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25076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科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科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科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科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能吸引铁钉的是( )。A条形磁铁B蹄形磁铁C木棒2下列物体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铜丝B铁钉C回形针D铁粉3以下哪些物体被磁铁吸引?( )。A铅笔B木片C钉子4下列材料中,能够吸引铁的是( )。A塑料B磁铁C木片D铝盒5隔着作业本,磁铁能让作业本上的回形针移动,说明磁铁可以( )。A隔空吸铁B隔物吸铁C传递磁力6下面的( )是磁力的特点。A必须直接和物体接触才能产生作用B可以让所有的金属都动起来C施力者不是人7隔着白纸磁铁也能吸引回形针,这说明磁铁( )。A能够隔物吸铁B能够隔空吸铁C磁力很强8用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吸

2、引回形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号位置和号位置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多B号位置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少C号位置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比号位置多9如图所示,用条形磁体吸引回形针,会出现( )。A磁铁各个部位吸引的回形针一样多B磁铁的两端吸引的回形针多C磁铁中间部位吸引的回形针多D没有规律10小明在野外不小心迷失了方向,他赶紧拿出指南针,静止后,S极指示的是( )。A东B西C南D北11关于磁力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A磁铁两端的磁力最强B磁铁中间的磁力最强C磁铁各部分磁力的大小相同D磁铁没有磁力12下列对磁铁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B磁铁可以吸引磁铁C所有的金属都能被磁铁吸引D磁铁

3、可以用来指示方向13在测试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能否指示方向的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方法是( )。A水浮法B悬挂法C支架法14如下图所示,磁极1是磁铁的()极。A南B北CS15制作小磁针,要拿磁铁的磁极()摩擦小钢针几次。A来回B沿一个方向C随意二、选择题16如图所示,有两块条形物体,经过实验发现,和相互吸引,和相互吸引,和相互吸引,和相互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断( )。A两块都是磁铁B其中一块是磁铁,另一块是铁制品C两块都是铁制品17下图中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互相吸引的是_。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18下别物体中,磁铁的作用不一样的是( )。A硬盘B指南针C磁带19下列物品中利用磁性材料来记录

4、信息的是( )。A耳机B磁带C磁悬浮地球仪20不接触小车,下面哪种力可以使静止的玩具小车动起来( )。A推力B拉力C磁力21下列事物中没有用到磁铁的是( )。ABC22下列物体中,()没有用到磁铁。ABC23下面利用了磁铁可以记录信息的功能的是( )。A耳机B磁条卡CU盘24磁力黑板擦(如图)的发明,利用了( )。 A磁铁能指示方向的特点B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C磁铁可以吸引铁的性质25下列物体中,()不能被磁铁吸引。ABC26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A一元硬币B铁钉C五分硬币27用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吸引回形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和E点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多BC点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

5、少CB点吸引的回形针比A点多28下面的( )是磁力的特点。A必须直接和物体接触才能产生作用B可以让所有的金属都动起来C施力者不是人29如图已知三个都是磁铁,A为N极,A和C相吸,C和F相斥,则 E是( )。AN极BS极C无法判断30磁铁上( )的磁力最强。A中间B磁极C外边D里边三、选择题31人体的外形是( )。A上下基本对称的B左右基本对称的C前后基本对称的32下面的选项中与左图成左右对称的是( )。ABC33判断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我们可以用( )。A耳朵B鼻子C眼睛34用鼻子闻( )能闻到浓浓的香味。A玫瑰花B矿泉水C杯子35观察活动中,感觉器官的( ),能使我们得到的信息更丰富。A

