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置课余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老师并不重视,布置的作业重复性、应试性、单一性的居多,枯燥乏味,缺乏情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有效深化课堂内容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我想:教育改革了,理念是新的,课标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语文作业当然也应该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了。新型语文作业观应当是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
2、“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一、布置趣味性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使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
3、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激活肢体的状态。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有想去实现的“冲动”。例如我们学了几篇有关描写春天的课文后,结合探究型课程,就可以布置“我眼中的春天”这一作业。学生可以去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谜语、谚语、古诗、诗歌、文章、故事等等;也可以把看到的、想到的画成图画;可以把踏青的春景拍成照片;
4、也可以编制春天的剪贴小报、手抄小报。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最后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学生在浓浓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体验了“春”的魅力,激发了对“春”的喜爱之情。同时学生的欣赏、想象等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二、设计积累型作业,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新课程目标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类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可以让学生建立几个本子,摘抄一些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比如为了丰富学生的古诗句储存量,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增加文化积淀,可让学生积累各
5、类古诗句,如描写花、鸟、山、水、雨、雪、风、月、春夏秋冬四季、别情、思乡情、亲情的诗句等。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加厚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老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还可举行一些优秀作业展览、名句接龙、说成语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积淀,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能力。 1读背型作业 很多学生甚至老师这样认为:抄的写的是作业,读的背就可有可无了。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和背诵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和积累语言的重要性,也是语文作
6、业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征之一。因此,教师很有必要设计朗读和背诵作业。首先,朗读和背诵的内容要有所侧重:(1)注重朗读和背诵精彩的文章、文段,尤其是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或细节描写的文段;(2)学生自己选择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文段。其次,读背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1)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给父母听;(2)同桌或四人小组互相朗读或背诵课文;(3)要求学生限时背诵规定的课文内容。 2复述型作业 它是学生把课文内容转变成自己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把每一篇课文或指定某些材料作为复述的内容,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加工,注意不要改变基本内容,再把内容复述给别人听。如学完草船借箭,可以让学生围绕主线“
7、诸葛亮神机妙算”展开复述。经常开展复述课文内容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3.扩展阅读型作业。 新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阅读成为学生最经常的最重要的第二课堂。一篇课文仅仅是阅读的开始,教师可以从横向纵向指导学生阅读。(一)、指导学生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学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这组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阅读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还可以开展一个有关四大名著的读书交流会或其它主题活动。我们在学习完巴金的珍珠鸟,可以读读他的其余作品,更可以读读其他作家的同名或同类作品,我想这其中让学生充分阅读的意义是大的。(二)、指导学生阅读其他各类书刊,包括中
8、外名著、散文、诗歌等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一个班级中,学生思想能力、知识水平、智力发展学习习惯等参差不齐。多元智力理论、发展性理论以及新课程的实施,都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作业布置上不能三四十个学生“一刀切”。教师可以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具体做法有:1、时间分层。 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有的学生则要花上半
9、小时甚至一小时。因此,作业设计要考虑分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业,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相机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
10、2.份量分层。 作业并不是大众化的“多多益善”。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增加作业量,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是必要的。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如:在教学第十一册桂林山水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作业:(1)默
11、写词语。(2)背诵课文。(3)收集写桂林山水的文章或风景画。(4)引导学生领会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后,让学生按课文中描写漓江水特点的排比句式,仿写排比段落。(5)仿写一篇写景的文章。让学生自主选其中的二至三项来完成。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前二个作业课文没上完他已完成了,他就把时间花在查找、背诵、仿写上,在积累练习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3、难易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要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搭建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
12、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如在学了猫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摘抄描写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和小猫淘气的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你有宠物吗?模仿课文的写法,选择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小动物,进行有顺序、有部分的观察,并写出观察记录。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既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不同层次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们又具有好强的心理,往往会知难而进,满足自己探索和发展的需要,主动探究更高要求的作业,获得更大的提高。 四、设计多样性作
13、业,提高综合能力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要面向生活,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就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在内容上扫描多生活领域,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接近他们的生活内容,吸引学生参与,说出心里话,克服作业对学生心理的压力,尽量避免学生粗制滥造甚
14、至抄袭,提高作业效率。只有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才能切实锻炼思维、增长智能。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作业的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务实地处理学与练的关系,力避单调重复,形式上以多样化的题型、多角度的考察,与听、说、读、写、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多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还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1交际锻炼型作业。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型作业,一改传统作业单一的纸笔功夫,强调作业在
15、生活中、实践中完成。注重实践探究,强调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比如教完故事西门豹,可让学生自编课本剧上演;教完诗歌赠汪伦,可让学生搜集李白诗歌或自创诗歌,组织一次诗歌诵读会;教完小说穷人后让学生从穷人的结尾接着想下去。即:在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他们的生活会怎样?根据渔夫一家的生活现状,合理的想象,把渔夫一家的生活说一说。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能力,提高口语水平。2采集编创型作业。 教师可布置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搜集有关的资料,它可以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如教学詹天佑一文,课前可收集作者的简介,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京张铁路的图片等。
16、让学生画两张简易示意图,分别说明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不同开凿方法。再如学了奴隶英雄这篇课文后,可让学生按照奴隶英雄剧本的故事情节,将剧本改写成一篇几百字的短文。通过这类作业,扩大学生的信息容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调查考究型作业。 教师要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指导他们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谈,走近大自然进行考查探究,写出科技小论文或考察报告,尝试写简单的新闻报道等。如,让学生分组利用周末调查本地区环境卫生情况,写成书面报告,并把报告交给环保部
17、门,使学生学以致用,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这类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能培育其探究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4操作实践型作业。 小学课文中有许多关于自然科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把课文描述的内容通过做实验来验证,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学习第七册捞铁牛一文,上课时由于受时间和场地等因素的制约,许多学生都没有机会出来做实验。于是,我布置学生回家后,按课文的叙述独立做一次实验,并把实验需要的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内容记录下来,写成实验报告。学生手、脑、眼等多种器官得到运用,培养了他们从小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另外,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开展编写手抄报、出墙报等语
18、文实践活动,有效地拓宽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渠道,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灵活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一定会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另外,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有必要采取新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单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评价时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可取因素,从能力、情感等角度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要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业的设计是一个充满艺术的课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应努力加强改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