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
tōng xiāo fáng yù jīng huāng wéi kǒng yán jùn
qīng fù jiān ruì chén yù wú dú yǒu ǒu
2.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奔腾(téng) 轰隆隆(lóng) 距离(jù) 日寇(kòu)
B.委员(wĕi) 晋察冀(jìn ) 检阅 (yuè) 山涧(jiàn)
C.坦克(tán) 手溜弹(liú) 灯盏(zhăn) 砸碎(zá)
D.渡河(dù) 黑魑魑(xū) 会集(huì) 沸腾(fèi)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解释 骆驼 腊肉 浓稠
B.彩绘 学藉 栖夕 徘徊
C.蚂蚁 肿帐 机遇 逃避
D.防御 蟋率 执着 炊烟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辨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句)
B.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句)
C.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拟人句)
D.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比喻句)
5.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她画的这幅画夸张而传神,连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B.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C.学好数学,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
D.他明知难以抵赖,却强装镇定地抽着烟,看着审讯人员。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B.我不知道今天到底会不会下雨?
C.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D.“我会把事情处理好的,放心吧!”他拍着胸脯说。
7.下面的诗文名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冬天来了,春来还会远吗?
②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③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
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曹植、王安石、雪莱、肖洛霍夫
B.泰戈尔、曹植、王安石、肖洛霍夫
C.雪莱、曹植、肖洛霍夫、王安石
D.雪莱、曹操、海明威、皮日休
8.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是( )
科学家曾认为不同地方的味蕾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
①“味道”如何被感知?②人的舌头大约有8000味蕾,每个味蕾大约由100个味觉受体细胞组成。③味蕾主要分布于舌头前半部分、后部和舌头两侧。④科学家后来却发现舌头上的味蕾都有能力感受到基本味道。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和④之间
9.仿写。
大自然像一本藏着丰富知识的书,等着我们去发掘;大自然像一首好听的乐曲,等着我们去聆听;大自然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爱国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诗词中有很多以“爱国忧民”为主题的诗句,比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中的“____,___”还有王昌龄《出塞》中的“_____,______。”
(2)即兴发言没有很多准备时间,且需要临场发挥,所以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也有—定技巧的:一是____;二是______。
(3)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___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这个节日主要的习俗有____和___等。
(4)汉乐府诗歌《长歌行》中“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我们六年级下册学习的《____》这篇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11.转眼小学六年就要过去了,张老师为班上准备了一本毕业纪念册,要求大家在纪念册上为老师和同学写下自己的临别赠言。请你设计一下,写上自己的肺腑之言。
(1)写给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将啮其喉( ) (2)信不诬哉( )
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5、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选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2018年、2019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
2018年
4.67本
3.32本
19.81分钟
171.79分钟
2019年
4.65本
2.84本
19.69分钟
186.79分钟
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媒体信息】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数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选自《现代金报》
【他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全家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选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16、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18、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落的原因。(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这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你给困难起了一个只有一个字的名字,叫:坎。
(2)在你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上,悬挂着一幅卷轴,上面写着斗大的一个 “坎”。没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义,但你知道。几年前,你一手创建的企业因为遇上一场意外的官司而风雨飘摇。你正愁闷着,那天,你父亲来了,送来这幅字。他说:孩子,说白了,这困难其实就是道坎。你说,这天下有人迈不过去的坎吗?
(3)我给困难起了一个两个字的名字,叫:( A ) 。
(4)有一天,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来找我,老是说他现在如何的处境不佳,如何的困难重重。我在他说话的间隙,插了一句:困难像弹簧……他不等我说完就接下去说: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说完他就笑了,再也不提困难这两个字了。
(5)他给困难起了一个三个字的名字,叫:( B )
(6)他是我的一个朋友。有一次,打电话找他,问起他最近在做什么。他说他在搬石头。我吃了一惊。心想他一个搞电脑软件的怎么会去搬石头呢?原来,他正在开发一个软件,已经失败了好多次了,可他一直坚持着不放弃。他说:再给我点时间,我一准儿会把这块“绊脚石”搬开的。
(7)我们给困难起了一个四个字的名字,叫:小菜一碟。
(8)那天,公司老总召集全公司员工开会。公司接到一笔大订单,按理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却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交货。老总很清楚这决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出发却必须完成。在会上,老总问,怎么样?能不能完成?真完不成我们就放弃这笔订单。我们全体员工是这样说的:没问题,小菜一碟。
(9)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你认为它是道坎它就是道坎,你迟早会迈过这道坎;如果你认为它是弹簧它就是根弹簧,你铆(mǎo)足劲一不留神就把弹簧拉得失去弹性;如果你认为它是绊脚石它就是块绊脚石,搬开后,你的面前就马上呈现出一条宽阔的阳光大道来;如果你认为它是小菜一碟它就是小菜一碟,你肯定会有十足的信心将它几大口吃个尽光。当然,你若是非要认定困难就是困难不可,那么你十有八九要在这困难的面前( C )一蹶(jué)不振的。
