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老官地乡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18213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老官地乡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老官地乡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老官地乡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老官地乡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老官地乡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老官地乡中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甲和乙两位同学站在公共汽车站台上不动,丙同学坐在一辆公交车的座位上随车离开这个车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对于乙是静止的B丙对于甲是静止的C丙对于乙是静止的2小芳坐在小船上看到两岸的高山向后移动,她的参照物是( )。A小船B水面C山上的树木D小芳3当我们在等公交车时,公交站台相对于我的位置( )。A方向变了B距离不变C距离变了4如图小球冲出桌面后,运动路线正确的是( )。ABC5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多种多样,其中,钢尺被弹拨后,它的运动方式是( )。A摆动B滚动C振动6如图,将斜面一端加高,小球的运动发生的变

2、化是( )。A变快B变慢C不变7以下物体中,放在光滑的斜面上很容易运动起来的是( )。A足球B一箱方便面C一块方橡皮8在同一轨道上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时要记录( )。A小球的运动时间B球的大小C球的颜色9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的快慢时,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应该怎样处理数据( )。A选择数值最小的B选择数值最大的C计算平均时间10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 ),速度越快。A短B长C无法确定11观察蚕卵时,我们是观察蚕卵的哪些外部形态特征( )。A形状,重量,大小B大小,形状,颜色C颜色,大小,长短12蚕蛾刚产下的卵,颜色是( ) 。A白色的B黑色的C黄绿色的1

3、3在适宜的环境下,蚕卵孵化出蚁蚕的时间大约是( )。A25天B68天C1013天14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能孵化出小蚕的卵是( )的。A淡黄色B白色C紫黑色15下列关于养蚕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蚁蚕吃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B蚕宝宝要在封闭的盒子中饲养C蚕卵孵化不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16奇奇对不同的卵进行了分类(如下图)。阅读奇奇的分类记录单,分析他分类的依据是( )。动物卵分类(记录单)分类标准:根据 日期:蛇卵 龟卵 鸡卵(鸡蛋)蛙卵 鱼卵 蚂蚁卵A卵的形状B卵的颜色C卵外是否有硬壳17如图,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到里面有气室,气室的作用是( )。A为卵孵化提供

4、营养物质B为卵孵化提供氧气C为卵孵化提供水分18卵壳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卵B提供氧气C提供营养物质19下列动物中,( )是昆虫。A蜜蜂和蚂蚁B蜘蛛和蜈蚣C蜈蚣和蚂蚁20卵的内部有气室,其作用是为卵提供( )。A水分B氧气C营养21我们用放大镜去观察蚁蚕时,可以观察到( )。A头大身小,身上有毛B身体呈白色C有三对足22蚕进入“眠”的时候,说明蚕即将( )。A吐丝B蜕皮C结茧D排粪便23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及时处理饲养盒里的粪便和残叶B在饲养盒里一次性放很多桑叶,让蚕宝宝自己取食C适时为蚕宝宝搭建小架子24蚕宝宝就是蚕的( )。A幼虫B蛹C卵25蚕的一生蜕皮的

5、次数总共有( )。A4次B5次C6次26蚕待在茧里的那个阶段,我们称它为( )。A蚁蚕B蛹C蛾27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 )。A给人们提供蚕丝B化蛹休眠,保护蚕蛹C保暖28观察蚕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C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29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 )。A标志B口器C气门30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 )的伟大发明。A美国B中国C日本31下列都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月亮、开着的灯B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32下面天体离地球更近的是( )。A月球B太阳C月

6、球和太阳一样近33月球与地球距离大约( )。A50万千米B38万千米C18万千米34阳光下,物体影子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 )。A长短长B短长短C没有规律35下面可以用来遮挡太阳光的实验材料是( )。A白色的纸板B透明的玻璃C透明的塑料36下列月相属于上半月的是( )。ABC37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农历一个月B一天C一年38地球的卫星是( )。A太阳B金星C月球39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假说是( )。A月球表面隆起B陨石撞击形成 C火山爆发形成40航海家( )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A麦哲伦B郑和C哥伦布41从太空俯瞰地球,地球表面最多且呈蓝色部分的是( )。A陆地

7、B高山、草原C海洋42月食时,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是( )的。A方形B圆形C三角形43太阳、地球和月球这三个天体中,能自己发光的是( )。A太阳B太阳和月球C太阳、地球和月球44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地球、月球都是绕着太阳转动的行星B太阳上会出现黑子C环形山是月球、地球、太阳都存在的现象45我们在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秘密时,下列方法不合适的是( )。A观察图片B查阅资料C乘坐宇宙飞船去观察46有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行进了10千米,乙车行进了15千米,则它们运动的快慢情况是( )。A甲车更快B乙车更快C一样快47为了方便测量轨道长度,我们可以( )。A用班级的木制大格尺测