6、单独使用B综合运用C以上都不是36如图所示,盲人是利用()来识别盲文的。A听觉B视觉C触觉37遇到有视觉障碍的人时,我们不应该()。A在他们有需要时提供帮助B尊重他们不歧视C积极关心,主动询问他们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38厨房里有两个相同瓶子,一瓶装着白糖、一瓶装着食盐,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将它们辨别出来。A听声音B尝味道C闻气味39下列选项中不是描述物体特点的词语是( )。A光滑B粗糙C可爱40下列( )可以测试人的反应速度。A讲故事大赛B拔河游戏C翻拍手游戏D做广播体操。41以下()行为不需要我们的听觉器官配合。A看书B听音乐C打电话42下列活动对训练人的反应速度最有效的是( )。ABC4

7、3在“翻拍手”游戏中,我们用到了( )。ABC44玩“抓尺子”游戏,机会相同时,总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 )。A快B慢C不能确定45大脑接受了来自()的刺激以后,就产生了冷热、疼痛和压力等感觉。A皮肤B眼睛C耳朵四、选择题46预测自己六年级有多高,可以参考( )信息。A爷爷奶奶的身高B爸爸妈妈的身高C六年级哥哥姐姐的身高47下列信息不适合记录在“时间胶囊”中的是( )。A头发的长度B手臂的长度C一分钟跳绳的次数48下列不能证明我们的身体在生长的证据是( )。A长高了B换乳牙C我学会了做饭49下列测量方式不正确的是( )。A测量身高时挺直后背B背着书包测量体重C测量身高时不能带帽子50从一年级到

8、二年级,我们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身高B体重C性别51除了身高和体重,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不能作为我们生长的证据。A以前的鞋子不能穿了B发型发生了改变C牙齿发生了变化52能够证明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变化的是( )。A指甲和头发B眼睛和耳朵53请你选出不正确的测量方式()。A测量身高时挺直后背B测量体重时用力踏上体重秤C测量身高时不能戴帽子54预计毕业时的身高,我们不能依据( )。A毕业班的哥哥姐姐的身高B父母六年级的身高C父母现在的身高55仿真水果和真正的水果如何区分?下列方法没有用的是( )。A用鼻子闻一闻B用手摸一摸,捏一捏C用眼睛看一看D用耳朵听一听五、实验探究题56用磁

9、铁学具盒中的环形磁铁设计一个悬浮塔,有两种摆放方式。请在下面右图中用字母标出这两种摆法的磁极。57要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有哪些方法?(填写序号:用火烧掉木屑,剩下的是回形针。利用磁铁可以吸引铁,但不能吸引木屑的特点来拾起回形针。用吹风机吹掉木屑,剩下的是回形针。利用水的浮力,将木屑和回形针的混合物倒入水中,木屑会浮起来,回形针会沉入水底,倒掉水和木屑,剩下的就全是回形针了。)方法一:_方法一:_。六、实验探究题58圈一圈。(1)圈出下面两幅图片的5处不同。(2)要找到这5个不同之处,我们主要运用了感觉器官( )。A大脑B皮肤C眼睛59下图是小凡不同时期的照片和身体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1)从

10、刚出生到二年级,小凡的体重增长了(_)千克,身高增长了(_)厘米。(2)除了身高和体重,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以下( )不是我们的身体在生长变化的表现。A从前的衣服穿不上了B头发变长了C会刷碗了(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下面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是( )。A多吃零食B科学作息C坚持锻炼身体60下面有苹果、香蕉、葡萄、草莓四种水果。 (1)上面四种水果中,触觉感受最粗糙的是()ABCD(2)上面四种水果中视觉感受最接近球形的是()。ABCD(3)上面四种水果中,口感最硬的是()ABCD一、选择题1C解析:C【详解】磁铁能吸引含有铁一类(铁、钴、镍)物质的物体,我们把这种性

11、质称为磁性。木棒不能吸引铁钉。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能吸引铁钉,所以C符合题意。2A解析:A【详解】磁铁能吸引含有铁一类(如:铁、钴、镍)物质的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磁性。下列物体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铜丝,所以A符合题意。3C解析:C【详解】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具有磁性,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钉子可以被磁铁吸引,所以C符合题意。4B解析:B【详解】5B解析:B【详解】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铁。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隔着作业本,磁铁可以让作业本上的回形针移动,说明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磁铁可以隔物吸铁。6C解析:C【详解】7A解析:A【详解】8C

