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卷
1.请将古诗《宿建德江》在方框里补充完整,做到内容准确,行款整齐,书写美观,布局合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狞笑(nìng) 华罗庚(gēn) 忐忑不安(tán tè)
B.抽噎(yē) 挪移(nuó) 白云观(guàn)
C.藤蔓(màn) 依偎(wēi) 暂时(zàn)
D.蒜瓣(bàn) 花蕊(ruǐ) 深恶痛绝(è)
3.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通宵达旦 马踏飞燕 完壁归赵 弱不禁风
B.别出新材 守株侍兔 吹毛求疵 郑重其事
C.阴谋鬼计 谈笑风生 无动于衷 世外桃源
D.断章取义 德高望重 根深蒂固 如法炮制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③他待在巴掌大的监狱里。 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A.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B.比喻 对偶 比喻 拟人
C.拟人 对偶 夸张 借代 D.借代 拟人 比喻 对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在这次小升初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关键是在考试时要认真审题、答题。
B.实外西区对我很熟悉,我能一一说出佳处来。
C.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二十岁以下。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是哪一项?( )
A.姑娘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叹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
D.“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母亲拉开书橱说:“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
7.下列文字常识、文化、知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令”是一种敬辞,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令堂”这样的称呼。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
D.我国古代把农历每年初-叫做“朔”,十五叫做“望”,月末一天叫“晦”。
8.按顺序排列下面句子,正确的选项是( )
①谁知当水落到溅上盐酸的花瓣后,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
②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③做实验时,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用水冲洗冒烟的紫罗兰。
④别的酸对这各地会有怎样的反应?
⑤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到盐酸会变红。
⑥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后来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石蕊试纸。
⑦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A.③①⑤⑦②④⑥ B.③⑤①⑦④②⑥
C.③①⑤②④⑦⑥ D.⑥⑤②③⑦①④
9.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日积月累。
(1)《寒食》《十五夜望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节)的传统习俗。你还知道其他描写传统习俗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清平乐》)
(3)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
(4)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诗人在这句古诗中赋予了墨梅________________品格。
(5)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让我们了解了_____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_____桑娜等。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是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读书推荐活动”。
(1)、请你给大家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写出推荐理由。
推荐书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句宣传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12、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l)屏人论事( )
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假装
13、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有
14、给下面句子用“/”正确断句,并翻译意思。
右 军 觉 既 闻 所 论 知 无 活 理 乃 阳 吐 污 头 面 被 褥 诈 孰⑤ 眠。
15、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身高
↑
肺活量
↓
体重
↑
视力
↓
胸围
↑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
材料二:广州儿童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6、读了材料一,你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材料二中,作者搜集了很多数据。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就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向你身边的同学提几点建议。(不少于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请为此活动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小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把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骑马的人。待最后一位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塑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骑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手勒住了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后,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进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进 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您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您却留住了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那里并截住了最后一位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儿,结果会是什么?”
