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上册期末模拟物理综合检测试题附解析(一)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大小,是为了改变声源振动的频率B宇宙中宇航员必须用无线电交流是由于真空也能传声C“一闻其声,便知其人”是依据了声音的音调不同D声音的响度和声源的振幅有关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规划时,工业区与居住区离得很近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3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其中与我们冬天用嘴向手“哈气”取暖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雪人变小B热风很快使手变干C洗浴时玻璃上形成水雾D白雪开始消融4对下列物理量数值的估
2、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同学们使用的一本八年级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B通常情况下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m/sC10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4cmD人的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约为4分钟5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大B冰的质量增大C水的温度降低D冰水质量都不变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
3、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7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凸透镜起会聚作用时成的是实像,起发散作用时成的是虚像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目镜也是凸透镜8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C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9在月光
4、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月亮B云层C停在路边的汽车D远处的高山10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BAB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CD段汽车的运动方向与OA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D汽车在4h内运动的路程为30km二、填空题11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稀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怀梆的乐队是由“武场”(打击乐)和“文场”(管弦乐)组成。管弦乐中的二胡靠的是琴弦的_发声的,观众在台下可以听到二胡发出的声音,说明_可以传播声音。12美丽的大自然中各种神奇景象均蕴
5、含一定的物理道理,白昼变夜的日全食是因为光的_形成的,若仙若幻的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_形成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13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这个现象叫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色光屏上会呈现_色;保留红色玻璃,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则绿色纸板上会呈现_色。14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并放入冰箱,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_,从而使西瓜保鲜时间更长。从冰箱里拿出西瓜时,发现保鲜膜上有水珠,水珠是水蒸气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疫情期间,小明在线上学习时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急剧下降。经医生检查,小明晶状体变厚
6、,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透镜,如图所示的两幅示意图中,能正确矫正小明视力的是_(选填“甲”或“乙”)。16木块的长度为_cm;温度计读数为_。17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人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从水进入空气发生_现象形成的_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_(填“实”或“虚”)像。18下图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由图可知熔化过程经历了 4分钟,它的熔点是_,这一过程是_热过程(填“吸”或“放”),为缩短加热时间,使冰尽快熔化
7、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19一位同学用类似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此时的像比原来_(选填“变大”或“变小”)。20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前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m/s。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该物体在第15s时_( 选填“静止”、“运动”)。三、作图题21请按下列要求作图(1)如图甲是光由空气进入玻璃中时的光路图,
8、请补画出法线和界面位置,并请标出折射角_。(2)在图乙中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_。(3)图丙中为凸透镜的主光轴,请用光学作图确定透镜和两侧焦点的位置_。四、实验题22利用声现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小刚敲击一个音叉,如图1所示,现放大音叉的右臂,那么此音叉臂从最左端的A位置经过B位置到达C位置后,再由C位置再次经过B位置返回最左端,这样叫做振动一次。(1)以下关于物体所做的机械运动,属于振动的是_;(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C射出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的运动D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变“胖”变“虚”了(2)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
9、慢。如果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50次,它的频率就是50Hz。小刚从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录像中获知,音叉振动200次所用的时间是2s,则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是_Hz;利用手机的某个应用可以显示瞬间的声音波形图,仅由该音叉发声时,保持手机和音叉的位置均不变,在相同的设置下,小刚先后两次用手机显示其声音波形图,截屏如图2,可知手机接收到的声音的_(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发生了变化。(3)图3中的分贝仪是检测噪声强度的仪器。根据小刚在(2)小题中手机先后截屏的声音波形图,可判断放在手机旁边位置不变的分贝仪的示数会_(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
10、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海波_,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A快 B慢 C不变),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3)海波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A 水蒸气 B 小水珠 C都有可能)(4)停止加热,海波逐渐冷却,它的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图像是下面四个图像中的_。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
11、全重合。(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最好选择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便于确定观察_(选填“蜡烛A”、“蜡烛B”或“蜡烛A的像”);(2)放置好蜡烛A后在平面上移动蜡烛B,能够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像_;(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从_(选填“A”或“B”)侧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cm;(2)当烛焰放在光具座35cm刻度处时,能成倒立、_的实像,相当于一台 _(选填“照相机
