收入增加,碳排放量下降01.2衰退脱钩旅游收入降低,碳排放降低,旅游收入下降速度低于碳排放连接000.8t1.2增长连接旅游收入增加,碳排放增加,两者增长速度基本相同000.8t1.2衰退连接旅游收入降低,碳排放降低,两者下降速度基本相同表2 河南省2 0 0 22 0 1 9年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年份碳排量/M t铁路公路民航旅游交通2 0 0 20.3 5 920.7 1 580.0 8 711.1 6 212 0 0 30.3 9 430.6 4 240.0 9 571.1 3 242 0 0 40.4 6 240.7 2 570.2 2 771.4 1 592 0

18、0 50.4 5 680.8 0 360.2 4 311.5 0 362 0 0 60.5 0 070.9 0 430.3 0 291.7 0 792 0 0 70.5 2 961.1 0 460.3 6 882.0 0 302 0 0 80.5 6 941.4 8 360.3 6 952.4 2 252 0 0 90.5 7 631.6 7 900.4 8 662.7 4 202 0 1 00.6 3 751.8 9 260.5 5 193.0 8 202 0 1 10.6 6 252.2 2 320.4 0 733.2 9 292 0 1 20.6 6 512.4 0 360.4 9 06

19、3.5 5 932 0 1 30.7 2 811.3 0 750.8 5 202.8 8 762 0 1 40.7 6 421.5 5 071.0 4 933.3 6 412 0 1 50.7 7 661.3 6 541.1 8 383.3 2 582 0 1 60.8 0 061.3 9 601.4 0 323.5 9 972 0 1 70.8 7 801.3 5 201.5 9 103.8 2 102 0 1 80.9 0 531.3 0 531.8 3 444.0 4 502 0 1 90.9 3 111.2 8 301.9 7 044.1 8 45表3 河南省2 0 0 22 0 1

20、9年星级饭店碳排放量年份床位出租量/百万床晚能耗/P J碳排放量/M t2 0 0 21 5.7 8 12.4 4 60.1 0 572 0 0 31 5.0 7 82.3 3 70.1 0 102 0 0 42 6.2 7 24.0 7 20.1 7 592 0 0 53 1.4 1 84.8 7 00.2 1 042 0 0 63 1.0 2 24.8 0 80.2 0 772 0 0 73 3.0 3 85.1 2 10.2 2 122 0 0 83 5.0 3 25.4 3 00.2 3 462 0 0 93 4.3 0 35.3 1 70.2 2 972 0 1 02 0.3 0 7

21、3.1 4 80.1 3 602 0 1 11 6.8 7 62.6 1 60.1 1 302 0 1 21 6.5 0 42.5 5 80.1 1 052 0 1 31 6.6 5 82.5 8 20.1 1 152 0 1 41 2.2 5 41.8 9 90.0 8 212 0 1 51 2.5 8 91.9 5 10.0 8 432 0 1 61 8.7 0 52.8 9 90.1 2 522 0 1 71 7.8 9 12.7 7 30.1 1 982 0 1 81 6.9 7 32.6 3 10.1 1 372 0 1 91 7.1 2 32.6 5 40.1 1 4767 科技和

22、产业 第2 3卷 第1 8期 河南省在2 0 0 52 0 0 9年各年份的星级饭店碳排放量均大于0.2 M t,2 0 0 9年后有下降趋势。一方面是与星级饭店的减少有关,2 0 0 9年河南省星级饭店数为5 2 2家,2 0 1 0年为3 8 6家,减少了1 3 6家;另一方面,旅游饭店的能耗主要来源于游客的用水用电消耗,所以旅游住宿碳排放在2 0 0 9年后的下降趋势可能也与2 0 1 0年中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有关。2.1.3 河南省旅游活动碳排放根据旅游 活 动 碳 排 放 公 式(4),即 可 计 算 出2 0 0 22 0 1 9年河南省旅 游活动碳排 放量,如表

23、4所示。由表4可知,河南省旅游活动碳排放量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2 0 1 9年较2 0 0 2年增长了1 5倍,其中2 0 1 4年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增长尤为明显,从2 0 1 3年的0.3 4 03 M t到2 0 1 4年的0.5 1 01 M t,增长了4 9.8 9%;五种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也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 0 1 6年观光旅游碳排放量增长显著,增长率达到了1 3 7.4 3%,商务出差的碳排放量 在2 0 1 1年 也 有 巨 大 增 长,增 长 率 达 到3 8 2.3 4%;五种旅游活动中,休闲度假的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研究期内休闲度假的碳排放量均占到了当年旅游碳排

