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识记与理解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汉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等基本史实。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和知识迁移等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开放改革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难点:丝稠之路的开通和重要意义。【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
2、”,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许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14课的内容。【内容探究】一、张骞通西域1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教师可在课本第63页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上给学生指出古代西域的范围。(让学生对古代西域的概念有大致的了解。)2教师讲解:西汉初的西域小国大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例如原本
3、居住在今甘肃敦煌一带的大月氏部落,遭受匈奴的攻击后被迫西迁,对匈奴恨之入骨。匈奴还不时南下进行掠夺,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不断地强盛起来了,汉武帝一直筹划着要反击匈奴。汉朝从匈奴降人的口供中获悉大月氏痛恨匈奴人的情况,立即想到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方法。因此,汉武帝发布了一张招募使者出使西域的招贤令。大家猜想一下:“招贤令”发布后,最终选中的使者是谁?他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张骞;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3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大概情况。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3、64页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张骞共几次出使西域?(两次。)这两次出使的情况怎样呢?请同学们自读课
4、本第63、64页,找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意义。4教师待学生看完课本后,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讨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和意义,讨论结束后完成下列简表。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各国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5.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地带图片,并提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艰难险阻: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等;品质:不畏艰险、勇于奉献、志存高远、百折不挠、
5、忠于祖国)教师过渡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族与西域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条“丝绸之路”成了沟通中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那么,这条“丝绸之路”沿途都经过哪些地方?它的形成对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什么作用?这都是我们在下面将要讨论的问题。二、丝绸之路1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64页丝绸之路线路图,并问:为什么把这条商路叫丝绸之路呢?(因为在这条商路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除了丝绸,中国输出的还有哪些东西?西域和西方又把什么输入了中国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4页丝绸之路的内容,并思考这两个问题。2学生阅读课本后可找一个同学回答:除了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域和西方的还有汉朝的
6、瓷器、养蚕、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而西域和西方也向中国输入了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等植物,当然还有宗教。教师可用图示法归纳总结如下:3教师再次展示并指导学生看课本第64页的丝绸之路线路图,并画出丝绸之路简示图: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4教师讲解: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5教师引导: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线路。6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65页汉代海上丝绸
7、之路的图片,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材回答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行程。(东南沿海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教师过渡前面我们提到了西汉和西域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而西域地区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归中央政府管辖,则是在西域都护设置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内容。三、对西域的管理1教师课件展示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引导学生讨论:对比秦朝的疆域,西汉的疆域多了什么地方呢?(西域。)2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65页对西域的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问:西域是怎么纳入到汉朝的版图之中的呢?大家在课本上找找答案。(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
8、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3教师讲解: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来,以南的广大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66页班超出使西域的内容,并问:东汉明帝时,为什么要派班超出使西域?(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班超是如何经营管理西域的呢?(班超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他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5教师讲解:班超在西域30多年,为巩固汉朝西部疆域、促进民族融合、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班超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各
9、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其规模与影响力不亚于张骞出使西域。【课堂小结】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一、张骞通西域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二、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三、对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护的设置2班超出使西域教学至此,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
10、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一、目标值: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
11、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