12、”、“投影仪”或“放大镜”);(3)当烛焰向左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26小海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1)该实验原理是_;(2)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时,测得AB间距离sAB=40.0cm,AC间距离sAC=80.0cm,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tAB=2s,A到C所用时间tAC=3s,则AB间平均速度vAB=_m/s,AC间平均速度vAC_vAB(选填“”、“=”或“”),小车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_(选填“偏大”、“不
13、变”或“偏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解析D【详解】A调节手机的音量大小,是在调节声音的响度,则是在改变声源振动的幅度,故A错误;B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音色是声音的特质,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对不同的声音进行识别,故C错误;B响度是振动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故D正确。故选D。2B解析B【详解】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工业区与居住区离得很近,噪声的影响更大,故B符合题意;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C解析C【
14、详解】冬天用嘴向手“哈气”取暖的物态变化是液化现象;雪人变小是升华现象;热风很快使手变干是汽化现象;洗浴时玻璃上形成水雾是液化现象;白雪开始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C解析C【详解】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通常情况下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张10元人民币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4cm左右,故C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约为1分钟,故D不符合题意。故
15、选C。5B解析B【详解】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冰的温度很低,放到装适量0的水的保温杯中,冰块从保温杯的水中吸热,保温杯是绝热的,与外界没有热交换;通过热传递杯内水的温度肯定低于0,因此会有水结成冰,而冰不能熔化成水,使冰的质量增大。故选B。6B解析B【详解】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7D解析D【详解】A根据平面镜的成
16、像规律,像与物大小相等,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人的大小还是不变,所成的像大小也是不变,A错误;B凸透镜只会起会聚作用,不会起发散作用,无论是成实像还是虚像,都是会聚作用,B错误;C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将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将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C错误;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也是凸透镜,D正确。8A解析A【详解】A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故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7、相等,故A正确;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实际大小相等,故B错误;CD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之前,矫正时要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需要将进入眼睛的光线适当发散,故应佩戴度数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D错误。故选A。9B解析B【详解】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A【详解】A BC段的平均速度是vBC=15km/h,故A正确;BAB段汽车的路程不随时间而变化,则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 OA段汽车的路程增加,是向前运动的,CD段的汽车路程
18、是减小的,则汽车是往回运动的,所以CD段的运动方向与OA段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D 汽车运动4h的路程为15km+15km+30km=60km,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1振动 空气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二胡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2观众在台下可以听到二胡发出的声音,是声音经由空气传播进入观众人耳的。12直线传播 折射液化【解析】白昼变夜的日全食是因为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若仙若幻的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故答案为 直线传播; 折射 ; 液化。13光的色散 红 黑 【详解】1一束太阳光通过
19、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2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3保留红色玻璃,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由于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光,红光照射上去会被吸收,则绿色纸板上会呈现黑色。14汽化 液化 【详解】1用保鲜膜覆盖西瓜的切面并放入冰箱中,这样做是为减小切面的表面积,从而减慢水分蒸发,使西瓜保鲜更长时间。2从冰箱拿出的西瓜,保鲜膜上有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15凸 乙 【详解】1晶状体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则相当于凸透镜。2小明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
20、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则为使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应佩戴具有发散功能解析凸 乙 【详解】1晶状体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则相当于凸透镜。2小明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则为使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应佩戴具有发散功能的凹透镜,则能正确矫正小明视力的是乙。1650 -14 【详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放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放在3.50cm,因此木块的长度为2.50cm。2从图乙中可以解析50 -14 【详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放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放在3.50cm,因此木块的长度
21、为2.50cm。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在0以下,读数为-14。17光的折射 虚 右 虚 【详解】12我们看到的第一条鱼,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所以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一些34当从鱼缸侧面看水解析光的折射 虚 右 虚 【详解】12我们看到的第一条鱼,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所以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一些34当从鱼缸侧面看水中鱼时,这时鱼缸的右侧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鱼在1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8吸 冰的质量减少 【详解】12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熔点为0。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减少冰的