24、放的4 2%以上,其中2 0 1 4年休闲度假的碳排放量甚至达到了当年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7 5.0 1%。表4 河南省2 0 0 22 0 1 9年旅游活动碳排放量年份碳排放量/M t观光旅游 休闲度假 商务出差 探亲访友其他旅游活动2 0 0 2 0.0 1 09 0.0 1 90 0.0 0 50 0.0 0 94 0.0 0 06 0.0 4 482 0 0 3 0.0 0 88 0.0 1 79 0.0 0 32 0.0 0 75 0.0 0 03 0.0 3 782 0 0 4 0.0 1 51 0.0 2 65 0.0 0 44 0.0 1 12 0.0 0 07 0.0 5 79

25、2 0 0 5 0.0 1 89 0.0 3 12 0.0 0 59 0.0 1 40 0.0 0 10 0.0 7 102 0 0 6 0.0 2 33 0.0 4 52 0.0 0 68 0.0 1 81 0.0 0 16 0.0 9 492 0 0 7 0.0 3 05 0.0 6 25 0.0 0 77 0.0 2 22 0.0 0 23 0.1 2 512 0 0 8 0.0 2 28 0.0 8 32 0.0 0 55 0.0 4 33 0.0 0 27 0.1 5 742 0 0 9 0.0 2 83 0.0 9 15 0.0 0 67 0.0 4 95 0.0 0 33 0.1

26、 7 942 0 1 0 0.0 3 56 0.1 0 82 0.0 0 77 0.0 4 73 0.0 0 34 0.2 0 212 0 1 1 0.0 3 79 0.1 2 16 0.0 3 70 0.0 5 23 0.0 0 14 0.2 5 032 0 1 2 0.0 4 24 0.1 4 78 0.0 3 68 0.0 6 84 0.0 0 18 0.2 9 732 0 1 3 0.0 4 82 0.1 7 55 0.0 3 46 0.0 8 01 0.0 0 19 0.3 4 032 0 1 4 0.0 2 73 0.3 8 26 0.0 3 32 0.0 6 48 0.0 0 2

27、1 0.5 1 012 0 1 5 0.0 3 02 0.4 1 73 0.0 3 35 0.0 8 31 0.0 0 23 0.5 6 642 0 1 6 0.0 7 17 0.2 9 28 0.0 5 81 0.0 7 60 0.0 0 57 0.5 0 422 0 1 7 0.0 8 15 0.2 7 53 0.0 6 27 0.1 1 68 0.0 0 47 0.5 4 102 0 1 8 0.0 9 40 0.3 2 02 0.0 8 32 0.1 3 66 0.0 0 54 0.6 3 952 0 1 9 0.1 0 83 0.3 5 83 0.0 9 46 0.1 5 94 0.

28、0 0 64 0.7 2 702.1.4 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分析在对河南省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碳排放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计算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如表5所示。为了更直观地观察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图1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和旅游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图。由图1可知,河南省2 0 0 22 0 0 9年旅游业碳排放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 0 0 2年的1.3 1 26 M t增长到2 0 1 9年的5.0 2 62 M t;旅游住宿的碳排放量在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最少,旅游交通占比最多;旅游交通碳排放整体也呈上升趋势,只在2 0 1 3年有短暂的下降

29、,2 0 1 3年之后又有较大提升;以2 0 1 4年为节点,2 0 1 4年以前旅游住宿碳排放量略高于旅游活动,2 0 1 4年以后旅游住宿碳排放量有了下降趋势,旅游活动碳排放量开始高于旅游住宿,说明2 0 1 4年开始河南省旅游住宿业开始有节能减排意识。2.2 河南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河南省2 0 0 22 0 1 9年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为:2 0 0 22 0 0 3年为弱负脱钩状态,即旅游收入降低,碳排放降低,但旅游收入下降表5 河南省2 0 0 22 0 1 9年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年份碳排放

30、量/M t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旅游业2 0 0 21.1 6 210.1 0 570.0 4 481.3 1 262 0 0 31.1 3 240.1 0 100.0 3 781.2 7 112 0 0 41.4 1 590.1 7 590.0 5 791.6 4 972 0 0 51.5 0 360.2 1 040.0 7 101.7 8 492 0 0 61.7 0 790.2 0 770.0 9 492.0 1 062 0 0 72.0 0 300.2 2 120.1 2 512.3 4 922 0 0 82.4 2 250.2 3 460.1 5 742.8 1 442 0 0 9

31、2.7 4 200.2 2 970.1 7 943.1 5 112 0 1 03.0 8 200.1 3 600.2 0 213.4 2 012 0 1 13.2 9 290.1 1 300.2 5 033.6 5 622 0 1 23.5 5 930.1 1 050.2 9 733.9 6 722 0 1 32.8 8 760.1 1 150.3 4 033.3 3 952 0 1 43.3 6 410.0 8 210.5 1 013.9 5 632 0 1 53.3 2 580.0 8 430.5 6 643.9 7 652 0 1 63.5 9 970.1 2 520.5 0 424.2