12、解析:C【详解】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根据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的性质可知,号位置和号位置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多,号位置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少,号位置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比号位置多,比号位置少。9B解析:B【详解】磁铁具有指示南北的作用。磁铁具有磁极,每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人们用字母S表示磁铁的南极,用字母N表示磁铁的北极。磁铁上磁力最强是两极,中间最弱。用条形磁体吸引回形针,会出现磁铁的两端吸引的回形针多,所以B符合题意。10C解析:C【详解】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

13、”表示。指南针利用的是指示南北方向。拿出指南针,静止后,S极指示的是南,所以C符合题意。11A解析:A【详解】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磁体具有隔着一些物体吸铁的特性,但是不能太厚。12C解析:C【详解】A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比如:纸、布,正确;B磁铁能吸引含有铁一类(如:铁、钴、镍)物质的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磁性,正确;C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被磁铁吸引,错误;D磁铁可以用来指示方向。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向南方的磁极叫南极,指向北方的磁极叫北极,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13B解析:B【详解】用细线吊住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的鞍部垂

14、下,蹄形磁铁可以自由旋转,S、N两极最后会与南北方向一致,因此,可以指示南北。在测试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能否指示方向的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方法是悬挂法,所以B符合题意。14B解析:B【详解】磁极1指向北方,因此磁极1是磁铁的北极。15B解析:B【详解】把小磁针磁化时,要将磁极沿一个方向摩擦几次,不能来回摩擦,否则小磁针无法磁化。二、选择题16B解析:B【详解】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物质。磁铁也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根据题干可知,与只有相互吸引,没有相互排斥的现象,所以可以判断其中一块是磁铁,另一块是铁制品。17A解析:A【详解】18B解析:B【详解】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

15、、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指南针是利用了磁铁的相互作用,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磁带、硬盘是利用磁盘记录信息的。19B解析:B【详解】磁铁能吸引含有铁一类(铁、钴、镍)物质的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磁性。硬盘、磁条卡、磁带等都含有许多及其微小的“磁铁”,它们能记录很多信息,所以B符合题意。20C解析:C【详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给小车一个力,当这个力大于小车与地面的摩擦力时,小车才能动起来。不接触小车,磁力可以使静止的玩具小车动起来。推力和拉力只有接触小车才可以使静止的玩具小车动起来,所以C符合题意。21B解析:B【详解】

16、身边有磁铁的地方:冰箱门边、门吸、指南针、喇叭、手机、电脑、银行卡、磁悬浮列车等。下列事物中没有用到磁铁的是灯泡,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磁铁和我们的生活,要求学生掌握磁铁的应用。22C解析:C【详解】收音机和手机的扬声器中都有磁铁。23B解析:B【详解】信息的交流传播解答:磁条卡利用了磁铁可以储存信息的功能。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磁卡是一种卡片状的磁性记录介质,利用磁性载体记录字符与数字信息,用来标识身份或其它用途。磁卡由高强度、耐高温的塑料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能防潮、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韧性,携带方便、使用较为稳定可靠。例如我们使用的银行卡,就是一种最常见的磁条卡。24C解

17、析:C【详解】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磁力黑板擦的发明利用了磁铁可以吸引铁的性质。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5B解析:B【详解】直尺是用塑料制成的,不能被磁铁吸引26C解析:C【详解】27C解析:C【详解】28C解析:C【详解】29A解析:A【解析】【详解】30B解析:B【详解】三、选择题31B解析:B从外形来看,人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从上到下):头、颈、躯干、四肢。人的身体外形还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所以B符合题意。32C33C解析:C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感觉器官可以

18、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判断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我们可以用视觉器官眼睛。34A解析:A人体的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皮肤。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世界。嗅觉主要通过鼻子来感知,主要感知:物体散发的气味(清香、腥)。用鼻子闻玫瑰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所以A符合题意。35B解析:B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