⑤老人慢慢地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有更好的美德。”老人继续说道,“我仔细观察前几位骑手,立即看出他们并不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算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能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
⑥那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 匆忙),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说完这些,那名骑手——托马斯·杰斐逊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
20、在短文前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题目。
21、用“√”在文中两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22、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句子,画上“ ”。面对这位被冻的老人,骑手是怎样做的?请用“﹏﹏﹏﹏”画出。
24、老人是怎样分析前几位骑手的眼神的?他为什么等到最后一位骑手才寻求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喜欢文中的骑手吗?他具有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文。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注意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字数不少于450字。
(1)、从下面的词语中至少选四个,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定。
蓝天 太阳 乌云 狂风 沙滩 大海 礁石 鲸鱼 海龟 海燕
(2)、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的亲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定为你付出了许多,给你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你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写出你的任何一位亲人给你的关爱。用感恩的心去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定。
【参考答案】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详解】本题考查的诗词歌赋背诵默写。
根据题干的内容进行默写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全诗内容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意书写整齐,美观,布局合理即可。
2.B
解析:B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有关知识。我们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这需要依靠同学平时的积累。
在选项A当中,狞(níng)笑 华罗庚(gēng) 忐忑(tǎn tè )不安。
在选项C当中,有一个词需要特别注意,“藤蔓”应读作“téng wàn”。
在选项D当中,“深恶痛绝”应读作“wù”。
3.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完壁归赵”中的“壁”改为“璧”,意思是: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通宵达旦: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马踏飞燕:意思是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飞燕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
弱不禁风: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B.“别出新材”的“新”改为“心”意思是: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守株侍兔”的“侍”改为“待”,意思是:意思是比喻不主动的努力,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C.“阴谋鬼计”的“鬼”改为“诡”,意思是:指暗地里策划坏事。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D.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如法炮制: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4.A
解析:A
【详解】“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比喻修辞,将洞庭湖水比作“白银盘”,将山水翠比作“青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运用拟人修辞,一个“咬”字、一个“不放松”、一个“立”将竹子拟人化。“他待在巴掌大的监狱里。”运用夸张修辞,是一个缩小夸张,突显了监狱的小。“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运用对偶修辞。
5.D
解析: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情况。
A. 这句话的病因是两面对一面,要么去掉“能否”,要么在“关键”后面加上“是否”;
B. 这句话的病因是语序不当,应该将“实外西区”与“我”调换位置;
C. 这句话的病因是重复啰嗦,“最多与“以下”重复;
6.C
解析:C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然后根据各选项的句子分析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
A.“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不能加顿号。
B.句中“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后面用逗号,表示一句话没说完。作者在这里是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不是疑问句。
C.正确。
D.句中“母亲拉开一个书橱说”后用逗号。两句引用的话中间的叙述用逗号,表示句中的停顿。
7.A
解析:A
【详解】略
8.C
解析:C
【详解】略
9. 浮云 被清风吹散了 梦境 被现实打碎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时注意事项:话题要一致;结构、句式要统一;注意例句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
本题例句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与“薄雾”,运用了两个连续的比喻句,故在仿写句子时注意运用相同的句式即可。示例:过去的日子如浮云,被清风吹散了;如梦境,被现实打碎了。
10. 寒食节 中秋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若有人知春去处 孰为汝多知乎?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向世俗献媚,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 沉着镇静 善良的 《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 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鱼汤让给战友,关心战友。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古诗和课文人物的理解和分析。
(1)《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所写。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这首诗描写了中秋节。
结合自身积累,写出其他描写传统习俗的诗句。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这句诗描写了重阳节。