32、 2 922 0 1 73.8 2 100.1 1 980.5 4 104.4 8 182 0 1 84.0 4 500.1 1 370.6 3 954.7 9 822 0 1 94.1 8 450.1 1 470.7 2 705.0 2 6277 毋丹丹等: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脱钩效应研究 图1 河南省2 0 0 22 0 1 9年旅游业碳排放构成及变化表6 河南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脱钩指标分析年份I/I/%C/C/%脱钩系数t脱钩指标2 0 0 22 0 0 3-1 7.6 0-3.1 60.1 7 95弱负脱钩2 0 0 32 0 0 46 5.2 02 9.7 80.4 5 68

33、弱脱钩2 0 0 42 0 0 52 6.4 08.1 90.3 1 04弱脱钩2 0 0 52 0 0 63 0.0 01 2.6 50.4 2 15弱脱钩2 0 0 62 0 0 73 0.0 01 6.8 40.5 6 14弱脱钩2 0 0 72 0 0 81 7.7 01 9.8 01.1 1 88增长连接2 0 0 82 0 0 92 4.7 01 1.9 60.4 8 42弱脱钩2 0 0 92 0 1 01 5.6 08.5 40.5 4 73弱脱钩2 0 1 02 0 1 12 2.1 06.9 00.3 1 24弱脱钩2 0 1 12 0 1 22 0.1 08.5 10.4

34、 2 32弱脱钩2 0 1 22 0 1 31 5.3 0-1 5.8 2-1.0 3 41强脱钩2 0 1 32 0 1 41 2.7 01 8.4 71.4 5 43扩张性脱钩2 0 1 42 0 1 51 5.3 00.5 10.0 3 34弱脱钩2 0 1 52 0 1 61 4.5 06.3 50.4 3 82弱脱钩2 0 1 62 0 1 71 7.1 05.9 70.3 4 94弱脱钩2 0 1 72 0 1 82 0.2 87.0 60.3 4 81弱脱钩2 0 1 82 0 1 91 8.3 04.7 50.2 5 96弱脱钩速度高于碳排放下降速度;2 0 0 72 0 0

35、8年出现了增长连接,即旅游收入增加,碳排放增加,且两者增长速度基本相同;2 0 1 22 0 1 3年为强脱钩状态,即旅游收入增加、碳排放量下降,这是由当年河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骤然下降所致;2 0 1 32 0 1 4年为扩张性脱钩状态,即旅游收入增加,碳排放增加,但碳排放增加速度高于旅游收入,这种扩张性脱钩状态说明当年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运行模式存在较大问题;其余各年均处于弱脱钩状态,即旅游收入增加速度高于碳排放增加速度,旅游业运行情况相对良好。3 结论与讨论3.1 结论2 0 0 22 0 1 9年,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状态。其中,旅游交通的年均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 6.1

36、1%,旅游住宿占4.5 4%,旅游活动占9.3 5%。由此可说明,旅游交通是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河南省要实现“双碳”目标,在旅游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应集中于旅游交通,大力推广绿色出行。2 0 0 22 0 1 9年,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以弱脱钩状态为主,说明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低碳特征。这种弱脱钩状态在2 0 1 62 0 1 7年和2 0 0 92 0 1 0年尤为明显,脱钩弹性值达到了0.5以上。2 0 0 22 0 0 3年为弱负脱钩状态,旅游收入下降速度高于碳排放下降速度;2 0 0 72 0 0 8年出现了增长连接,旅游收入和碳排放增长速度基

37、本相同;2 0 1 22 0 1 3年为强脱钩状态,旅游收入增加,而旅游碳排放量减少;2 0 1 32 0 1 4年为扩张性脱钩状态,碳排放增加速度高于旅游收入的增加速度,这种扩张性脱钩状态说明当年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运行模式存在较大问题。河南省要实现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的最佳状态(强脱钩),还需加大旅游业减排力度,积极推进低碳旅游。3.2 建议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有形之手”。发挥政府在旅游业碳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旅游业实现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掌握旅游业的碳排放现状,制定推动旅游业碳减排的政策法规;其次,制定景区、酒店等旅游业链条各环节的低碳指标体

38、系,促进旅游业低碳发展的标准化;除此之外,支持有利于旅游业碳减排的技术和产品研发,通过减税等方式大力扶持。加大低碳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对前文旅游业的碳排放测算,可以看出河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最大,因此,加大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以实现旅游交通的低碳发展。加强低碳旅游的宣传,提高游客的低碳意识。引导游客树立低碳理念,不仅在思想上重视起来,87 科技和产业 第2 3卷 第1 8期 更重要的是行为外化,倡导绿色出行,选择公共交通等低碳方式,尽量避免自驾、航空等高碳排的交通方式。3.3 讨论运用“自下而上”法,对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测算,其中,在旅游住宿