19、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观察活动中,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使我们得到的信息更丰富。36C解析:C盲文是由一些凸起的点组成的,盲人通过用手触摸来感知盲文。37C解析:C我们应该主动帮助视觉有障碍的人,但是不应该打探别人的隐私。38B解析:B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白糖和食盐的味道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尝味道的方法将它们辨别出来。39C解析:C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轻重

20、、光滑粗糙程度等都是它们的特征。可爱不是描述物体特点的词语,所以C符合题意。40C解析: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翻拍手游戏可以测试人的反应速度。玩儿翻转打手游戏时被打次数多,说明反应速度慢。41A解析:A看书没用到耳朵42C43C44A45A解析:A【解析】【分析】大脑皮层是产生各种感觉主要部位。大脑皮层拥有产生各种感觉的对应的区域,当神经刺激到达大脑皮层后,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四、选择题46C解析:C影响我们的身高的因素有我们当前年龄的普遍身高以及我们父母的身高。爸妈身高是预测成年了长多高。预测自己六年级有多高,可以参考六年级哥哥姐姐

21、的身高,所以C符合题意。47C48C解析:C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生长发育一般包括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等几个时期。从出生到长大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过程反映了人生长发育的规律。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外貌会发生变化,身高和体重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学会了做饭不能证明我们的身体在生长的证据。49B解析:B从出生到长大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过程反映了人生长发育的规律。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外貌会发生变化,身高和体重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在测量身高时挺直后背,不能带帽子;测量体重的时候不可以背着书包测量,这样会让我们的体重

22、上升。50C解析:C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生长。指甲、头发等每时每刻都在生长,还有从小到大的照片、服饰、生长记录表等多方面的变化也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生长。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们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性别,所以C符合题意。51B解析:B指甲、头发、身高、体重等每时每刻都在生长,还有从小到大的照片、服饰、生长记录表等多方面的变化也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生长。除了身高和体重,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发型发生了改变不能作为我们生长的证据,所以B符合题意。52A解析:A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

23、的改变。从出生到现在,我们都在不断地生长变化,指甲和头发能够证明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变化。53B解析:B测量体重时不能用力踏上体重秤,这样测的数值是不准确的。54C解析:C【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计我们毕业时的身高的数据包括:毕业班的哥哥姐姐的身高以及父母六年级时的身高。预计毕业时我们的身高,不能依据父母现在的升高。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5D五、实验探究题56【详解】磁铁有两个磁极,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利用磁铁的这一原理,可以将环形磁铁设计成悬浮塔,注意要使两个磁铁相对的磁极相同。57 【详解】要拾起木屑中回形针的方法,可以采取利用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特点来拾起回形针,或者利用水的浮力性质,木

24、屑会浮起来,回形针会沉入水底的方法;火烧的方法污染环境,剩余黑色炭渣容易导致回形针被氧化,方法不合适;用吹风机吹得木屑到处都是,也容易导致回形针被吹走,方法也不恰当。六、实验探究题58C解析:(1)(2)C【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我们可以用眼睛来观察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眼是视觉器官,我们可以利用眼睛来找到这5个不同之处。59C解析:(1) 22 80 (2)C(3)A【解析】从刚出生亦涵的体重是3千克,身长是50厘米;到二年级亦涵的体重是25千克,身高是130厘米;它的体重增长了22千克,身高增长了80厘米。除了身高和体重,以前的鞋子不能穿了、牙齿发生了变化都能作为我们生长的证据;会刷碗了改变不能作为我们生长的证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科学作息、坚持锻炼身体有利于我们成长;多吃零食不利于我们生长。60D解析:(1)D(2)C(3)A【解析】(1)草莓表面有很多小凹坑。(2)香蕉是长条状的,苹果和草莓是卵形的,葡萄是球形的。(3)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四种水果中口感最硬的是苹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