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昆明学校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862337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昆明学校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昆明学校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昆明学校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 一、选择题 1.犇看拼音,写词语。 牪pì jìnɡ   yú lè   kǒnɡ bù     kěn shí     xínɡ fá 牪           牪zhēnɡ rónɡ     pái huái     kònɡ zhì     jì mò     zhà lán 牪           二、选择题 2.犇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牪A.栈桥(jiàn)          狩猎(shòu)          毛骨悚然(sǒnɡ) 牪B.抽噎(yē)             诅咒(zhǔ)            迥乎不同(jiǒnɡ) 牪C.不逊(xùn)            行辈(hánɡ)          千山万壑(hè) 牪D.凫水(fú)             涟漪(yī)             风雪载途(zǎi) 三、选择题 3.犇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牪A.通宵达旦       马踏飞燕       完壁归赵       弱不禁风 牪B.别出新材       守株侍兔       吹毛求疵       郑重其事 牪C.阴谋鬼计       谈笑风生       无动于衷       世外桃源 牪D.断章取义       德高望重       根深蒂固       如法炮制 四、选择题 4.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牪A.“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 牪B.《石灰吟》是清代诗人于谦写的一首题画诗。 牪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牪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中墨梅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五、选择题 5.犇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牪A.即使别人苦苦哀求,他仍然无动于衷,真是个铁石心肠的人。 牪B.两位参加散打比赛的少年各自使出了自家的本领,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牪C.他手很巧,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 牪D.飞往留学地的飞机即将起飞,弥留之际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终于喊出了:“妈妈,我爱您!” 六、选择题 6.犇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是哪一项?(       ) 牪A.姑娘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牪B.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牪C.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叹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 牪D.“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母亲拉开书橱说:“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 七、选择题 7.犇下面的诗文名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牪①冬天来了,春来还会远吗? 牪②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牪③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 牪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牪A.曹植、王安石、雪莱、肖洛霍夫 牪B.泰戈尔、曹植、王安石、肖洛霍夫 牪C.雪莱、曹植、肖洛霍夫、王安石 牪D.雪莱、曹操、海明威、皮日休 八、选择题 8.犇重新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牪①尤其是不要忽视老人的每一个细小的请求。②生命无常。③因为有着这样一个遗憾,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④或许是他走这个世界寻求的最后一丝温暖。⑤那或许会成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留言。⑥尤其是走人暮年的生命更是薄如蝉翼,让人无法预料。 牪A.①⑥②③⑤④ B.②①⑥③⑤④ 牪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⑥③①⑤④ 九、选择题 9.犇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牪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1)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 (2)牪、仿照句子的写法,请你写一写放学后的校园。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选择题 10.犇背诵默写。 牪(1)阳春____________,万物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 牪(2)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__________了,我也____________跟着旋转。(朱自清) 牪(3)迢迢牵牛星,_________河汉女。_________擢素手,_________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牪(4)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于谦) 牪(5)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___。 牪(6)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 牪(7)__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 十一、选择题 11.犇口语交际。 牪临近小学毕业。请你按要求写几句毕业赠言。要求既符合人物特点又能展现自己的才华。 (1)牪、写给数学课代表,语句中含有数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牪、写给最调皮的学生,用名言提醒他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牪、写给你的同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选择题 12.犇文言文阅读。 牪濠梁观鱼 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①梁②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③其本④。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牪【注释】①濠:水名。②梁:桥梁。③循:遵循,顺着。④本:原来。 12、这则文言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___________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牪(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___________ 牪(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固: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牪(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弈》)___________ 牪(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濠梁观鱼》)___________ 15、庄子为什么能看到鱼的快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 十三、选择题 13.犇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牪端午 牪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牪 牪材料二: 牪①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 牪②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牪③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是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牪16、在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中,璐璐想去1号教学楼,参加____________活动,吟诵屈原的作品。 牪17、材料二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 牪18、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牪(1)端午节还有“踏青节”这个别称。( ) 牪(2)过端午节,并不是只为了纪念屈原。( ) 牪(3)端午节这天,璐璐特意请了一天假去参加庆祝活动。( ) 牪19、除了端午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节日及相关风俗?选一个写一写。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选择题 14.犇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牪我的老师 牪贾平凹 牪①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 牪②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做我的老师。 