8、量B用自己的塑料尺子测量C用细绳测量后量取细绳长度48小明同学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过山车”。他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绘制设计图B按照设计图拼搭“过山车”轨道,过程中对设计进行了微调C小明爸爸负责设计、搭建,小明只负责测试和完善49测试“过山车”中,在检测小球的运动情况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秒表记录运动的时间B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C制作好后的“过山车”不能调整50过山车上的小球只在其中某一段轨道中运动时,不会做出下列哪种运动形式( )。A摆动B振动C滚动二、实验探究题51我的养蚕经历。(1)关于蚕蛾的身体描述错误的是( )。A胸部有三对足B头上有一对

9、触角C身体分为头、胸、腹、尾四部分(2)把蚕蛾的头、胸、腹与蛹对应的外部特征连接起来。(3)下面哪些动物的身体结构与蚕蛾相似( )。ABC(4)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每一只蚕蛾都会产卵B蚕蛾虽然有翅膀,但不会飞C蚕蛾钻出蚕茧后,仍然吃桑叶(5)以下观察方法,错误的是( )。A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B用尺子量一量蚕茧、蚕蛹的长度C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6)在观察蚕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 )方式记录。A画图、填写记录表B拍照、摄像C以上方法都可以(7)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是( )。A卵一幼虫一成虫一蛹B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C卵一蛹一幼虫一成虫52我的养蚕经历。(1)在下图的方框里填写蚕

10、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选填“卵”“幼虫”“蛹”和“成虫”)(2)刚产下的蚕卵是( )。A淡黄色B紫黑色C玫瑰色(3)在养蚕过程中,我发现( )。A蚁蚕不用吃桑叶B蚕茧呈长椭圆形,与橄榄的形状相似C蚕身体的两侧有许多小黑点,这是它的眼睛(4)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及时处理饲养盒里的粪便和残叶B在饲养盒里一次性放很多桑叶,让蚕宝宝自己取食C适时为蚕宝宝搭建小架子(5)蚕的身体发黄了发亮了也不吃桑叶了,说明蚕( )。A生病了B要蜕皮了C要吐丝结茧了(6)观察蚕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C蚕蛹不吃不喝,

11、触碰时也不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7)请在下图对应的括号里标出蚕蛾的头、胸、腹和触角。53如图,真实的太阳比月球要大很多,但我们看起来觉得差不多大,原因是是什么,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得出答案吧。(1)实验材料及其用途连线。圆纸筒模拟太阳小圆纸片模拟地球视角大圆纸片 模拟月亮(2)实验过程如果乙和丙两位同学位置不动,甲同学需向_(填“前”或“后”)移动距离,直到看到的_大小和小圆纸片差不多为止。(3)得出结论是因为_,所以看上去,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54关于环形山的形成,其中比较公认的解释为陨石撞击说。为了模拟制造环形山,周周和俊俊两人一起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步骤:把

12、细沙平铺在托盘里;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试着撞击出大小不重叠的“环形山”。(1)为了研究留在细沙中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他们应该( )。A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B选择大小不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C选择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丢下(2)经过不断地测试,周周和俊俊发现不同_、_、高度、_的小球留在细沙中的沙坑大小不同。(3)判断下列操作的正误。在模拟实验时,要控制小球撞击出的“环形山”不重叠。(_)在模拟实验时,撞击出一个沙坑后,要立马填平。(_)在模拟实验后,应该将撞击出的沙坑与月球上的环形山进行对比,看看有无相同之处,猜测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13、。(_)55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了两个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如下表。(1)同一种小球要测量3次,主要原因是( )。A训练熟练使用秒表 B。 重复实验可让实验结果更准确C. 让大家都有机会做(2)表格中 “”处应该选择的数据是( )。A7B8C9(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A黄色小球运动快B红色小球运动快C两个小球一样快56物体的运动下午,爸爸开车接小明放学,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和下边的汽车轮胎运动形式相同的是( ) 。A运动中的指尖陀螺B弹跳着的弹弹球C被推动的桌子(2)行驶在路上的汽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坐在车上的爸爸相对于汽

14、车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3)如图,爸爸正沿着马路上的环岛行驶,此时他的运动路线属于(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到校门口后,爸爸问小明的位置,小明描述位置比较合适的是( ) 。A大门口的东北角B大门口500米处C大门口东北角500米处(5)到家后,小明和爸爸开展跑步比赛,小明从停车场到家门口用了80秒,爸爸从停车场到家门口用了60秒,这场比赛( ) 。A小明跑得快B爸爸跑得快C两人跑得一样快(6)上面的比赛中,他们采用的方法是( ) 。A相同距离比时间B相同时间比距离C不同距离比时间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