22、质量。解析吸 冰的质量减少 【详解】12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熔点为0。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减少冰的质量。19靠近 变小 【详解】12由题意知,甲透镜的焦距比乙透镜的焦距要大,即乙透镜的聚光能力要比甲的强,那么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时,改用乙透镜,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此时,像的位置解析靠近 变小 【详解】12由题意知,甲透镜的焦距比乙透镜的焦距要大,即乙透镜的聚光能力要比甲的强,那么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时,改用乙透镜,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此时,像的位置靠近了,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像会变小。20100米 5m/s 静止 【详解】1由图象读出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0m,中
23、间10s物体静止不动,前20s通过的总路程s=100m2由图象读出物体在40s内解析100米 5m/s 静止 【详解】1由图象读出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0m,中间10s物体静止不动,前20s通过的总路程s=100m2由图象读出物体在40s内通过的路程为s=200m,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3由图像知道,第15s时,物体静止不动,即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物体是静止的。三、作图题21【详解】(1)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上,光会发生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法线与界面垂直。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在同一种介质解析 【详解】(1)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在
24、空气与玻璃的界面上,光会发生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法线与界面垂直。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在同一种介质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光线射向界面,反射光线背离界面射出。由折射定律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在界面的两侧,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光路图及以上光的反射及折射定律可确定法线及界面。如图所示(2)2 根据凹透镜的折射特点,延长线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连接右侧焦点和平行光线与凹透镜的焦点,既是入射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3)3像为虚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物在凸透镜的一侧,第一步确
25、定凸透镜的位置,即光心的位置由于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那么连接物的端点和其像的端点,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光心,由此确定凸透镜的位置。第二步确定焦点的位置过焦点的特殊光线有两种第一种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通过焦点,那么过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交凸透镜于一点,连接该点和,其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右侧的焦点。第二种是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同理,先过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交凸透镜于一点,连接该点与,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左侧焦点。如图所示四、实验题22AD 100 响度 减小 【详解】(1)1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A符合题意;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
26、运动,属于转动,故B不符合题意;C解析AD 100 响度 减小 【详解】(1)1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A符合题意;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属于转动,故B不符合题意;C射出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的运动属于抛体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D符合题意。故选AD。(2)2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是3由图2可知,两次声音的波形图形状相似,频率相同,振幅不同,由此可知手机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3)4由(2)可知,后截屏的声音响度小,则放在手机旁边位置不变的分贝仪的示数会减小。23熔化 慢 秒表 B D 【详解】(1)12加热
27、的目的是为了让海波吸热熔化;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找到熔化规律。(2)解析熔化 慢 秒表 B D 【详解】(1)12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让海波吸热熔化;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找到熔化规律。(2)3除图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秒表,每隔相同的时间测量记录温度值。(3)4 “白气”是液态小水珠,故选B。(4)5 海波逐渐冷却,由液态变为固态,故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凝固结束温度降低,故选D。24蜡烛A的像 与物体等大 B 【详解】(1)1实验应选择在较暗环境下进行,这样更便于确定观察蜡烛A的像,当环境较
28、暗时,点燃的蜡烛A所成的像更清晰,且环境干扰更少。(2)2解析蜡烛A的像 与物体等大 B 【详解】(1)1实验应选择在较暗环境下进行,这样更便于确定观察蜡烛A的像,当环境较暗时,点燃的蜡烛A所成的像更清晰,且环境干扰更少。(2)2移动蜡烛B让其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3移动蜡烛B,在A所成的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应在B侧观察光屏,才可确定光屏上能否承接到像,因为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在A侧观察时,总有光线反射到人眼中,那么总能观察到像,这样便无法确定光屏上是否承接到像。250 放大 投影仪 左 变小 【详解】(1)1 如图甲可知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
29、值的下一位,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2)23当蜡烛放在光具解析0 放大 投影仪 左 变小 【详解】(1)1 如图甲可知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2)23当蜡烛放在光具座35cm刻度处时,物距由于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所以此时满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台投影仪。(3)45当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变大,所以此时像距也变小,需将光屏向左移动,像的大小将变小。262 变速 偏大 【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出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所以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2)2 AB间距离sAB=40.0cm,小车解析2 变速 偏大 【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出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所以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2)2 AB间距离sAB=40.0cm,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tAB=2s,则AB间平均速度为34 AC间距离sAC=80.0cm, A到C所用时间tAC=3s,AC间平均速度为所以vACvAB,所以小车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快,即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3)5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的时间偏短,由可知,速度会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