牪③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牪④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孙涵泊,孙老师,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牪⑤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起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一点不假,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牪⑥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着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拐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牪⑦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是诚心诚意地对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牪20、理解词语 牪嗤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虚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0、这篇文章记叙了我和老师的四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2、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并作答。 牪(1)第3段画横线的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人物的?从“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从第5自然段加点字的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画横线的部分细致地描写了街上两人争执的场面以及“围观人”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3、“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4、结尾处说“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选择题 15.犇习作 牪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的人给你温暖、快乐、幸福……回忆起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感激。请以“你是我最想感谢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僻静 娱乐 恐怖 啃食 刑罚 牪蒸融 徘徊 控制 寂寞 栅栏 牪【详解】本题中主要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和汉字书写习惯,拼读时,要注意音节、声调、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同时注意把字写正确写工整,特别注意“僻”“蒸”“栅”的笔顺。 二、选择题 2.C 解析:C 牪【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牪A.栈桥(zhàn)      牪B.诅咒(zǔ)      牪D.风雪载途(zài) 三、选择题 3.D 解析:D 牪【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牪A.“完壁归赵”中的“壁”改为“璧”,意思是: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牪通宵达旦: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牪马踏飞燕:意思是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飞燕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 牪弱不禁风: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牪B.“别出新材”的“新”改为“心”意思是: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牪“守株侍兔”的“侍”改为“待”,意思是:意思是比喻不主动的努力,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牪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牪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牪C.“阴谋鬼计”的“鬼”改为“诡”,意思是:指暗地里策划坏事。 牪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 牪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牪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牪D.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牪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牪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牪如法炮制: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四、选择题 4.B 解析:B 牪【解析】略 五、选择题 5.A 解析:A 牪【解析】略 六、选择题 6.C 解析:C 牪【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然后根据各选项的句子分析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 牪A.“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不能加顿号。 牪B.句中“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后面用逗号,表示一句话没说完。作者在这里是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不是疑问句。 牪C.正确。 牪D.句中“母亲拉开一个书橱说”后用逗号。两句引用的话中间的叙述用逗号,表示句中的停顿。 七、选择题 7.C 解析:C 牪【详解】略 八、选择题 8.D 解析:D 牪【详解】略 九、选择题 9.     动静结合     同学们背着书包,满脸笑容地行走在路上,有些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互相说着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互相追逐打闹,笑声传得很远很远。那些参天的大树苍翠欲滴,正挥动着枝叶跟同学们说“再见”呢!渐渐地,嘈杂的校园安静了下来,沉浸在暮色中。 牪【详解】本题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1)牪、“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这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手法,写出了河道上运动状态下的景象。 牪“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运用了静态描写手法,写出了水面静止状态下的景象。 牪这句话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2)牪、根据题干,仿写的句子要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放学后校园中静止状态下的景象与运动状态下的景象。要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合理。 十、选择题 10.     布德泽     生光辉     轻轻悄悄     挪移     茫茫然     皎皎     纤纤     札札     要留清白在人间     胜读十年书     无心插柳柳成荫     若有人知春去处 牪【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现代文默写和名言警句积累。 牪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牪(1)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全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牪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牪(2)语段出自课文朱自清的《匆匆》。课文原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牪(3)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全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牪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牪(4)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牪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牪(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牪(6)“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牪(7)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全文: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牪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十一、选择题 11.     祝你以后一帆风顺,做事两全其美,不三心二意,朝着四通八达的梦想奋斗,五湖四海的人将为你欢呼,六神无主将与你无缘,七情六欲也不会动摇你,你永远八面玲珑,就算是九面楚歌,你也依然十全十美。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毕业了,让我们挥手再见,说一声珍重,道一声祝福,感谢彼此曾经的美好回忆,珍藏彼此真挚的友情,愿你前程似锦! 牪【详解】考查了口语交际和实践作业,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牪本题考查了学生写临别赠言的能力,结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的学习及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 十二、选择题 12.12、庄子和惠施游于濠梁之上,见白鲦鱼出游从容,因辩论是否知鱼之乐。 13、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14、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15、做任何事情应该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做事的快乐,享受自得其乐的过程才是我们做事情的真谛。 牪【解析】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牪根据译文可知,短文写了庄子和惠施游于濠梁之上,见白鲦鱼出游从容,因辩论是否知鱼之乐。 13、本题考查对加点字的理解。 