15、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甲和乙两位同学站在公共汽车站台上不动,丙同学坐在一辆公交车的座位上随车离开这个车站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乙相对于甲也是一样;以甲、乙为参照物,丙是运动的。2A解析:A【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小芳以小船为参照物,看到两岸的高山向后移动。3B解析:B【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

16、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当我们在等公交车时,公交站台相对于我的位置是静止的,所以距离也是不变的。4A解析:A【详解】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小球冲出桌面后,运动路线正确的是先是会曲线下落,然后弹跳会上下运动。5C解析:C【详解】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钢尺被弹拨

17、后,会振动产生声音。6A解析:A【详解】斜面的特点就是一端高一段低,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的坡度大小和物体运动快慢是有关。斜面坡度越大,物体的运动速度就越快;斜面坡度越小,物体的运动速度就越慢。如图,将斜面一端加高,小球的运动发生的变化是变快,所以A符合题意。7A解析:A【详解】物体来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与物体的形状、斜面的坡度等因素有关。不同形状的实心均匀物体放在相同的光滑斜面上时,球形或越接近球形的越容易运动起来。8A解析:A【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同一轨道上距离

18、一定,所以要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时要记录小球的运动时间,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9C解析:C【详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数据相差较大时再次进行实验重新获得数据;数据相差不大时取3次数据的平均数。10A解析:A【详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11B解析:B【详解】蚕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

19、成虫的显著不同。观察蚕卵时,我们是观察蚕卵的形状,颜色,形状等外部形态特征。观察蚕卵时,发现它的大小是与芝麻差不多;形状是椭圆形。12C解析:C【详解】蚕蛾刚产下的卵,颜色为淡黄色,呈扁平椭圆形,厚度约0.50.6mm,直径约11.2mm,似细粒芝麻。卵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若未受精的卵则不会变色。13A解析:A【详解】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在适宜的环境下,蚕卵孵化出蚁蚕的时间大约是25天。14C解析:C【详解】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刚产下的卵是淡黄色或黄

20、色,经1到2天,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再经3到4天变成绿色或紫黑色,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能孵化出小蚕的卵是紫黑色,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蚕,要求学生掌握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能孵化出小蚕的卵是紫黑色。15A解析:A【详解】A蚁蚕吃的桑叶要清洁,要切成碎片或条状,说法对的;B蚕宝宝需要空气流通的环境,封闭的盒子中无法呼吸,说法错误;C蚕卵孵化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5,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虫,题目说法错误。16C解析:C【详解】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鱼类卵外都无硬壳

21、保护,青蛙、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卵外都无卵壳保护,蚂蚁属于昆虫,卵外无卵壳;乌龟、蛇属于爬行动物,卵外有硬壳保护,鸡卵、鸭卵、鹅卵卵外有硬壳保护。17B解析:B【详解】鸟类的卵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蛋壳坚硬而且有小孔,可以保护卵细胞,同时胚胎发育时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蛋白具有保护作用,还能提供养料和水分;蛋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提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胚能发育成小生命。蛋壳膜能防止营养物质流失。18A解析:A【详解】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得方式叫卵生。动物得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鹅卵、鸭卵、乌龟等是有硬壳的 ,蛙卵、

22、鱼卵、蚂蚁等就是没有硬壳的。卵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卵,所以A符合题意。19A解析:A【详解】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根据对昆虫的认识,蜜蜂、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符合昆虫的特征。蜘蛛胸部有四对足,属于蛛形纲;蜈蚣属于多足纲,都不是昆虫。20B解析:B【详解】气室的作用是储存空气,为胚胎的发育提供氧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21A解析:A【详解】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长约23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我们用放大镜去观察蚁蚕时,可以观察到头大身小,身上有毛,所以A符合题意。22B解

23、析:B【详解】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四次皮。23B解析:B【详解】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吸干水分晾干。不用的桑叶要放冷藏室保存。在饲养盒里一次性放适量的桑叶,让蚕宝宝自己取食。及时处理饲养盒里的粪便和残叶。适时为蚕宝宝搭建小架子,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饲养蚕宝宝,要求学生掌握饲养蚕宝宝的注意事项。24A解析:A【详解】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所以A符合题意。25C解析:C【详解】蚕宝宝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

24、下旧皮,这叫“蜕皮”。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我国的蚕一生共蜕六次皮,其中在蚕茧内蜕皮二次,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蜕皮,要求学生掌握蚕的一生蜕皮的次数总共有6次。26B解析:B【详解】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宝宝作茧是为了保护蛹。蚕待在茧里的那个阶段,我们称它为蛹,所以B符合题意。27B解析:B【详解】蚕之所以要用茧把自己包围起来,完全是为了创造一个蜕变的安全环境,最终还是要把茧咬破,从而繁殖后代的。蚕宝宝作茧是为了保护蛹,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吐丝结茧的作用,要求学生掌握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