(2)“唤取归来同住”出自宋代词人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原句为: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意思是:春天回到哪里了?四处一片沉寂,没有它的踪迹。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哪儿了,记得喊它回来与我们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可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知晓它的意思呢?看吧,一阵风起,黄鹂鸟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3)“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出自《两小儿辩日》。原句为: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意思是: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意思是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这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因此,诗人在这句古诗中赋予了墨梅不向世俗献媚,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5)《十六年前的回忆》讲述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形势和处境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坚持党的工作,被捕时处变不惊,法庭上镇定、沉着,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伤。《穷人》描写了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亲人归来时,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渔夫归来,正和她的想法一致。因此,我们了解了沉着镇静的李大钊和善良的桑娜夫妇。
根据题目要求,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个让最难忘的人物,并说明原因。如:《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这篇课文讲述了老班长尽心尽力低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因为老班长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鱼汤让给战友,关心战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
11. 《平凡的世界》 它没有《海底两万里》的科学幻想; 也没有《哈利·波特》的魔幻世界; 更没有《三国演义》的雄心壮志; 它就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虽平凡但伟大的世界。 常浸润于书香间,心洁貌美胜天仙。
【详解】此题考查推荐一本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介绍。
①介绍该书的书名、作者。
②说说推荐此书的理由。先是立足书本身,谈谈自己读此书的感受,它好在哪里,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让你获得了什么样的认识,对你起到了什么样的帮助。
(2)、此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拟写宣传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宣传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可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宣传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点睛】
C
解析:12、 C D
13、B
14、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王右军醒来,听到他们所谈论的事情,知道自己没有活下去的道理,就假装吐出口水,弄得头上脸上被褥上到处都是,假装睡得很熟。
15、王右军是一个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的人。
【分析】译文:王右军(王羲之)还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里睡觉。大将军曾经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来。一会儿钱凤来了,两人摒退其他人讨论大事,都忘了右军还在帐里,便一起密谋叛乱的细节。王右军醒后,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必定没有活下去的道理,就用手指头抠出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彼此大惊失色,说道:“不得不杀掉他。”等到他们打开帐子,发现右军嘴边还有口水,就相信他还在熟睡,于是右军的性命得以保全。当时人们称赞王右军有智谋。
12、本题考查学生重点文字词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字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字词的意思
(l)“屏人论事”句意为:两人摒退其他人讨论大事。屏:退避,摒退。故选:C。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句意为:就用手指头抠出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阳:通“佯”,佯装。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重点文言虚词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加点字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加点字的意思。
本题例句“大将军甚爱之”句意为: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之:代词,指人
A“怅恨久之”句意为: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之:结构助词,无实意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句意为:河曲智叟笑着阻止他。之:代词,指人。
C“小大之狱”句意为:大大小小的案件。之:的 。
D“宋何罪之有”句意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综上,可知本题选:B。
1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本题“右 军 觉 既 闻 所 论 知 无 活 理 乃 阳 吐 污 头 面 被 褥 诈 孰 眠。”句意是:王右军醒后,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必定没有活下去的道理,就用手指头抠出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
故停顿应为: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通过阅读全文,结合译文可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王右军明白自己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慌张,能够保持镇定,于是“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在紧要关头还能想出装睡的办法,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机智。
16、身高、体重等在增加,体质却在下降。
17、我看到了现在城市的孩子长期待在家里,户外活动严重不足。
18、①利用可以锻炼身体的器材和场所,进行锻炼。②和同学们开展各项体育比赛。③经常去郊游踏青。④和家长一起跑步。
19、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人人争做阳光少年。
【解析】