(10)更何况,这世上有许多困难原本是算不上困难的,仅仅是因为我们心里认为它是困难它才成了困难。其实,①我们心里并不把困难当回事,②有许多困难我们会避免遭遇,③就算真的遇到了困难,我们④会具有足够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的。
20、结合第(4)、(6)段内容,请给第(3)段的“A”处、第(5)段的“B”处,填写相应的关键词。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要求填成语。
①文中有一个词的意思是“形容形势很不稳定”,请你写出这个四字成语。__________
②请你在第(9)段“C”处填上一个四字成语,这个词的意思是“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缩”。__________
22、请将第(2)段中划横线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23、请你结合文意,将以下连词分别填入第(10)段的①②③④处,使句意连贯。注意一个都不要错哦,本题见错无分。
供选连词:而且、也、只要、不仅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 _________
24、请你再给困难起一个名字,要求是五个字。____________
25、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
25.习作表达
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题,对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任选一项做一个尽情地描述。
要求:①内容具体;②想象丰富合理;③字数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宵、御、慌、恐、峻、倾、覆”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解析: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晋察冀jì
C.坦克tǎn
D.魑chī 黑黢黢(qū)
3.A
解析: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错别字的掌握。
A.正确。
B.学藉——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栖夕——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C.肿帐——肿胀: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D.蟋率——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
4.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对常用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反问句: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设问句: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故答案为C
5.D
解析:D
【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
【详解】A答案 语义重复,“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要发笑。
B答案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该改成“哪怕……也”。
C答案 前后矛盾,属于“一对多”错误,应去掉“是否”。
6.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辨析与应用,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结构、用词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对标点知识的学习进行选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与写作中要注意标点的应用。
解答本题时,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台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A 本题句子“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中,一句话没说完用逗号;表示句子并列关系的分句,用分号隔开。故本题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本题句子“我不知道今天到底会不会下雨”中虽然有疑问词“会不会”,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故本题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C 本题句子说话人在前,说的话要用双引号引起来。说的话里面有举例引用时,则要用单引号。句子是疑问句,句末要用问号。故本题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 本题句子说话人在后,则前面表示说的话,要用双引号引起来。故本题标点符号引用正确。
综上,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B。
7.C
解析:C
【详解】略
8.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
首先观察需要插入的句子,这个句子讲的是科学家认为“不同地方的味蕾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然后观察四个句子,第一个以问句开头,第二个句子讲的是舌头的构成,第三个句子讲的是味蕾的分布,第四个句子讲的是科学家发现舌头上的味蕾都有能力感受到基本味道。所以被插入的句子的最佳位置是③和④之间。
9. 一幅五彩缤纷的画 等着我们去欣赏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一结合前面的句子,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短句,句子的形式为大自然像什么,等着我们怎么样。
10.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快速组织语言 临场发挥
端午
屈原 吃粽子 赛龙舟 匆匆
【详解】(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意思是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
(2)本题考查了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
即兴发言没有很多准备时间,且需要临场发挥,所以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也有一定技巧的:一是快速组织语言;二是临场发挥。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要节假日。
结合对重要节假日的了解及课内外的阅读填空。
结合课内学习及生活实践可知,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个节日主要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拴五色丝线等。
(4)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
汉乐府诗歌《长歌行》中“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 也用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了的时候,一事无成,这样只能留下悲伤、后悔。这句诗和和我们六年级下册学习的《匆匆》这篇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主要写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告诫我们时间来去匆匆,宝贵易逝,我们要珍惜宝贵时间,不能来到世上没有作为而白白走一遭。
11. 敬爱的老师,时间是多么匆匆啊!匆匆中,我们走进小学的课堂;匆匆中,我们又要离开校园,离开您! 六个春秋我们在一起,每一次游戏,每一次辩论……都让我们回味无穷。它们将化作美好的记忆,珍藏在我心中。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
结合日常生活习惯以及礼貌用语进行作答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祝福语应该是健康向上的,可以表达对老师和同学的不舍,可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敬之情,可以表达对同学的真诚祝福。例如:(1)再见,敬爱的老师,是您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为我们开启智慧的门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的哺育深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 (2)再见,亲爱的同学, 我们彼此都把友谊的种子播进心田,在朝夕相处中,我们一道成长。请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让友谊地久天长!