牪(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意思是: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牪(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的意思是: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1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牪(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出自于《学弈》,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曰:说。非然也:不是这样的。▲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牪(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中: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全:完全,完备。意思: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15、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牪结合译文,可知庄子看到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觉得鱼快乐。从中体会到了做任何事情应该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做事的快乐,享受自得其乐的过程才是我们做事情的真谛。 牪【点睛】参考译文: 牪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十三、选择题 13.牪16、诗词天地 牪17、     别称     由来     庆祝活动 牪18、     ×     √     × 牪19、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牪【分析】 牪16、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 牪由材料一可知,在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中,璐璐想去1号教学楼,参加诗词天地活动,吟诵屈原的作品。 牪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牪材料二第①自然段介绍了端午节的别称,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 牪材料二第②自然段介绍了端午节由来,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牪材料二第③自然段介绍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 牪18、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牪(1)本题叙述错误。“踏青节”是清明节的别称,端午节的别称有: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 牪(2)本题叙述正确。 牪(3)本题叙述错误。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可知,端午节那天为假期,璐璐不需要请假去参加庆祝活动。 牪19、本题考查中国传统节日以及风俗的识记。 牪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等。 牪将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及相关风俗写出来即可,如: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十四、选择题 14.牪20、     指讥笑,嘲笑,有讽刺之意。     指虚假不真。 牪20、     郊游时,阿姨摘花,他反问阿姨花儿疼不疼;     看电视听到国歌时,他总要站起来双手打起节拍;     街上有人打架,他敢于去劝架;     “我”在他家写条幅,他不虚伪、不做作地恭维“我”。 牪22、     从动作和语言两方面。体现出了他对阿姨摘花行为的不理解和强烈不满,突出了他对花的怜惜之情。     从两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了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十分神勇的可贵品格。画线句子了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更加衬托出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的优良品格。 牪23、出现了4次。这是运用了反复强调手法,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 牪24、作者意识到儿童可以作为成人老师的应该不只是作者一个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良好愿望,他希望有更多的人都来向儿童学习,少一些庸俗、势利、胆怯和虚伪,多一些坦诚、爱心和勇气。 牪【分析】 牪20、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即可。 牪嗤笑:指讥笑,嘲笑,有讽刺之意。 牪虚伪:指虚假不真。 牪20、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我”与老师的四件事情即可。 牪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我”与老师的第一件事情在第③自然段,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在郊游时阿姨摘花分给大家,他却反问阿姨花儿疼不疼。据此概括; 牪“我”与老师的第二件事情在第④自然段,这段话主要讲述了看电视听到国歌时,他总要站起来双手打起节拍。据此概括; 牪“我”与老师的第三件事情在第⑤自然段,这段话主要讲述了街上有人打架,他敢于去劝架。据此概括; 牪“我”与老师的第四件事情在第⑥自然段,这段话主要讲述了“我”在他家写条幅,他不虚伪、不做作地恭维“我”。据此概括。 牪22、(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人物描写方法的辨析与内容的分析。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中所描写的内容,结合平时对于描写方法的理解完成。 牪通过阅读画线句子: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可知,句中运用了动作与语言的描写。其中“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的“翻”“扇”这些动词十分生动传神,表明了孙涵泊小朋友对大人摘花行为的不理解和强烈不满,表现了他的天真和善良,突出了“我的老师”的爱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牪(2)本题考查学生的内容理解与分析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分析作答。 牪文中第⑤自然段的“立于”、“大喊”这两个词语是“我”的老师孙涵泊制止街上两人打架时的行为特点,从中可体会到“我”的老师勇敢,正直,大义凛然的品质; 牪结合画线句子: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起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细致地描写了街上两人争执的场面以及“围观人”的表现,周围人看到打架是“轰然走散”的与只有孙涵泊这个小朋友敢于上前制止形成对比,衬托出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的优良品格。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牪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句子的分析能力。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作用。 牪结合文中内容可知,“他真该做我的老师”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在第③到第⑥自然段的结尾处。这是运用了反复强调的手法,作用是强化主题,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牪24、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时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 牪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文章记叙了三岁半的孙涵泊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不接受阿姨摘的花朵,大胆指挥国歌等事情,表现了他年龄虽小,但是善良,有爱心,有慈悲胸怀,尊重生命。相对于心灵被污染的世俗成人世界,纯真可爱的儿童的确有许多宝贵的品质值得大人学习。作者相信意识到儿童可以作为成人老师的应该不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同时表达了他的良好愿望,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向儿童学习少一些庸俗、势利、胆怯和虚伪,多一些坦诚、爱心和勇气。(意对即可) 十五、选择题 15.你是我最想感谢的人 牪   在我的记忆深处,埋藏着一个人,她总是在我的生活上,学习上,无 解析:                                                       你是我最想感谢的人 牪   在我的记忆深处,埋藏着一个人,她总是在我的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爱护我,不厌其烦的提醒我。从这些听的不爱听的话语中,我也知道了她给了我无穷无尽的爱。许多事情我已经淡忘了,可我印象清楚的是那一次。 牪   那年是我的本命年,那天我们全家都很开心,尤其是我,因为那样就可以收到许多亲朋好友的礼物,奶奶忙的东跑西跑,爸爸忙着招待客人,我在试新买的裙子。忽然,妈妈接到一个电话,是叫她开会的,妈妈说她马上回来。可妈妈“失约”了,我收到了许多人的礼物,可惟独没有妈妈的,我十分伤心。凌晨六点钟,我闻到了厨房里有一阵香味,蹑手蹑脚的走到厨房,当妈妈听到我的脚步声转过身来时,我看到了妈妈那双眼圈发黑的眼睛时,我知道她又一夜没睡,这时我的眼圈红了,我好想对你说一声“谢谢”啊!但我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那时的我我只感觉到我的眼里有泪水,妈妈的心里有祝福。 牪   妈妈,谢谢你,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今天,我已经长大了,可你还是把我当做孩子,我不会怪你。因为我知道,这是你对我的爱。 牪         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写作前要仔细研读材料,充分把握材料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了写作的方向,然后再行文。考生可以根据生活中让自己感动的事件进行写作,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记录下来,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牪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 牪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牪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