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材料一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由材料内容可知,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都在增加;肺活量、肺活量、运动能力都在下降。说明我国青少年体质特点是身高、体重等在增加,体质却在下降。
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材料二中“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可知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严重不足,还有一部分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很长,到了寒暑假这一现象更严重。
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材料三说了为了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说明青少年要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要多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即可。
19、本题考查宣传语的运用。
宣传标语是在宣传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到某种宣传目的。本题中可采用对偶句式,用有节奏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的简短句子来宣传“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项运动的开展。
20、最后一位骑手
21、促使√ 忙碌√
22、一位老人等待乘船过河时,最后一个骑手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老人告诉了骑手截留他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仁慈和同情的眼神,骑手深
解析:20、最后一位骑手
21、促使√ 忙碌√
22、一位老人等待乘船过河时,最后一个骑手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老人告诉了骑手截留他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仁慈和同情的眼神,骑手深受感动。
23、寒冷的冬季小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把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僵硬了。
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24、老人仔细观察前几位骑手,看出他们并不关心老人的处境。因为他看到最后一位骑手的眼睛里充满了相当明显的仁慈和同情,知道这位骑手肯定会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25、喜欢。这位骑手充满了仁慈和同情。
【解析】
20、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起标题。可以结合文章所讲的事情起标题,也可以用文章的中心起标题,还可以用文中代表性的事物或中心词起标题。学生所起的标题符合文章主旨或内容,搭配恰当,即可得分。
21、本题考查词语搭配。“促进”是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的意思。“促使”指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推动对方使之行动。本题搭配的是“好奇心”和提问,用“促使”更恰当。
“忙碌”是表示这个人没有空闲时间。“匆忙”是表示事情紧急,来不及的意思。这个句子讲的是骑手一直在从事自己的事情,没有空闲的时间,用“忙碌”更合适。
2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利用“起因+谁+干什么+结果”的形式概括写事的文章,可以使概括完整,语言简洁。学生能把事情概括完整,没有语法错误,即可得分。
23、本题考查信息搜集。第一个信息点,题目已经给出范围限定,在第①段,内容是“老人被冻的样子”,找到相关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用波浪线画出骑手是如何对待这位老人的,信息点在第③段。
2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锁定答题区域,文中骑手问了老人这个问题,那么下一段即是老人选择最后一位骑手寻求帮助的原因。结合文中老人的回答,组织语言回答即可。
2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文中骑手救助了老人,比起其他骑手肯定是有同情心的一个人,再结合老人对骑手的分析,组织语言,言之有理即可。
25.范文:
草莓中的爱
世间有些事情看似平平淡淡,有时却蕴含了家人对你深深的爱。
这次暑假我来到了西安的外婆家,我的外婆是一个朴素,总是爱笑的老太太。我酷爱吃草莓,仿佛每天都离不开这鲜红欲滴的
解析:范文:
草莓中的爱
世间有些事情看似平平淡淡,有时却蕴含了家人对你深深的爱。
这次暑假我来到了西安的外婆家,我的外婆是一个朴素,总是爱笑的老太太。我酷爱吃草莓,仿佛每天都离不开这鲜红欲滴的草莓。外婆得知后,连忙去楼底超市买回了一盒红透了的草莓,我欢喜的拿过草莓,喜悦又期待地放入嘴中,设想中甜香的味道消失,只剩下满嘴的酸涩,我连忙吐出草莓,皱紧了眉头,眼睛紧闭着,大声的嚷嚷:“这草莓怎么那么酸!”而后放下那一整盒草莓,跑进了屋。外婆看着我这样,仿佛若有所思。
第二天,顶着正午的阳光,外婆从外回来,拎着袋子跟我兴奋地说:“我给你买了草莓!”我将信将疑地走出屋门,好奇地看着外婆手中比昨天大了一倍的鲜红欲滴的草莓,伸手拿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将草莓放进嘴里。一股清甜的味道占满了我的口腔,鲜嫩的草莓果肉多汁香甜,令我沉醉其中。一连几天,我连续吃到了这鲜红的草莓,每次只有外婆的一句“快吃吧。”
有一次临近下午,外婆还未回来,我便下楼去观望一下。只见一辆通向郊区的客车迎面而来,我看了一眼后,站到一旁,继续看着远方,等待外婆。车门缓缓打开,一个腿脚并不麻利的老太太拎着一袋鲜红的草莓,从车上缓缓走下,她扶着右腿,仅依靠着左腿支撑走下楼梯。我定睛一看,这个老太太就是我外婆,我看着车上的牌子写着通往郊区,又看了看蹒跚的外婆,一切都明白了,原来我每天舒适的吃的草莓,都是外婆长途去郊区买回来的。我迎着风跑回家,泪水不受控制的缓缓滑落。
回到家后,我急忙擦干泪,就听见外婆熟悉的嗓音,正说着:“我给你买了草莓,快吃吧。”泪水却不禁夺眶而出。
一盘鲜红欲滴的草莓,外婆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对我如此深情而又真挚的爱。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1)、从所给的词语中任选至少四个,看到这些词语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它们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编写童话故事时,要明确写什么内容,比如:鲸鱼与海龟的奇幻冒险,海燕在天气下的成长,海龟摆摊等。写作时,首先要交代写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扣住题目来写,写童话要交代清楚童话的主人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将动物拟人化,运用适当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最后好的童话故事要有一定的道理和启示。
(2)、审题立意:
题目要求写话题作文,围绕亲人对自己的关爱这一中心意思,选择往事内容或者心情作为题目即可。
选材分析: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好好回忆一下,什么时候亲人的爱让你印象深刻,比如在你失落时安慰你,细致入微地照顾你等。写作时要把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
构思指导:
开头:可以开篇点题,谁给了你浓浓的爱。
正文:选择一件具体的事例展现他对你的关爱,起因、经过、结果都要叙述清楚,重点介绍经过,可以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能使场面更加真实可感。
结尾: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次经历中的感受,表达对他的感恩之情,语言要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