39、碳排放的测算中,数据筛选标准限定在星级酒店,在有所限定的情况下测算河南省旅游住宿的碳排放会出现不全面不到位的情况,今后的研究可以放宽研究数据的筛选标准,更精确地进行测算研究。本文只进行了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脱钩效应两部分内容的研究,没有对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进而基于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节能减排建议。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 0 2 0-0 9-2 3(3).2 郭向阳,穆学青,明庆忠,等.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格局及影响因素解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 0 2 2

40、,3 8(2):1 2 9-1 3 6.3 S T E F ANG O S S L I N G.G l o b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o n s e-q u e n c e so ft o u r i s mJ.G l o b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h a n g e,2 0 0 2,1 2(4):2 8 3-3 0 2.4 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 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 0 1 1,6 6(2):2 3 5-2 4 3.5 程占红,韩玉姣.2 0 0 02 0 1 2年山西省旅游业碳排

41、放的时空差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1 5,4 3(6):7 7-8 2.6 王凯,李娟,席建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 0 1 4,2 9(6):2 4-3 3.7 马丽君,邓思凡.2 0 0 82 0 1 7年中国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基于3 1个省区的比较J.资源开发与市场,2 0 2 0,3 6(3):2 2 5-2 3 2.8 徐琼,程慧,钟美瑞.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趋同演变及其趋势预测J.生态学报,2 0 2 3,4 3(9):3 4 1 7-3 4 2 9.9 王凯,关锐,胡鸣镝.旅游创新能力能否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

42、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1 7(1):1 1 1-1 1 8.1 0 时朋飞,王梦君,陶春艳,等.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与峰值预测J.统计与决策,2 0 2 3,3 9(1 2):9 0-9 5.1 1 蔡国琴,李敏纳.基于S T I R P A T模型的海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绿色科技,2 0 2 3,2 5(5):2 5 4-2 5 8.1 2 李玉锦.低碳发展背景下山西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影响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 0 2 0.1 3 魏艳旭,孙根年,马丽君,等.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及地区差异的初步

43、估算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1 2,4 0(2):7 6-8 4.1 4 吴文化.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和排放与典型国家的比较J.中国能源,2 0 0 7(1 0):1 9-2 2.AS t u d yo n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D e c o u p l i n gE f f e c t o fT o u r i s mi nH e n a nP r o v i n c eWUD a n d a n1,L I U M i n1,S HAOX i u y i n g2(1.C o l l

44、e g eo fG e o g r a p h i c a lS c i e n c e s,T a i y u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J i n z h o n g0 3 0 6 0 0,S h a n x i,C h i n a;2.C o l l e g eo fE c o n o m i c sa n dM a n a g e m e n t,T a i y u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J i n z h o n g0 3 0 6 0 0,S h a n x i,C h i n a)A b s t

45、 r a c t:T a k i n gH e n a nP r o v i n c e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a n dc o m b i n i n g t h ep r e v i o u s 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t h e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o f t o u r i s mi n d u s t r yi n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f r o m2 0 0 2t o2 0 1 9w e r em e a s u r e db yu s

46、 i n gt h e“b o t t o m-u p”m e t h o di nt h r e ea s p e c t s:t o u r i s mt r a f f i c,t o u r i s ma c c o mm o-d a t i o na n dt o u r i s ma c t i v i t i e s,a n dt h e nad e c o u p l i n g i n d e xm o d e lw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b a s e do n t h eT a p i od e c o u p l i n g i n d e

47、xa n a l y s i s.T h ed e c o u p l i n gs t a t u sb e t w e e n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o f t o u r i s ma n d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o f t h e i n d u s t r yf r o m2 0 0 2t o2 0 1 9w a sm e a s u r e da n da n a l y z e d,a n df i n a l l y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i s p u t f o r w a r d

48、 t op r o m o t e e n e r g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a n de m 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a n d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o u r i s mi n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a r ep r o p o s e d.T h es t u d ys h o w s t h a t t h e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o f t o u r i s mi n d u s t r y i n

49、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f r o m2 0 0 2 t o2 0 1 9a r ew e a k l yd e c o u p l e de x c e p t f o rt h ew e a kn e g a t i v ed e c o u p l i n gi n2 0 0 3,t h eg r o w t hc o n n e c t i o ni n2 0 0 8,t h es t r o n gd e c o u p l i n gi n2 0 1 3,a n dt h ee x p a n s i v ed e c o u p l i n gs t a t ei n2 0 1 4.K e y w o r d s: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f r o mt o u r i s m;d e c o u p l i n ge f f e c t;H e n a nP r o v i n c e97 毋丹丹等: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脱钩效应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