25、化蛹休眠,保护蚕蛹。28C解析:C【详解】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种形态。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蚕宝宝变成蛹,茧内还有一套外皮,那是蚕儿蜕皮化蛹时,所蜕下来的外衣,正确;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蚕蛹的身体是纺锤形、褐色、有环节 ,正确;C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但是它是生命的,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蚕蛹,要求学生掌握蚕蛹的特点。29C解析:C【详解】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蚕身体两侧

26、的小黑点叫做气门,是昆虫呼吸的器官,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比蚕蛾身体两侧的黑点多。30B解析:B【详解】我国劳动人民最早开始养蚕,并用蚕丝做成丝织品是在4000年前。因此,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故选:B31C解析:C【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都属于光源的是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32A解析:A【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27、。它的表面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月球距离地球有384401公里,月球离地球近。33B解析:B【详解】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月球比地球小的多,体积相当于地球的49分之一。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地球上的引力是月球上的6倍。34A解析:A【详解】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阳光下,物体影子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所以A符合题意。35A解析:A【详解】透明与不透明的物体的区分是看:是否能让光线通过。根据题目要求的分析,用来遮挡

28、太阳光的实验材料是应该是不透明的,应该选用白色的纸板,透明的玻璃、塑料都能让光线通过,无法遮挡太阳光。36C解析:C【详解】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所以亮面在右边的月相只有C。37A解析:A【详解】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38C解析:C【详解】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叫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

29、围绕地球运动的,所以C符合题意。39B解析:B【详解】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上的环形山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月球地貌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由于陨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所以B符合题意。40A解析:A【详解】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通过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41C解析:C【详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

30、称地球是一个“水球”,地球表面最多且呈蓝色部分的是海洋。42B解析:B【详解】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影子应该是圆形的。43A解析:A【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一般来说,恒星比行星大,行星比卫星大。44B解析:B【详解】地球是太阳的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不是行星,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转。环形山是月球特有的现象。B正确,A、C错误。45C解析:C【

31、详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经历了如下阶段,想象阶段,初识阶段,近距离认识阶段,零距离认识阶段,实地认识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月球,如观察图片、查找资料、查看电脑等,乘坐宇宙飞船到月球上去不现实。46B解析:B【详解】略47C解析:C【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由于轨道有直线和曲线,所以用细绳测量后量取细绳长度是最好的方法。48C解析:C【详解】在建造“过山车”时,我们要经历“设计一制作一评价”的过程。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讨论,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绘制设计图。按

32、照设计图拼搭“过山车”轨道,过程中对设计进行了微调。组内分工,合作搭建,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调试。不能一个人负责设计、搭建,另一个人只负责测试和完善,所以C符合题意。49C解析:C【详解】设计“过山车”时,要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可以设计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在检测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我们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并用秒表记录运动的时间,制作好后的“过山车”可以调整,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50A解析:A【详解】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运动轨迹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运动方式分,可以分为移动和转

33、动、滚动、摆动等,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过山车上的小球只在其中某一段轨道中运动时,有振动、滚动等运动形式,不可能有摆动。二、实验探究题51C解析:(1)C(2)(3)C(4)B(5)A(6)C(7)B52A解析:(1)(2)A(3)B(4)B(5)C(6)C(7)53(1)(2) 后 大纸片 (3)太阳离地球远,月球离地球近【解析】真实的太阳比月球要大很多,但我们看起来觉得差不多大,我们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大圆纸片模拟太阳,小圆纸片模拟月亮,圆纸筒模拟地球视角。由于太阳与月球与我们得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瞧上去它们得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得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34、果如乙和丙两位同学位置不动,甲同学需向后移动距离,只有甲同学离乙同学近,离丙同学位置远,看到的大纸片大小和小圆纸片差不多为止。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为月球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所以看上去就差不多一样大了。54A解析:(1)A(2) 体积 质量 运动速度 (3) 【分析】月球作为地球上唯一的天然卫星,它对人类有一定的影响。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类不停的对月球进行探究。为了研究留在细沙中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由于是对比实验,所以只能改变球的质量,所以他们应该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根据题干可知,不同高度、速度、质量、大小的小球留在细沙中的沙坑大小不同。在模拟实验时,不需要控制小球撞击的“环形山”不重叠,观点错误。在模拟实验时,撞击出一个沙坑后,不能填平,继续撞击即可,观点错误。在模拟实验后,应该将撞击出的沙坑与月球上的环形山进行对比,看看有无相同之处,猜测环形山形成的原因,观点正确。55B解析:(1)B(2)C(3)A56A解析:(1)A(2) 运动 静止 (3)B(4)C(5)B(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