12、 咬 确实、的确
13、于是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着没防备时咬他的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它靠近主人。
14、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15、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分析】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他)就说:“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将啮其喉”一句的意思是“要咬他的喉咙”,其中“啮”的意思是“咬”。
“信不诬哉”一句的意思是“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其中“信”的意思是“确实、的确”。
13、本题考查句的子翻译。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句应注意“乃”、“伪”、“俟”、“啮”、“阻”、“使”等字的翻译。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狼表面上与人很亲热,但是背地里却存有坏心思,其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的人,我们应该警惕。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狼和像狼这样的人的不耻,也表达了对主人不能看清狼的本性的讽刺,警示人们不能对某一事物抱有绝对信任。
B
解析:16、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
17、B
18、①人们阅读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阅读比重增加;②碎片化阅读(或数字化阅读)比纸质书阅读更方便、快捷;③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
19、①当前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少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以色列人、日本人、加拿大人对纸质书阅读的热情值得我们深思,静下心来深度阅读,我们会收益更多;②从全民阅读调查中发现,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较少,我们应该向爱读书的国家学习,积极进入全民阅读的行列中。
【分析】
16、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解答此题抓住“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些句子来进行概括即可。
17、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A、C、D选项正确。
B.有误,材料四最后一段中,“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这些国家只是对小书店免税,并不是对所有实体书店,所以选项错误。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阅读材料可知,民营书店逐渐衰弱的原因是:①人们阅读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阅读比重增加;②碎片化阅读(或数字化阅读)比纸质书阅读更方便、快捷;③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④我国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不大,纸质书需求不大;⑤民营书店入不敷出,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选择其中三项来回答即可。
19、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回答即可。即:我获得的启示是:①当前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少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以色列人、日本人、加拿大人对于纸质书阅读的热情值得我们深思,静下心来深度阅读,我们会收益更多;②从全民阅读调查中发现,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较少,我们应该向爱读书的加拿大人、以色列人学习,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的行列中;③民营书店的逐渐衰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政府、民间组织可以学习国外好的做法,扶持民营书店。选择其中两项来回答即可。
20、 弹簧 绊脚石
21、 风雨飘摇 望而却步
22、这天下没有人迈不过去的坎。
23、 只有 不仅 而且 也
24、泥
解析:20、 弹簧 绊脚石
21、 风雨飘摇 望而却步
22、这天下没有人迈不过去的坎。
23、 只有 不仅 而且 也
24、泥泞的沼泽
25、只要正确面对,世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解析】
20、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3)自然段所描述的内容是:一个“我”以前的学生,老是说他现在如何的处境不佳,如何的困难重重,这表明这个学生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了软弱的一面,所以老师用一个对待困难的谚语来鼓励学生面对困难,从而战胜困难。所以用“弹簧”一词来给困难起名字。
第(6)自然段所描写是一个勇于面对困难的朋友对待困难的态度,他把困难当作了“绊脚石”,相信自己一定能搬掉这块“绊脚石”。
21、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从文章中找与意思具有共同词素的词语。
①“风雨飘摇”形容形式很不稳定。所以文中的这个词语是“风雨飘摇”。
②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缩。所以文中的这个词语是“望而却步”。
2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其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本题改为:这天下没有人迈不过去的坎。
23、考查了对关联词词语的运用。
“我们心里并不把困难当回事,有许多困难我们会避免遭遇,就算真的遇到了困难”与“我们会具有足够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的”之间是条件关系,用关联词“只要……也……”连接;
“有许多困难我们会避免遭遇”与“就算真的遇到了困难”之间是递进关系,用关联词“不仅……而且……”连接。
24、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的拓展。当你在前进的路上忽然遇到艰难行走的泥泞沼泽时,你是举步不前、退缩,还是勇往直前?趟过去,前面也许就是康庄大道。所以可以给困难起个名字“泥泞的沼泽”。
25、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叙述,体现了不同的人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正如文中所表述的,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同时文章也告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正确面对,世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5.范文:
畅想未来
当清晨第一抹阳光洒进屋内,我床头上的智能闹钟便播放出轻柔的唤醒音乐。我睡眼朦胧地从床上爬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穿衣机器人为我挑选了一套衣服,并给我穿上,我跳下床,走进了起居室
解析:范文:
畅想未来
当清晨第一抹阳光洒进屋内,我床头上的智能闹钟便播放出轻柔的唤醒音乐。我睡眼朦胧地从床上爬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穿衣机器人为我挑选了一套衣服,并给我穿上,我跳下床,走进了起居室。到了电视机前,我做了一个手势,电视机就立刻打开。转眼间,机械管家便把它刚做好的营养早餐端到我的面前。“Thank you!”我笑着对机器人说。“不用谢,先生。这是我应该做的。”机器管家朝我鞠了一躬,便去打扫卫生了。这位机器人酷似一个真人,而且能做出与人一样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精通各国语言,只要你说出指令,它就会不折不扣的完成。关键的是,这位机器人不需要充电,它的身上有许多太阳能板和二氧化碳动能转换器,能利用太阳光和二氧化碳随时充能,24小时为主人服务。
享用完美味早餐,我走出家门,去乘公共气垫车上班。气垫车速度很快,可以达到300km/h。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公司。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来到了公园散步。现在,公园里鸟语花香,绿草如茵,空气十分清新。绿地上,有几位老公公正在打太极拳。每个人都温文尔雅,自在悠闲。我不禁陶醉其中了。
未来的世界真美好啊。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时要审清题意,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是命题作文,要求围绕“畅想未来”写一篇作文。
一、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二、选材:想想未来的生活,可能发生哪些让你难忘的事?让你感到印象深刻?选择一件最想写的事。
三、构思,组材:根据所选择的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方法等。怎样开头、结尾?哪些详细写,哪些内容略写?用运哪些修辞、描写方法才能使人印象深刻?结合所写内容认真构思。
1、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扣题: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定位:确定写作范围,完成情感定位。引下文:引出下文,适当过渡。
2、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承头:接续开头内容。顺写:按一定顺序写。详重点:详写重点部分,注意写清最具有未来感的事情,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3、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或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